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_祖培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31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9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_祖培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_祖培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_祖培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50 卷第 2 期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3 年 4 月Vol.50 No.2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Apr.2023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祖培培(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摘 要: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的是专业知识扎实,能从事电子设备的制造、应用、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现阶段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导致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为元素丰富教学手段

2、,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完善教学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引导性,深入开展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全面提升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关 键 词:新工科;教学模式;电工电子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8736(2023)02006902 Reform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ZU Peipei(Jiangsu Tongshan

3、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Xuzhou,Jiangsu 221000,China)【Abstract】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major cultivates composite technical talents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to engage in the manufacturing,application,maintenance,and other related work of electronic equipment.At pr

4、esent,there is a phenomenon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is major that emphasizes theory over practice and results over process,which leads to a disconnect between talent quality and market demand.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th

5、e curriculum system is restructured based on job requirements,with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as elements to enrich teaching methods,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support facilities.The practicalit

6、y and guidance of teaching are further emphasized,and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s deeply carried out.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talents,meeting the

7、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industry.【Keywords】new engineering;teaching mode;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major;reform 2017 年以来,教育部为了应对新时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支持“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不但要满足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传统工业的升级和改造需求。相对于传统行业,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明显特

8、征。职教类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行教 作者简介:祖培培(1986),女,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学改革,一是要把握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二是要紧跟时代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新工科专业;三是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1 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新工科专业主要指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就是其中的新兴产业之一。高效、清洁、安全、可靠、互动的智能电网是工业发展的重 70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3 年 4 月 要保障,我国社会用电量至

9、2015 年以来年增长率均保持在 5.5%以上,输变电装备的发展呈现出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趋势,给相关工科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涵盖了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电工电子专业知识是以上领域先进技术应用的基础。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的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应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1。在当前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推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不但有利于推动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打造高校特色专业,还可为国家发展战略持续输送高端技术人才2。2 改

10、革措施 2.1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职教类院校要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操能力为目标,组织专业教师成立课研组深入研究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结合岗位技能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提高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适配度;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采取“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注重阶段性、实践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成绩与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心,突出考核的科学性和指导性。2.2 以新技术为元素丰富教学手段 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覆盖面广,实践课时多,总课时有限

11、,教师很难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操课程的课时占比。课程的专业性较强,部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缺少交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可使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化、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不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还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可运用 Multisim 仿真软件设置电子实验任务,让学生通仿真操作,直接观察电路的搭建与运行过程,随后完成课堂实践,可大幅提升教学效率,缓解课时紧张的矛盾3。教师还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开发“互联网+”教学平

12、台,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在平台上发布电路维修、设备检测等实践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的重难点。2.3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实践教学是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职教类院校应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在企业完成实践课程的培训,以校企合作为契机,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建设。(1)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赢,学校应为企业持续培养、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利用学科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

13、力;企业应充分发挥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可派遣技术专家开展理实结合教学,实现校企资源的高效利用。(2)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育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师培养目标,强化能力本位培养,重构“双师”素质内涵,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新工艺、新技术,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开办专业技术培训,以拜访优秀工程师、联合开发科研项目、组建混编教学团队等方式,探索校内专任和校外兼职共同授课教学模式

14、,打造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是推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校企长(下转第 73 页)第 50 卷第 2 期 王志刚 问题教学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73 顾,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每组的人数过多,会因为分歧过多而且延长讨论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秩序,因此要注意问题设计与小组设置的适配性。4 结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国家新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持续培养生产、维修、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技术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对专业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能力、专业实

15、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习难度大,具有实践性、跨学科性等特点,因此紧跟产业发展需要,结合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针对专业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尤为关键。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采取问题教学法开展专业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实践技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续培养优秀技术型人才。参考文献 1 蒋亚琼,李丹.浅析问题教学法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88-189.2 马飞波.问题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9(12)

16、:75-76.3 罗天宇.高职汽车专业基于 ORID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9):209-210,240.4 刘忠彬,刘继富,姜永宏.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职业,2018(30):67-68.5 徐晓明,胡东海.基于“问题教学法”的汽车空气动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40):110-111,123.责任编辑:张亦弛 英文编辑:唐琦军 (上接第 70 页)效合作机制的关键纽带。校企双方应以“学校+企业”模式为基点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长期的产教融合作平台,在合作发展、互助共赢的基础上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结合新工科背

17、景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接企业岗位要求,对现有的老旧实训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以确保学生经过基地项目实训后,可以快速掌握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3 结语 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的是专业知识扎实,能从事电子设备的制造、应用、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现阶段该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为元素丰富教学手段,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完善教学设施配套建设,推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国家发展战略持续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参考文献 1 蔡卫兵.新形势下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20(14):41-42.2 黄郑餐,李寿富.新形势下高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43.3 赵立钧.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108.责任编辑:张亦弛 英文编辑:唐琦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