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郝振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54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郝振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郝振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郝振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重点资助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新农科”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研究(B /2020/01/07);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长三角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新农科“双创”人才培养及其返乡创业路径研究(2020091);全国商科教育学科“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江苏高职本科立交桥项目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研究(SKKT 22024)收稿日期:2022-10-08作者简介:郝振萍(1981 ),女,园艺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植物逆境生理。通讯作者:宰学明(1968 ),男,园艺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2、。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管理高等农业教育,2023-4,2:54-62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2023-4,2:54-62DOI:10 13839/j cnki hae 2023 2 007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郝振萍,宰学明,范俊俊,郭延乐(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摘要:聚焦新时期现代乡村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并实践了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三化三结合”的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训练

3、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模块)、实践教学方式“三链”(实验教学链、科研创新链、乡村产业链)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实践育人模式“农科教”三结合,分阶段、分层次提升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化多元化应用型职业“新农人”特色人才培养,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改造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关键词: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职业“新农人”;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981(2023)02-0054-09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

4、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近年来,江苏省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立交桥”项目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跨界整合,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目前已形成中职高职分段培养、中职本科分段培养、高职本科分段(联合)培养等多种“立交桥”形式。但也应看到,江苏省自启动“立交桥”项目以来,在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构建、融合发展机制以及乡村振兴人才双创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梗阻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省“立交桥”项目抓住新农科建设契机,根据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完善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实践育人体系、创新高职

5、本科“立交桥”项目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 2。面对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满足职业“新农人”的培养,这成为制约涉农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也成郝振萍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教学管理为涉农专业改造提升和农业领域国家战略储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以高素质应用型创

6、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依托学科、科研和教学平台优势,开展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3 4。作为江苏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陵科技学院自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以来,已连续多年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畜牧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培养园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求,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方式三链 一体化、实践

7、能力培养职业化、实践育人模式农科教 三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效果良好,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改造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同时对加强“新农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和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涉农专业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新农人”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带头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承载着为乡村振兴培养现代乡村职业人才的使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锋部队。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

8、应根据农村现代化发展及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做好职业“新农人”培养工作,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由于传统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高等农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农村现代化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职业“新农人”已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5 6。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本科“立交桥”涉农项目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建立学校与地方农企、高校与高职院校(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合作共赢的实践育人教学体系,实施“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四个模块)、实验教学方式三链(实验教学链、科研创新链、乡村产业链)一体化

9、、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实践育人模式农科教 三结合”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图 1),有效地破解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课堂、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提高了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快速融入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图 1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二、涉农专业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环节设计与实施(一)依托农科教平台,构建“农科教”三结合实践育人模式依托学校农科教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对现代乡村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立足乡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探索在农业生产中

10、组织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农业生产和科研以及将教师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基地的运行机制,打造“教学科研农业”融合育职业“新农人”新思路55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教学管理和新路径(图 2),激励和培育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树立“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练就项目学生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过硬本领,用真才实学助力农民增收,积极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图 2“农科教”三结合实践育人模式1.农教结合强技能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农科发展史等思政育人元素,鼓励引导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到乡村建功立业,践行思政育人。学校与地方知名农企共建农业产业学

11、院和产教融合中心、共享农科教创新示范高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一方面为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创造更广阔的校外教学平台条件,另一方面促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立足地方乡村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职业“新农人”岗位胜任力为主线,增设适应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的专业课程模块,挖掘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和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2.科教结合促创新秉承“科”是特色、“教”是核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科教结合的有效推进、合作共赢。发挥高职院校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育人和教学科研资源优势,联合申报教科研项目(课题),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共同推动本职科

12、研平台联合建设、先进资源互通互享、特色实践项目共研共设。鼓励教师和科研团队吸纳项目学生加入科研项目研究,将科技创新实践、科研成果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学生素质提升类项目有机融合,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从课堂实验到综合实践、从室内到田间、从校内到基地的全方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新农科人才培养,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农科结合助服务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与科技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本贯通涉农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立足江苏省地方“三农”服务需求,以农科教讲

13、师团为载体,实施“农民下定菜单、区县教育局汇总单、专业师生接菜单、政府买单”的有效服务途径,支持师生与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技术服务合作,加强教师科研成果与技术推广在地方农业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引领乡村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同时专业师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既拓宽了自己的65第 2 期郝振萍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思路,又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有效地提升职业“新农人”的创新应用能力。(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突出实践教学,建立“一线四层”实践教学模块聚焦地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将涉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优化和

14、模块化整理归类,分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四个模块,由浅入深,递进式编排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前一阶段由高职院校实施“通识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夯实学生农业生产基本实践技能,后一阶段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专业方向课+特色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和双创能力,形成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思维形成知识巩固项目拓展能力提升”的阶梯性实践教学层次,构建“一线四层”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图 3),逐渐探索出一条专本贯通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新农科人才新路径。图 3“一线四层”模块化实践教学示意图1.专业基本技

