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授课者:张海英 授课班级:初一(6)班 授课时间:2016.05.12【教材】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 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体会实际问题中分类讨论的思想.(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探索,增进学生之间的
2、合作与交流,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克服困难的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不等式,建立数学模型;【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不等式;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探究、学生交流合作、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故宫博物院门票是每位10元,20人以上(含20人)的团体票8折优惠.现有18位同学结伴去博物院,领队小华准备买18张票,这是最优惠的方案吗?为什么?不足20人,多少人买20张的团体票比普通票便宜?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买票花费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迅速将他们注意力转到课堂上来,从而
3、引入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并为例题探究做铺垫。二、 例题讲解: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各自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方案, 甲商场: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选择哪家商场购物更优惠?设计意图: 1分析(1)甲商场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到 100 元后; 乙商场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到 50 元后。 (2)购物的要求是 哪家商场更优惠 。选择的地方有 甲商场和乙商场 。 (3)要获得更大优惠主要取决于 购物款的多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得出购物不足50元和购物达到50元但不超过100
4、元时的选择方案。同时促进学生分情况讨论的思维形成。2比较当购物款x(元)分别在0x50、50x100、x100时两家超市的花费,留下问题:当x100时,在哪家商场购物能获得更大的优惠?设计意图:帮学生理清思路,为下一步找不等关系、列不等式奠定基础。3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和“累计购物超过多少元时,在甲店购物花费较小?”,从而得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找不等关系的思路和方法。4通过分情况讨论给出详细的购物方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周到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三、模型小结:问题中的关键语句实际问题
5、总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用代数式表示各过程量解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根据题意恰当地设置未知数3. 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数学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学问题的解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四 、习题巩固: 某工程队要招聘甲、乙 两种工种的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的工人月工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的人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问甲、乙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使得每月所付的工资最少? 让学生小组谈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思考,发现问题中有一个不等关系,即:乙种工种的人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于是可以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6、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数学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五、拓展提高在某次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小方共打了10场球,他在第6、7、8、9场比赛中分别获得了22、15、12和19分,他的前9场比赛的平均得分y比前5场的平均得分x要高,如果他参加的10场比赛的平均得分超过18分.(1)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 小方在前5场比赛中,总分可达到的最大值是多少?(3) 小方在第10场比赛中,得分可到达的最小值是多少?设计意图:体会多个不等式条件逐一梳理清楚,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六、归纳总结:1学生自我总结:这节课上,我感受最深的是这节课上,我感到最困难的是这节课上,我发现生活中这节课上,我学会了 学生自己总结,在班上或同桌之间交流。2教师小结: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实际问题(包含不等关系)数学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学问题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实际问题的解答设未知数,列不等式检验解不等式抓关键语句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去分母七、作业布置:学评P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