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舞铜人朱炳仁_稚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14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铜人朱炳仁_稚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舞铜人朱炳仁_稚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eople 名人坊Record 纪录如何将中国传统的铜雕技艺和现代熔铜工艺完美融合,实现颠覆性、创 新 性 继 承?朱 炳 仁“左手熔铜,右手水墨”研究了大半辈子。今年3月,作为中国大运河“运河非遗”系列特展之一,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铜艺术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千里江山 叶舟 稻可道,非常稻等68件(组)熔铜艺术精品,带着东方山水意境扑面而来,人们仿佛感觉徜徉在由铜所化的田间、山林、水泽中。这可以说是朱炳仁“舞铜”40年来的首次全景式呈现。作为百年铜艺世家“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他在颠覆式创新中继承,让流传数千年的青铜文化从范模的桎梏中挣脱出来,释放自由的天性,开启了当代艺术语境下的

2、“熔铜时代”。给西湖雷峰塔披上五彩外衣“朱府铜艺”起源于清代,所铸铜勺、铜筷、香炉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因其工艺考究,在杭州素有“嫁女的铜,朱家的工”之盛誉。因时局动荡,“朱府铜艺”断断续续敲打了百年有余,而朱炳仁也是在不惑之年才重拾这门祖传的手艺。“我虽铜雕世家出生,但却是一个门外汉。从四十岁开始,我才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榔头,扎进铜雕行业里”,朱炳仁介绍说,当时,随着时代变迁,铜制品开始被性价比更高的铁和塑料制品替代,自己每天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朱府铜艺”重新振兴起来。朱炳仁一边通过父亲的口传心授和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并掌握了镂空、点刻、烘炼、叠镶、三色、制绿、熔模七大祖传绝活;一边寻找着重振

3、祖业的机会。2000年,雷峰塔重建的消息传来,让朱舞铜人朱炳仁 综合整理/本刊见习主笔 稚翩106|创新世界周刊|2023.7炳仁激动万分,“苦等机会终于来了!”他提出了“将雷峰塔建造成一座以铜为主要外观装饰的铜塔”的重建方案,并进入项目评审环节。然而,由于之前没有建造铜建筑的先例,铜是否耐腐蚀,建筑是否坚固,让评审专家们疑虑重重。为了打消专家们的顾虑,朱炳仁带着儿子一头扎进图书馆,研究大量的古今中外铜建筑,并多次进行防腐蚀实验,得出了铜1000年才会腐蚀1毫米的科学论证,使得重建方案获得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在方案实施中,朱炳仁又突发奇想:“能不能把雷峰塔建成一座彩色的铜塔呢?”当

4、时的铜艺只有黑、黄、青三种主打色,想要增加一种颜色都是难上加难,更别说色彩更多的彩色。然而,朱炳仁并没有过多考虑,就把自己关在工作间进行实验。熔铜、加彩、作画,记不清失败了多少次,他终于取得成功。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朱炳仁还是兴奋不已:“通过这次试验,可以让古朴的铜更加流光溢彩,铜艺术品更加精彩纷呈。因为2000年正是庚辰年,我就把这项独创工艺命名为庚彩”。2002年10月25日,重建落成的雷峰塔就像披上了一件五彩的外衣。经过十几道工序之后,原本单调的塔身呈现出丰富的色彩,青色的瓦、金色的雕花、富贵红的斗拱,再加上采用南宋风格的图案和纹理进行雕刻,简直就是一件瑰丽的艺术品。建一座属于当代的江南铜

5、屋2002年,在回到故居朱氏老铜铺追寻过往时,手里揣着铜铺两块陶瓷门牌的朱炳仁意识到,需要一个正式的空间承载珍贵的铜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于是,在浙江杭州西湖畔,我国第一座铜雕艺术大宅“江南铜屋”的建造开始紧锣密鼓。朱炳仁至今还记得当时建造的不易:“那一段时间,正是铜价上涨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铜屋的建造,我把家里的房子进行抵押贷款,才买来了所需的铜材。”他与儿子朱军岷一起,集朱氏五代铜艺技术,融合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建筑文化,花费数年时间,精心打造了这座既古朴又华贵,闪烁着铜艺光彩的“江南铜屋”。铜屋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耗费铜材65吨,里面展出着1215件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

6、铜艺作品。这是一个独属于铜的艺术世界。屋内目之所及,皆由铜打造而成。铜梁铜瓦,铜桌铜椅,甚至连墙上挂的字画也是铜制的。谈及建造的初衷,朱炳仁说:“我就是想要打造一座属于大众的铜雕艺术博物馆,将众多精美的铜艺作品和宝贵历史文献放在大宅里,不设门槛,为大众提供一顿丰盛的免费文化大餐”。创独一无二的熔铜艺术流派如今,由朱炳仁一手创立的“熔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备受人们推崇,甚至获得了西方艺术界的高度认可。全欧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审主席巴特曾盛赞:“朱炳仁的世界令人神往,其中充满了对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他以中国古代文化为起点展开研究,将其变形为一种新的当代表达方式,从而展现了中国风的复兴。”“熔现

7、实主义”艺术流派是基于现代熔铜工艺发展起来的。自此,铜器不再是在模具里浇筑而成,而是任由铜液流动、变化、凝结,然后再将形态各异的铜体进行组构、焊接,形成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铜艺术品。这一灵感出人意料地来源于2006年的一场大火。当时,一场大火烧毁了世界最高佛塔常州天宁宝塔塔顶。看着宝塔第一层的铜瓦被融化成岩浆般的铜液,痛心不已的朱炳仁突发灵感如果人为控制好铜的融化和流淌,是否可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当代铜艺术品?但这显然非常困难:铜在1083的高温下才会融化会为液体,想要人为控制它的融化和流淌,只有短短1秒的时间。也正是这种不可控,吸引着朱炳仁不断地去尝试:“铜文化不能永远在青铜文化的框架之下,必然要走出一条新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经历数千次实验与失败之后,朱炳仁终于成功开创出独一无二的“无模可控”的熔铜艺术,打破了自青铜器时代以来,铜铸造需要模具的传统方式,创造性地将铜彻底解放出来,给予了铜最大的自由。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也就此诞生。正如朱炳仁在舞铜诗作中写的那样:“圈囿,怎有灵气;困扼,哪来灵动”。在朱炳仁看来:“熔铜的创作,本源是与西方艺术家泾渭分明的东方性与中国特色,中国艺术一定要有传统的根底。”编辑/温碧琳熔铜的创作,本源是与西方艺术家泾渭分明的东方性与中国特色,中国艺术一定要有传统的根底。朱炳仁InnovationWorldWeekly|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