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_刘礼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694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_刘礼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_刘礼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_刘礼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 年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刘礼斌,苏萍,曾嘉霖(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福建 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部,福建 福州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助力“医教研多肩挑”的临床教师提升带教水平,进而充分发挥临床教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协同效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明确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基础上,通过聚焦案例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增设临床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探索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以实施路径明确、主要架构清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为主要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对提高临床教师带教水平,充分发挥临床

2、教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课程思政;临床案例;教学范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资助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作者简介:刘礼斌,男,教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通信作者:曾嘉霖,:新医科背景下,为助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健康中国”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高道德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校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各类医学专业课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课程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是最有效的途径。但目前高校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的教学往往普遍存在着注重

3、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思政教育(如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科研诚信、医德医风)的现象,学生也更在乎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的收获,而忽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在临床教学中,“医教研多肩挑”的临床教师由于精力和经验有限,面临着难以有效开展临床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挑战。高校医学专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岗位胜任力等“硬实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品格情操等“软实力”的塑造,从而实现医学生职业能力与个人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助力临床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实施路径和范式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索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

4、教学范式。一、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为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培养德高医粹的医学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会贯通于临床医学教育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根据教育部于 年月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基于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要求,围绕激发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主线进行梳理(图),其中包含的重要价值意蕴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共个方面。在政治认同方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挖掘我国

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创造的思政资源、卫生领域突破发展的创新资源,提升医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家国情怀方面,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即“敬生命”“精医术”“修明德”“济天下”)的交汇点,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在文化修养方第期刘礼斌,等: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面,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医学生尊重患者的意识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法治意识方面,依托宪法法治教育,号召医学生“尊法、懂法、守法、用法”,帮助医学生规范临床诊疗过程,恪守医疗法规。在道德修养方面,主抓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

6、风。图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主线二、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明确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基础上,针对临床教学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一)聚焦案例切入点聚焦案例切入点,挖掘可配套的思政元素挖掘可配套的思政元素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临床理论、见习、实习教学全阶段通用的教学形式。聚焦临床教学案例切入点,通过分解临床教学案例的主要教学节点,挖掘各教学节点可配套的相关思政元素,进而让教学点与思政元素相互融合,协同发挥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图)。图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思考框架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

7、学版)年临床教学案例主要教学节点可分为病况(问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中间还穿插有医学发展和时政热点等。医学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耐心爱心缺乏、沟通能力薄弱、临床经验有限、临床思维欠缺、依赖仪器过度、诊断伦理缺失、医疗法规不熟、科学精神不足、关注引导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临床教师应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辩证思维、生命伦理、法律法规、科研创新、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案例教学中,应强调遵循诊疗伦理(尊重、有利、不伤害、公平等原则)与诊疗法规,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品格塑造、社会责任以及理想信念等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推进习近平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医术水平、法律法规意识和病人满意度。(二二)多维探索融合技巧多维探索融合技巧,巧妙融合育人元素巧妙融合育人元素思政案例的体现并非是独立的一章一节,也不是常规案例式教学,而是在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准确性、实用性要求的基础上,在对应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巧妙融入价值、信念、道德和伦理等元素,设计要点如下。采用预先设计的导入环节采用预先设计的导入环节。在临床专业知识讲授中,可通过问题导入、事件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引申导入和比较导入等教学设计,将临床案例和思政案例有机融合,突出思政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讨论。采

9、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参与体验(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比较式等)、多类型教师联合教学(知名教授、专家、道德模范等)、信息化教学(虚拟仿真、线上线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采用适度融合的覆盖策略采用适度融合的覆盖策略。不提倡每次临床教学所运用的案例在每个节点都覆盖思政内容,以免产生疲劳且造成主次不分的情况,提倡在合适的节点恰当“添色”,做到既不生硬且能够与专业内容相得益彰。(三三)完善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以评促教促学以评促教促学依托专业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要求,如何合理评价专业类课程思政育人效

10、果是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鉴于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需要在原有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着重从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完善临床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在指标体系方面,针对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以政治认同、文化修养、医风医德个方面的思政要点为一级指标,重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评价工作。在剖析一级指标内涵基础上,以对应细化的核心要点为二级指标,以具体开展的实践举措为三级指标,同时辅以动态丰富的思政案例库为支撑,逐级细化指标体系,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该评价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临床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指标,但还需继续学深悟透,在实践中

