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活动实践及反思河西27幼 孙艳活动内容:有趣的手形画一、活动目标:1、 结合经验大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2、 根据手的形状大胆想象。3、 用语言连贯表述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活动前开展有关手的活动(指纹 手的认识) 墙饰中有关于手的装饰图画纸 彩笔 垫板三、重、难点:结合经验大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重点)较连贯地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绘画内容(难点)四、活动过程:1、以环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利用墙饰环境引起幼儿对手形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联想。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充当魔术师,引导幼儿利用手的外形特征进行相关的联想。2、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讨
2、论手形可以变成什么,教师倾听了解幼儿的想法。3、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教师观察幼儿绘画,适时进行指导,不同层次的帮助幼儿,使幼儿获得成功。4、交流欣赏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活 动 反 思我班幼儿是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常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已经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新的内容,接受新的知识,活动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幼儿在活动中胆子较大,思维敏捷,积极踊跃,能够较快的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活动常规比较好,有部分幼儿有些胆小,会回答的问题也不是很主动举手回答。 在美术活动中应把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尽量为孩子提供自我想象的空间、自我创新的机会,鼓励
3、其大胆表现自己的认识理解。我班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各种线条、花纹,图案对画面进行装饰、绘画。他们已初步形成了正确绘画的概念。他们在美术活动及区域活动中能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绘画,完成情况较好。 活动前组织幼儿进行了有关手的相关活动,如认识手的外形特征,指导手的组成部分,了解指纹的作用、特点,以及利用指纹进行绘画等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对手的兴趣,并愿意围绕手主动参与活动。活动中,教师以游戏导入,教师充当魔术师,引起幼儿兴趣。老师要变个魔术给小朋友看,瞧一瞧老师的手会变出什么东西来?教师演示弯曲中间三个手指的手形表现出小猫。然后幼儿观察讨论:老师变出了什么东西?我是怎样变出的?向幼儿介绍这种利
4、用手形添画而成的画叫做手形画出示范例画,让幼儿讨论这些手形画是怎样变出来的?启发幼儿摆弄自己的手形,想象这种手形能添画成什么东西,然后将手按在纸上,用笔将手形沿着轮廓画下来,再用彩色水笔及蜡笔进行沟边、添画和涂色。幼儿联想创作,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手形画。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如可教幼儿将左手的手掌张开,按在纸上(手心向纸),看上去就象一只张开翅膀的小鸟,然后画下轮廓,在拇指轮廓上添画眼睛和嘴巴,一只可爱的小鸟就就画出来了。提示幼儿可以利用左右两个手形拼在一起作画(如螃蟹的画法)。展示评价,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画是用怎样的手形添画成的。最后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能干的小手”专栏,邀请家长前来欣赏。纲要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根据纲要精神,我们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绘画的手法去展示自己对手形的想象与创新。 在幼儿用手来展示出一种基本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在基本的造型轮廓中进行添画与装饰,完全自主想象、自主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