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几减八教学反思 赵吉利 十几减八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一开始就引入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熊大熊二作为学习伙伴。通过熊大熊分风车,为学生自主探索十几减八的多种算法做了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顺利的引入新课。 2. 动
2、手操作、探究算法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八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8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8,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8加几等于12, 12减8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3巩固算法,强化训练 算法形成后,让熊大考熊二,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算式,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
3、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还寻找到了十几减八的秘密:十几减八的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2。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八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