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几分之一》学生活动设计
塘步镇赤水小学 张金微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的知识基础上,来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为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由于本校是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较落后,没有多媒体的教学条件,所以一切的教学准备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以两个事先打印好的、平均分好份数的蛋糕图作为引入,还事先准备了一些图形,学生准备了颜色笔,直尺。
现在将本节课有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简单介绍一下:
活动一:切蛋糕(蛋糕图片)
第一环节:认识
1.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切蛋糕,把它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怎么切,再次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仔细观察,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也可以用分数 来表示,板书: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写分数 ,向学生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结合刚才切蛋糕的过程说说分数 各部分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来逐步完善对分数
的认识。
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 的理解。
3.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对 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一个苹果、一块饼干等等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可以表示这个物体的 。
集体总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物体的二分之一。
第二层次:认识 (出示蛋糕图片)
我设计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变成四个小朋友分一个蛋糕,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切,提问:这个时候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 的?
老师总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 。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在学生认识了 的基础上认识 的,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的迁移,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二:创造分数
第一环节:创造 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各种平面图形,从中挑选一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它的 ,并说说自己创造的过程,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提问:为什么我们刚才交流的图形不一样,涂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用 来表示呢?
从而归纳总结提升出分数的本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 。
第二环节:创造更多的分数
在认识了 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同样大小的圆形,动手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在经历动手创造的过程中,扩充自己所认识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在学生活动时,选取一些不同的分数比如: , 和 写在黑板上。
提问:刚才大家用相同的圆,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一样呢?
让学生合作交流,发现问题的本质。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则分数的分母也就不同;表示的都是这样的一份,所以分子都是1。
活动三:比较大小
让学生根据这些圆形阴影部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在圆形下写上相应的分数,面对按 照从大到小排列的一组分数,让学生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教师总结:同样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