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首a 小调奏鸣曲(D.537)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17年春,它是舒伯特以小调创作的第一首大型作品。在二十首奏鸣曲中,a小调就占了三首,可见作曲家对这个调性的喜爱。可以说,第一首以a小调写就的奏鸣曲,预示了后面两首同样是a小调的奏鸣曲的诞生。艾娃认为:“这部深刻、悲伤的作品是以全新的钢琴风格写就的,大胆新颖,与先前的钢琴作品有着鲜明的区别。”它那抒情性的主部主题,连续出现的舞蹈旋律,以及出人意料的调性转换,成为这部奏鸣曲的典型特征。并且,它对钢琴音响潜能的开拓同样受人关注。第一乐章,适中的快板。它具有管弦乐队的音响效果,开头主题以宽阔的空间性和弦奏出(见例1)。例 1 第一卷,第 81 页,
2、第 1 至 4 小节连接部伴随着切分重音与节奏性动机的渐强,出现了从第17至31小节的特殊和声进行从F大调到下中音降D大调的过渡(见例2)。例 2 第一卷,第 81 页,第 17 至 31 小节Reacquaint Schuberts Piano Sonatas 重识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之五文/朱贤杰182023/3 钢琴艺术 PIANO ARTISTRY就这一手法艾娃指出,“我们不仅在后来布鲁克纳的作品中,而且也可以在马勒的作品中找到相似的进行但在舒伯特的年代,它必定被认为是音乐上的一个创新。这些和声都有着自身的意义,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之前奏鸣曲的主题表现过程。”因此她认为
3、演奏者必须为这种宽广的旋律线条创造一种气氛,而且应该对这些美丽的声音倍加注意,应该“沉浸在声音之中”。从这个例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演奏者对于作品的分析,无论是曲式结构还是和声进行,都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分析,而是与如何深入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连接部以迂回曲折的方式从a小调转为F大调,进入副部(这里或称第二主题更为恰当)。副部主题在进入之前有一个小节的停顿,就如舒伯特的其他作品一样,这种突然停顿的效果极具戏剧性(见例3)。例 3 第一卷,第 27 至 31 小节艾娃认为在这个第二主题中,“我们第一次遇到了另一典型的舒伯特风格
4、特征,即称之为死亡摇篮曲的情感表现。”她说,“难道舒伯特的不治之症在其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了吗?这种风格化的特点是否是疾病的预示呢?他的大量有关死亡的歌曲通常有着相似的主题死亡被看作是人的朋友,将人的灵魂从痛苦中解救。”我们在随后的舒伯特奏鸣曲中,将会看到更多的这一特征,甚至可以称之为他的“死亡”情节。左手轻柔的持续音伴随着结束段将展开部引入。展开部似乎是即兴式的,有点漫无边际,其实它的动机来自结束部的最后两个下行音符。这个乐章的展开部仍然不是很长,而再现部在d小调这个“非正统”的调性上出现,第二主题则在A大调上,因此舒伯特以一个在主调a小调上的简短尾声,再次强调了第一主题来结束整个乐
5、章,给人留下一种悬念,让人期待即将到来的其余乐章。第二乐章,E大调。它的速度标记比较特别,接近于小行板的小快板(Allegretto quasi Andante)。这是一首进行曲(虽然舒伯特没有特别标注),它以连奏旋律与断奏伴奏的并置为基础,描绘了旅行者的安静与顺从的情绪,并最终淡出视野。主题以歌曲形式写成,两个四小节的乐句之后,有一段加以反复的“副歌”这个旋律以后将会被引用至A大调奏鸣曲(D.959)的末乐章,但是以一种更为开阔与微妙的形式出现。它在结构上是回旋曲式,但是其调性布局非同寻常:它是E大调,然而在总共144小节的整个乐章中,在E大调上的乐段只有开头的十六个小节和结尾的三十个小节,
6、其余的近百个小节都分布在其他调性上。其调性安排如下:回旋曲主题E大调;第一插部C大调;回旋曲主题F大调;第二插部d小调;最终的回旋曲主题回到E大调。所有这一切不寻常的转调与主题的回归,在舒伯特奇妙的构思下显得天衣无缝。第一插部之后的主题第一次回归,是延续了F大调插部中的十六分音符流动音型,在第43小节处,水到渠成地引进了主题(见例4)。例 4 第一卷,第 90 页,第 40 至 46 小节19AT THE PIANO 古典钢琴博览主题的最后一次回归,则用了另一种手法,从非常遥远的调性关系(d小调),通过一系列模进(第96至114小节)回到E大调。舒伯特在回旋曲的调性布局中,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特征
