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_郭若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88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_郭若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_郭若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_郭若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郭若涵裴佳杰(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档案文献遗产作为其重要着力点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在历史、记忆与文化的向度下分别表征为“真实的素材”“情境的索引”与“文明的标签”。为此,创新融入全民社会的历史教育、全面构建人民至上的记忆图景、阔步迈向文明互鉴的国际舞台是实现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强国;价值;历史;记忆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1664 (2023)02

2、 0101 08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人类历史书写的产物,既是文化精华之积淀,又是文明根脉之传承。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记忆项目”之名搭建起“文献遗产确认、保存、获取”2的世界性交流平台,它跨越国界与地域、包容多样与差异,成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的有效途径。2021 年,世界记忆名录 评选活动停摆 4年后重启,世界各国以此为契机拉开了档案文献遗产实践的新一轮浪潮。例如,荷兰向世界记忆项

3、目秘书处单独或联合提名伊拉斯谟合集(Erasmus Collectie)等4 项档案文献遗产 4,批准网页收藏XS4ALL 主 页(Webcollectie XS4ALL-homepages)等 8 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荷兰世界记忆名录 5;2022 年,我国启动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申报与评审工作。截至 2023 年 2 月,我国共有101第 2 期2023 年 3 月档 案 学 刊Academic Journal of ArchivesNo 2Mar 2023*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 2022 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 年重点项目“北

4、京奥运档案开发利用体系研究”(22ATQ008)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郭若涵,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通信作者,E mail:2019101436 ruc edu cn;裴佳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198 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4 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13 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世界记忆项目”设立 30 周年之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为依托,切实推进档案文献遗产实践、赓续中华千年文脉、打造国际文化话语权恰逢其时。2021年,“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积极

5、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宣传推广计划”6。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1)整体视角下世界记忆项目 7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 8的实践进展与优化路径;(2)政策视角下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国际 9与国内 10规则;(3)业务视角下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11、创新性开发 12;等等。尽管部分研究已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做出阐释,但多着眼于金文档案 13、南侨机工档案 14、奥运档案 15等具体对象,尚未有研究基于系统的、普适的角度论述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之所在。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刻认识,并在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厘清其实现路径。这既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之

6、“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6的积极回应,又是档案部门及其他记忆机构践行本位之职的使命自觉。一、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在历史、记忆、文化向度之下,档案文献遗产分别表征为“真实的素材”“情境的索引”与“文明的标签”,通过佐证中华民族发展史、触发大众深层次文化认同、拥趸中华文明屹立世界之林,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历史的留痕:档案文献遗产作为“真实的素材”一般而言,历史具有双重含义:在客观层面表现为过去发生的行动和事件,在主观层面表现为对事件的叙述和解释 17。就前者而言,档案文献遗产是“历史实在”的产物,记录并映现“人的现实活动”。例如,“清代

7、内阁秘本档”系统完整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历史上著名的“汤若望案”便是其核心内容。就后者而言,档案文献遗产是“历史叙事”的依据,为“思想介入”和“价值构建”提供“支撑文本”。“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暗含着国际社会“尊重历史、珍爱和平”的价值观。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 指出:历史是原始资料与持续阐释之间的互动,世界记忆项目关注的是对前者的保护和利用,而非后者或是解决历史争端 18。档案文献遗产便充当了“原始资料”这一形塑历史的必备要素,“提供了理解社会、政治、集体和个人历史的途径”19。人类从诞生发展至今,遗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既是佐证历史的凭据,又是感触历史的载体。自

8、20 世纪 30 年代逐渐流行于中国的“新史学”将文献视为过去客观事实的承载物,但基于201档 案 学 刊2023 年“内外考据”与“孤证不立”等治史原则,“二重证据”与“多重证据”始终被强调 20。由此,在多数情况下,档案文献遗产作为“证据链的一环”,对历史的“真实性”有所表征。2021 年5 月,中办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文化 21。基于对历史真实性的可信表征,一方面,档案文献遗产赓续红色基因、引导广大民众厚植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档案文献遗产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抨击歪曲中国形象的不实言论。例如,新入选第

9、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的,由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所保管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档案文献,便是再现日军丑恶罪行、警示国人勿忘国耻的真实素材。(二)记忆的回溯:档案文献遗产作为“情境的索引”记忆不同于历史,它以群体的身份认同为核心,以自我保存和自我实现为目标,始终具有倾向性 22。将记忆视角引入史料考察,历史所关注的便不只是表层的人物与事件,而是其背后所暗含的社会情境,即彼时的社会资源分配与竞争体系、群体认同与区分体系、权力关系等 23。在这种情况下,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记忆残余”,旨在回答“谁的记忆”“由谁记忆”“如何记忆

