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编号: QXYP-14260-014
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QXYP-14260-014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晋)安职技字(2012)第B-0012号
法定代表人: 邸亮明
审核定稿人: 张兰君
评价负责人: 郭百荣
评价机构联系电话:0357-362033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人员
职能
姓名
资格证书
编号
所学专业
职称
分工
签字
项目
负责人
梁江川
P20140839
企业管理
工程师
项目组织、编写第5、
7章节
项目组
成员
郭百荣
P20120340
预防医学
副主任医师
编写
第6章节
何国法
P20140835
化学
高级
工程师
编写第1、2、3章节
王雪连
P20110169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助理
工程师
编写第8、9、10章节
张晓芬
P20110165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助理
工程师
编写
第4章节
王强强
J20130299
环境监测
与治理技术
技术员
现场检测、参与
第4章节
曹国晖
J20110110
生物制药
技术员
现场
检测
闫思恒
J20110111
电子信息
工程
技术员
现场
检测
姚庆林
J20110109
食品科学与工程
助理
工程师
现场
检测
温录录
J20110107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助理
工程师
实验室
分析负责
王海姣
J20110112
化学工程
与工艺
助理
工程师
实验室
分析
徐 杰
J20110108
城市水净化技术
技术员
实验室
分析
赵亚丽
J20130301
应用化工
技术
技术员
实验室
分析
报告
审核人
张兰君
P20110163
冶金工程
高级
工程师
报告
审核
质量控制负责人
郑 龙
P20110162
工业分析
工程师
质量控制
报告
签发人
邸亮明
P20140913
建筑工程
总经理
-
声 明
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开展评价工作,并对所出具的《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 录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评价依据 1
1.3评价目的 6
1.4评价范围 6
1.5评价内容 6
1.6评价方法 6
1.7评价程序 7
1.8质量控制 10
2 企业概况 17
2.1企业基本情况 17
2.2职业病防治现状 17
3工程分析 17
3.1工程概况 18
3.2生产过程拟使用的物料及产品 26
3.3总体布局 27
3.4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分析 32
3.5厂房设计 33
3.6评价单元划分 35
4类比调查 35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35
4.2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37
4.3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 40
4.4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 41
4.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1
5各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52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2
5.2各评价单元职业病防控措施分析与评价 55
6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9
7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85
7.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 配备情况 85
7.2职业卫生培训 85
7.3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85
7.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85
7.5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85
7.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管理 85
7.7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85
8辅助用室 85
8.1工作场所办公室 85
8.2生产卫生室 86
8.3生活室 86
9职业病危害评价 86
9.1选址评价 86
9.2总体布局评价 87
9.3厂房设计评价 90
9.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92
9.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92
9.6应急救援评价 92
9.7辅助用室评价 93
9.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95
10结论及建议 99
10.1结论 99
10.2建议 100
附件: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2、立项文件
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关于垣曲县毛家镇店头铜矿变更名称的函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6、实验室计量认定范围
7、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检查表引用标准相关条款内容一览表
9、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
10、应急救援设施一览表
11、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一览表
1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一览表
13、地理(区域)位置图
14、现场调查、检测照片
15、总平面布置图
1总论
1.1项目背景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1984年9月17日注册成立,企业原名称为垣曲县毛家镇店头铜矿,2011年山西省垣曲县环境保护局同意该矿更名为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13年9月17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该矿位于山西省垣曲县毛家镇店头村,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伍佰万整,经营项目为铜矿石开采、销售。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范围分为一采区和二采区,一采区位于垣曲县店头铜矿区,主要开采1号矿体,二采区位于垣曲县老宝滩矿区,主要开采2号和5号矿体,一采区1号矿体和二采区2号矿体已于2009年下半年基本采空并停产至今,二采区5号矿体于2010年7月原设计范围内的矿体基本开采完毕。目前,建设单位拟开采二采区523m-443m标高之间的5号矿体,矿体品位1.47%,可采矿量26.2万吨。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于2014年9月15日经垣曲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垣经信发[2014]30号”文件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1227.0万元,2014年3月由“山西中条山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1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项目的建设既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10月22日委托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10月27日第60号公布,主席令2011年12月31日第52号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8月31日修改通过,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1994年7月5日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3号,2012年12月28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1992年11月7日公布,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1988年12月29日公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05号,1987年12月3日公布,自1987年12月3日起施行);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2012年6月29日);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高毒物品目录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卫生部2003年6月11日印发);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2002年3月11日发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年3月11日发布);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生部1999年12月24日发布印发);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同印发);
