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96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4-1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JA840008);宿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szxy2022jyxm42;szxy2021jyxm25);宿州学院科研平台开放课题(2022ykf33;2020ykf34)作者简介:邢雪娥(199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第 21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Vol.21No.4 Aug.2023DOI:10.13963/ki.hhuxb.2023.04.025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邢雪娥(

2、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然成为战略性的举措,这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等方面予以调整。建议针对乡村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特点,通过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双循环沉浸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元互动培养体系、深化“产学研赛创”等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23)04-0125-04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

3、于 2004 年,主要是培养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至今已有 20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多年来,城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丰沃土壤,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也主要服务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文化产业对乡村建设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22 年 6 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八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1。这不仅为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添了新的维度,赋予了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内涵,也为文化产

4、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产业能够为乡村带来人才、智力资本,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乡村能够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两者有诸多的契合点。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院校和拥有独特文化资源的高校,应适时调整思路,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满足我国战略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一、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产业业态与分类(一)乡村文化产业业态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就是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之中,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遵循一般文化产业业态的变迁和分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和乡村产业的文化化

5、2。乡村文化产业化就是以乡村优秀文化为内核,从文化经济向传统产业的主动赋能,主要包括乡村创意设计产业、乡村演出产业、乡村美术产业、乡村音乐产业、乡村手工艺产业、乡村数字化产业,是从乡村文化内核到文化产业的转化过程3。乡村产业文化化是传统乡村产业(农业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寻求与文化经济融合共生。通常表现为乡村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文化业态,如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民俗节庆产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研学等传统乡村产业文化升级,均以传统乡村产业为基础核心,融合乡村精神文化内涵,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升级。这两种不同的乡村文化产业形成路径也产生了不同的乡村文化产业业态。(二)我国乡村文化产业

6、发展现状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但是真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是 2000 年以后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文化的渗透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兴起催生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农家民俗体验、乡村建筑、乡村手工艺等。2017 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乡村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当前,乡村文化产业主要由三个梯队构成:第一梯队是娱乐休闲类和文化传媒类乡村文化产业,包括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乡村直播等。根据中国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 33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 8500 亿元。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传媒类乡村文化产

7、业,如乡村直播、乡村电商等飞速发展。根据商务部披露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农村网商(网店)同比增长 6.2%,其中直播电商就有 573.2 万家,占33.1%,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2.17 万亿元,已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梯队是乡村文化126红河学院学报2023.4/教育学研究创意类产业,包括乡村手工艺业、乡村演艺业等,其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根据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为 296.80 万场,其中农村演艺场次占比为 57.7%,且 2022 年中国演艺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收入至 3.3 万亿元。第三梯队是随着乡村文化产业的

8、产业链不断拓展而逐渐兴起的乡村文化设备、乡村版权类文化产业。三个梯队共同构成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随着党和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乡村文化产业的业态将会更加丰富多样,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二、服务乡村振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一)需要补足农耕文化知识,提升审美素养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与乡村文化产业息息相关。当前很多学生,包括从小在农村成长的学生,都存在对农耕文化认知不足的问题,认为农耕文化就是种地。实际上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在农耕实践中产生的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物质循环、生态保护等观念,也包括农耕家庭形成的孝老敬

9、亲、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的道德风尚,还包括农耕社会守望相助、以和为贵的行为规范,更有农耕劳作中诞生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乡村振兴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4。要想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就必须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补足农耕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更要提高学生感受和发现乡村之美的审美能力和将“眼中之美”转化为“现实之美”的创新能力,将乡村人文之美、生态之美转化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艺术等文化经济的优势,为乡村发展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将乡村的“文化之美”变成“经济之美”。(二)学习多元化的技能,提升资源整合

10、能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行业交叉明显。不论是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还是乡村电商、乡村直播等,都对文化产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让学生纵深到乡村文化产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中去,包括策划、运营、摄影、电商、策展等,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多元的职业技能,从而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乡村文化资源常常较为分散、基础设施差,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整合财政、土地、人力、技术、信息、文化等多种资源。如财政资源的整合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补贴还远不够支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引入外来资本和融资等方式,扩大乡村文

