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初中化学盐化肥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届初中化学盐化肥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2、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CO 可用于炼铁,是由于 CO 具有还原性 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BBCCDD 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2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4、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ANaHCO3BNa2CO3CNaClDNaOH 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CO 可用于炼铁,是由于 CO 具有还原性 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BBCCDD 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7、粗盐含有少量的 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Na2CO3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稀盐酸使溶液的 pH=7 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BCD 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3 AH2O+CaO Ca(OH)2 BNa2SO4+BaCl2 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高温2Fe+3CO2 多选题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铁粉和稀硫酸制备 Fe2(SO4)3 B用稀盐酸鉴别木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适量的 Ba(OH)2溶液除去 NaNO3溶液中的 CuSO4 D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 中是否含有 Ca(OH)2 10、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 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 X。取一定质量的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生成 Ag、O2、X 的质量分别为 21.6g、mg、9.2g。说法正确的是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 的化学式为 NO2 D生成物中 Ag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11、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4 D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12、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 CaCO3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甲和气体乙,将生成的气体乙通入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结束后(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增加 4.4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的 CO2质量为 4.4g B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 C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4g D溶液甲中只含两种溶质 13、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甲为氯化铁时,乙可以稀硫酸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为碳酸钠 C当丁为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铝、硝酸银、氢氧化钙 D当丁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红磷、乙醇、一氧化碳 5 2022 届初中化学盐化肥_020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B.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C.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 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 B。2、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B、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新能源,酸雨形成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不是二氧化碳,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做干燥剂,氮肥促进叶色浓绿,故选项正确;D、纯碱属于盐,不是碱,二氧化锰和氧化铝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C。小提示:6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答案:C 解析:A、四种溶液中 FeCl3溶液呈黄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NaCl 和 KCl 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A 不正确;B、四种溶液中 CuSO4溶液呈蓝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 Ba(OH)2溶液(因为氢氧化钡和 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HCl 和HNO3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B 不正确;C、虽然 Na2SO4、BaCl2、Na2CO3、HNO3四种溶液都呈无色,但利用四种溶液之间的两两混合,就可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只有 Na2CO3溶液能跟 BaCl2溶液生成沉淀,跟 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和 Na2SO4溶液反应。根据现象分析,就可鉴别出四种溶液,选项 C 正确;D、Ca(OH)2、K2CO3、CaCl2、NaCl 四种溶液都呈无色,利用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能鉴别出 K2CO3溶液和 NaCl溶液,因为只有 K2CO3溶液能和 Ca(OH)2、CaCl2溶液都反应生成沉淀,NaCl 跟另外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但Ca(OH)2、CaCl2溶液需要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小提示:利用组内物质,不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的实验,可以利用试剂本身的特殊性质如颜色首先鉴别出一种物质,然后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如果组内物质没有特殊颜色,则可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4、答案:C 解析:A、碳酸氢钠是小苏打,故 A 不正确;7 B、碳酸钠是苏打,故 B 不正确;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故 C 正确;D、氢氧化钠是碱,故 D 不正确。故选 C。5、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B、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新能源,酸雨形成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不是二氧化碳,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做干燥剂,氮肥促进叶色浓绿,故选项正确;D、纯碱属于盐,不是碱,二氧化锰和氧化铝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其中一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C。小提示: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6、答案:B 解析: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了铜,铜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过氧化氢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气,水不能一步转化为过氧化氢,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硫酸亚铁能与碱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不能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能一步生成铁,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8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由上述分析可知,B 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A 解析:NaOH 去除 MgCl2,Na2CO3去除 CaCl2,BaCl2去除 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无法被去除。故选 A。8、答案:C 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9、答案:BC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用铁粉和稀硫酸不能制备 Fe2(SO4)3,说法错误;B、稀盐酸与木炭粉不反应、与铁粉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水,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木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说法正确;C、用适量的 Ba(OH)2溶液除去 NaNO3溶液中的 CuSO4,氢氧化钡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 9 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混合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说法正确;D、Ca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用酚酞溶液检验 CaO 中是否含有 Ca(OH)2,说法错误。故选:BC。小提示: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答案:BC 解析:A、硝酸银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硝酸银分解之后银元素全部转移到单质银中,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21.6g108108+14+163 100%=34g,生成氧气的质量=34g21.6g9.2g=3.2g,所以m=3.2,选项正确;C、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质量=34g14108+14+163 100%=2.8g,硝酸银中氧元素的质量=3.4g163108+14+163 100%=9.6g,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9.6g3.2g=6.4g,则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个数比=2.814:6.416=1:2,所以该氮氧化物为 NO2,选项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光2Ag+O2+2NO2可知,生成物中 Ag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选项错误,故选 BC。11、答案:CD 解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一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点燃,则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 10 气点燃,故 A 不正确;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把原物质除去了,故 B 不正确;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过滤可以除去银和多余的铜,故 C 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故 D 正确。故选 CD。小提示: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2、答案:ABC 解析:A.向一定质量的 CaCO3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 CO2,CO2与 NaOH 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生成的 CO2通入足量 NaOH 溶液原理,溶液质量增加 4.4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 CO2质量为 4.4g,A 正确,符合题意;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氢氧化镁是碱,盐酸是酸,向一定质量的 CaCO3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B 正确,符合题意;C.向一定质量的 CaCO3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和 Mg(OH)2+2HCl=MgCl2+2H2O,则溶液甲中含有 CaCl2,其中的钙元素的质量与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分析 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可得如下关系 设钙元素的质量为x CaCaCO3CO240444.4g4044=4.4g=4g 11 则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4g,C 正确,符合题意;D.依据向一定质量的 CaCO3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和 Mg(OH)2+2HCl=MgCl2+2H2O,由于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溶液甲中的溶质为CaCl2、MgCl2和 HCl,即溶液甲中含三种溶质,D 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3、答案:AC 解析:A、如果甲为氯化铁,丁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乙可以是稀硫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丙可以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丙也是盐,与题干不相符,不符合题意;C、当丁为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铝、硝酸银、氢氧化钙,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题意;D、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甲也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与题干不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 A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