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混合运算1”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徐燕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第30页~第3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6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列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单
教学过程
调正与反思
活动一
1.出示例题:(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学生分析获取数学信息。
1、 想一想,(1)的分步算式每一步分别算的是什么?
15×3=15元算的是
15+20=35元算的是
2、 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综合算式,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小组内交流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异同点。
活动二:学习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和格式
每盒水彩笔18元,小晴买了2盒,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1、 列综合算式解答。
= -
= (元)
2、 小组内交流:(1)每一步分别算的是什么?
活动三:归纳综合算式运算顺序
(1)计算5×3+20 50-18×2
(2)观察两个综合算式5×3+20和50-18×2想想它们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两题的计算顺序有时共同点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再算
引导看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逛这家文具店,你都看到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小军,他买了什么呢?
1.出示例题:(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你能帮他算算吗?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想一想每一步算式分别算的是什么?
请同学回答
我们可以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综合算式,请看5×3+20=35,你会读这道综合算式吗?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呢?这一步求的是什么呢?
教师板演: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上等号,先算出5乘3的结果15,再把后面暂时不算的加号和20照抄下来,第二步再写一个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计算15和20的结果35,像样解决问题的时候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与答。
请大家把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你看,无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问题都要先求出三本笔记本的钱,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综合算式时把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在一起,像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我们叫它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混合运算。那么小晴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二
请学生讲解 50-18×2的含义。(从付出的50元减去买两盒水彩笔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50-18×2应先算什么?为什么?(请同学板演)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都有两种计算,其中一种是乘法,另一种是加法或减法,都是先算乘法。
2.谁来说一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独立找出错误之处,然后集体汇报。
3.(1)和同桌说一说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各自脱式计算,指定三人板演。
(3)集体校对。
同学们,这里的每组题出现的数相同但运算符号不同,所以运算的顺序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如果混合运算中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那32+3-20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作
业
设
计
1.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第31页第2题,第3题,第4题,
第5题。
2.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24页的第2题、第3题、第5题及智力冲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