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71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ay,2023Vol.22 No.3(Ge n.No.123)2023年5月 安阳工学院学报第 7272 卷第 3 期(总第 123 期)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 chnologyD01:10.19329/ki.l673-2928.2023.03.022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邓友鹏(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文化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经常通过网络等途径质疑中国主流历史及研究成果,否定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文化虚无主义背后暗含着彳艮多历史悖论、现实悖论和话语悖论。对文化虚无主义进行解蔽和批判,既要

2、 对其悖论和成因加以分析,揭示其实质,也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加強自身文化建设。针对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要加强文化治理,大力阐扬中国价值。关键词:文化虚无主义;悖论;中华文化;解蔽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并且取得了重大进 展,但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面临着许多风险和 挑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其中文化虚无主 义就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警惕的问题。文化虚无主 义意图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否定我们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建设 成果,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构成了不容忽视

3、的 威胁。因此,剖析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和形成的 原因,揭示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对于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 的意义。1文化虚无主义生成及原因文化虚无主义作为一股意图消弭中华文化的 错误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期,直至今日仍在 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一百余年中,文化虚 无主义经过多次的演变,逐步由否定中华传统文 化嫗变为意图全面推翻中国的本土文化和意识形 态,其生成和发展,既与时代的变迁、中国社会 生活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受到 其他社会思潮的助推。1.1历史原因文化虚无主义并不是中国本土自生的一股社 会思潮,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在世界交往 和全球化的

4、背景下进行的,又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3-0100-05和具体实际有密切联系。第一,文化虚无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工业革命后社会物质生活急剧丰富,现代科 技和制度的力量被过度地强化,无论是资本家还 是底层劳动人民,都在不自觉中被这些力量所吸 引或牵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其中遭 遇异化,导致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削弱。19 世纪至20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西方资 本主义强国为扩展世界市场、获取更大的利益,展开了殖民扩张。在世界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的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等物质条件使 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相对落后的非工业国家的经济 基础

5、发生改变,由此引发了上层建筑的动摇;另 一方面,物质交往也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交换,“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35,“民 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 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 学”135o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西方社会的文化虚 无主义进入到一些东方国家,并有了不同的发展 样态。第二,近代中国遭受外敌侵略,引发了文化 救国运动,并在这场运动中催生了文化虚无主义。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多个国家发动的侵华战争 中屡屡战败,随后进行了经济、科技、政治方面 的变革以救国反侵略,但都未能改变挨打的局面。20世纪初,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 收稿日期:2022-

6、06-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新论”(21FKSA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经验研究”(MYXJ22S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邓友鹏(1997-),男,广东清远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期邓友鹏: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101于文化,救国必须对文化进行变革,由此掀起了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 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 辟了道路,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极端化的全面 批

7、判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观点,即以 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为表现的文化虚无主义。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面对异彩纷呈的外 来事物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对宽松,人们的思 想空前活跃,个性得到张扬。在这一过程中,部 分人的价值趋向发生了变化,面对中国与世界的 差距展开了过度的批判和否定,“出现了一股否 定中华文化传统,鼓吹全盘西化的民族历史 文化虚无主义思潮”2o1.2现实原因从国内因素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 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已经得到解 决,并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大的需求。首先,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开放,在人们对 包括众多外来文化在内的流行文化难以辨别优劣 时

8、,文化虚无主义便趁虚而入。其次,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 途径更加多样,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网络的虚 拟性和隐匿性,“使得制造者可以无所顾忌地表 达自己的个性心声,肆无忌惮地制造网络垃圾”3,客观上为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最后,文化创作者过度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助 长了文化虚无主义。一些文化创作者为追求流量、经济效益,在创作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博人眼球,忽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道德原则,从而不自 觉地成为传播文化虚无主义的媒介。从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是20世纪末,由 于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大大削弱,国 际上对社会主义是否可行、马克思主义是否仍具 有