7、,而且这些特征将在他此后的回旋曲中延续和发扬。第三乐章,回旋曲,A大调,活跃的快板。回旋曲主题应该包括情绪对比的两个部分:它开始于a小调的一个悲伤的引子,乐句有许多次的延长与停顿(第1至30小节),对比的舞蹈性质的主题则带有天真的旋律。第一个插部在第59小节,从D大调开始一系列的模进,逐渐变得更加活跃。在一个延长停顿之后,回旋曲主题在第164小节以e小调进入,第二插部以再现方式在G大调上展现。回旋曲主题的第三次出现回到了a小调,但是省略了第二部分,以一个灰暗色彩的顺从的尾声取而代之,直至最后用一个突强的A大调和弦令音乐戛然而止,留下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第五首降 A 大调奏鸣曲(D.557)这首
8、奏鸣曲创作于1817年春夏之间,于1888年首次出版。它包括三个乐章,比较特别的是它的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都是在其属调降E大调上,没有谐谑曲或者小步舞曲留下来。因此有人猜想舒伯特是否曾经打算再加一个降A大调的第四乐章呢?然而,从音乐整体来看,以“快板”作为整部奏鸣曲的末乐章,已经十分完美,所以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毕竟,舒伯特与海顿一样,都是打破传统教条的革新者。全曲三个乐章相当简练短小,第一乐章只有99个小节,第二乐章96个小节,末乐章是133个小节。三个乐章的演奏时间(包括反复),也只有十二分钟左右。因此这部欢快而简单的奏鸣曲,十分适合用于初次接触舒伯特奏鸣曲的学生。第一乐章,
9、适中的快板,节拍。降A大调带附点节奏的第一主题在乐章开始就十分流畅地展开,可以感觉到莫扎特的明显影响(见例5)。例 5 第一卷,第 102 页,第 1 至 3 小节连接部是一个相当妩媚愉悦的旋律。呈示部共39个小节,第19小节就出现了第二主题,在其属调上。它重复了两次之后,以更为欢快的舞蹈性节奏结束呈示部。展开部的素材来自连接部,除了偶尔有些突强音,一直保持在轻弱的力度范围内。再现部的第二主题在下属调降D大调上,除了调性安排不同,其余结构都与呈示部一模一样,没有尾声。第二乐章,节拍,行板,降E大调,复三部曲式。乐章开头左手模仿圆号的声音(见例6)。例 6 第一卷,第 106 页,第 1 至 4
10、 小节第二乐句转入降e小调以后,是一个转调的乐段降G大调、b小调、D大调、d小调、降B大调。中段本身就是ABA结构。开始于降e小调,右手三十二分音符的音型赋予乐曲活跃的性格,左手以十六分音符的拨奏应对。从第48小节起的b段转入降G大调。通过不断地减弱与放慢,在第71小节回到再现部。第三乐章,节拍,快板,降E大调。作为末乐章,通常都是以回旋曲来结束整部奏鸣曲,但是这个乐章却是奏鸣曲式,尽管它的第一主题与莫扎特奏鸣曲的回旋曲末乐章中的一些主题很相像(见例7)。右手以八度奏出的连接部非常昂扬,与轻声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展开部的前一半以连接部的材料为202023/3 钢琴艺术 PIANO ARTIST
11、RY基础,后半部则以第二主题为素材展开。整个乐章结构紧凑,具有终曲常规的载歌载舞的欢快情绪。例 7 第一卷,第 110 页,第 1 至 7 小节第六首e 小调奏鸣曲(D.566)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17年6月,共四个乐章,由于它的第一乐章为e小调,第二乐章是E大调,所以里德认为“它强烈地使人联想到贝多芬用相同调性写的二乐章的作品90”贝多芬的e小调奏鸣曲(作品90)出版于1815年,第一乐章是e小调,第二乐章是E大调,它们的相同之处本文在“笔记之一”中已有分析。艾娃认为,虽然贝多芬的e小调奏鸣曲较之舒伯特奏鸣曲早三年出版,但在这里,贝多芬似乎有着舒伯特的风格,而不是舒伯特带有贝多芬的特点。在奏
12、鸣曲的原稿上有舒伯特题“第一奏鸣曲”的字样,里德认为舒伯特可能对这首奏鸣曲并不满意,理由是它没有终曲。但是艾娃说,“这首作品的回旋曲末乐章是在舒伯特去世之后同作品D.505的柔板一起出版的这一回旋曲在调性、作曲风格及钢琴技巧上都与这部奏鸣曲完全相融。毫无疑问,这几个乐章是联系在一起的。”她的论断为编辑提里默所证明,他考证了这部奏鸣曲独一无二的出版过程:1842年,舒伯特的哥哥费迪南将奏鸣曲的前三个乐章卖给了莱比锡出版商威斯特林,但是从未被出版过。回旋曲则被单独卖给了维也纳出版商迪亚贝里,于1848年出版。百年之后的1948年,伦敦的一家出版商首次以完整的四乐章形式出版了这部奏鸣曲,由音乐学家凯
