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律伴网()法律服务平台
律伴网()找律师上律伴!
律伴网成都律师罗平: 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应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律伴律师:罗平
律所: 四川旭兴律师事务所
律师名言: 严谨负责、细致专业”的工作态度为客户服务
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应承担什么后果?
律伴律师罗平解答如下: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警告并罚款3万元。若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数据错误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罚款1万-3万元。
存在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行为的,检测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申请延期的,原审批单位不予延期。[罗平律师]
检测机构因此被罚款的,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需承担罚款金额5%-10%的罚款。
可见,政府对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严格,责任处罚力度大。检测机构在进行检测业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出具检测报告时,应严格核查相关数据。检测机构可以设置相关岗位及时更新国家有关工程建筑强制性标准,制定检测报告出具的审批流程,严格把控对外出具的检测报告真实性和准备性。——罗平律师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第八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审批机关同意,不再审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由原审批机关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原审批机关不予延期: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五)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第二十九条 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的;
(五)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六)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转包检测业务的。
第三十条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检测人员未在检测报告上签字,会造成什么法律结果?
律伴律师罗平解答如下:
罗平律师认为:检测报告必须要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时才生效。检测人员未在检测报告上签字,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检测报告无效。若此事发生在司法解决纠纷过程中,因鉴定报告检测人员未签字,导致鉴定报告无效,无法作为证据使用,委托人需重新委托鉴定的,给委托人增加诉讼时间成本和委托鉴定费用成本的,委托方可要求检测机构赔偿。
如若没有给委托人造成损失,检测机构也不用承担什么赔偿责任,只需将检测报告收回,让检测人员补签。但这样一来,委托方势必会对检测机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影响长期合作发展呢?
罗平律师总结: 因此,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把关对待每一份对外出具的检测报告,别让细微差错引发大损失。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
罗平律师认为: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从司法角度分析,检测报告的性质?
律伴律师罗平解答如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般作为验收依据。——罗平律师
罗平律师认为:建设工程发包方与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有争议时,可以委托检测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鉴定,检测机构出具鉴定报告,这时鉴定报告是解决争议的证据支撑。
在司法实践中,检测报告或鉴定报告就是一份证据,法院会依据一份合法有效的鉴定报告作出判决。[罗平律师]
文章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