9、真理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 起,一些西方国家担心自己在世界的权力和话语 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企图 从思想文化上颠覆社会主义中国。1.3思想原因文化虚无主义是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 透的手段和工具。从思想领域来考査,当今盛行 的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成为 文化虚无主义抬头的主要推手。第一,新自由主义从根本上代表的是西方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在经济上强调私有制、自由竞争,反对公有制,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民主集中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 立,因而其在立场上与文化虚无主义形成了契合 关系。同时,新自由主义往往与个人主义勾连,反对干涉人们的思

10、想和精神生活,强调人们应享 有高度的自由。在此影响下,一方面,人们在选 择精神文化生活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出现了多元 化的趋势,这为文化虚无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思想 土壤。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结合 形成了一种个人高于社会的个人至上观点,这严 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在享乐主义盛行之下,人们的精神文 化生活呈现出娱乐化、低俗化的趋势。如今人们 参与文化生活的途径和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文 化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在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和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之下,不少人在生产和消费时 更倾向于通俗、便捷的文化。这就使得人们在思 想上形成一种习惯,即更注重感官的享受,形成 娱乐至上的观念。更为

11、严重的是,在享乐主义思 想影响下,部分人对经过娱乐化包装的违背历史、歪曲英雄人物形象的文化信息不加以抵制,某种 程度上迎合了文化虚无主义丑化革命先烈、消解 革命文化的意图。2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文化虚无主义违背和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采取娱乐化、庸俗化的叙事方式,歪曲中国历史,扰乱公众的文化视野,攻击中华民族长期形成 的中华文化,主张以西为美,全盘西化。文化 虚无主义这一系列表现和观点的背后隐藏着其 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在目的,同时也遮蔽了文化虚无主义在历史 领域、现实逻辑和话语体系中不可避免的悖论。分析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利于抓住其要害,是进一步批判文化虚无主义、坚定中华

12、文化立 场的关键。2.1历史悖论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 各时期的文化成果组成的,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各个 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第一,文化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 化领域的集中表现”4,因而,文化虚无主义在 否定中华文化时,会采取歪曲中国历史、捏造“史 实”的方法,旨在通过否定中国历史来推翻在 其中形成的文化成果。然而,从当前的文化现象 和社会舆论可以看到,文化虚无主义虽打着强调 历史的客观性的旗号,但其自身的主张和叙事中 却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和非科学性。首先,其想 方设法地确立与主流历史研究成果截然相反的观 点。比如,在中国古

13、代四大发明的问题上罗列所 102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 年谓的“史料”,证明西方早于中国研究出四大发明。其次,文化虚无主义的主观性还表现出其研究方 法和角度的随意性。例如,在研究伟大领袖毛泽 东同志时,有意地回避毛泽东在领导革命、领导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贡献和成就,夸大毛泽东 晚年所犯的错误,借此将他评价为一个独断专行 的独裁者。文化虚无主义挑战主流历史研究的真 实性的同时,又盲目地对自己口中的“历史”坚 信不疑,体现出其标榜的“客观性”与研究时的“主 观性”的自相矛盾。第二,文化虚无主义在攻击中华文化时,往往以当代的视野去衡量以往时代文化的优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

14、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 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 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 的”5o这说明,观念的、意识形态的文化总是 自己时代的产物,无论这些文化对历史起推动作 用还是消极作用,它们都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紧密联系,各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生产力状况、人们的实践发展程度等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文化 发展水平。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中国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它们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 旧社会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顺应了以前 的统治阶级、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它对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当代世界

15、而言,必然 表现出适应的一面和迂腐陈旧的一面。然而,文 化虚无主义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不顾中华传统文 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占据道德制高点,以现代文 明的视角去评判中华传统文化,割裂文化与社会 存在的关系,因而其作出的比较是不符合历史逻 的备三,文化虚无主义宣称顺应和尊重历史发 展潮流,但客观上却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规律。文 化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文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把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视为人类历史上的倒 退,把中国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视为是有违人类 文明发展进步的意识形态。文化虚无主义宣扬“以 西为美”,认为西方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先进科 学技术以及创新、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是人类最 前沿的思考,并把

