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卷(4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2道题,每道题2分,总分44分)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读图,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 积温的多少B. 年降水量的多少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 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 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 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华社快讯:2012年12月7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东京等地有较强震感。日本气象厅向沿岸地区发出了海啸警
2、报。据此回答34题。3. 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RS和GPS CGIS和RSDGPS和GIS4. 救灾人员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卫星通信技术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56题。5.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BCD6. 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读下图,
3、回答78题。7. 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 BCD8. 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ABCD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
4、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 C. D. 10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 美国田纳西河整治非常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1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B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减轻了旱涝灾害D实现了经济效益、
5、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2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我国水利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B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C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314题。13.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防洪减少水土流失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BCD14.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有()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
6、下切深度增加B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目前,东北地区黑土水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占黑土总面积的40%左右。以前6070厘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概只有2030厘米厚,有的地方黑土消失殆尽,黄土裸露,丧失了生产能力。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东北旱涝风沙灾害严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治,按目前水土流失的速度,4050年后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回答1516题。15.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此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植树造林 B秸秆还田C退耕还湖D沟壑治理16. 东北区可垦耕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
7、已决定停止在“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A保护生态环境比增收粮食更重要B东北1亿多人吃饭问题已经解决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1718题。17. 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18. 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
8、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920题。19.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D199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20.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矿产资源贫乏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工业比重小ABCD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
9、,完成2122题。2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A电子元件生产 B汽车生产研发业C宇航业 D加工制造业2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A内部交易成本低 B劳动力成本低C原料、资金丰富 D市场环境好第二卷(56分)二、综合题(共4道题,56分)23.读图1(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和图2(煤炭产区及外运线路),完成下列要求:(20分)(1)扼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有哪些?(4分)(2)图1所示虚线地区范围内,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6分)(3)图2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
10、题是什么?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些?(4分)(4)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角度考虑,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1)从产品
11、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4分)(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4分)(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齐河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该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距离济南最近的卫星城。材料二齐河县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项目,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投资10亿元的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内海洋馆,已于2011年7月28日正式营业。(1) 从地理位置与交通方面评价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的开发条件。(6分)(2) 简述齐河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本县的有利影响。(6分)26.“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居,儒商摇篮,佛教圣地”恰当地形容了宁波旅游资源特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宁波的东钱湖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美誉,但该湖旅游创收远不及西湖,宁波政府欲加大对该湖的开发力度,市民反响强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2)宁波政府欲开发专题旅游,请设计两种专题旅游的类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