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619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1 卷第 3 期2023 年 6 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Vol.41 No.3Jun.2023DOI:10.19977/ki.jfpnu.20220111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 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吴海薇(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a.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b.工艺美术研究院,福建福清 350300)摘 要:自中国绘画理论发展以来,传统中对“繁”“简”二者的论述大多围绕“大道至简”的核心观念及“以简驭繁”的笔墨表现,而繁简二体在中国画单纯艺术表现上的探讨并不多见。笔墨当随时代,对比于传统

2、,当下的中国画创作有了更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西学东渐的技术形式及材料的创新让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更多的创造表达。然对画面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上,大多画者追求之片面,造成画面形式繁复或是单一,流于“作”地追求繁简之体而无“创”的意蕴体现,失去了中国画的本质内涵。通过对比传统与当代中国画在繁简二体上的舍与得,分析总结当下中国画创作在画面表现上的问题及原因。关键词:中国画;繁;简;艺术表现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421(2023)03-0346-08 中国画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画种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沉淀自省,融合了各类优秀的哲思学理,形成了完整且具有

3、中国特色的观念体系与审美内涵。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多种多样的文化观念、讯息资料在带给人们更广阔的心灵空间时也带来了某种焦虑与浮躁。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影响,许多创作作品或是过度追求繁体而冗杂繁复,或是片面追求简约显简而单一,失去了传统中国画中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生活中,面对繁复的物象,许多画者的着眼点往往是客体物象本身浅薄表象的层面或角度,失去了在表现观念与手法上简约、单纯的思量,继而在画面效果和艺术意味上显得单薄寡味,舍得无法。法虽无定法,然而可以根据传统总结美的艺术规律。文章立足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根据传统古今对画面的舍得对比研究,探讨当下中国画发展

4、所面临的问题及现状。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繁与简的哲学概述“繁”者,多也,与“简”是一对哲学概念。在辞海中,“简”为“单纯不烦琐”的意思,“繁”则是形容事物多而复杂,“繁”与“简”是多与少、大和小的对立关系。“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道家认为,万物从最开始便是简单的,后面逐步衍化才变得复杂,继而分化为形式上的“繁”“简”。易经通过对“繁”“简”二者的论述来揭示万事万物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变化,在中国道家太极的阴阳哲学观念下,繁与简此消彼长,在不断地相互转换后回归于对生命最初的本质。以“繁”“简”来类比一个人的成长,便是从刚出生之时的懵懂单纯,未经世事的“简”到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繁

5、”之事物,在最后“复归于婴孩”,达到“虚怀若谷,心明澄净”的人生境界。人生所经历的收稿日期:2022-10-13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校内培育项目(KY2023FSQ04)。作者简介:吴海薇(1995),女,福建福清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学与中国画。第 41 卷第 3 期 吴海薇: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 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事物皆是成就最后这一境界的必要因素,庄子所提出的“齐物”便是在成长经历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两面性,了解各种繁复问题的共通规律之后,达到自在悠游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寻求本真,繁与简之象皆是构成本真的过程与表现。生活中人们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的

6、影响,对事物的理解观照也大不相同,每个人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情感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进行艺术表现,便出现风格的简体化与繁体化。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曾提及了繁简之文体在文学表现上的运用:“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极繁之体。谓繁与略,随分所好。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其认为,简明扼要的文体风格是一种简练概括的艺术手法,与之相对的繁复文体虽字句铺张,但思想奔放。擅用“繁体”的人文思丰富,善于扩充文章和诗歌,在“简”的基础上敷陈列句,繁以达意,各人用辞虽不同但用意却是相同,皆是对生活的一种真情流露。而在其他的艺术门类如音乐、影视、文学之中,繁与简的艺

7、术表现皆是为作者要表现的意蕴主旨的外散表现,形成一种个人独特的风格特性。绘画也是一样,有如八大山人笔简气阔地来进行复杂的情感流露,又如王蒙通过繁密的 笔 墨 来 抒 写 至 简 的 自 然 生 机,其 中,“繁”并不是一味地增添画面的各种语言,而是在符合想要表现的至简观念之下,有所选取地将某一类元素在画面中进行增添甚至重复,在不破坏作品完整性的同时使所有的“繁”之意象围绕画面主旨进行繁以达意,使得整体在和谐之中得以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强调“以一画具体而微”“自一治万,自万治一”的创作观念,主体在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对于整个人生来谈便是每一个局部,由每一段经历构成了这整个人生,每一段皆各有其苦