11、化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整合也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乡村文化产业需要用地来建设文化设施和景点,也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文化农业和休闲旅游等产业。除了财政和土地资源,乡村文化产业还需要充分利用人力、技术、信息和文化等资源,通过设立专业机构、培训文化从业人员,以及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着重加强学生资源整合能力的训练。(三)了解乡村建设法制法规,提高建设乡村的主动性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会涉及到经济、土地、文化传播等多重问题。因此在进行乡

12、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要牢牢树立底线思维,了解乡村建设的相关法制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战略等。这些法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遵守法律,更能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此外,应提升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其结合在乡村实践中的经验,积极参与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中去,为乡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化发展做出贡献。三、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调整与改革方向(一)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培养方案高校要依据自身办教学条件和资源,传承和发挥办学特色。在充分调查当地乡村发展模式和人才需求类型基础上,精确定位自身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调查过程

13、中要有的放矢,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对乡村有所筛选,对适合走“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民俗文化节”等发展路线的乡村优先考虑,进行合作,打造典型,以点带面。在此基础上,以乡村人才需求导向为目标进行培养方案的优化。可以将乡村振兴战略以横向整合,纵向递进的方式与文化产业课程设置有机结合起来。横向上可以将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 文化市场营销 文化旅游 会展策划 影视创意制作 文化创意设计等课程有效衔接,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乡村振兴的点,整合资源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活动。纵向上要层层递进,先开设文化资源学 中国文化概论经济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 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4、,了解乡土文化内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意义等,使得学生对乡村文化有充分认知。在大二阶段,可以开设乡村文化旅游 乡土中国等选修课程,也可以围绕乡村振兴在课程中开设一些127邢雪娥: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思考实践小项目,如乡村文化资源调查、乡村文化传播策划、非遗传承人访谈等,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实践技能,加深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大三可以依托文化创意设计 创意影视制作 会展组织策划等课程开展乡村文化策划、乡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乡村创意视频、乡村直播等实践。大四阶段可以利用实习机会继续扩展前期成果,以此来实现乡村振兴贯穿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并让学生能获得扎实的职业技能,

15、实现“育人能用”的目标,为乡村培养一批“懂乡村,爱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二)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引进和自我培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拥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拓宽师资队伍的视野和思路。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乡村文化产业企业家、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特聘教授,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建立“2+X”能力提升机制,有效改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即双能型教师,将双师培养融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当前文化产业领域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证书有很多,包括研学旅行导师证、文化和旅游策划师证、文化产业管理师证、演艺经纪人资格证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考取职

16、业资格证书后,可以在相关乡村文化产业领域,如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演艺产业等进行实操,真正在一线中锤炼职业技能,改变以往“只会考不会用”的窘境。“X”即多重实践机制,建立挂职锻炼、乡村特派员、校地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师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到乡村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为文广新局、文旅局、乡村振兴局等单位)进行锻炼,让教师能够切实参与到乡村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去5。既能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反思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又能掌握乡村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将最新的信息和最鲜活的知识带入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两个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可以以文化项目为支点

17、,发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优势,将文化要素引入乡村,以文化要素带动艺术、科技、经济、人才等资源进入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三)探索“双循环沉浸式”教学模式可以打造双循环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主动性。双循环指的是课堂内和课堂外循环,学校内和学校外循环6。课程内老师讲授知识,课程外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思考,带着问题回到课堂进行讨论、优化,再次进入实践。学校内和学校外则是通过工作室进行链接,由学校提供场地,打造开放式的办公场地,以文化企业管理文化项目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项目制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的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或校园内部,可以将课程

18、搬到乡村里、田野里去。授课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进度中的里程碑事件作为时间节点制定授课计划。如将特色乡村文化资源设计成文化资源调查和开发项目,采用项目制教学法。以文化项目为导向,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明确课程目标,了解项目的所有流程,明确项目的里程碑事件,制定行动计划和时间节点。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分解目标中边学边用,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以宿州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教师在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开始就制定课程目标为系统调查宿州乡村文化资源,随后将制定调查计划、田野调查、分类评估、总结报告作为四个里程碑事件。让学生分组后自主制定调查计划,并进行汇报讨论调

