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_刘鹏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29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_刘鹏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_刘鹏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_刘鹏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5期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刘鹏飞蒋锋李坪遥张姿丽孙伟万小荣陈青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摘要本文针对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对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分别从课程设置、多主体协同培养及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产学研协作模式、协同创新平台与环境建设、协同创新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类高校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科;硕士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

2、05-0179-03新农科是涉及到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的新型农科发展策略,其核心任务是实现多元协同发展,推进产、教、研、学多面协同改革,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支持1-2。因此,高等院校需积极尝试创新培养模式,结合本校特色构建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5-9,加快培养创新兼实践综合型优秀人才进程3-4。当前,借助新农科背景下的协同创新战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促进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已成为涉农院校培养高质量研究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10-12。1农科类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学科设置与新农科要求匹配底低传统的农科类高校仅限于从种

3、植养殖、育种、生理或分子等领域培养研究生,而新农科背景下对农业发展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农业知识范畴外,生物技术所涉及的基因工程等相关生命科学、工程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科学等知识将会进一步渗透,新型的学科交叉层出不穷,农业知识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1.2师资力量缺乏,培养模式单一随着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多高校近年来招生人数是以前的2倍多,研究生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不足,势必对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研究生导师大多为本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指导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1.3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及社会需求脱节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存在闭门造车的培养方式,而科研中心、研

4、究院所和企业对市场实际需求的洞察力远高于学校,对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较敏感。因此,部分高校缺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培养共同体,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及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1.4创新平台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3。而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方式大多是以成绩定论学生的优秀程度,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课程学分占据着较高的比重,导致学生过多、过分地关注成绩,轻视甚至不关注农科行业的发展势态,对实践过程中专业技能也多是一知半解。研究生多以完成论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9JGXM63);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

5、示范基地项目(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2021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XSLT037)。作者简介刘鹏飞(1982),男,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2-05-06-179DOI:10.16377/ki.issn1007-7731.2023.05.029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5期农业教育 人才培养文相关课题为主要目标,缺乏创新创业的平台与环境,缺乏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1.5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滞后培养新型涉农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往往单一且缺乏客观性,忽略了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的考察,导致学生难以发散思维,严重限制了研究生

6、的发展。而新农科建设要求研究生拥有创新创造、综合应用、快速适应等能力,单一、同一化的评价体系已满足不了新农科建设对涉农人才的需求。2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思考2.1加强学科交叉,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协同课程体系结合广东省的农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科类专业从交叉学科招生、建设学科融合课程体系、设置多学科导师、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或跨学科协同培养,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业是种业与植物保护及化工多学科融合的二级学科专业。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多学科融合课程教学体系,支持不同专业学科共设研究生公共课程,同一课程可由多名教师共同授课,也

7、鼓励研究生在不同专业、不同学院选修课程,打通专业和学院的限制,打破学科壁垒,实行学分积分制;利用学科的交叉性,增加特色专业课程,重点训练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核心,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渠道,提升研究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储备。2.2多主体协同培养,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各涉农高校之间、学校与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培养力度,可以从国内外涉农高校、机构或单位等聘任学术造诣较高的兼职导师,实施“双导师”或“校内外导师”等多导师培养模式,使不同学科背景、研究领域的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让研究生获得全面的知识技能指导,培养全能的新型涉农人才。可以借鉴“大带小

8、”合作模式,即一个发展较好的农科院校带动一个相对较弱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来促使涉农学科获得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均采用“双导师”模式,部分研究生进入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实习任务。学校一方面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或科研单位学习交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也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研发人员或高级技术人才走进校园指导,如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3建立产学研协作模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产学研协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开创的“科技小院”培养模式近些年来颇受农科

9、类院校推崇,它是由学生和老师驻扎在生产一线,完成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任务14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帮助当地企业或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这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和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校、地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挖掘研究生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农科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深化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了“科技小院”建设项目,结合广东省各地区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等合作单位,以各地区主导农产品为核心,研究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以包括花生、水稻

10、、甘蔗在内的30个农产品为研究核心的科技小院,与各地区及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协作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2.4搭建、营造多样化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与环境新型农科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涉农院校要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平台,使研究生有更多的参与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比赛,引导鼓励研究-180生跨专业组队参赛,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与协作意识。同时,将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11、如通过开展“农科大讲堂”等活动,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学术界权威、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以及优秀校友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视野,提升其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系统化地学习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各个课题组每周都会通过读书汇报、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分享最新学科领域的知识成果,保证学生知识库的储备和更新。2.5建立合理有效的协同培养绩效评价体系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调动各培养主体积极性的基础。制定培养绩效评价制度时,要考虑不同培养主体做出的贡献和成绩,不以论文数量等作为评价唯一指标,等效评价理论创新、实

12、践教学以及服务社会成果,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认同度、社会贡献以及各培养主体满意程度的评价。如在学生评价方面,要综合其学业成绩、相关科研成果或者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等,如针对“科技校园”或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都有对应的单独配套考核制度。同时应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并设立网上信息平台,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及时进行动态监控和预警。3结语国家鼓励农业院校积极与各类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培养,加速创新资源共享进程,实现科研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共同全面提升4,19。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院校要积极主动和其他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中心合作,形成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将各种科研平台

13、和创新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把地方和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战略需求融入到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15-18。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可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是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必然趋势。4参考文献1 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1):1-6.2 廖允成.探索新农科建设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1,665(5):13.3 殷明.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9):97-98.4 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

14、2-05-22.5 李念良,李望国.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76-78.6 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54-56.7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8 张正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20-219 彭军,周红燕,涂清华.基于协同创新观点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广场,2015(4):73-77.10 刘红奎,仪建红,赵培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

15、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34-36.11 徐新洲,薛建辉,勇强.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6):25-26.12 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8-30.13 曹翔.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8-10.14 李成成,李晓林.科技小院:新时代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新模式J.民主与科学,2019(4):20-22.15 王丹平.注重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2-4416 余厚云,赵转萍.研究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132-134.17 赵哲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机制障碍与对策以辽宁省高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3):49-5318 房三虎.协同创新视角下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1):73-75.19 王子镐.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13-15.(责编:张蓓)刘鹏飞等: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181

展开阅读全文
收益排行: 01、路***(¥15400+),
02、曲****(¥15300+),
03、wei****016(¥13200+),
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
06、h****i(¥4100+),
07、Q**(¥3400+),
08、自******点(¥2400+),
09、h*****x(¥1400+),
10、c****e(¥1100+),
11、be*****ha(¥800+),
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