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子原子专题测试题10.1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 在研究气体的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操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研究物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B.这是一种正确的闻气体的方法
C.该操作利用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
D.研究有剧毒的气体物质时也可用此方法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4.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5.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7.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8.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是由于分子发生了变化引起的是 ( )
A.水蒸气冷凝成水 B.食物腐败
C.水变成冰 D.湿衣服晒干
9.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对该图的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在化学反应中水分子可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13
+10
+16
+11
A. B. C. D.
12.下列关于氧气和液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
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
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故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氧气能燃烧,而液氧不能燃烧
13.下列关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电子数不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二、填空题(共44分)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翰林汇翰林汇
2.在下面有关叙述后的空格里,填写有关的序号。
①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A 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因为
B 20ml的水与20ml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40ml主要原因是
C 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最后清水变成红色,说明
D 一滴水中大约有1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说明
3.每个水分子是由 _______和 ____________构成的。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氯化钠是 ________由____________和构成的。
4.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
5. 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________离子;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带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_个电子。
6.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氧气能助燃而二氧化碳能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拿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银(汞)体温计,温度升高时,汞柱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 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6分)
1.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图(A.B)中的现象:
(1)针筒内的空气容易被压缩:
(2)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3.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
该原子的符号是____。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
的阳离子,X值为___,符号是____。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
的阴离子,X值为___,符号是____。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有______,阳离子的是______,阴离子的是_______。
+10
2
8
+8
2
8
+12
2
8
+13
2
8
A
B
C
D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