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熟悉常见的古诗文默写题型。
2、 掌握名篇名句。
3、 能够在具体情景中熟练筛选名句填空。
经典回放
【外地中考题】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四处 任答两处)(10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⑦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⑨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2013黄石中考题 】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既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戍边将士思乡盼归,却又无法还乡之痛苦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眷念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表达了对归京友人的不舍之意。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2011黄石中考题】
我国古代文人常用各种寄托来怡情遣怀:有的观鸟赏花,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有的探山访水,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写“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有的登高望远,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 ,决眦入归鸟”;有的弄弦读经,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 , ”。
考点解读
古诗文默写主要从三方面考查:
识记性再现——填充诗文中某些诗句、文句。
理解性再现——理解的基础上填充相关的句子。
运用性再现——在现实情境下选择恰当的句子作答。
题型练习
一、对接型 这是一种传统默写题型,要求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
1、随风潜入夜,-----------------。
2、-----------------,一览众山小。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甲光向日金鳞开。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问渠那得清如许, ------------------ 。
7、-----------------------,各领风骚数百年。
8、几处早莺争暖树,--------------------------。
9、长风破浪会有时,---------------------------。
10、安得广厦千万间,------------------------------。
二、理解型 根据题干的要求,在对原文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筛选出有关的句子。
1、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 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蚕竟吐丝千缕,蜡炬争燃烬一堆。”化用了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5、在《饮酒》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 此类题结合现实生活,创设具体的情景,要求考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取记忆仓库中积累的有关句子。
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2、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3、程远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 ,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不觉脱口而出。
四、开放型 此类题答案不一,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课内的篇目,也不限定内容,灵活性较大,以考察学生的赏析能力。
1、请你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古诗词各一句。
2、请写出三句含有“风”的诗词名句。
3、古代诗词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三句。
4、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象见长,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
五、探源型 给出一个成语,要求写出成语出处的有关古诗文句子。
1、成语“三顾茅庐”出自《出师表》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舍生取义”即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联想型 根据题中给出的有关名句,写出与之意境相似或相反的古诗文句子。
1、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的意境与此相仿,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相应的古诗词。
如: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一比(题目见多媒体)
【附】名句名篇背诵记忆方法
l.理解背诵法。
2.“整分联”背诵法。即整体背诵、分段背诵和联合背诵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3.形象记忆背诵法。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表象为内容的记忆,基本特点是记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不是本质,运用形象记忆的关键是想象、联想。
4.尝试回忆背诵法。反复朗读,读到一定程度时,合上书试背,对读的内容进行回忆,以增强背诵的效果。
5.限时背诵法。
6.读写结合记忆法。读一读,写一写,反复练习,读写结合进行记忆。
7.综合归类记忆法。将诗文名句按春、夏、秋、冬,山、水、日、月,花、草、鸟、虫,风、雨、霜、雪,亲情、友情、乡情等“情景”归类,系统整理,进行记忆。
8.收集整理记忆法。在课内外阅读中见到的佳句妙语,要注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在一起,在整理中进行记忆。
9.联想积累法。即借助类比联想的方式积累名句。运用这种方法,要形成“名句意识”:看到某个作家、诗人,就该想到不同作家、诗人的名句;看到某首诗词的题目,就该想到涉及的名句;看到一句名句,就该想到与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句。如:由范仲淹想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到《游山西村》就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10.抓住名句特点记忆法。能成为名句的诗句,一般有如下特点:
(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寓含哲理,令人深思。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