10、”“为何记忆或是遗忘”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24。文化记忆是催生并形塑文化认同的关键之所在,前者构筑集体区分他者的一致性与独特性,以此激发集体语境下“我”之于所处文化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有赖于文化记忆的主导载体 文字,档案文献遗产以其表意清晰的优势凸显于文化记忆建构与传递的媒介之林。狭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具有严格的区分性与明显的边界感,特指入选名录者,这让其广义上看似笼统的、模糊的概念变得具体可及。根据档案文献遗产所涉地理位置与影响范围,世界记忆项目下设三级名录体系,世界记忆名录 以“是否具有世界意义”为主要评判标准,旨在构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这是一种趋向于“人

11、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群体认同,它对国际社会所普遍秉持的文化认知与价值判断有所映射。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分别依循地区意义与国家意义保留相应社群的文化记忆。总体而言,文化记忆建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进行“昔日重现”时,细节的、背后的、隐匿的情境要素更是难以被精确还原。此时,档案文献遗产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多作为“情境回溯”的线索、对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主体施以情感召唤。尤其是相比起其他文化遗产类型,档案文献遗产确切的、固定的、清晰的文字或符号表达为此更添几分便利。大众凭借档案文献遗产感触我国生生不息、包罗万象的记忆图景,进而生发出对于社会、301第 2 期郭若涵等文化强国建设

12、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认同之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亦依此得以进一步深化。(三)文化的承续:档案文献遗产作为“文明的标签”从广义上讲,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遗留、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财富,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 25。档案文献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涵。正如关于保存和获取包括数字遗产在内的文献遗产的建议书 所指出的,“文献遗产记录了人类思想与活动的演变和语言、文化、民族及其对世界认识的发展”26。信息内容的广博性与媒介载体的多样性共同构成其所含“文化意旨”的丰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

13、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27。档案文献遗产串联起中华文明的经纬轴线,记载并见证其在时空变迁下的熠熠生辉。作为我国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甲骨文”实证殷商之更迭、汉字之发轫,“居延汉简”充盈汉史之图貌、简牍之研学,“敦煌遗书”映现中古之社会、丝路之繁盛,“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助推明清之再现、史学之求新,上述所及无不以“文明的标签”拥簇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方面,在时间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作为“过去之于现在的遗存”而自发具备“勾连古今之效”,并在有意或无意间助力完成文化的传承、接续与变迁。2011 年入选世

14、界记忆名录 的黄帝内经 成书于 22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并在后续流转过程中不断经过编撰汇辑,可谓“中国秦汉以前医学理论与实践之大成”。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便以此为重要支撑,其所秉持并遵循的“生命观、思维方式与认知方法”均在此得到良好体现。直至今日,黄帝内经 及所传输的哲学之道、文化之趣、生命之思仍在持续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8。另一方面,在空间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因其突出的文化属性而兼具“贯通中外之用”。2019 年,“锦瑟万里,虹贯东西 17 世纪至 20 世纪初丝绸之路 历史档案文献展”选用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永乐大典 等档案文献遗产展示丝路文化、沟通中外情谊。二、档案文献遗产价

15、值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9。五大使命任务之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缺一不可。基于上述历史、记忆、文化向度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笔者结合五大使命任务阐述其具体的实现路径。虽各有所侧重,但并不否认五大使命任务的有机整体性。尤其是“举旗帜”“兴文化”应贯穿于档案文献遗产实践始末,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思想指引、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标导向。401档 案 学 刊2023 年(一)围绕“育新人”,创新融入全民社会的历史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

16、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0而档案文献遗产作为历史书写的可信性正赋予了其充当教育素材的潜在优势。鼓励“四史”教育启用丰富的档案文献遗产,既是“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的生动实践,又是充盈红色文化、宣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效探索。一方面,以“教育素材”之名走向公众。世界记忆项目便鼓励档案文献遗产以“历史研究的原始资料”身份应用于相关领域,这一倡导由教育与研究分委员会(Sub-CommitteeonEducationande-search)具体执行。2021 年,UNESCO 发布了世界记忆名录 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在线指导课程 31,为档案文献遗产融入历史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17、展”提供示范样本。纵观国内,2021 年反响热烈、寓意深刻的微纪录片红色档案 走进中央档案馆 便是档案文献遗产谱红色颂歌、育时代新人的有益尝试。另一方面,以“公共服务”之实引进公众。引导档案馆、图书馆等集聚丰富文献遗产的公共机构打造“四史”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促发其深入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职、提升社会可见度的双效之策。2022 年,苏州市档案馆便以“展播微剧姑苏红色火种、展示红色档案话百年 系列海报、参观 吴门珍档 展览”等一系列精品课程 32走在“四史”学习教育前列,并广受好评。(二)围绕“聚民心”,全面构建人民至上的记忆图景民心之所向,必然以认同为前提。唯有文化记忆图景全面、真实、多样

