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35+4= 42+3= 5+23=
35+40= 42+30= 50+23=
二、 探究新知
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
1、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2、你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 还剩几本故事书?还剩几本动漫书?)
3、你准备怎么解答?
35-2= 35-20=
4、怎么计算?
5、小结:这两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这两道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知识应用
1、猴子摘桃子
53-2= 57-2= 54-2= 55-2= 52-2= 56-2=
83-20= 73-20= 53-20= 63-0= 33-20= 43-20=
2、 按房子号给小动物们送桃子
69-5= 69-50= 55-3= 55-3=
3、看看桃子是那只猴子的?
78-6= 63-20= 66-4= 66-40=
4、一共摘了68箱梨,还剩下5箱,运走了几箱?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例1、 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元?
35 – 2 = 33(元)
先算5-2=3
再算30+3=33
第二个问题,还剩多少元?
35-20=15(元)
先算30-20=10
再算 10+5=15
相同:都是把35分成30和5
不同:35-2是将分解出的5-2,而35-20是将分出的3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