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的,其中“读”的过程又直接影响着其他几个方面,起着既基础又关键的作用。对于我所面对的初中学生,阅读更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因为,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走入阅读中去,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甚至成为其读书生活所不可缺的部分,着实需要动一番脑筋,一番心血。鉴于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其享受阅读的喜悦。一、营造读书的氛围农村学生信息较为闭塞,寻找读物是首先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我让学校有限的图书成为学生的
2、第一类读物,另一方面,我让学生想法找到13本读物构成为班级的固定书目;同时,我适时地找出报刊、杂志中有价值的文章给学生读;最后,我们还有一项特别的“来源”,我让学生将平时在街道、路边看到的一些宣传文字作一番总结,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比如,一些布告呀,宣传栏呀,标语呀,既可分析其文体,又可分析其语体。书的来源问题解决了,接着是如何读的问题。在阅读时间上,我除了每星期开一节“读书课”之外,还要求学生每天有30分钟的阅读时间,以及特别要求的“周末阅读”。在阅读方法上,我让学生默读、朗读相结合,细读与略读相结合,选择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书结合阅读,尽量避免枯燥乏味。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二、寻找合适的
3、反馈形式怎样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呢?传统的方法主要有让学生摘抄优美词句,写读后感等方法。我想这些强制的“任务”无疑会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我更希望学生能一身轻松地主动阅读。于是,我引导学生制定了“读书一得”和“读书卡”两种类型。在班级的一角有一个特制的“大本”,每个同学,每天都可以把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写在上面,这不仅是学生中的一种读书交流,同时也是一种相互促进。初中学生在同龄同学的鼓舞下,往往会形成一种阅读的热情,从中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我让学生自制卡片,在卡片上写上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所喜爱的词、句,以及感兴趣的人物。同时注明卡片内容的出处(包括作者、出版社、页码等)。这样,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
4、中学会了卡片的制作。班级内有一个专门容纳学生卡片的小盒子,那五颜六色的卡片,正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乐趣的体现。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现。我不能让学生仅仅是一个读书“机器”,成为“书呆子”。而是力争让读的良好基础体现在听、说、写三个方面。因此,我将阅读与听说、演讲、朗诵、快速作文,以及表演等形式相结合。在每周五的“读书沙龙”中,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点评阅读篇目,或是简介某一部作品,或是谈阅读的感受等。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往往能引起共鸣,大大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在美文“朗诵”这一环节,让学生们或有表情地朗读,或背诵来体验语言的魅力。悠扬宛转的荷塘月色,哀怨低沉的雨巷,明朗隽永的再别康桥,洒脱豪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在我的学生之间流淌,无比美妙,无比动人。我还让学生将课文编成话剧在同学间表演,让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相互交融,用这样的形式,更能激发出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学生口中谈的再也不是什么明星,游戏,而更多的是某一个文学形象的性格特点,某一句诗词的无穷魅力;我也发现我的学生笔下写出的文字更加有深度、更加真切、更加引人入胜。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基础之基础,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处于阅读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好这个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