18、,大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之感才更加真切。一切称之为“遗产”的事物都具有建构性,它是今人基于特定价值认知与评判标准对过去进行建构的结果,档案文献遗产自不例外。无论是在进入记忆机构之时,还是在入选各级名录之时,档案文献遗产均须经过一定的价值评判,这便是一种隐藏的记忆选择过程。如何在这种选择过程中凸显“公众性”,以为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储备记忆素材,是档案馆等文献遗产馆藏机构助力“聚民心”的核心之所在。一方面,增加档案文献遗产中的大众身影。不同于以往局限于官方活动的单一视角,疫情档案实践深刻映射出“为民记忆”的理念转向。大众在抗疫过程中的所行、所感、所思悉数呈现,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交相辉映。以此为契机

19、,引导文献遗产机构的“亲民”思维,助推民众档案收集常态化、制度化、潮流化,将有利于促进我国记忆图景的多元化。此次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将“全国地质资料馆”保管的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纳入其中,便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大众身影”。另一方面,关注档案文献遗产中的数字模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化、媒介赋权的平民化,以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数字记忆异军突起。但受制于制501第 2 期郭若涵等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度、技术等条件,我国国家记忆机构对此类资源收集有所保留。尽管当前世界记忆名录 尚未有数字遗产入选,但 2004 年澳大利亚世界记忆名录 已将“PANDO-

20、A”(澳 大 利 亚 网 络 档 案 馆)纳 入 其中 33,且 2021 年荷兰向世界记忆项目秘书处提名“数字城市网络”(1990 年代中期建立)。这一切都预示着数字遗产必然会越发成为人类记忆图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互联网中的群像纪事有待受到关注。(三)围绕“展形象”,阔步迈向文明互鉴的国际舞台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4从始至终,档案文献遗产暗含着一种“文明刻度”,深烙着东方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其他文明的印记。世界记忆项目正为全球文明的交汇融合提供了专属于文献遗产领域的国际舞台。“甲骨文

21、”“纳西东巴古籍”“侨批档案”等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的中国珍贵文献,无不叙说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世界记忆项目为依托,一方面,打通档案文献遗产国际传播链。唯有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及其实践在更广阔的视域下“被看见”,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才能被更好地传播。例如,2022 年 10 月,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联合众多文献遗产机构发起“世界记忆中国文献遗产创意 竞 赛”活 动,并 将 其 详 情 植 入UNESCO 官网,提升“可见度”。另一方面,打造档案文献遗产国际话语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与世界记忆项目展开深入合作、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设置等,有利于提升文

22、化影响力、深化国家形象。例如,由日本信托基金(Japa-nese Funds-in-Trust,JFIT)支持的世界记忆全球政策论坛(the Memory of the WorldGlobal Policy Forums,MoWGPF)于 2018年启动,已发展成为探讨“风险档案文献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旗舰会议 35。三、结语尽管相比于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遗产的实践规模与社会影响尚显差距,但其价值与意义绝无式微之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如何充分激发档案文献遗产活力,使其与前两者并肩齐驱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之传扬、文化强国之建设,是档案部门的职责,亦是众多记忆机构的使命

23、之所在。参考文献:1 3 16 29 30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 2022 11 05 http:/www gov cn/xinwen/2022 10/25/content_5721685 htm 2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关于保存和获取包括数字遗产在内的档案文献遗产的建议书EB/OL 2022 11 06 https:/www601档 案 学 刊2023 年saac gov cn/mowcn/cn/c100450/2021 02/18/4077

24、d201410f4efbb0038431bb29076f/files/50140f988e2e4be5975d0b30c35995cd pdf 4 UNESCO Nederlandse Commissie Vier nomi-naties waarbij Nederland betrokken is voor Memoryof the WorldEB/OL 2022 11 06 ht-tps:/www unesco nl/nl/artikel/vier-nominaties-waarbij-nederland-betrokken-voor-memory-world 5 UNESCO Neder

