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7380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课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之一 章节:第 一 单元(填单元名称)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 一 课(填课题名称)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 一 框题(填框题名称) 不言代价与回报 关键词(3~5个):代价、回报、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但目前有部分中学生不能全面认识到承担责任既会有回报但也会付出代价,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而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就垂头丧气、后悔不已。同时,面对责任有些同学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有些同学对承担责任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对他人的无私奉献要么认为理所当然,熟视无睹,要么持怀疑或嘲笑的态度。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勇于承认错误、自我检讨的勇气,这是衡量中学生自我意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但个体的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不少学生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忘却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过失或犯了错误时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材分析: 本框共有两目“什么代价,什么回报”和“我承担,我无悔”。第一目教材说明了三层意思。第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承担责任,也可以选择不承担责任,而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才能走向成熟。第二,在选择承担责任时,我们不应该是盲目的、冲动的,而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第三,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目“我承担,我无悔”,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内容。第一,有些责任我们可以经过认真衡量后作出自己的选择,而有些责任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对于那些不能自我选择的责任,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把事情做好。第二,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计代价与回报,义无反顾的履行着社会责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对这些人我们应心怀感激之情。 (三)教学资源分析: 1、网络资源 2、学生资源 【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制作课件。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根据教师要求排练小品等。 【课型】新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师生探究→生成知识→ 明理践行 【板书设计】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 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2、我承担 我无悔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无悔的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 (2)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2)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3)承担责任的意义 (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问题情境: 1、走在路上你脚下粘上了一个塑料袋,你会怎么做? 2、一个坐残疾车的人请你推他过马路,你会怎么做? 3、一个陌生人说手机没电了,想借用你的手机发一个短信,你会怎么做? 教师导入新课:承担责任往往都会伴随着代价与回报,我们在责任面前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 带入情境,学生讨论,激发学生责任感。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二: 学生讨论: 如果让你选择,在班级的所有职务中你最愿意承担什么工作,最不愿意承担什么工作,为什么?(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帮助学生了解承担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同时,承担责任也往往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在承担责任时少一些盲目和冲动,多一些理性和勇气,从而更好地承担责任。 学生活动三: 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 1、 李宇春:一夜成名压力大 2、 新闻故事:北大研究生感觉压力过大半夜哭着出走 提问:两则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当我们在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时,要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们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使学生对责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通过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懂得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要正确评估代价与回报。鼓励学生自己作出选择,这样才能走向成熟,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一旦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生活动四: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 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将观念转化为行动。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归纳小结。 梳理知识,提高认识,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对于自愿选择的事情,我们应该承担责任。但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那么,还应该对此负责任吗? 带入情境,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二: 教师出示正反两个事例: 1、新闻链接:令人震惊的一幕(司机撞人后倒车将人碾死逃逸) 2、典型事例:抗击非典以身殉职的白衣战士叶欣事迹。 提问: 1、这两则事例有什么区别? 2、你认为叶欣这样做值得吗? 3、如果你是叶欣,会如何选择? 4、叶欣的事迹为什么感人? 