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县城关中学导学案编号课题熔化和凝固周次7主备人董喆审核人 梁校长 董旭光课时2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教务处评价 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学习难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会用图像表示教学流程学习活动预设学习方法与策略课题导入情景设置(实验):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点燃蜡烛,在烛芯下蜡有什么变化? 激活学生:问题
2、导入,引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重新认识的欲望。 认知问题(一级)什么是熔化? 什么凝固? 问题串(二级):1.什么是熔点?什么是凝点?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3.物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自学对学、展示评价:自学对相应问题做出解答,并对不清楚的问题向同伴求的帮助 探究问题(一级)晶体和非晶体融化时有什么特点?探究活动(二级):1.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都相同吗?2.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出是怎样知道的?3.实验:熔化海波和石蜡,让学生观察状态变化并记录温度4.自主绘制海波和石蜡融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图像5.小组讨论:海波和石蜡融化时有什么特点 小组学习、展示评价猜想与实际是否相符,对
3、你有何启示?积极参与讨论,不要做旁观者。反馈1、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A.冰熔化吸收热量 B.冰熔化放出热量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吸热3、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4、寒冷的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爆破,这是由于水发生 时,体积增大引起的。5、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_;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 纠错更正:学生相互纠错,培养互帮学风梳理知识网络(树): 晶体(熔化特点)熔化 非晶体(熔化特点)熔化和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凝固 非晶体(凝固特点)梳理归纳:巩固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