8、辣香甜,“深浅聚散,万取一收”,主体取之于万,收之于一,从创作中产生出感染人心的力量,引人共鸣与深思。二、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繁与简的创作观念中国传统绘画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政治的变革、各种思潮观念的流行使得每一时期的美学观念都大不相同,画家对于绘画的认识、创作与表现也随着时间的演变而逐步发展,从最初“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的简体逐渐完善,在技巧和法度的逐渐成熟之中分化为了“简体”与“繁体”两种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创作观念,而在这一创作观念的影响下,画家们面对繁复的客观现实场景之时,往往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

9、境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及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便是在物我合一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观察视角从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意境,皆是从最为简约、质朴的内在核心出发,物与我合二为一,从纷繁的万象之中归于至简的观念或情感表现,在绘画创作与表现的过程当中删繁就简,并由简及繁地去生发创造合乎于自我本心的艺术作品,在舍与得之中不断衡量画面与画者内心的平衡。在传统中国画的发展中,社会生活同画家主体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创作过程是客观现实反映到主观心象,再从主体出发合乎于心进行的一种意象表现。如郑板桥所言,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从观察到了解,再到塑造的一步步过程,主体在观察客观繁复的现

10、实对象之时,逐步深入,找寻到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结合对自身现阶段情绪的一种认知,有感而发地运用笔墨来进行自然的表达。如此看来,繁简二体作为艺术表现手段,在其之下所蕴含着的文化深度是一种单纯的对每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性总结,也是画者对自我人生观一种至简的体现,画中之“繁”可以说是形象笔墨的具体内容,而“至简”的意趣便是主体所赋予画面的一种品味格调,中国传统的画家们或是以繁至简地来单纯表现一种客观现实的内在规律,或是以简见繁地以有限的笔墨来蕴含无74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6 月 限的情思。(一)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繁简对比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五代黄荃以写生珍禽图(图 1)之“繁

11、”来描绘皇家富贵之“简”,其用细密严谨的画法将宫廷中豢养的珍禽走兽一一地置于空旷的画面之中,观者可从画中联想到画外,感受到当时皇家宫廷的富贵气象,而清代八大山人则以简单的一个单脚独立的水鸟形象来以简至繁地表现自身愤世嫉俗的情感(图 2),前者以物观物,后者以我观物,或是繁而至简地表现时代的气息,或是以简至繁地表现出至简的情感。图1 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 图2 清朱耷花鸟图(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繁简对比山水画如元代王蒙通过太白山图(图 3)描绘浙江太白山天童寺前长达十公里的苍郁森林,在繁复的各种山石物象之中将“我”之精神同自然相交融,至简地在表现山川繁复意象之中体现的自然内在规律,即是与“我”之

12、心气相契合的旺盛生命力,而清代龚贤在其八景山水卷(一)(图 4)中则是以天真平淡为画面基调,在其简淡至美的画面风格之下体现出他坚韧温和的性情。843第 41 卷第 3 期 吴海薇: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 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图3 元王蒙太白山图 图4 清龚贤八景山水卷(一)(三)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繁简对比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有以繁密见胜,至简地体现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情怀,又有以减笔泼墨来抒写画者的气息品格、以至简的笔墨来表现无穷的意趣的创作形式。如在魏晋时期,人物画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其内容与形式受到了文学方面的影响,鼓励人们进取、入世,所呈

13、现出的以繁至简的艺术表现大多从内容的角度出发,以不断重复的内容铺陈来表达一个至简的观点。如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图 5)便是依据内容来达到繁以至简的效果,其以十二段分离式的构图分别绘制了上层妇女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点滴细节,每一段故事中皆蕴含了妇女应遵守的道德信条,所有故事的组成繁而至简地体现了一种说教的性质。北宋画家李公麟所绘的临韦偃放牧图,则是用数千马驹和百来号的马倌铺陈整个画面,造成一种繁、满的视觉感受,单纯而真实地描绘了皇家在平原坡谷间放牧的壮阔场面,至简地体现了皇室的威严气魄。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 6)也是众所周知的“繁体”创作,其以长卷的形式,引领着观者自右向左地进入到