19、查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授调查计划制定的注意事项和主要原则与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然后让学生按照制定计划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根据调查表进行评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将问题带回课堂进行反复讨论和反馈,最后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课程结束后要让学生看到项目成效,不仅是完成资料库的建设,更是让学生链接乡村文化因子,提出富有创意性的建设方案,焕发乡村文化建设活力,唤起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产出更多后续成果。如有学生利用在实地调研中与乡村文化传承人建立良好关系,将乡村文化引入校园,打造成文化活动,如“非遗进校园”,也有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加入乡村建设,搭建乡村大讲堂,开展文艺表演活动,组织乡村

20、文化集市等,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四)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元互动培养体系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协同互助,形成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7。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多项政策的出台。乡村建设对于文化宣传、文化旅游、文化建设等项目需求较大,要抓住时机,搭建多元的实践交流平台,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元互动培养体系。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要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接,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些在地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播、文化服务、文化发展规划等项目,如开展文博会、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文化大讲堂等,并且高校要在文化项目中挑起大梁,利用高校智力资本为当地政府决策做好科学的预判,为项目的实施

21、提供切实可行的策划,只要一次成功合作就能达成长久的合作关系,建立高质量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第二,利用上述的文化活动机会挖掘优秀文化企业资源,构建合作关系。在活动过程中高校会同很多优秀文化企业接触,应积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筛选出更多优质、稳定的文化企业,让学生能128红河学院学报2023.4/教育学研究够真实参与到文化项目的运营管理中去,了解相关岗位的真实需求,发现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能够形成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也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多方受益。第三,高校还可以和相关单位联合起来打造乡村振兴工作坊。既可以和当地乡镇政府

22、合作开展一些助农直播活动,也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如宿州学院与宿州创瀚倾城公司联合起来,依据五柳镇的特色香稻米,打造特色产品“喜米”,寓意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积极打开了市场。将工作坊打造为链接校内教学和校外资源的桥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深化“产学研赛创”五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通过“产学研赛创”五位一体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产学分离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成果能够用于乡村发展实际,产生现实效益,助力乡村振兴8。“产”即产业,企业。通过前述与企业或者与行业合作的文化项目让学生能够了解乡村文化产业运行和发展实际,并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即学习,利用理论指

23、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所学知识,实现“认知实践再认知”的深度学习。“研”即研究,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可以结合乡村文化产业项目的运营和管理的实践问题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所写出的论文能够解决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赛”即比赛,积极鼓励学生以乡村实践项目参与各种展览与竞赛。如含金量极高的全国互联网+大赛中就有专门的乡村公益赛道,涉及休闲农业、乡村社会服务、文化创意等相关领域。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并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真正打造出能够落地的、具有创造性的乡村文化项目。“创”即创新创业,通过比赛可以孵化出比较好的文化创新项目和文化企业,再通过“政府

24、+学校+企业”三元互动的平台将项目落地或者做大做强,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学有所用。四、结语“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9,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首先是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尤其要加强与地方发展的联系,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改革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本,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产业问题、文化问题、人才问题,以现代经济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切实解决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人才等问题,也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与专业育人的耦合,建立可持续、高质量、全方位的育人机

25、制。同时,在人才培养中尤其要注意将思想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了解乡村的欲望,培养热爱乡村,奉献乡村的情怀,让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不仅本领过硬,更要有远大志向。参考文献:1 王小蓉,廖莎莎,马婧颖,程运康.发展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研究报告J.中华建设,2022(01):126-129.2 向勇.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创的价值逻辑、行动框架和路径选择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83-88.3 李向民,杨昆.新时代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业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39-48.4 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DB/OL.光明日报,h

26、ttps:/ 程军.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05):40-44.6 甘露,水源.乡村振兴视域下环境设计实践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02):30-34.7 李娟.“互联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20(11):20-24.8 谢治菊,张学立.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22(12):15-21.9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5.责任编辑龙倮贵Re

27、flections on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in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under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XING Xue-e(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Anhui,China)Abstract: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come a strategic measure,w

28、hich 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universities.It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y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plan around“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practical”teaching staff

29、,exploring the“dual cycle immersive teaching”model,constructing a“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ternary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and deepening the“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competition,and innovation”five in on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demand in the rural cultural industry.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