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 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解析式。情感态度1. 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2. 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难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重点突出的方法: 回顾旧知,对比,引入新知。难点的突破方法:能准确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并能准确求出。本课教
2、法:讲授法。 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回顾旧知 做好铺垫活动2 观察分析 引入新知活动3 归纳概括 掌握新知活动4 分组讨论 体会运用活动5 分析例题 形成能力活动6 巩固练习 综合运用活动7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温故知新,减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创设问题情境,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分析问题,概括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列举生活中具有反比关系的素材,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综合运用,巩固,提升能力。回顾本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问题1. 回顾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2. 已知y 是
3、x 的正比例函数,当x=3时,y=6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1.5时,求y的值.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2. 1)y=2x2)y=3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 函数的有关概念学生难掌握,且易遗忘。2) 重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温故而知新,减少接受新知识的难度。活动2问题1. 京沪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v(单位: 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 h)的变化而变化。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2. 总长为K(单位: km)的同一条铁路线上,不同车次列车的运行速度v(单位: km/h)有快有慢,运行时间t(单位: h)有长有短。变量v,
4、t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3.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 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随宽x (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2) 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学生观看章前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1. vt=14362. v=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 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间的对应关系;2) 学生能否从函数是解决变量间存在单值对应关系的思想出发
5、,准确写出函数解析式;3) 对解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如何适当加以个别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完成;教师深入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写出函数解析式; y=s=并概括它们的共同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快而准找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并表示出来. 2)学生能否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回顾已有知识,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引导学生用函数解析式表达出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为后面建立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模型作铺垫。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愿望,使学生用函数的观点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中变量之间
6、的关系,并能用反比例关系式表示出来,初步建立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模型。活动3问题1) 你能否根据上面函数旳共同特点写出这种函数的一般形式?2) 学生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形如y=(k为常数, 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 x的取值范围为不为0的一切实数。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谁是自变量,谁是函数;2)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达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能否注意x0。4)其他两种表示方法与一般形式一致。5)学生的参与,情感态度。使学生从上述不同的数学关系式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从特
7、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活动4问题1)教科书40页练习1。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并指出相应k的值? y=3x-1 y=2x2 y= y= y=3x y= y= y=3) 学生举反比例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 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写出这些问题的反比函数的解析式;2) 能否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说出k的值。 3) 学生举反比例函数的的例子是否合理;通过问题(1)(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关系;通过问题(3)(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的
8、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反比例函数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5问题例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x=4时y的值.例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 x与y的一些值:x- 1 y42(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学生总结出解题旳基本歩骤:1) 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2) 求出k值, 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y是x的反比例函数, 这句话的意义.2) 是否正确求解, 书写是否规范
9、.3) 是否真正理解表格所给出的已知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能用反比例函数式的模型解决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活动6问题 巩固练习,综合运用。1)在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 (B) y= (C) xy=5 (D) y=2)已知函数y=3xm-7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_ ;已知函数y=3xm-7 是反比例函数,则 m = _ 。3)当m 时,关于x的函数y=(m+1)xm2-2是反比例函数?4) 已知函数y=y1+y2 , y1与x成正比例,y2 与x成反比,且当x=1时, y=4,当x=2时,y=5求y与x的函数关系;当
10、x=4时y的值是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答问题。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两种函数的解析式及它们的联糸和区别.通过对比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活动7问题1) 谈谈本节你有哪些收获?2)作业:课本46页习题1、2 、 5 、6题及附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 学生能否准确概括出本节旳学习内容;2) 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回顾和反思,使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建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尽量要多给学生练习,但一定要及时归纳,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注意与已学内容的衔接;加强反比例函数概念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对比;把握本节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建模,熟炼掌握求函数解析式一般歩骤;对比旧知突破;本节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和解析式,难点是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反思:函数来自现实生活,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刻画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