15、能训练依托校内专业基础实验室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立足地方农业产业化需求,以插花花艺、蔬菜嫁接、大学生动物防疫、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等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重构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优选专业基础实验项目,明确技能训练目的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夯实项目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增强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学习专业基本技能的自信心。2.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依托南京金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等专业综合实践平台或基地,以地方典型农业项目或农产品作为载体,以农业种养殖过程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

16、实践项目,建立突出“能力递进式”的专本实践课程衔接体系,前修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专业基本技能,并模拟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充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循序渐进地锻炼与培养。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训练学生的核心技能和科研思维,以实现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训练。3.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依托南京市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江苏百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基地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由“企业班主任”带领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涉农企业的农75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教学管理业生产项目、核心种养殖技术集成研发和工程项

17、目设计。通过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驱动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升专业综合实践技能。4.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训练和创业实践的场所,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7、实验技能大赛8、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P)9、毕业设计(论文)10 等嵌入式项目训练驱动实现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对有创业意愿的项目学生加大创新创业培训力度,举办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同时大力宣传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激发其创业

18、热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实践环节深度融合,把地方涉农企业生产一线需要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技术瓶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既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又有效地解决了涉农企业一线生产的实际问题。此外,健全院、校两级创新创业促进机制,深化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建设,支持专业教师参加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系列培训,组织校级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师资培训,有效提升专业教师指导项目学生科研创新和返乡创业的水平,为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提供师资保障。(三)优化实践教学手段,构建“三链”一体化实践教学方式聚焦地方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19、通过实践教学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实体实验)、科研创新链(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训练)、乡村产业链(实践教学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衔接训练,实现从种(养)植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覆盖现代农业一、二、三产全产业链条的递进式、系统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项目化、产品化和实战化,驱动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图 4)。图 4“三链”一体化实践教学衔接训练方式依托高职本科联合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突破时间、空间、地点等条件限制,运用虚实耦合的教学方法,构建虚实衔接实践教学链。在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前沿探究性实验等阶段建设部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20、,并根据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各阶段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的比例,重构实验教学体系,从虚拟到现实,为项目学生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练、随时可交流的实践氛围。以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P)、“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打造“科研+创新创业”的科研创新链。鼓励教师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开放专业教师科研资源,建立本(专)科生导师制,根据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科研兴趣,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让项目学生早融入科研团队、早开展课题研究。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和返乡创业实践活动,致力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紧

21、紧围绕地方乡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专本贯通一体化育人,优化、整合产教联合的系统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实验、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安排覆盖现代乡村一、二、三85第 2 期郝振萍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教学管理产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解决了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与乡村产业不匹配等问题,构建产教衔接的乡村产业链,切实提高项目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同时,利用优质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探索与创新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乡村联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链接,实现乡村振兴需求和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四)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

22、:企业生产实际项目、技能大赛赛项标准和双创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三融法”提升职业化能力1.产教融合开展职业化实践教学以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育人主阵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行业规范(标准)的引导下,围绕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与地方涉农企业积极开展关于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实践教材编写、实践平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集聚校企资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在职业化“新农人”培养理念下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涉农企业生产实际项目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探索实践校企合作“

23、企中学、学中做”的模式。学生到合作农企感知企业创新文化、岗位工作要求,了解农业产业发展新态势,与企业导师、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农企生产实际项目。通过本职两校协同共建,进一步促进学校与多家企业开展更深入与全面的合作,构建一个稳定、持续和高效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素质和实践能力双提升,从而形成共生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圈。2.技能大赛赛项标准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对接行业、国家、世界职业标准的实用技能型新农科人才。根据农业生产岗位核心能力细化新农科人才能力指标,绘制岗位能力 专业课程矩阵图,建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四大类课程群,实现岗位密切关联课

24、程,确保课程有力支撑岗位,实现岗课融通。高职本科协同构建涉农专业“院、校省行业国家世界”五级技能大赛培训体系,将竞赛规则、技术文件、评分标准融入课程,赛项内容涵盖专业核心技能,建成“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等多门教赛结合课程,形成操作规范题库、操作技能题库、实践案例题库等教学资源,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竞赛氛围、增进专业认同,在竞赛中弘扬工匠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课赛融通,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11。一方面在“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

25、”等通识课程中融入涉农专业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专业+创新创业”的特色课程或“沉浸式”体验课程等,推动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双创课程”与“课程双创”的同向同行建设,形成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的协同效应。同时,与“南京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地方知名农企合作,在专业教育中有序推进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围绕项目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实践“3 课堂(通识课堂、专创融合课堂、沉浸式体验课堂)+3 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图 5)和返乡创业新模式(华成创业模式,图 6),提升学生职业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涉农专业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

26、育人体系应用效果(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实施以来,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立交桥”涉95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教学管理农项目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 960 余人,就业率平均在 97%以上;50 余人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毕业生在大中型优质企业就业的人数达到40%,用人单位对“立交桥”项目毕业生满意度在 95%以上。“立交桥”涉农项目学生双创大赛作品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近 140 项,其中国家级近 50 项。“立交桥”项目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60 余篇,授权专利 80 余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27、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及团队 5 个。学生自主创业项目 23 个,获南京市青年创业项目 2 个;南京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冯顾城、施小青校友领衔的“华成大学生团队”先进创业事迹先后多次被农业农村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和中国江苏网等国内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现代乡村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得到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图 5“3+3”教学运行机制图 6“华成创业模式”示意图(二)农科教讲师团服务“三农”成效显著专本师生携手农科教讲师团,聚焦乡村振兴务实效,立足“建立有效的服务网络、打造精干的 三农 服务队伍、丰富服务形式、不断拓宽服务乡村发展新领域新功能、多元推广”等服务“三农”行动,鼓励社

