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训练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3题。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
2、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C冲积扇D风蚀洼地4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风化作用 风蚀作用 水蚀作用 滥伐森林 过度放牧ABCD5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3、、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6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树种草 限制超量开采地下水 雨季实行人工回灌,增加地下水储量 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ABCD7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C在低纬度地区没有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8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东北平原B东欧高原C科迪勒拉山系D刚果盆地9下列有关地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4、 )A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表的方向移动 B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 答1012题。10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11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12若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火山喷发B断层下陷C地下溶洞塌陷D地下冻土融化13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C在内力作用
5、下,向斜常形成谷地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14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 )A岩层的弯曲形态 B地形的起伏状况C岩层的坚硬程度D岩层的新老关系15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16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 BC D17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18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右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
6、路建设的影响( )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19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20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21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22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23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
7、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24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2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型冰川谷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35分)26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如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下列代号的物质名称: 甲 ;乙 ;丙 ;丁 。(2)图中对应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B ;C ;D 。(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B D 。27读右图,分析回答问题。
8、(11分)(1)写出地貌名称:甲 ,乙 丙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 力作用形成的。(3)甲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它是 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是 。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4)乙图为 地貌,多分布在 地区。 (5)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28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1)A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3分)(2)B处的
9、地质构造是 ,其形态特征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3分)(3)C处地质构造是 ,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2分)29读我国亚热带某地区地质图(如右图),回 答问题。(6分)(1)图中所示地质构造为 判断根据是 。(2)甲、乙、丙三个村中 村可成为旅游区,理由是 。(3)在 村不可能找到化石,理由是 。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15分)30右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青藏方案;甘藏方案;川藏方案;滇藏方案。试分析回答如下问题。(15分)(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 。(2分)(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 。(2分)(3)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
10、运输方式是 。(1分)(4)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 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 亿元修建铁路? 。(2分)(5)铁路经过的城市A是 (1分),经过的大盆地 是 (1分),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1分)。修筑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 (1分)A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6)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分析,未来穿行于青藏高原运输线上的货车中主要运输的货物有哪些? (2分)(7)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1、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C 2B 3D 4B 5C 6A 7D 8C 9C 10B11C 12C 13C 14D 15B 16D 17B 18A 19A 20B21C 22D 23C 24A 25C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35分)26(10分)答案:(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2)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活动 (3)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7(11分)答案:(1) 冲积扇 沙丘 三角洲 (2) 外 (3)山口处 流水堆积 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
12、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扇顶粗,边缘细(4) 三角洲 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 (5) C 28(8分)答案:(1)背斜 中间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向下弯曲 (3)断层 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29(6分)答案:(1)向斜 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2)丙 石灰岩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3)甲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而甲村为岩浆岩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15分)30(15分) (1)方案最佳。(1分)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最短,地形较平坦,一期工程西宁一格尔木段已建成,工期较短(1分) (2)方案最差,(1分)线路较长,地
13、形高差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 (1分) (3)公路(1分) (4)与航空、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修建铁路有利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有利于相应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2分)(5)格尔木(1分) 柴达木盆地 (1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分) A(1分) (6)以盐湖中的矿物为原料的化工商品、有色金属矿及其加工产品、畜产品及外省运人的各种工业品等(2分) (7)要注意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保护、利用方案,高效、合理开发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特别注意保护森林和草原植被,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等(2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