13、瑟琳戴尔编辑。第一乐章,中板。在整部奏鸣曲中,第一乐章应该是速度最慢的乐章,但是它很简洁,整个乐章没有超过100个小节。在e小调出现的第一主题,徐缓中带有一丝忧伤(见例8)。例 8 第一卷,第 116 页,第 1 至 10 小节从第17小节开始就是更为舒展的第二主题,由三连音音型伴奏,轮流在左右手展开。忧伤的感觉转为平和温柔,调性由C大调转入结束段的G大调,结束段的情绪变得有点儿欢快起来,左手伴奏音型有一种舞蹈般的节奏。所有这一切的情绪变化,在舒伯特笔下都是悄然而至,不着痕迹,让人想起舒曼的评论:“我们从中听出他有无穷的幽默和多变的情绪,他忽而使我们着迷,忽而使我们失望,转瞬又使我们欣喜,使我
14、们重又找回了他。”展开部的材料来自呈示部第23小节的下行动机,在左手摇曳的三连音背景下,由弱而强,直至右手以ff 的力度达到顶点。一连串减七和弦的琶音引进了再现部,第二主题在E大调上,并且结束在E大调。第二乐章,节拍,小快板。它应该是奏鸣曲式,呈示部有反复记号。第一主题E大调,是歌曲形式的,开头两个八小节的乐句原样反复,第17小节的乐句犹如副歌,也是原样反复,旋律平静,温婉如歌。它渐弱并下行至第30小节B大调的和弦,突然有一个戏剧性的爆发。接下来的第二主题群,先是在升g小调上,舒伯特标记的重音记号和旋律的切分节奏,给这个主题带来了前一个主题所没有的激动不安,它以左右手轮流吟唱,并且在第66小节
15、引入一个新的主题。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琶音,急速的上下起伏让音乐变得更加21AT THE PIANO 古典钢琴博览昂扬,左手大跳的切分音更增强了这种张力。第82小节开始的结束部又引入一个柔美的旋律,舒伯特源源不断的乐思可以让奏鸣曲的每一个部分都充满美妙的旋律,但是现在这个旋律带有一些依依不舍的告别意味,并且从属七和弦反复到呈示部开头。第91小节起的展开部开始沿用了呈示部的材料,然后是一连串的三连音上下穿梭,不寻常的是这个展开部没有多次转调,它基本在属调上一路直接进入再现部,在再现部之前,第133小节出现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表情术语delentando,查遍所有音乐术语词典都没有这个词。与它最接近的是
16、allentando,意思是松弛、放缓,这与之后出现的返回原速(a tempo)是匹配的。这是作曲家还是编辑的笔误不得而知。再现部的第一主题,这次以右手八度奏出;第二主题是在升c小调上。其他方面没有变化。第三乐章,谐谑曲,活跃的快板,降A大调。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调性布局,与它的前后三个乐章形成了遥远的调性关系。作曲家非常详细地标注了各种重音记号与突强记号,值得演奏者格外注意。在第一段总共32个小节的乐段中,舒伯特标注的fz和这样的记号不少于二十个,加上十多个f,p和crescendo及断奏、连奏与小连线记号,几乎每一个小节都有精确的演奏提示,在舒伯特作品中,这样详细的标记是比较罕见的。严格遵照
17、这些提示,有利于准确地把握这首谐谑曲的风格:强弱对比明显,连奏断奏分明,在第三拍弱拍上的突强音赋予它一种独特的个性。第33小节起是两个声部的轮奏,伴随着几次转调,在第83小节回到谐谑曲开头部分,因此它是ABA的结构。三声中部是降D大调,谱面上除了一个弱奏记号p和连线,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标记,旋律舒展,情绪平和。第四乐章,回旋曲,节拍,小快板。又是典型的弦乐四重奏的写法,在中声部持续音和低音拨奏的背景上,出现一个如歌的回旋曲主题(见例9)。例 9 第一卷,第 135 页,第 1 至 8 小节主题本身是一个带有反复的三段体,后面的几个插部有着舒伯特钢琴作品中少见的华丽技巧,所以艾娃认为:“末乐章十分
18、出彩,有时甚至如同是肖邦e小调协奏曲末乐章的预演。”我们只需看看以下的谱例,就知道所言非虚(见例10)。例 10 第一卷,第 144 页,第 267 至 272 小节回旋曲篇幅很长,总共290小节,已经预示了后来一系列回旋曲的长度。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后,消失在极弱的力度 ppp中。第七首降 D 大调奏鸣曲(D.567)这首降D大调奏鸣曲(D.567)与后面一首降E大调奏鸣曲(D.568)是同一首奏鸣曲的两个不同调性的版本,它是后者早期的版本。本曲只有三个乐章,没有小步舞曲。艾娃猜测道:“为什么舒伯特会在这部奏鸣曲中转调呢?是否出版商认为五个降号的调性对业余演奏者来说视奏的难度太大,而要求舒伯特这
