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配电架空线路验收规范表
序号
验收内容及标准
类别
备注
应含有资料或文件
1.1
设计资料(含施工图、材料单等)、变更设计文件
一类
1.2
完工图纸
一类
1.3
接地电阻实测值统计
二类
1.4
柱上开关和配变应有出厂说明书、合格证、试验统计和铭牌;刀闸和避雷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试验统计和铭牌
二类
1.5
杆塔市政计划审批文件或相关协议文件
二类
1.6
监理资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隐蔽工程签证、工程完工报验单)
一类
材料
2.1
金具和其它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杆塔及基础埋设
3.1
杆塔
表面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三类
中间检验
3.2
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超出0.1mm,长度≤1/3周长
三类
中间检验
3.3
杆身弯曲不应超出杆长1/1000
三类
3.4
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出50mm
三类
3.5
电杆埋深应符合要求;电杆基础坑深度许可偏差应为+100mm、-50mm
三类
中间检验
3.6
拉线盘埋设深度通常大于1.2m
三类
中间检验
铁塔基础:2.5*2.5*2.5m
基础保护层:1.3*1.3m
三类
中间检验
3.7
铁塔各部件连接牢靠,无锈蚀现象
三类
3.8
铁塔距离地面4m以下应使用防盗螺栓连接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3.9
直线杆倾斜不应大于杆梢直径1/2;转角杆、终端杆倾斜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铁塔歪斜度小于10/1000
三类
3.10
喷刷杆号、相色符合标准要求,杆号底部应离地面3.5m以上,并清楚、正确
三类
杆塔拉线、横担、金具、瓷瓶
4.1.1
横担
横担端部上下、左右歪斜不应大于20mm
三类
4.1.2
转角 > 30°应安装十字横担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4.1.3
30°>转角 >15°安装双横担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4.1.4
最上层横担和杆尾距离大于0.3m
三类
4.1.5
同杆架设裸导线线路横担间最小距离应满足要求(单位:m)
导线排列方法
直线杆
分支杆或转角杆
10kV和10kV
0.8
0.5
10kV和0.4kV
1.2
1
0.4kV和0.4kV
0.6
0.3
二类
4.1.6
同杆架设绝缘线横担间最小距离应满足要求(单位:m)
导线排列方法
垂 直 距 离
水 平 距 离
10kV和10kV
0.5
0.5
10kV和0.4kV
1.0
—
0.4kV和0.4kV
0.3
0.3
二类
4.1.7
单横担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二类
4.2.1
金具
连接牢靠,无显著锈蚀现象
三类
中间检验
4.2.3
绝缘导线应采取专用连接金具,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4.3
瓷瓶
安装牢靠,完整、无破损
二类
中间检验
4.4.1
拉线
拉线装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4.2
拉线棒外露地面部分长度应为500~700mm
三类
中间检验
4.4.3
拉线应牢靠受力,并无显著松股现象
三类
4.4.4
在道路边上拉线应装设警示保护套管
三类
4.4.5
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一个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碍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二类
4.4.6
跨越道路拉线,对路面中心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三类
导线架设
5.1
不一样金属导线连接应有可靠过渡金具
二类
5.2
导线不应有断股、扭曲等现象
二类
中间检验
5.3
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接头,不应超出1个;交叉跨越档距内不许可有导线接头
二类
中间检验
5.4
导线接头位置和导线固定处距离应大于0.5m
三类
中间检验
5.5
接地环、故障指示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5.6
绝缘导线线芯裸露部位应采取对应绝缘方法,并预防雨水侵入。
三类
5.7
绝缘导线在直线杆上固定应采取有绝缘绑扎线
三类
中间检验
5.8
应在耐张杆、终端杆将导线尾线(预留1m)反绑扎在本线上或加装马鞍螺丝
三类
5.9
10kV和1kV以下导线同杆架设时,1kV以下线路严禁穿越10kV线路分断点,且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5.10
导线弧垂应在要求范围内
三类
5.11
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三类
5.12
导线边线和建筑物之间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列数值:裸线高压—1.5m,绝缘线高压—0.75m(人不易靠近时可为0.4m);裸线低压—1.0m ,绝缘线低压—0.2m
二类
5.13
线路下面建筑物和导线之间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下列数值:裸线高压—3m, 绝缘线高压—2.5m;裸线低压——2.5m, 绝缘线低压——2.0m
二类
5.14
和道路、树木等安全距离应满足规程要求
二类
5.15.1
最小相间距离
档距40m及以下0.6m(10 kV) 0.3m(0.4 kV)
三类
5.15.2
档距50m 0.65m(10kV) 0.4m(0.4 kV)
三类
5.15.3
档距60m 0.7m(10kV) 0.45m(0.4 kV)
三类
5.16.1
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和邻相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净空距离
