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_夏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189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_夏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_夏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_夏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清 洗 世 界Cleaning World第39卷第3期2023年3月0 引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具有突然、紧急、污染物和污染程度难以把握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事故,应对方式有所不同,制定统一固定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并不实际。但应急监测仍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李国刚等总结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案例,根据事件原因分为爆炸/燃烧污染事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污染事故、交通运输污染事故等。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具有突发性、现场情况复杂多变的特点,建立具有一定普遍性、原则性、方向性的应急监测技术指南有助于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及时有效

2、的技术支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 已颁布实施,也有地方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地方标准。目前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涵盖了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的应急监测,为实际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时更有针对性,有必要将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标准进一步细化,单独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中某一环境要素的应急监测工作进行研究。1 应急监测体系建设1.1 各级、各部门联防联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解决应急监测技术是关键,同时需要制度化、体系化。应建立与上下级行政部门联防联控、与应急管理部门及其他涉及污染事件的部门联动、全员环保、快速响应的应急监测工作机

3、制。各级、各部门应及时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开展联合监测,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监控分析污染变化情况,研讨应急处置方案等。1.2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1)能力范围及相关要求。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应急监测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应急监测能力范围应覆盖各级行政区域内的环境风险目标污染物,省级、市级、县级应分别能有效应对重大以上、较大以下、一般等突发环境事件。形成比较稳定的应急监测队伍及工作机制。各地应结合实际设立队伍稳定性较强的独立的应急监测部门或非独立的应急监测工作组,在本级组织机构应急监测工作能力范围内编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应急监测预案。(2)人才储备。应急监测有别于常规监测

4、,应急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形成应急监测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机制,制定培训方案,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布点、采样、现场监测技术、实验室分析技术、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规范性操作及维护、数据处理与分析、应急监测方案和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写、应急监测情作者简介:夏春(1984-),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收稿日期:2022-09-19。文章编号:1671-8909(2023)3-0118-004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夏春,黎慧卉(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摘要:本文以建立应急监测

5、体系为原则,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地表水污染的应急监测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了现场调查、监测方案、现场监测、实验室监测、监测报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应急监测工作内容,总结了环境应急监测人才储备是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核心以及建立应急监测长效机制、应急监测信息化、加强应急监测资金投入保障亦是重要支撑。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119第 39 卷夏春 等.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况报送等。还应定期组织单项或综合性应急监测演练,实现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真正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实战水平。(3)资源保障。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能

6、范围及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和技术规格的应急监测设备及防护装备、供电和照明工具、通讯器材、便携式电脑及无线上网工具、野外生活物资等后勤保障装备。应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要求、应急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配备符合当下应急监测工作要求的先进仪器设备。现场监测技术应能覆盖相应行政区域内的特征污染物等监测因子,同时应有专门的经费保障保证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及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1.3 应急监测数据库平台(1)应急监测档案信息化。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档案“一案一册”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化管理。可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特征污染物等进行分类,每一册可进一步细分为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监测数

7、据等模块,做到分类合理、层次清晰、便于检索。(2)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库。通过复盘推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一些典型性、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与经验交流。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3)融合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依托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信息化平台,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信息化管理,形成应急监测标准规范、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应急监测人员、应急监测数据、区域特征污染物和环境风险污染物、区域风险点以及敏感点统一查询,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2 应急监测基本内容2.

8、1 现场调查(1)污染事件分类。根据引起污染事件的原因不同,突发地表水环境污染事件一般有爆炸、燃烧污染事件、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污染事件、交通运输污染事件、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引起的污染事件等。应对事件进行初步分类,根据污染事件的类型确定现场调查的重点,编制应急监测方案。(2)调查内容。开展现场调查,应尽快掌握事件污染情况,确定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原因、经过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b)污染源位置、事件发生地周围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污染源基本情况等;c)污染带范围、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扩散情况、可能受影响区域和敏感点等;d)

9、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参数、水体本底值、事件发生地周围是否有水质自动站和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等;e)填写现场调查表、记录调查笔录和影像资料等。(3)污染物筛查。应急监测需要快速对污染物进行筛查以确定污染物种类及监测项目。一般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等,利用现场实验室分析、便携式检测仪器、检测试纸、检测管等检测手段与现场调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污染物种类进行快速鉴别、筛查,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现场无法鉴别出污染物种类时,应将采集的样品尽快送到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分析。用于实验分析的样品应保存至污染事件处理完成。2.2 监测方案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编制应急监测方案。方案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

10、于事件基本情况、事件现场地理位置图、监测点位(经纬度及示意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采样/监测时间和人员、质量保证和质控措施、评价标准、数据修约规则、数据分析和报送要求、安全防护、其他辅助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措施等。应急监测方案的内容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编写并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2.3 现场监测(1)点位布设。点位布设要保证监测数据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污染变化情况。同时要综合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优先在污染源周围、受影响区域、敏感区域设置采样断面,重点关注有水源地的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等。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的变化规律有别于天然河道内的变化规律,应特

11、别关注。根据污染情况的变化,动态调整监测点位。应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根据污染范围合理安排断面数量和间距。采样断面的布设应考虑水文测流断面,以便利用已有水文参数。采样断面应设置明显标志,记录断面编号和断面名称及经纬度等信息。在污染事件影响区的饮用水和120第 3 期清 洗 世 界农灌区取水口应设置采样断面。支流汇入干流处和污染水体出入境区界处应布设采样断面,污染水体汇入或流出湖泊、水库、渠道时应布设采样断面。当污染事件可能影响地下水、饮用水源和土壤环境等时,应进行同步监测。(2)监测项目。初步筛查出的污染物应为监测项目,同时应考虑污染物在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变化,衍生成其他污染物的可能