19、样做?”这种猜测不无道理,因为五个降号的调性在那个时期的奏鸣曲中几乎不存在。就像汉斯戈尔指出的那样,舒伯特没有在最终的修订版中保留降D大调的调性是很遗憾的,否则的话,这部奏鸣曲就会成为“维也纳古典时期及浪漫主义早期的伟大作曲家的唯一一部降D大调奏鸣曲”。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舒伯特自己意识到,比较明亮的调性更为适合整部作品的情绪。并且,降E大调的版本不仅仅是简单的移调,它做了重大的改222023/3 钢琴艺术 PIANO ARTISTRY动,尤其是首尾两个乐章的展开部。这首奏鸣曲的分析就与下面的降E大调奏鸣曲(D.568)一起。第八首降 E 大调奏鸣曲(D.568)这首奏鸣曲可能是创作于
20、1817年,修订于1826年,在舒伯特去世的第二年1829年在维也纳出版。它也是四乐章的结构,规模不是很大,情绪舒缓,有一种典型的维也纳式愉悦。与a小调奏鸣曲(D.537)相比,它的钢琴写法更为顺畅精细。有评论家认为它也许是舒伯特早期奏鸣曲中最精致的一部,可与后面同样“完美”的A大调奏鸣曲(D.664)相媲美,而后者则是舒伯特中期作品的标杆。第一乐章,适中的快板,节拍。第一主题以琶音为基础,里德认为它清晰地显示出与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联系(见例11)。例 11 第一卷,第 171 页,第 1 至 4 小节但是此后的音乐发展其实并没有这么多的联系。第28小节开始的连接部以激昂向上的八度音带出舞蹈性
21、的第一个副部主题,带有装饰音的旋律,左手的断奏给了它典雅又活泼的性质,其在属调上(见例12)。例 12 第一卷,第 172 页,第 41 至 44 小节之后在第63小节又展开了新的主题,最初是降D大调,随即转为c小调。呈示部的乐思是如此丰富,因此舒伯特在第88至98小节中再次运用了连接部的向上三度这个统一的主题,出色地平衡了众多音乐素材集结带来的结构问题。展开部虽然不长,只有四十多个小节,听起来似乎更具有一种即兴的气氛,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与呈示部开头的琶音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是在节奏上有所伸缩。在降D大调的版本中,第一乐章的结束是两个响亮的和弦。可能舒伯特觉得它们并不适合整个乐章的氛围
22、,因此在这个版本中,代之以两个轻声的和弦。第二乐章,非常的行板(Andante molto),g小调,节拍。它使人联想起莫扎特使用同样调性所写的缓慢乐章,它具有吸引人的悲情,好似一首深情动人的挽歌。整个乐章沉浸在与世无争的凄婉气氛中。主题反复出现,每一次的走向都有一些变化。从第43小节开始是略微激动不安的,带有三连音节奏的中段。在舒伯特的记谱法中,凡是三连音节奏中带有附点音符的,都应该依照三分之一拍,而不是四分之一拍的时值来演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优雅的维也纳风格。第一乐句连贯的旋律,伴随着附点节奏的第二乐句作为对比。第12、13小节弱拍上的突强记号比较特别。三声中部在降A大调,延续
23、了附点节奏。第四乐章,适中的快板,节拍。末乐章回到了第一乐章中和蔼可亲的气氛,第一主题再次利用了向上琶音的音型,并结合了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性,左右手大部分时候都在高音区且极富透明度,创造出极为玲珑可爱的音响效果。这个乐章的展开部引入了一个欢快的维也纳圆舞曲的主题,最终的结尾与贝多芬以同样调性写的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7)的末乐章结尾部分十分相似:逐渐变弱、消失,有一种与欢乐时光依依不舍的告别意味。这首奏鸣曲以非凡的魅力展现了舒伯特当时轻松愉快的内心世界。卡尔柯巴尔特在其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一书中评论道:“1817年创作的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一次质的大飞跃。这位音响诗人开始走自己的路了。”(待续)作者信息: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23AT THE PIANO 古典钢琴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