14、他所描绘的北宋都城,生动描绘了城中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人物牲畜、房屋桥梁等等都各具特色。画家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将各种繁多细小的生活琐事集中于一张横卷之上,如衙门值班的懒散、军队的酗酒凶猛等等,所有对于内容繁复细密的描写皆是体现当下时代典型而简明的风俗特色。94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6 月 图5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绢本设色图6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7 宋梁楷李白行吟图(左)、泼墨仙人图(右)053第 41 卷第 3 期 吴海薇: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 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而反观以简写繁的中国人物画,如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图 7

15、左)和泼墨仙人图(图 7 右),其用极简的笔墨对人物细节进行大刀阔斧的描绘,在泼墨仙人图中,仙人姿容憨态可掬,笔简神具,从画中便可窥得梁楷豪放不羁的性格气质,而李白行吟图中,画中的对象呈侧身仰面之态,所有繁复的细节被梁楷统一到草草的几笔,可以说是言简意赅,画者用简约的笔墨代替了繁密的修饰,一以当十,背景更是以大块的空白来衬托出李白月下独酌的闲逸潇洒之态。由此可见,梁楷所画意象无不是自我心性的一种直接表现,以“我”观象,抓住对象的精、气、神,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由繁化简的笔墨技巧表现来蕴含一种无限的意趣。由此可见,古人在进行创作之时是秉持着“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创作观,或融入对象,以物观

16、物,从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节描绘来繁而至简地突出画者想要表现的主旨,或从“我”之精神出发,以“我”观物,从“我”之繁而复杂的情感出发,由简见繁,两种观察方式和表达手段皆是主体在经历了生平琐事之间的一种人生观与人生态度,在这一观念之下引导出不同地看待自然生活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方式,通过画面来表现出画者繁而至简的思想与情感。在其中,“以物观物”是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心理状态,画者以毫无杂念的单纯思绪融入自然,产生物我一体的意境,找到自然中与自身性灵相契合的生命力,产生一种“蒙”的感受,在物我同化之中逐渐找寻到一种内在的规律性,进而通过繁而至简的艺术表现来体现一种对于对象的认知。而在“以我观物”的观

17、察方式中,是以画者的主观认知感受为主,以我之心性贯之以自然之象,主体赋予对象以自身至简的情感,亦是一种对现阶段自我的一种单纯的体现。古人在把控画面文化意蕴之时,都是对现阶段的社会自然、自我性情的一种至简的认知,并在不断体验生活之际,增加繁复的社会经历,在体验中升华对社会和自我的一个至简的认知。随着认知的逐步深入,主体每一阶段对于自然的感受都大不相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创作一遍遍地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也从对自然的认识中逐渐认识现阶段的自己,不断地循环往复,在每一个阶段里,都是保持着一种自然、单纯的状态,以最真实的自己去感受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善意,且在绘画中“以蒙正己”,从内心深处去改善自我,再影响自

18、身的观感,一遍遍重复地认知、理解,从自然生命的形式之中观照到自身,以至简不杂、纯一未发的真实本心来蒙养性灵,培养自我富足、饱满的情感性情。三、当代中国画在画面表现上的问题与思考对比古人繁而至简的艺术表现,现今的大部分中国画创作较之传统对于“舍”与“得”的衡量夺势稍显薄弱,通过前文对传统中国画中“花鸟”“山水”“人物”三大门类中的繁简探究,万殊一辙,不了解其内涵的道理寓意便容易造成一种人为刻意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各个文化之间交流频繁,中国绘画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变化,在创作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艺术表现上的舍与得更是要时刻向古人学习与借鉴

19、的重点。对于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中,主要根据画面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追求现实主义写实的绘画风格,二是关注于自身精神世界追求自由表现类的画风,三是坚持沿袭中国传统绘画模式的复古之路。在这三类的画风之中,对于传统至简的文化意蕴传承与创新都显得十分模糊与薄弱,舍去了精华,留下了糟粕,许多画家皆不同程度地走入一个误区:只要“作”的形式新,就往画面的极端走,失去“创”所带来的精神便失去了中国画自古以来温润有力的气韵内涵。(一)物我分离下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被称为写实主义,这一概念最初由 19 世纪的法国所流传出来,20 世纪初被引入中国,并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画作内容上看,现实主义画作同中国传统的

20、院体画的作用是有相似之处的,皆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再现。西方的现实主义总体来说15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6 月 有着以下特征:一是细节的真实性;二是形象的典型性;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西方 19 世纪的画坛中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绘画巨匠,在 20 世纪初,中国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神吸收融合,并由徐悲鸿、刘海粟等画家共同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方法与美育体系,中国画则呈现出了一种较之以往大不相同的时代性和独特性。在这一体系之下,很多画家在学习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之绘画时,面对繁复的客体世界,在一味追求对物象写实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传统观念中以繁至简的艺术表现,在