16、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意识形 态作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资本主义 在历史舞台上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极大地推 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进步的文化,但其自身无法回避的内在矛盾又决定着资本主义 不会是最后一个社会形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 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3这一历史 规律,预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 前途。因而,文化虚无主义者所倡导的代表资本 主义利益的“历史规律”违背了经过理论和实践 证明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2.2现实悖论文化虚无主义企图通过“严谨”“合理”的 研究消解中华文化,但是从现实性上来看,其所 追求的目标与现实的可能性相背离。一方面,文 化是国家

17、、民族之魂,同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民族和新中国持续发展的根基,深深地刻在 了中华儿女的内心,人们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 都隐藏着背后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在当代中 国,中华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全体中 国人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 了许多顺应历史趋势、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 财富,也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 的进步性作用。这些因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作为文化主体的信念,丰富了中国的文 字、语言、文艺作品和人民的精神活动,

18、使得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中焕发出强 大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其存在和发展 的必然性。若如文化虚无主义要摧毁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那其中就内在地包含了要摧毁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载体和内容,使中华文明 完全断裂,这显然在规模和数量上是无法实现的。文化虚无主义在批判和否定中华文化的过程 中,其方式方法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文化虚无 主义主张对中华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而不同民 族、国家的文化存在着普遍性,有许多相同相通 的内容和精髓。每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更是世 界的。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文化虚无 主义在全面否定中华文化、推崇西方文化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否定中西文化

19、的共同之处,触及西 方文化中的合理性部分。文化虚无主义表面上打 着民主的文化交流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扩 张和文化霸权,其行为和意图之间构成了民主与 霸权的自相矛盾关系。2 3话语悖论第一,文化虚无主义在其话语立场和主张中 存在着超阶级性与其阶级利益、反意识形态化与 其意识形态性之间的矛盾。文化虚无主义认为,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中立性和客观性的 精神产品,大众所接受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不 第三期邓友鹏:文化虚无主义的悖论及解蔽分析103应该作为意识形态代表着阶级的利益,也不应该 由某个阶级来主导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文化虚 无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把体现自身立场的文化塑 造成主流文化并对人民

20、进行灌输,认为这不是文 化宣传而是一种政治手段,谴责中国共产党无时 无刻不考虑着自己的政党利益,主张把文化与政 党意志、政治区分开。然而文化虚无主义在反对 中华文化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思想主张时又 带着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目的,它在攻击中华文 化的同时不忘给中国渗透西方文化,背后隐藏着 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主流意识形态、推崇西方 文明的目的,表现出其在批判中华文化存在阶级 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为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 服务,在话语主张中存在着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倾向。第二,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体系在本质上是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文化 虚无主义话语体系全面推崇西方文化,认为西方 文

21、化和主流价值观不仅是当今世界的文明成果,可以普遍地适用于世界各国,同时亦是可以贯穿 未来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永恒精神文化力量。不可 否认,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中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在 西方国家发展、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方面有着积极 的作用,但是在当今世界,西方主流价值观中有 相当一部分内容体现出不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现 象。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下,面对公 共利益与个人自由、生命安全与个人意愿相冲突 时,在西方高度自由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部分 人为了个人自由而罔顾集体利益和公共安全。另 外,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 态被虚无主义占领后,就会造成“水土不服”,危及本国政权和人民的生活,苏联解体

22、就是鲜明 的例子。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 民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西方的价值观 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文化虚无主义的话语必然会 在其自我矛盾之下错漏百出、不攻自破。3文化虚无主义的解蔽消除文化虚无主义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必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把加强自身文 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心思路,坚定中 华文化立场,治理网络文化空间,阐扬中国价值,以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回应、抵制文化虚 无主义。3.1强基固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 化定力文化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在部分人的观念中、社会生活的角落中生根发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活力不强、价值 体

23、现不够显著,导致部分人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 化的认同缺失,面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渗透缺少民 族文化定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 精神命脉。”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得以发 展的基础和源头,解蔽文化虚无主义必须以深厚 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新时代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第一,注重优秀传统 文化的内涵诠释。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诠释 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时将社会主义原则、新时代 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精神需求融入其中,为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巩固发展提供社会