教师归纳:从叶欣护士长的事例中我们懂得,有时候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仍然可以做到无悔的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 护士长叶欣面对责任不惜牺牲生命,以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获得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尊敬和全社会的认同。其实,像叶欣这样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老军医姜素椿等等。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这也说明,面对责任不言代价和回报,正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使学生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把事情做好。 以真人真事感染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最富有责任心的人面对责任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正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学生活动三:格言赏析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教师总结:歌德的格言告诉我们,改变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积极乐观、全身心地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出色。当面对这些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时,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 这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将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影响。 带入情境,学生讨论,激发学生责任感。 学生活动四: 学生讨论: 在我们的社会,面对责任: 1、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 2、有些人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 3、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你会成为哪种人?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于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引导学生了解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物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激、敬佩之情,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活动五: “这就是奉献” 出示材料:“这就是奉献” 九品村官宋先钦为集体还债三十万 提问:宋先钦傻吗?为什么? 教师归纳:奉献是一种付出,既然是付出就意味着代价,有的以金钱为代价,有的以辛劳为代价,有的以付出智慧为代价,有的以牺牲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在现代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在相互支持。时代呼唤奉献精神,奉献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以典型人物事迹教育学生,奉献是人生高尚的境界,是社会的需要,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本课小结: 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旨在唤醒人们心底的勤勉、善良、友爱。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当某一刻,国家需要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勇敢地站起来,不计荣辱得失,献出劳动、汗水、时间、智慧,直至健康和生命。 总结全课,深化认知,升华情感。 【课堂训练】 1、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该的义务,这是 A、承担义务 B、承担责任 C、负担 D、财富 2、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是 ⑴与人相约,守时守诺(2)诚实守信(3)自尊自强(4)自立自信 A、(1)(2)(3)(4) B、(2)(3)(4) C、 (1)(3)(4) D、 (1)(2)(4) 3、有人说:“雷锋再无私、高尚,他也拿了国家发给他的衣服,领了国家发给他的津贴。所以,英雄人物也象普通人一样有自私的一面。”对此,你的正确理解是 A、承担责任就要付出代价 B、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D、承担责任,是不能要回报的 4、小乔是九年级一班的班长和生活委员,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同学们都以她为榜样。她所在班级不仅在学校卫生、纪律评比中连续获得红旗班称号,而且在学校组织的“帮残助困”等献爱心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她的工作态度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誉,在今年她还被评为“市优秀班干部”。小乔对所承担的责任的态度得到了回报,这种回报主要是: A、获得有形的财富 B、良好的自我感觉 C、他人的赞许 D、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 5、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的意义中没有: A、丰富我们的生活 B、提前获得物质回报 C、增长知识和才干 D、培养社会责任感 6、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此时你正确的选择是: A、可以不承担对它们的责任 B、仍然要对他们承担责任 C、只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D、可以随心所欲,承担责任也行,不承担责任也无可厚非 7、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下列人物事迹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1)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2)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3)乡邮递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梁上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4)艺术家常香玉用德艺双馨八十人生唱响“戏比天大” A、(1)(2)(3) B、(1)(2)(4) C、(2)(3)(4) D、(1)(2)(3)(4) 8、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这就是你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所有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必须为它承担责任 B、对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事情,我们也不能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 C、做不得不去做的事,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现 D、即使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承担责任 9、小美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学生会,团支部组织的“送法下乡”义务宣传队,为农民们送去法律知识,送去温暖和关心。