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东阳马生序1.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又患无硕师名人游(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色愈恭,礼愈至( )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烨然若神人( )3.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4.翻译下列句子。弗之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2、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送东阳马生序( )媵人持汤沃灌( )寓逆旅(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7.翻译下列两个短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日再食。8.太学生学习条件
3、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9.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二)熟读精思(节选) 朱 熹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详缓:仔细从容。子:通“仔”。下同。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漫浪
4、:随随便便。急:要紧。10.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注上拼音。11.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1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13.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14.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三)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达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
5、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注:遽:仓促。夺于公论:由公认的见解来定夺。夺,裁定,裁决。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节目:木头节子。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大率徐行却立( )则亦虚心静虑(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17.本文介绍的是朱熹六条读书方法之一,请你根据本段文意,概括出本文介绍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并谈谈这种读书方法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读书的方
6、法是_(不超过四个字)。借鉴的意义:_。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
7、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1本文作者 宋濂 ,字 景濂 ,号潜溪 ,浙江金华人。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 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2)无从致书以观( 取得,买到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4) 弗之怠(懈怠,放松 )(5) 走送之( 跑)(6)不敢稍逾约(超过)(7) 既加冠(指成人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才学
8、渊博的老师 )(9) 尝趋百里外(快步走)(10) 门人弟子填其室(充满 )(11) 未尝稍将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13)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14) 俟其欣悦(等到)(15) 负箧曳屣( 书箱;鞋)(16) 持汤沃灌(热水 )(17) 以衾拥覆 (被子)(18) 寓逆旅主人(旅社)(19) 腰白玉之环 (挂在腰间) (20) 烨然若神人 (光彩照耀 )(21) 緼袍敝衣 ( 旧絮;破)(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披”,穿着4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
9、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从 、 、 、生活困顿等几方面,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容恳切,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一,基础知识:1,按课文填空()冰坚弗之()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衣2,解释加点词: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寓逆旅: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披绮绣:3,翻译:a,以中有足
10、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E,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F,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二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11、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这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翻译下面的句子。(1) 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4)不敢出一言以复(5)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4,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5.本文作者 ,字 ,号 ,浙江金华人。 散文家,本文是一篇 ,指 的文字,内容多是 。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
12、( )(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4) 弗之怠( )(5) 走送之( )(6)不敢稍逾约( )(7) 既加冠(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9) 尝趋百里外(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11) 未尝稍将辞色( )(12) 援疑质理 ( )(13) 或遇其叱咄( )(14) 俟其欣悦( )(15) 负箧曳屣( ) (16) 持汤沃灌( )(17) 以衾拥覆 ( ) (18) 寓逆旅主人( )(19) 腰白玉之环 ( ) (20) 烨然若神人 ( )(21) 緼袍敝衣 ( ) (22)略无慕艳意( )三阅读(二):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
13、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
14、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 找出文中两人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4, 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5, 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6.学了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阅读(一):1,略2,略3,分层在“既加冠”前。第一层:叙述作者少睥时代求学的情形,写得书之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第二层,叙述作者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从师之艰。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4,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