《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试行)》 (国经贸[2000]189号);
《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安监职监字[2013]10号);
《山西省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安监职监字[2013]11号);
《山西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安监职监字[2013]12号);
1.2.2技术规范与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标准》(GBZ/T160-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告知规范》(GBZ/T205-2007);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安全要求》(GB 17957-2005);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2013);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
《隔振设计规范》(GB50463-2008);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544-2009);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
《采光测量方法》(GB/T5699-2008);
《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
《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第二部分:噪声控制措施》
(GB/T17249.2-200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AQ 2013-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
1.2.3任务依据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预评价委托书,2014年10月22日。
1.2.4基础依据
“垣曲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备案的通知”,(垣经信发[2014]30号),垣曲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4年9月15日。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采区)深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山西中条山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4年3月。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采区深部开采安全预评价报告》,运城市民生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2014年9月。
1.3评价目的
1.3.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3.2识别、分析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3评估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可行性,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专篇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
以《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采区)深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包括年产达到3万吨铜矿项目的开拓、采掘、提升、运输等生产系统及配套的供排水、供电、通风、检修等辅助生产系统和公用工程,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进行评价。
1.5评价内容
对该建设项目的矿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1.6评价方法
根据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
1.6.1 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6.2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后果及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1.7评价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规定,结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51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等技术要求制定评价程序。具体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1.7.1 准备阶段
接受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后,由总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组织市场部、项目部、质控部、检测室、化验室、财务室等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主要审查被服务单位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及标准要求;本机构是否具有承担此项技术服务的能力,其资质条件、人员专业能力、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标准物质、技术服务期限等是否满足检测、评价要求;技术服务报价是否符合有关收费规定或标准,确认符合被服务方需求后,签署正式合同,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
项目负责人在评价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公司建立资料收集与审核管理制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认,确保被服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有效。在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编制预评价方案初稿,经过我公司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确定出预评价方案。
1.7.2 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是项目分析、选择类比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类比企业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收集类比企业有关资料,并对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工作,出具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同时进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作。
1.7.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编写预评价报告。完成报告初稿的编制并送建设单位评审,并组织公司分级审核,主要包括非项目组成员审核、技术审核(由技术负责人或指定审核人实施)和出版前校核。项目组根据建设单位评审及反馈意见、公司分级审核意见进行报告初稿修改,形成报告送审稿,交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修改评价报告。完成预评价报告正式稿提交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委托阶段的内部审查
1、研究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等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技术资料
3、进行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和调查
4、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准备阶段
拟定预评价方案
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
确定预评价方案
类比企业现场
职业卫生调查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
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汇总、分析资料
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得出预评价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编制预评价报告(初稿)
建设单位评审并反馈意见
公司分级审核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修改并提交评价报告(送审稿)
专家组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报告
正式稿并提交建设单位
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1.8.1机构认证情况及质量控制原则
