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 培英中学 李华课题声现象单元复习课型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了解乐音的特征,并能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及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3、了解“骨传导”、“双耳效应”、“声与信息”、“声与能量”。4、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途径。重难点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课前延伸学生课前完成: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独立填入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 不能传声. 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15时空气中的
2、声速是 m/s. 2、听声音(阅读教材内容)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导:声音通过 、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声音由声源传到两耳的 、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 。3、声音的特性 音色:发声体不同,音色 。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从 Hz到 Hz。超声波:高于 Hz的声音。次声波:低于 Hz的声音。 噪声: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 ,符号 。控制噪声的三条径: 、 、 。5、声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举例: 、 声音能传递能量:举例: 、 情景创设1、 检查课前学
3、生独立完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情况2、 引入复习互动展示课堂导学:导学1、 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例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固体、液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例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 ,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导学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 、 。 (2)声音以 形式向外传播,真空 传声。 (3)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 m/s.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 例3、在
4、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_ _ 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 _ (填序号) 导学3、声音的特征:声音是由 、 、 显示其特征的。 (1)音调: 音调决定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 ; 音调与频率对应关系是: ,音调越高。 ,音调越低。 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 ;频率低于20Hz叫做 . (2)响度: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发声体的 和 应关系: ,响度越大。 ,响度越小。
5、 (3)音色:音品、音质 ,影响音色的因素有:材料、结构。 例4、下面是老牛和蜜蜂的对话,你认为对的是 。老牛:还是我的音调高,响度更比你的大 蜜蜂:虽然我的声音响度小,但我的音调比你高。 例5、当喇叭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 奉献”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音调不同 响度不同 音色不同 频率不同 例6、如图所示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响度大, 图音调高。例7、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
6、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 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应选编号为 、 的琴弦。、如果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 的琴弦。、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分析与归纳 实验研究 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猜想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数字代号)、在
7、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你能说出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导学4、声的利与弊: (1)弊:噪声控制途径: 、 、 ; (2)利: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声音可以传递 。 例8、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例9、下列实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要下雨 导学
8、5、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例10、如第8题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去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小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2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另一个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把泡沫小球弹起,这个现象明 。 例11、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音调 C.判断发声音叉的好坏 D.估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例12、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测: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想出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_. 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声音的响度与_ _有关,振幅_,响度越大 例13、在实验
9、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_。检测反馈及时巩固:1、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对着管口吹气, 由于空气柱的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
10、音的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4、从声音的特征看,人们常讲的“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尖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5、如图所示,甲C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游泳者在水下能 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6、杂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这些声音的_;台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传播。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11、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8、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利用了声音音色不同 10、
12、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1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12、噪声是一种环镜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D在录音
13、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课后延伸探究实验拓展:某同学在观看电视时,发现某些艺术家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下面是常用的两种方法:(1)如图一,用嘴贴着瓶口吹气。(2)如图二,用筷子敲打碗边。这两种方法都能演凑出不同的音阶。课后亲自做一做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这两种方法中产生声音的部位是否相同?如不同,说出它们各自的发声部位。(2)将两种方法中的器具按音阶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图一 a b c d 图 二教学反思1、声现象这章内容相对简单,重在理解与记忆。2、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让学生知道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及理解相关实验探究方法。3、对于路程、速度、时间三个物理量,学生只是在小学学过,但还没有学过用字母表示,所以利用声速进行回声定位的相关计算是学生的难点,应作专题讲练结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强调物理计算题与数学的区别,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