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7326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方案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第三中学校 初中语文 王海霞 课题名称 《小巷深处》 科  目 语文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学习者分析 ①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开始独立学习,对于母爱的温暖更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以“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应该很有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并把它引导到阅读课文上来,从而理解文章是怎样表现母爱和亲情的;②前一课《回忆我的母亲》已学习以事写人的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因此进行相应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的尝试;③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形式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水平。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2. 体察日常生活琐事,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学会做人。 二、过程与方法 1. 按照理解、品味、感悟课文的过程,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真正感悟、理解伟大的母爱; 2. 通过质疑、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把人放到事件中写,并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理解、品味、感悟课文, 学习人物描写及以事写人的方法。 2.  难点: 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资源  DVD、图片、音频、视频、课件、板书 《小巷深处》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课件(课题),利用DVD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设置氛围,触发学生爱的情感。放毕,上课铃声响起。 2、口述:几年前,香港曾举办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你们能猜出是哪首诗排列第一吗?(回答后订正)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学生背完、出示视频《游子吟》的图片)教师口述:一首《游子吟》颂扬了世间无尽的母爱。 3、口述: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孩子纯洁的心声。母爱是神圣的,母爱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聆听一段有关母爱的感人故事。(课件、板书:《小巷深处》—林莉) 4、口述:大家边听边看全文。放音频文件:范读课文。 5、教师提示学习的相关要求(课件)。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理解课文 1) 正确读音、字义:课件(字词略) 2) 分析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出示课件)选择一个角度,用“这是一个 的故事”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①这是一个爱的故事;②这是一个养母母收养弃婴的故事;③这是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④这是一个长大后厌恶贫穷、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 2、(课件)快速阅读课文,通过讨论找出养母为“我”做的事,给予标注并归纳。板书: ①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②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③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④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⑤把“我”调养得象个“千金小姐”,并为“我”的成绩而骄傲;⑥当“我”厌恶贫穷、回避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⑦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孤零零地稍稍地为“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 3、同桌相互讨论,(课件)找出我对家对养母感情变化的句子。讨论并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贫穷的家的?板书:(关键字) ☆感情变化的情况:①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而自豪;②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③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④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耻而流泪。 ☆变化的原因:①幼年纯真的“我”对生活满足,为母亲而骄傲。②“我”长大以后,因虚荣心作祟和无知的缘故,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乃至与家完全隔绝;③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教育了“我”,打动了“我”,内心悔悟,情感得到了回归。 4、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句子。(可相互讨论) 5、角色朗读:“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又仿佛在等候”。用“养母是一个___的人”概括母亲的性格。(如:养母是一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6、有条件时,放映课本剧(媒体下载)。 7、小结(板书关键句子):文章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表现了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母爱是万物之源泉,是世间最圣洁的阳光。 教学活动3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品味课文 1、速读课文,从描写的角度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和事件,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可讨论) 2、示例:如“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暗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就写得惟妙惟肖啊。它准确地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我们从中看出了母亲的痛苦,也看到了母亲的坚强。 3、引出思考:同学们,能将刚才你找到的最受感动的句子和事件用“好在用……,表现(写出)了……。”把你的理解说出来吗? 教师从中拣出最重要的。如: ①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②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信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③妙在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④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4、能从我们的亲人中剪裁一个人的瞬间,写出其肖像吗?大家试试看。 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加以肯定。 5、小结。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最后三节,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自责和忏悔。层层递进的情感,渐强或渐弱的语气,时急时缓的语速,将“我”醒悟后内心的愧疚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课文就是这样通过一件件的琐事,通过语言和外貌描写,以含蓄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巷深处那深深的母爱。同学们,我们在课余能拿出自己的笔,把母亲的故事告诉给大家吗?可能你们笔下的母亲绝不亚于这位盲母吧。 教学活动4 四、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感悟课文 1、母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母爱像和风细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感悟到的东西一定很多,大家能谈谈吗?(相互讨论后,自由发言) 2、音频播放《懂你》(会唱的学生可以跟唱) 3、教师引导:是的,“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可长可短。 示范:母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学生说出来,老师整理) 4、小结: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最圣洁的阳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我们珍惜这浓浓的亲情吧。 教学活动5 五、归纳对比,结束学习 1、总结:《小巷深处》与《回忆我的母亲》一样,都是通过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所不同的《小巷深处》重在抒情,借助语言和外貌描写,处处洋溢着的是无怨无悔的母爱情感。《回忆我的母亲》则事事体现出母亲优秀的思想品质。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多多体会。 2、作业: ①调查自己母亲的生日并准备祝贺方式(写一写自己的设想); ②课余练笔:《我的母亲》 附:板书设计 6、 小巷深处 ——林莉 盲母 思想感情变化 我 收养我 换住处 满足、自豪 改性格 终年劳作 沉默、疏远 宠爱我 宽容我 厌恶、淡忘 亲自送生活费营养品 悔悟 母爱是万物的源泉,是最圣洁的阳光。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