山西泉欣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取得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2013040424L),计量认证总项目80项,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可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实验室制定有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技术记录),满足本项目评价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检验的技术质量条件的要求。
充分发挥公司现有力量及技术条件,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对人员、仪器、方法、过程、评价结果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1.8.2检测与评价人员控制
参与本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人员均经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公司定期组织检测、评价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专业知识和国家职业卫生规范标准的学习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检测、评价资格,所有本项目检测人员在检测项目准备阶段进行检测方法、操作步骤、仪器使用等方面的自培,资格确认工作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开展采样、检测活动时,每个检测项目由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和复核人)完成。评价项目组由工程技术人员、卫生工程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等专业共13人组成(见表1-1),项目负责人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可满足本评价项目的工作要求。
表1-1 项目组人员
职能
姓名
资格证书编号
所学专业
职称
从业经历
分工
项目
负责人
梁江川
P20140839
企业管理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评价4年
项目组织、编写第5、7章节
项目组
成员
郭百荣
P20120340
预防医学
副主任医师
从事职业卫生评价4年
编写
第6章节
何国法
P20140835
化学
高级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评价4年
编写第1、2、3章节
项目组
成员
王雪连
P20110169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助理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评价4年
编写第8、9、10章节
张晓芬
P20110165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助理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评价4年
编写
第4章节
王强强
J20130299
环境监测
与治理技术
技术员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3年
现场检测、
参与
第4章节
曹国晖
J20110110
生物制药
技术员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4年
现场
检测
闫思恒
J20110111
电子信息
工程
技术员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4年
现场
检测
姚庆林
J20110109
食品科学与工程
助理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4年
现场
检测
温录录
J20110107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助理
工程师
从事实验室分析
4年
实验室
分析负责
王海姣
J20110112
化学工程
与工艺
助理
工程师
从事实验室分析
4年
实验室
分析
徐 杰
J20110108
城市水净化技术
技术员
从事实验室分析
4年
实验室
分析
赵亚丽
J20130301
应用化工
技术
技术员
从事实验室分析
4年
实验室
分析
报告
审核人
张兰君
P20110163
冶金工程
高级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5年
报告
审核人
质量控制负责人
郑 龙
P20110162
工业分析
工程师
从事职业卫生检测4年
质量控制
报告
签发人
邸亮明
P20140913
建筑工程
总经理
-
报告
签发
1.8.3检测仪器控制
本项目的检测、检验设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进行了检定。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结果判定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按照程序文件规定,检测、检验设备实行专人保管,定期维护,所有检测仪器均使用国家(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所规定的仪器,检测仪器在量程、响应时间、频率、灵敏度等方面的指标可满足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需要,所有现场使用的检测、检验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每年对流量仪器、噪声测定仪进行1—2次期间核查;现场检测之前,仪器进行性能校准。本次评价项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定情况见本报告书表1-2。
表1-2 检测仪器和分析仪器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仪器名称型号
管理编号
下次检定
日期
分析仪器
名称型号
管理编号
下次检定日期
1
矽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
防爆粉尘采样器
FCC-25
25
2015.08.03
AUW220D
电子天平
01
2015.02.28
27
2015.08.03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TYH-30
95
2015.03.18
96
2015.04.14
空盒气压表DYM3
127
2015.09.27
室内外电子温湿度表TMWS-A-B1
109
2015.03.02
2
紫外辐射
紫外辐照计UV-A
125
2015.09.23
-
-
-
3
噪声
积分声级计AWA5610P
89
2015.02.24
-
-
-
90
2015.02.24
数字式风速仪QDF-6
107
2015.02.23
4
工频电场
工频电场
测量仪RJ-5
124
2015.09.17
-
-
-
5
手传振动
振动测试仪HS5936
58
2015.04.10
-
-
-
6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防爆大气
采样器FCC-1500D
22
2015.08.03
可见分光光度计722N
47
2015.10.12
空盒气压表DYM3
127
2015.09.27
室内外电子温湿度表TMWS-A-B1
109
2015.03.02
7
一氧化碳
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GXH-3011A1
19
2015.03.18
-
-
-
8
锰及其化合物
粉尘采样器TFC-30
65
2015.03.1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A
64
2015.02.28
空盒气压表DYM3
127
2015.09.27
室内外电子温湿度表TMWS-A-B1
109
2015.03.02
9
采光、照明
数位式照度计QDF-6
112
2015.02.25
-
-
-
10
微小气候
机械通风干湿表DHM2
98
2015.03.25
-
-
-
数字式风速仪QDF-6
107
2015.02.23
空盒气压表DYM3
127
2015.09.27
1.8.4检测方法控制
1.8.4.1依据GBZ159、GBZ189、GBZ192、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进行现场采样,依据GBZ160、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检验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室分析检验。
1.8.4.2按保存条件、运输要求进行运输和保存,对无保存条件的部分无机化合物,当天采样,当天检验,以尽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采样人员回来后,将样品及采样记录交样品管理人员,样品管理员检查样品是否与采样单相符,包装和标志是否完整,签封是否完好有效,是否有损坏、污垢等不适宜检测的情况,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检测员接任务通知单后,到样品室领取样品,并在检测样品交接登记表上签字和领取。检测完毕,检测记录和样品交接单送交实验室主任。
1.8.5评价过程控制
1.8.5.1准备阶段