28、区教育中心参与涉农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形成“社区教育中心+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现代乡村职业人才,发挥强有力的社会辐射效应,铸就了一个口口相传的兴农富民终身学习品牌。农科教讲师团走进田间地头、接地气、显实效,以“促就业、助致富”服务“三农”为目标,承担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指导工作,编制发放培训资料 17000 余册,累计培训农民 13 万余人次。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编印的江苏教育工作简报 2021 第 33 期以“南京市依托社区教育全力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对南京市加速强化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系列举措进行了报道。其中,讲师团流动

29、授课从精心挑选讲师团专家成员、精准提升帮扶效益、精细跟踪确保帮扶质量三个侧面展现了由学校涉农专业教师组成的讲师团 20 年不间断送教到田间、跟踪服务到地头助农致富的扎实工作。(三)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自实施以来专业与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对接世赛 开发标准 农林高职卓越人才三阶段三层次 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专本贯通、多维协同、师生携手农科教讲师团:现代乡村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等 9 项教学成果获评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园艺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园艺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园艺专业教学团队获批市级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合作开发和修订教材 12 部,园林工程 土木工

30、程施工技术 2 部教材分别为国家规划、省重点教材;“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和“园艺作06第 2 期郝振萍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教学管理物育种学总论”等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茄子栽培”等 5 门课程获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共建课程 12门;校地共建共享基地 56 家,“江苏现代农业(特色果树 蓝莓)产业技术体系溧水推广示范基地”获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室”获批江苏省教育厅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特色蔬果资源保护和创新重点实验”

31、和“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参与“长三角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新农科双创 人才培养及其返乡创业路径研究”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新农科 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研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新农科 专业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等 12 项省级教改课题。同时,教师素质明显得到提升,自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实施以来,累计 47 人次获省市级以上表彰,9 人获省级以上授课竞赛奖;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等科研项目 50 多项;“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升至 70%左右,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四

32、、结语实践教学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12。高职院校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与新农科理念内核相适应且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职业“新农人”的过程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可或缺,其中实践教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专业专本贯通“立交桥”项目应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抓住新农科建设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农业职业人才,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13。在实践育人模式上依托农科教平台,以农科教三结合为特色,探索在农业生产

33、中组织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农业生产和科研以及将教师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基地的运行机制;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进行模块化整理归类,分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四个模块,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新农科人才;在实践教学手段上,构建实践教学链、科研创新链、乡村产业链“三链”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驱动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将企业生产实际项目、技能大赛赛项标准和双创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职业化能力。涉农专业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自实施以来,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

34、力均得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参考文献:1 高亚文,梅星星 乡村振兴基层人才需求与地方农林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逻辑契合的实现路径研究 J 高等农业教育,2020,(4):15 24 2 周晓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 J 世界农业,2019,(4):32 37 3 牟少岩,刘焕奇,李敬锁“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思路及其对策 基于青岛农业大学实践探索的思考 J 高等农业教育,2020,(1):7 11 4 金绍荣,张应良 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77 82 5 王平祥,徐小霞,刘辉 转型与重构:高校“新农科”建设发展探析

35、J 中国农业教育,2020,(4):54 60 6 程华东,惠志丹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农业教育,2019,(6):16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教学管理34 41 7 范晖,王善奎,范希营,等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1):182 184+216 8 马明辉,周一帆 打造实验技能大赛系列平台 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183 185+193 9 王艺芳,李莉,杨黎黎,等 基于 STP 的校园生态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

36、(5):202 209 10 李曼焘,邓明国 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J 高教学刊,2020,(1):49 50+54 11 姚琳,严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3):52 58 12 朱梦冰,刘晶如,杨燕,等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186 189 13 林琳 着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J 中国高等教育,2021,(5):16 18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Linking up o

37、fVocational and College Education of“Three Modernizations andThree Combinations”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Hao Zhenping,Zai Xueming,Fan JunJun,Guo Yanle(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38,Jiangsu,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requ

38、irements of modern rural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era With the core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it constructs and practices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linking up voca-tional and college education“overpass”agricul

39、ture-related projects and“Three Modernizations andThree Combinations”The system includes modular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design(training modulesof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kills,core professional skills,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s,and 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 skills),a“three-chain”integ

40、ra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experimentalteaching chain,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chain,and rural industrial chain),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and three combinations of“agriculture,science and education”The system can improvethe 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

41、ip ability,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projectstudents in stages and levels,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haracteristic talents of diversified applied oc-cupation“new farmers”,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and servi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Key words:linking up of vocational and college education;three modernizations and three combina-tions;professional“new farmers”;practical teaching(责任编辑 杨思尧)26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