24、支撑。第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既要利用网络、艺术设计、文娱活动等载体和方式发展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使其在形式上体现出当代社会的科技 性、多样性,又要防止传统文化庸俗化、形式化。第三,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挖掘优 秀传统文化在人性修养、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等 方面的价值,在宣传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破除 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观点。第四,文化既来 自历史,又来自现实生活。要加强对中国古代史 和近现代史的研究和学习,挖掘和发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从历史中获取中华文化的 精髓,“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P,把握中华文化经久不衰

25、的奥秘,使中华文化在国 家建设、民族发展中得以延续,为中国人民坚定 中华文化立场提供力量源泉。3.2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以抵御文化虚无主义在数字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各种文化 信息和思想观点汇聚交流的主要载体,具有信息 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用户众多等特点,但它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无意间成为 各种文化糟粕和有害言论的传播途径,成为文化 虚无主义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新战场。因此,在新 的社会形势下,要有效地抵御文化虚无主义,必 须净化网络环境。第一,当前网络信息监控处理 的速度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仍有较大的差距,对一 些较为隐晦的不良信息的监测不到位,因此要加 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加大

26、科技投入,创新网络 技术,依托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不良信息进行 精准、快速的监测和打击,提高监管的时效性和 准确性。第二,要把握网民的心理特点和喜好,这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社 104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 年会,人们对各类文化信息的首要要求是可以快速 获取。针对人们这样的心理特点,网络文化治理 工作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实际,筛选出网民们可能 重点关注的话题,并且对这些话题和领域加以甄 别;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文化创作者抓住网 民的需求,多创造具有社会正能量、体现中华文 化立场的作品。第三,要打造正确的舆论环境,发挥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和网络文化走向方面的 作用,提高人们对文化虚无

27、主义的辨识能力,守 住网络这一意识形态阵地。3.3澄清思想:阐扬中国价值以批驳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 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 力。”同中华文化及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当前,一些西 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的价值 理念割裂开来,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 论”,利用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中国的发展进 步。因此,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和世界人 民对中国价值的认可,必须把抵御文化虚无主义 与批判“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联系起 来,深化对中国价值的诠释,扩大中国价值和中 国声音在国际社会的影响。第一,诠释当

28、代中国 价值中的“和谐”理念,破除“中国威胁论”的 同时,批驳文化虚无主义虚伪的“文化交流”背 后的文化霸权。“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 路);“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 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的“和谐”价值观自古以来就 存在,它不仅强调国家内部社会关系的融洽,同 时也彰显出中国对于国家之间实现共同发展的美 好向往。第二,展示中国价值在中国崛起、世界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以 天下为己任”的价值理念的同时,要将在中国价 值浇灌下的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对世界的 贡献转化为中国故事并加以推广,破除“中国崩 溃论”,辩驳文化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文化

29、及其价 值理念的观点。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文 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陈伟军.社会思潮传播与核心价值引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7.3 李春燕,刘旺旺.当代中国文化虚无主义的网络表 征及其治理J.江汉论坛,2020(12):128-133.4 吕惠东.文化虚无主义的历史生成及其批判J,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1):194-202.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 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6 习近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

30、版社,2017:313.7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1.8 习近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习近 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17:105.The Analysis of Paradox and Dise nchantme nt of Cultural NihilismDENG Youpe ng(Sshool of Marxistm,Guangxi Normal Unive rsity,Guilin 541006,China)Abstract:As a social tre nd of thought,cul

31、tural nihilism ofte n que stions the mainstre am Chine se history and re se arch re sults,de nie s the conte mporary value of Chine se culture,and acce pts we ste rn culture comple te ly through the Inte rne t and othe r channe ls.The re are many paradoxe s of history,re ality and discourse be hind

32、cultural nihilism.To dise nchant and criticize the cultural nihilism,we not only have to analyse its paradox and cause s to e xpose its true colors,but also hold firmly to Chine se culture,stre ngthe n the de ve lopme nt of the ir own culture,stre ngthe n cultural gove rnance ove r the disse mination characte ristics of cultural nihilism,and vigorously promote Chine se value s and culture s to e liminate the social impact of cultural nihilism.Ke y words:cultural nihilism;paradox;Chine se culture;dise nchant(责任编辑:连凯琪)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