21、物我分离的思想观念下缺乏自我的思考与认知,只追求一种画面内容与表象之“繁”,绘画沦为了记录生活表象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类画者通常以最简单的视角来观察生活,眼睛对客观物质的观察仅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绘画中一味地追求对所看到的客观真实进行再现。如同照相机一般面面俱到地注重细节,其造型的表现往往跟随客观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画面构成皆是照搬现实的生活场景,是对眼睛视域的物象场景的一个截取,一切高超繁复的笔墨塑造技巧都是在与相机比拼再现的“真实”而失去了主观心性、情感应赋予画面的鲜活的灵性和神韵。当代部分画者在物我分离的创作观之下,简单、片面地认为现实主义作品最重要的便是写实性,繁而繁矣而无“我”的思考,使

22、得繁复的绘画风格带给观者疲惫的视觉感受,虽说造型同笔墨等都面面俱到、细密严谨,却并无艺术性可言,作为一种“第二自然”的画作,观者更容易一览而尽,体会不到画者在繁复之下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规律,更无其他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带给观者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受到时代所产生的某些思维模式的影响,许多画家执着于结构的精确度以及客观的一种再现,使得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研究停留在了一种表象的似是而非,缺乏主观与自我的思考而丧失了中国画“物我合一”的艺术观念,故而使得中国画沦为了西画的一个附庸品,失去了中国画至简的意味。(二)物我分离下的传统复古在现当代,社会生活讯息的繁复和冗杂使人心变得浮躁不安,繁多的样式种类以及物质信

23、息的更替之快也使得人们产生选择的焦虑,这是社会发展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而许多画者为了在这让人心绪烦乱的现实之中追寻自我内心的一片净土,向往传统之中古人的画作带给后人们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开始学习传统绘画中一种托物言志的情感表达。然而其中部分画者在一味地追求传统复古的画面意境之时,因受到社会纷杂的现象影响而产生片面的思维模式,认为学习古人便是学习其表面的技法或是一种形式,而逐渐在追求笔墨的繁与简上渐行渐远,一味地追求图式的相似度而没有古人精神上的内在底蕴,成为物我分离下的一种简单的艺术表现,或是通过图式而故作高深,或是被笔墨技巧之繁复而湮没自我内心真正的平和。部分画者为了继承传统而进行“仿古”式

24、的绘画创作,然而古人的图式内容大多与自身经历结合,花鸟鱼虫无一不是自我的一种体现,山川河畔更是自身深入山林后的有感而发,人物画中放牛、放羊的情感单纯质朴,画面与生活的相关感都被画者通过毛笔在画面关系之中反复度量,通过笔墨抒发性情,如文人画中多用四君子来寄情言志,像文同的墨竹、华光和尚的墨梅等等,多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而现当代的部分画者在继承之中只学去了表面而并没有同古人一般对自我人生阶段性的总结,而是以一种从众、随流的思想来学习传统,故而专注内容图式的简约,或是技巧的一种表现性,譬如何处笔转、何处泼墨等等,失去了在生活中对艺术繁而至简的创造力。这类画者受时代的焦虑所影响,在学习传统时不能物我

25、合一来进行探究其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在生活中的创作更不会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会思考这般“表现”是否更能展现对象的精神气质或是一种自我品格,无法回归对自我性灵的一种至简、单纯的观照。在观察上失去对内在丰富的情感与画面的舍得度量,则253第 41 卷第 3 期 吴海薇: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繁简二体的舍与得 传统与当代中国画的对比探究容易在照搬古人之时观察局部,将古人所用来衡量画面笔墨之繁与情感之简时的部分图式进行放大,最终导致在整体画面当中,画者对每一部分的模仿都显得独立而融不进整个画面,像是无病呻吟,在画面寓意与表现上缺少新意,以简见繁之中更无古人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可见如此这般一味地模仿而

