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2、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在山的那边导学案王家新【学习目标】1、 积累本课重点词语。2、 反复朗读,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3、 学会欣赏诗歌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课前预习【相关资料】1、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在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2、相关背景
3、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1979年写下的一首诗,那时诗人还是一个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历,与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历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诗中对“海”的向往,实际上是历经“文革”的青年一代对人生信念的向往与追求,是接受了理想主义教育而理想在现实世界中又幻灭了的一代人对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追求。4、 文体知识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作者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节奏鲜明、结构整齐,一般分行排列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本诗是抒情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预习引领】1、 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并给下
4、列加点字注音。痴( )想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2、 解释下列词语痴想:喧腾:隐秘:诱惑:3、 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的把握。【合作探究】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2这首诗第二节中的“山”和“海”分别指什么?3怎样理解“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几句话?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小结:这首诗歌以一个向往外面世界的山区孩子寻找大海为全诗的抒情线索,以“山”比喻困难,以“海”比喻理想,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总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拓展提升】请同学们借鉴本文的写法,采用诗歌的形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若能够用上本诗所学的修辞手法就更好了。如果你觉得有难度,不妨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