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泊秦淮》习题
1.这首诗押( )韵,韵脚是( )
2.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 ),第三、四句则是( )。
3.“烟笼寒水月笼沙”,历来被称为写景的名句,请作欣赏。
4.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5.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泊秦淮》中按诗人的活动,应该先有“夜泊秦怀”,才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原诗为什么要颠倒呢?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效果。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作者是在讽刺商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押(a)韵,韵脚是(沙,家,花)。
2.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抒情)。
3.“烟笼寒水月笼沙”,历来被称为写景的名句,请作欣赏。“笼”字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4.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5.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6.《泊秦淮》中按诗人的活动,应该现有“夜泊秦怀”,才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原诗为什么要颠倒呢?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效果。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作者是在讽刺商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是这两句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