26、没有传统中最打动人的那种至简的真挚情感,最终也只是一种图式的再现,无法超越。(三)追求精神自由的表现西方表现主义同中国的写意画有着些许相似之处,皆是画者主体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观照与表现,然不同的是,西方的表现主义在情绪上的强度和方式较中国写意画而言更为直截了当,这同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学说有很大的关系,而中国写意画则是因为传统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更为含蓄委婉,即使是内心再愤恨与孤苦也会借景抒情,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现当代的部分画者不满足于传统绘画所带来的温婉的情感表现,而更向往西方表现主义那种充满力量感的情感宣泄,他们在创作之中结合自身对现实的一种强烈的态度,并结合中国笔墨和宣纸

27、的特性,在画面上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繁而至简地进行表现。然而部分画者们在这一过程之中,经常因为对自我阶段性认知的某种缺失,而误以为正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实则却是受他人之影响而产生一种思想上的空白,在画面表现上虽也是同表现主义一般,通过极端的一种表现来至简地表现某种态度抑或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但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自我精神上真正的自由是如何,更没有掌握笔墨融于情感之中对舍与得的一种平衡之感,使得画面的表现性显得十分空洞无力并且杂乱无章,中国画成了一种自我观念表达的一种媒介,失去了中国画自古以来较之西方大不相同的独特魅力。四、结语当代的部分中国画作受到各种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的浮躁现状所影响,画者主

28、体在创作时对于中国画艺术表现上的舍与得展现的态度大多形成一种笔墨的度量,古人舍笔墨而探真知的“创”结合得意趣而疏表象的“作”,在不断感受自然、贴入生活中将“我”与“物”不断剥离、融合,真正达到物我合一之境,若是分隔开来失去思考,便容易片面地吸收各种西方观念元素的内容,没有形成自我的独立思考,则导致在学习生活中观察方式贫乏单一,在艺术表现上或是走向“物”的极端而追求对客观真实的再现,或是走向“自我”的极端,追求一种虚假空泛的精神宣泄,画作便流于表现繁杂而内容简单的境地,易被他人所左右。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是要产生自身的思考并且有选择地去进行反映,而不是自以为继承了前人而不明其内在精神和规律,以

29、为触及了江流就得到了整个海洋。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体在生活中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以一观物,并通过艺术的升华加工来展现在经历和实践中自我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不断地认识、创造,在掌握这一意蕴的基础下进行繁简二体的艺术创作,切勿得形式而失意趣,舍真知而求速达。参考文献:1王国维.人间词话M.李维新,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12.2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243-253.3周积寅.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4老子.道德经M.欧阳居士,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

30、.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6蒋文光.中国历代名画鉴赏(上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7文杰.“繁”与“简”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09.8刘勰.文心雕龙M.王运熙,周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9 朱良志.石涛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下转第 360 页)35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6 月 Three Basic Issues on Adding the Course of Science of Educ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to Majors of Teacher Train

31、ing ZHANG Rongwei,YU Chenfang,QIU Xinmei(School of Educ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Abstract:The addition of the course Science of Educ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for majors of teacher training requires responding to and answering three basic questions:what the course is

32、,why the course is added,and how the course will be conducted.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cience of Educ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is a comprehensive,fundamental,and cutting-edge discipline that focuses on educ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The reason why we call for the addition of the course

33、is that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the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vari-ous students of normal university,an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teachers and educators on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From relevant explorations,it can be seen that

34、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such course de-pends on four basic conditions:clear curriculum objectives,rich curriculum content,diverse teaching methods,and flexible teaching evaluation.Key words:educ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cy;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science of educati

35、onal film and television(责任编辑:仇国华)(上接第 353 页)Separation and Mixture of Simplicity and Complexity in Artistic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intingA Comparative Exploration into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WU Haiwei(A.School of Culture,Media and Law;B.Institute of Arts and Crafts,Fujian Pol

36、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Fuqing,Fujian 350300,China)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y,traditional discussions on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 have mostly revolved around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simplicity and the brushstroke expression of employing simplic

37、ity to control complexity.However,discussions on the pur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form of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 are not com-mon.The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and compared to tradition,the current cre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enjoys a

38、 broader and boundless thinking space.Th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i-cal forms and materials with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has allowed Chinese painting to have more creative express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However,most painters tend to pursue one.Sided approach to separation and mixture of com

39、plexity and simplicity,resulting in a complex or simple form of the painting.The approach tends to focus on the pursuit of complex or simple forms without any creative art expression,thus losing the essential essence of Chinese painting.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in terms of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visual expression of current Chinese painting creation.Key words:Chinese painting;complexity;simplicity;artistic expression(责任编辑:林国盛)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