这样做 (1)是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2)有助于促进自身健康成长(3)是获得丰厚物质回报的绝好机会(4)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A、(1)(2) B、(1)(2)(3) C、(1)(2)(4) D、(2)(3)(4) 10、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这些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普通劳动者: A、强烈的好胜心 B、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C、荣誉高于一切的思想 D、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B 6、B 7、D 8、D 9、A 10、D 【案例素材】 1、李宇春:一夜成名压力大 成名两年,李宇春用了一年的时间来适应一夜之间突然改变的生活节奏。大量的宣传、通告,经常让春春飞行在各个城市上空。刚入行的她不知道如何去应付这一切,只能努力地去接受、完成。突如其来的忙乱和压力,令李宇春情绪一度十分低落。边录唱片边宣传的工作状态,让春春持续疲劳,终于“忍无可忍”,与公司协商推掉了所有的活动,专心录制唱片。在春春眼中,做好音乐是“一个歌手的根本”。 2、新闻故事:北大研究生感觉压力过大半夜哭着出走 柳父想对儿子说,回来吧,还有美好的未来等着你呢! “我相信我儿子能坚持过去!”昨天晚上,柳先生端详着28岁的儿子柳剑锋的照片坚定地说。 到昨天为止,因为感觉生活压力过大的北大研究生柳剑锋已经出走22天了。特地从江西赶来的柳剑锋父母通过发放寻人启事、翻查其手机通话记录等各种方式寻找爱子,可柳剑锋至今下落不明,海淀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北大研究生半夜出走 昨天19时许,在北京大学畅春园新区4号楼239室里,苦寻爱子21天的柳先生举着自制的寻人启事告诉记者,儿子柳剑锋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二年级在读研究生。8月14日,也就是柳剑锋走失的前一天,柳剑锋的研究生导师陈凌给他打电话,说近期柳剑锋的情绪很不稳定,希望家长能来京安抚,“陈老师希望我不要告诉剑锋,所以我来北京没有通知他。” 可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柳父赶来的途中,即8月15日凌晨2时30分,柳剑锋从北京大学万柳宿舍楼出走了。16日到京的柳父只见到了儿子的手机、钱包、各种证件等贴身物品。“他没拿走任何东西,身上也没有钱,这是去哪里了!”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柳父手足无措。 老父自责和儿子沟通少 “14日上午,他还和家里通了电话,跟我们问好。”据柳父称,儿子出走前曾跟往常一样给父亲打电话报平安,没有任何异常。但此前,儿子跟家人打电话,提到生活压力太大。 “是我平时和他沟通少,我有错啊1谈到儿子出走的原因,老父亲自责起来,他说,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对于学习上的情况和父亲沟通得比较多,但是成年后便把来自生活、感情、社会的压力都埋在心里,很少向家人倾诉。“他很孝顺,怕我和他妈担心。” 柳父说,儿子2年前从工作岗位上以骄人的成绩考上北大研究生,在就读的两年中,儿子成绩也非常好。“可是跟一些本科同学相比,他却少了事业,于是自尊心强的他心里不平衡。”据了解,近期,心仪的女孩儿频频谢绝柳剑锋的好意,更让他心里雪上加霜。 “孩子离开寝室的时候是边走边哭,一会儿往宿舍方向走,一会儿往门口走,来回徘徊了三四圈。”从保安处得知儿子凌晨徘徊在宿舍楼下难去难留,老父亲眼圈红红的。 见人就问“见过我儿子吗” 记者看到,在一间七八平方米大小的寝室里,净是柳父寻找儿子的纸板和寻人启事,写字台上的3页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柳父从儿子手机中抄写的通话记录并--拨打,希望能得到一些线索。“我在万柳宿舍楼那边见人就问,见过我儿子吗,还发了寻人启事。” 柳父称,他询问了把守宿舍的保安、儿子的同学和导师,甚至是黑车司机,却收效甚微。“我相信我儿子会没事的!一定能坚持过去!”柳父望着儿子的照片坚定地说,儿子已经通过了IBM公司招聘人员的英语语言考试,正准备参加技术考核,“希望儿子能够早日归来。”采访中,柳剑锋的母亲一直躲在门外,不愿说话。 校方调动师生力量寻找 柳剑锋的导师陈凌表示在柳剑锋出走的前一天,他曾经和柳剑锋认真谈过心,期间感到柳剑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彷徨对自己也没有了信心。目前校方已经调动师生力量共同寻找他,海淀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教授告诉记者,柳剑锋在重重压力面前选择了逃避,虽然他选择这种方式来解决,但他要面临的问题还是存在,感情上的挫折只是暂时的而人世还有亲情和友情值得珍惜所以希望他能在这段离开的时间里把心结解开。 3、 令人震惊的一幕 内容简介:石家庄的马英豪在驾车撞人之后,又调头第二次从伤者身上轧过,导致伤者死亡。警方认为马英豪的做法涉嫌故意砂杀人。 2005年12月27日晚上,石家庄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20多岁的男青年被一辆黑色的本田车撞倒在了路上,但是在交警调查之后发现,在这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背后还隐藏着令人发指的一幕。 出事的地方位于石家庄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上,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被一辆黑色本田轿车撞倒在地,当时这个人还没有死,紧接着120就到了现场,伤者被送进了医院。经过调查,伤者名叫武志身,河北邢台市人,22岁,出事前在石家庄市的一家美容店打工。他的家人得到消息后赶到医院,可武志身已经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2005年12月27日,也就是发生事故的第二天,肇事司机马英豪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交警部门。马英豪,28岁,是石家庄市一家公司的专职司机,有七八年的驾龄。面对警方,马英豪承认他是酒后开车撞了人,他说自己当时没看到前方有人。由于马英豪所说与现场情况有很大出入,警方随即对马英豪展开调查。很快警方调出了当天夜里的路况监控录像。晚上22:37 ,肇事车辆将人撞倒,然而再往下看的时候,令人震惊的一幕展现在了警方的面前。车子开过去之后,突然又调头回来从伤者身上轧过,然后拖带着伤者向前开走了。所有看到监视录像的人都惊呆了,而案件的性质由此发生了变化,当地刑警部门开始介入此案。警方认为,肇事司机没有停下救治伤员,而是前行一段距离之后又返回来造成第二次碾轧,这就涉嫌故意杀人的行为。 4、 抗击非典以身殉职的白衣战士叶欣事迹。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在她刚进呼吸科的那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30,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5、九品村官宋先钦为集体还债三十万 宋先钦,1984年被村民选为莲花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一个经过论证考察,全村集体同意上马的瓷砖项目,一年后该破产了,村里从此负债20万元。当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村民,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额的债务。在关键时刻,村党支部书记宋先钦,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一个人承担起全部还款任务。 为了还款,宋先钦一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长期饮食不足,精神压力过大,他烧砖摔伤了三根肋骨和尾骨,多次劳累昏厥过去;妻子和儿媳累得不成人样;大儿子被迫外出打工,二儿子、三儿子因此辍学,在窑上搬砖赚钱;三儿子最终因劳累过度致死;一家人年夜饭只能吃一碗白菜、一钵萝卜;而他最疼爱的孙子因家里无人照看而死于一场大火…… 但历时十年,宋先钦终于在2000年12月28日连本带息还清了近三十万元的债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