25、landse Commissie NederlandsMemory of the World egister van start met achtinschrijvingenEB/OL 2022 11 06 ht-tps:/www unesco nl/nl/artikel/nederlands-mem-ory-world-register-van-start-met-acht-inschrijvingen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EB/OL 2022 11 11 https:/www saac gov cn/daj/yaow/202106/89

26、9650c1b1ec4c0e9ad3c2ca7310eca4 shtml 7 徐拥军,郭若涵,王兴广 中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理念、路径与展望 J 档案与建设,2022(1):11 18 8 周耀林,宁优“世界记忆工程”背景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推进 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3):36 44 9 徐拥军,郭若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档案文献遗产政策及启示 基于“三步执行战略”方法论框架 J 图书情报工作,2022(6):15 25 10 常大伟 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量化研究 基于 128 份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J 档案学研究,2020(3):106 111 11 周耀林,吴

27、化 数字人文视野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J 档案学研究,2022(5):123 129 12 华林,宋梦青,李燕 爱国主义传播视域下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创新性开发研究 J 档案学研究,2020(1):67 72 13 朱兰兰 试论金文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价值 J 档案学通讯,2008(5):91 95 14 华林,李婧楠,梁思思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爱国主义发掘价值研究J 兰台世界,2019(9):29 31,35 15 徐拥军,张丹 论北京奥运档案的遗产价值 J 档案学通讯,2022(1):4 14 17 马建青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8、,2019(5):23 29 18 19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EB/OL 2022 01 14 https:/wwwsaacgovcn/mowcn/cn/c100450/202102/18/4077d201410f4efbb0038431bb29076f/files/ad18f6c6b28c43b987d8f7731ce98a66 pdf 20 23 王明珂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J 历史研究,2001(5):136 147,191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办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 EB/OL 2022 11 09 http

29、:/www gov cn/xin-wen/2021 05/25/content_5612097 htm 22 新京报 阿莱达阿斯曼:记忆与遗忘 我们应有的反思 EB/OL 2022 01 16 https:/www bjnews com cn/detail/155149961114210 html 24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B/OL 2022 11 09 http:/jhsjk people cn/arti-cle/32044119 25 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 EB/OL 2022 01

30、20 http:/www npc govcn/npc/c30834/201712/9cdac55bc21246079fe32701第 2 期郭若涵等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表现及其实现路径f8c49e19f5f shtml 26 关于保存和获取包括数字遗产在内的档案文献遗产的建议书 EB/OL 2022 01 20 https:/www saac gov cn/mowcn/cn/c100450/2021 02/18/4077d201410f4efbb0038431bb29076f/files/50140f988e2e4be5975d0b30c35995cdpdf 27 习近平 把中

31、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EB/OL 2022 11 09 http:/www gov cn/xinwen/2022 07/15/content_5701203 htm 28世界记忆名录申报表 EB/OL 2022 01 21 https:/www saac gov cn/mowcn/cn/c100512/202104/9373323a0b9e4799920bab4bad140c3d/files/e062355f074d4eeca74d1be2aa47745c pdf 31UNESCO 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MoW)course for t

32、eachersEB/OL 2022 11 10 https:/www unesco org/archives/mul-timedia/document 5542 32 中国档案网 苏州市档案馆“红色档案照我心”系列活动火爆进行 EB/OL 2022 11 10 http:/www chinaarchives cn/home/catego-ry/detail/id/39866 html 33National Committee of Australia Memory ofthe World PANDOA,Australia s Web Archive EB/OL 2022 11 10 https

33、:/www amworg au/register/listings/pandora-australias-web-ar-chive 35 UNESCO About the forum EB/OL 2022 11 10 https:/www unesco org/en/mow-global-policy-forum/about责任编辑:陈艳红The Value Expression and ealization Path ofArchival Documentary Herit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Building the Culturally Advanced

34、 ChinaGUO uohan,PEI Jiajie(School of Information esource Management,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Abstract: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learly puts forward:build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and securing new successes in developing socialist culture

35、Archival docu-mentary heritage,as an important focus,has far-reaching value,and is characterized as real materialsituational index and label of civilization under the dimensions of history,memory and culture To thisend,innovating and integrating history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society,comprehensive

36、ly building a people-first memory picture,and striding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of civilization mutual learning are the im-portant path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archival documentary heritage and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lyAdvanced ChinaKeywords:Archival documentary heritage;Culturally Advanced China;Value;History;Memory801档 案 学 刊202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