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68510 上传时间:2025-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姓名:乔军岚单位:郑州市经开区任楼小学电话:13592522269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内容摘要: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此,在音乐课中,应该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真正走进学

2、生的心灵,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关键词: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爱心鼓励 用心启迪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其中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音乐教学是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情感的投入,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而怎样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就显得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了。儿童是快乐的,他们的世界非常单纯,童心很纯粹,就像一张洁白的画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如同一只新生的雏鸟,有待于我们去

3、精心哺育,使它长出丰满的羽毛,去迎接风雨的洗礼。因此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才能创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说出了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学音乐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中。在音乐教学中,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4、燃学生求知的烈火,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树立信心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还源自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情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鼓励学生,以情动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要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一个人参加的集体活动越多,得到的威望越高就会越自信,反之则自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正常的交往,让

5、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比如,在课堂上开展竞赛,看看哪个小组唱的最棒?表演、编创的最棒?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作用,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增强信心。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胆小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记得在四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我最棒”活动,班上有一名女同学的胆子特别小,她周凯文,平时很少说话,要让她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让两位同学自由结合,上台展示自己。她和班上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王晨蕾结合,一起边唱边跳。当他们一曲结束,

6、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周凯文脸上有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要求,“她们的歌声这么动听,那我们请她们单个为大家表演,好吗?同学们都齐声回答好,看着一张张期盼的脸,她的脸红了,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凯文同学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乔老师表扬了我,同学们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我对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做基础,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三、爱心鼓励心理学家指出: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以及同伴的肯定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

7、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用爱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起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思维创作,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中,教师微笑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使他们喜欢上音乐课,爱上唱歌。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兴趣来

8、了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给予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那些歌唱得好又喜欢表现的同学往往会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爱,每次演唱表演都是这些爱表现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成为陪衬,这就导致这些爱表现的学生在教学中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有信心,而其他孩子则越来越消极。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应该多给其他同学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反复多次的尝试成功的乐趣,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逐步增强。这些胆小害羞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更多的爱去关心他们,而昂他们能够热爱音乐,自信的歌唱,让他们感受到老

9、师对他们的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分小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有位同学说:“老师我想自己改改歌词,行吗?我还想把它画下来呢。”听了孩子单纯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当然可以,大家都可以画一画。”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每个小组共同合作,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非常高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大胆的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四、用心启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10、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我们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和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教材具有鲜明的美的音乐形象,大多是声情并茂的作品。每一首乐曲都展示出一幅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一个和谐的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火车开啦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

11、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见到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的叫声吗?”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坐过火车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坐着火车旅行!”于是我扮火车司机,小朋友乘客,在教室里玩起了开火车的游戏,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并作出简单的律动,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总之,教师必须善于创造良好的气氛,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平等相处,和学生做知己、做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他们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情感,让音乐的美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零距离的融合,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参考文献:全日制九年义务教务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出版社 2001.7 P4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