11、不断总结、优化与提升(表)。在评价方式方面,以督导员、党政干部、教师和学生多元主体进行评价体系的实施。新增临床教师自我评价,提倡思政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应重点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情况,参考学生的参与和接受程度,在自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反思,总结经验,遵循时效性原则,不断丰富更新思政案例,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多元评价,考察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评估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效果。该评价方式不仅能够直接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体验效果进行检验,而且可以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提供重要依据。在运行机制方面,针对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理论、见习和实习教学开展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效果融合评价。专业

12、教学评价占,思政教学评价占;每次临床教学的思政教学评价只需覆盖个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分为好(分)、中(分)、差(分);若评价覆盖个指标以上的则取平均值。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成效的评价,可以在临床病例考核中,采用和专业考核相结合、以课程思政要点为考核点的方式,设置相应分值。将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考核评价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三、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特点(一一)具有契合实践的实施路径具有契合实践的实施路径基 于 临 床 教 学 案 例 的 课 程 思 政 实 施 路 径(图),包括根据专业教学内容选定临床教学案例,剖析医学生在临床教学案例各节点常见的思政素养第期刘礼斌,等: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

13、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表临床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政治认同政治方向 引导学生知党情、懂党恩,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价值取向 引导学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爱国意识 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自觉融入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文化修养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全面发展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寻找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了解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高尚的医

14、德。法律修养 引导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医疗法规政策。医德医风救死扶伤 引导学生强化使命担当,牢记医师使命,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尊重患者 引导学生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以及财产状况。严谨求实 引导学生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互学互助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行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在相互协助中共同进步。廉洁奉公 引导学生坚定廉洁行医的信念,提高学生对廉洁行医的认识,助力学生养成廉洁行医的

15、习惯。文明服务 引导学生在医学实践中举止端正、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问题,结合思政教学目标、意义,明确思政教学举措,在理论、见习和实习各阶段的临床教学中协同专业教学、运用不同教学方法、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引导、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改进与提升。通过该路径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从人文角度自觉主动地实现理论知识的现实运用,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能力到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跃迁。图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二二)具有助力实践的清晰架构具有助力实践的清晰

16、架构基于临床教学案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收集、整理、分类、建设临床医学专业思政教学案例库,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明晰实施路径,构建的教学范式呈现为清晰的“案例节点思政元素评价指标”“三要素”架构特点。例如:在临床教学案例的病况问诊环节,添加“医者仁心”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对应文明服务等评价指标;在体格检查环节,添加“保护隐私”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对应尊重患者等评价指标;在辅助检查环节,添加“有利、不伤害、优化”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对应人文素养等评价指标;在诊断鉴别诊断环节,添加“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对应严谨求实等评价指标;在临床治疗环节,添加“知情同意”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

17、,对应法律修养等评价指标;在预后环节,添加“关注学科发展”等相关内容的思政元素,对应科学素养等评价指标(图)。(三三)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该范式从教学共同体角度,从理念、设计、评价到实施,进行全过程、整体式的构建,能够有效补充先行课程思政工作的不足。对学生而言,通过有效融合配套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形成一种隐形“正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图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主要架构向”引导,能够克服僵硬地、粗糙地将思政元素与医学元素相加堆砌带来的问题,将一元式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二元融合的教学,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成“润物细无声”的实效。对教师而言

18、,该范式易学易懂,它不仅结合专业教学、学情特点,而且从案例出发,教师能够比较容易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快速找准思政教学切入点,从而提高可操作性。四、小结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的探索,立足于临床教学的基本规律,一定程度打破以往临床教学课程思政覆盖不足、力度较弱、难以落地等困境;通过高效可行的全过程操作框架助力临床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临床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有助于培养具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参考文献:陈莉,何尾莲,郑鹭亮新医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探

19、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王燕萍,张淑娥,李庆林,等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 ():于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整体性建设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刘健,李炳仁医学生核心价值观读本北京:科学出版社,宋塘悦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 在神经内科护生实习教学 中 的 应 用 中 国 高 等 医 学 教 育,():隆娟,温臣婷,王茜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中华医学教育杂志,():邵潇,朱思谨,胡西厚,等山东省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 标 体 系 构 建 中 华 医 学 教 育 杂 志,():新华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编辑:陈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