12、性。对可能产生的伴生污染物、次生污染物、衍生污染物和副产物等应同时监测。必要时应监测水生生物指标、底泥和沉积物。如遇寒冷天气水体结冰,还应监测冰层中的污染物浓度。(3)监测频次。监测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一般应先密后疏,在现场调查阶段,判断污染源及污染程度、进行污染物筛查时,应增加监测频次,加密监测。待掌握污染程度、影响范围、污染物变化规律和危害程度削弱后,监测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减少。同时监测数据应能完整反映从应急监测启动至应急监测终止和后续跟踪监测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当水体中滞留短期难以降解、沉淀和消除的污染物时,应进行跟踪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监测期间。为了污染事件发生地

13、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考虑,应急监测终止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测。(4)应急监测方法。应急监测以现场监测为主,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确分析。事件现场周围设置有水质自动站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补充监测。当监测数据不可靠或监测项目超出现场监测及实验室监测能力范围时,应联合其他具有相应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的实验室进行监测。应急监测设备应优先考虑便携式、直读式、多参数且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低的仪器设备,要求能够通过定性、半定量或定量的监测结果对污染物进行快速鉴别及监测。(5)样品采集与保存。应急监测采样和样品保存应满足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地表水环境质

14、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等的要求。应结合事件现场情况,根据应急监测方案制定更详细的采样计划。应参照相应的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准备采样器和样品容器等采样器材,条件允许应配置一套采样器材专用于应急监测。采样记录可利用常规监测的记录表格,应在现场规范填写、记录完整,并根据应急监测的特点和现场污染情况补充记录内容。应急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样品,采样量应根据监测项目及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确定,同时应满足留样要求。样品的采集应符合有关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监测项目对应的监测分析方法中有特殊规定的

15、,应按照其规定。应急监测过程中样品应快速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具体的保存与运输应满足相关规定。(6)安全防护。现场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和实验室应与事件现场保持安全距离。执行应急监测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单独行动,应急监测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报警装置等防护器材。应急监测设备应注意防水、防爆等。2.4 实验室监测实验室分析人员收到样品后及时按照应急监测方案开展实验分析。根据现场监测初步筛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确分析,必要时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进行全项目分析。前处理及样品分析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对于特殊情况需进行备注。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表示实

16、验分析结果。定性分析结果可以使用“检出”或“未检出”来表示,半定量分析结果应给出测定结果或范围,定量分析结果要给出测定结果并注明检出限及计算超标倍数。监测数据应按照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数据修约。2.5 应急监测报告编制应急监测报告时,污染物评价标准优先选取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标准。必要时也可以参照国外更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对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物,可以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可或推荐的标准来进行评价。编制应急监测报告应符合相关文件要求的格式。2.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数据质量方面,现场监测的

17、质量控制措施应兼顾提供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代表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重点在于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有代表性且能及时反馈污染状况等信息。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重点在于准确与全面。在人员方面,应急监测人员应持证上岗,定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定期开展应急监测演练,使应急监测人员熟悉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应急采样、编121第 39 卷夏春 等.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探讨制应急报告等环节,提升专业技能。在仪器设备方面,应建立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台账,平时应做好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定,确保其一直处于正常状态。保证应急

18、监测耗材、药品试剂、标准物质储备充足并在保质期内。3 结论与展望突发环境事件地表水污染应急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对有效防控地表水污染事故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环境应急监测人才储备是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核心,从编制方案、布点采样到实验分析、报告编写等方面都考验着应急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应急监测队伍既需要专才又需要通才,组织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学习和实训演练能拓展监测人员的视野,提升应对复杂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此外,建立应急监测长效机制、应急监测信息化、加强应急监测资金投入保障亦是重要支撑。参考文献:1 李国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案例

19、M.第1 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2 HJ58920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S.3 DB37/T3599201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 S.4 赵丽辉,肖洋,王新娟,等.地表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J.新型工业化,2020,10(4):123-127.5 成怡,欧阳辉,谭旭,等.对湖南省应急监测流程及能力提升的思考 J.清洗世界,2021,37(10):149-150.6 刘进,丁宏翔,胡平.昆明市环境应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6):30-33.7 邓元,李丽,魏薇,等.浅析垂管后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环境应急监测中

20、的作用 J.山东化工,2022,51(4):231-233.8 SL/T7842019,水文应急监测技术导则 S.9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S.10HJ91.2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S.11HJ4932009,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S.12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S.13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S14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S.收集效率有所不同,此环节影响了有机废气的有组织收集量和无组织排放量。企业选择的收集方式等级越高,收集效率越大,有机废气的有组织收集量越大,无组织排放量越

21、小。3.2 有机废气的处理措施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电子工业(HJ 10312019)中的可行技术,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措施有活性炭吸附、水帘柜+喷淋塔、水帘柜+喷淋塔+吸附法、燃烧法、浓缩+燃烧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常用的处理措施为吸附法、燃烧法、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RCO 催化燃烧、喷淋+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企业对处理措施的选择会导致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的差异性,进而影响有机废气的排放量。4 结果与建议综上所述,线路板企业的有机废气产生排放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机废气的产生排放量,造成有机废气产排情

22、况的差异性主要原因是客户需求、产品精度、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原料中挥发性成分比例、废气收集情况、废气处理措施。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挥发性成分低的原料来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量,通过改善废气收集处理措施来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以此来保护大气环境,促进线路板行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孙永嘉,王腾骄PCB 行业油墨印刷有机废气特征分析及治理研究 J.广州化工,2020,48(14):123-131.2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核算方法(试行).3 HJ1031201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电子工业 S.4 陈洁英.线路板生产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与防治J.环境与发展,2018,30(8):2.5 蒋鹏云.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工艺应用 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1):161-162.(上接 1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