与建设单位签订本项目的技术服务合同前,本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合同评审,评审主要内容包括:被服务单位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及标准要求;本机构是否具有承担此项技术服务的能力,其资质条件、人员专业能力、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标准物质、技术服务期限是否满足检测、评价要求;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经评审我公司具备承担本项目技术服务的能力,评审内容符合要求,签订评价合同,本项目无外委检测项目。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要求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可靠、齐全,公司建立资料收集与审核管理制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认,确保被服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有效。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的原则和要点。
1.8.5.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分析、类比企业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严格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调查、检测、分析。
1)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现场调查及采样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本项目评价人员现场调查按要求做好职业卫生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按照工种(岗位)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2)本项目检测人员在采样前,对各检测仪器进行逐一分类,开展校准工作,确定仪器状况,保证所有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现场采样。
3)样品由样品管理员验收,确认包装完好、无破损、无污染后交实验室。
4)采取空白对照、标物控制等措施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实验室对评价指标及其检验方法进行汇总、摸底、仪器调试及预实验,确定稳定的实验条件,共同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接受样品后进行检验数据分析,偏离值剔除。
6)本次评价所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在我公司的计量认证范围内,见表1-3。
表1-3 职业病危害因素认证情况表
类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认证情况
备注
化学因素
矽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
全部通过计量认证
—
物理因素
噪声、手传振动、紫外辐射、工频电场、采光、照度、微小气候
全部通过计量认证
—
7)质控部在整个过程中实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考核。
1.8.5.3评价过程阶段
在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读与初步类比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规范要求编制本项目预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本项目评价方案经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指定审核人)审核并签字。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编制预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做到全面完整、用语规范、表述简洁,报告格式统一规范,报告有关资料性附件详实、准确。
我公司制定有评价报告审核程序文件,明确报告审核的职责与分工、程序与内容,按审核程序文件,本项目组织有关人员对评价报告实行分级审核。评价报告审核实行分级审核制度,主要分为非项目组成员审核、技术审核(由技术负责人或指定审核人实施)和出版前校核。必要时,质量监督员对评价报告实施质量监督审核。
按照合同期限要求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并出具技术报告。评价报告要求唯一性标识,并按要求打印和签发,评价报告及原始资料完整归档,并按要求保存。
本阶段进行资料完整性、真实性、数据溯源性分析。
1.8.6评价结果控制
对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可行性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质量控制见图1-2。
持安监局资格证书
图1-2 质量控制图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合同评审
质控部下达作业卡
质控部不定期抽查
项目部确定项目负责人
1、搜集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2、搜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等
3、进行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和调查
4、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编制评价方案(初稿)
确定评价方案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1、检测检验室确认检测方案、设备在检定周期内、人员持安监局资格证书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
汇总、分析资料
正 式 稿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送审稿
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并提交建设单位
编制评价报告初稿
质控部进行质量控制与监督
质控部标准查新
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建设单位评审
公司三级审核
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
所有资料归档
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
1、详细调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施
2、收集职业健康监护等有关技术资料
3、进行建设项目深入分析和调查
提交建设单位
2 企业概况
2.1企业基本情况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1984年9月17日注册成立,原名为垣曲县毛家镇店头铜矿,历经多次隶属关系的改变,现在采矿权人是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属单独保留的生产矿山。该矿位于垣曲县西店头村,主要经营铜矿石的开采和销售。
二采区矿山采用斜井开拓,已经开拓623m、583m、563m、523m四个中段。2009年以前,563m标高以上已基本采空。2009年之后,矿山在523 m中段生产,2010年7月后,由于矿山矿权变更,矿山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二采区开采2号和5号矿体。采空区分布范围:二采区2号矿体(赋存于600m标高以上)已经基本采空,5号矿体523m标高以上已基本采空。
二采区2号矿体赋存于(1~0)-(-3)勘探线之间,赋存标高580-750m,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号矿体已经累计采出矿石量15.8万吨。5号矿体赋存于3-(-5)勘探线之间,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5号矿体累计采出矿石量8.3万吨;根据采出矿量推算采空区的体积约为8.3万m3。矿山历年来一直采用前孔留矿法采矿方法,由于顶板岩石不稳定,开采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大部分采场顶板将逐渐垮塌,填充采空区,现场勘查,583m、563m、523m中段采场漏斗内已经被废石充填。
2014年4月,山西中条山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采区)深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对5号矿体523m-443m进行开采。
2.2职业病防治现状
该矿自2010年7月已停产至今,企业法人于2013年9月已变更,目前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无相关内容。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项目名称
垣曲县凯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宝滩铜矿区(二采区)深部开采项目。
3.1.2项目性质
技术改造。
3.1.3自然环境概况
3.1.3.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属中低山区。矿区地形为西南部地势较高,中东部地势较低,区内最高海拔1069m,最低海拔713 m,相对高差356 m。区内侵蚀切割强烈,地形坡度多为30~60°。
3.1.3.2水文
1)地表水
垣曲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369.9万立米/年,是山西省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地表水资源为24100万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为11252.5万立方米/年。垣曲县地形复杂,山高谷深,降雨充沛,河溪众多,大小河流30余条,均属黄河水系,多为常流河。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板涧河,板涧河发源于闻喜县石门乡上阴,入垣曲境,经毛家湾镇,自北向南注入黄河,全长69公里,为常年流水。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