裸导线:10kV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
三类
中间检验
5.16.2
绝缘导线:10kV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
三类
中间检验
5.17.1
线路导线和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净空距离
裸导线: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
三类
中间检验
绝缘导线: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50mm
三类
中间检验
接地
6.1
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Ω,但在市区共用零线接地者可小于10Ω;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及以下接地装置和其它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二类
6.2
接地装置连接应牢靠,地面部分及接地体引出线垂直部分应采取镀锌接地体,焊接处应涂防腐漆
三类
中间检验
6.3
采取搭接焊时,应符合:扁钢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2倍,四面施焊;
圆钢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6倍,双面施焊;圆钢和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6倍
二类
中间检验
接户装置
7.1
档距内接头不应超出1个
三类
7.2
两端应设绝缘子固定,绝缘子安装应预防瓷裙积水
三类
7.3
绝缘线外露部位应进行绝缘处理
三类
7.4
不一样金属导线连接应有可靠过渡金具
三类
中间检验
7.5
引下线和低压绝缘线和接户线、平行线、入表线之间连接应采取绝缘穿刺线夹进行连接。
三类
7.6
进户端支持物应牢靠
三类
中间检验
7.7
跨越街道低压接户线至路面中心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通车街道;6m;人行道:3.3m;巷、弄里:3m
二类
7.8
低压接户线或平行线和建筑物相关部份距离大于下列数值(达不到应加装保护套):
低压接户线或平行线和下方窗户垂直距离30cm;
低压接户线或平行线和上方窗户或阳台垂直距离80cm;
低压接户线或平行线和窗户或阳台水平距离75cm;
低压接户线或平行线和墙壁、构架距离5cm㎝。
二类
7.9
不应从高压引线间穿过
三类
7.10
低压接户线、平行线和弱电线交叉跨越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低压接户线在弱电流线路上方60cm;低压接户线在弱电流线路下方30cm;
三类
7.11
接户线固定端当采取绑扎固定时,其绑扎长度应符合:10mm2及以下≥50mm;10~16mm2≥80mm;25~50mm2≥120mm;70~120mm2≥200mm;
三类
中间检验
7.12
中性线反复接地
二类
7.13
线间距离:自电杆引下≥200mm,沿墙敷设≥150mm
三类
电气设备
9.1
共性
安装应牢靠可靠;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一样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方法;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缝、破损等现象
二类
中间检验
9.2.1
杆上变压器
应装设4面警示标志牌
9.2.2
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靠,高压跌落式应安装在朝向路心及轻易操作一侧
三类
符合设计要求
9.2.3
油枕、油位正常,硅胶无变色,无渗漏油现象
三类
9.2.4
装设高于3m以上,接地体连接牢靠
二类
9.2.5
水平倾斜小于台架根开1/100
三类
9.2.6
高低压套管连接紧密、牢靠
三类
9.3.1
杆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
水平倾斜小于托架长度1/100
三类
9.3.2
应装设4面警示标志牌
三类
9.3.3
应将开关操作机构安装在朝向路中心一侧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9.3.4
外壳洁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低于要求值
三类
9.3.5
操作灵活,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
二类
9.3.6
装设高于3m以上,接地体连接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9.4.1
隔离刀闸
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安装牢靠
二类
9.4.2
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大于200mm空气间隙
二类
9.4.3
三相连动隔离刀闸三相隔离刀刃应分、协议期
二类
9.5.1
跌落式开关
各部分零件完整,安装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9.5.2
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二类
9.5.3
安装牢靠、排列整齐,熔管轴线和地面垂线夹角为15°~30°。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大于500mm
三类
中间检验
9.5.4
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
二类
9.6.1
避雷器
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 10kV时,大于350mm;1kV以下时,大于150mm
三类
中间检验
9.6.2
引线直、连接紧密,采取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引上线:铜线大于16mm2,铝线大于25mm2;2.引下线:铜线大于25mm2,铝线大于35mm2。
三类
中间检验
9.6.3
引下线连接牢靠
三类
9.7.1
低压保险丝(片)
无弯折、压偏、伤痕等现象
三类
9.7.2
严禁用线材替换保险丝(片)
二类
备注:类别属于一类验收项目不含有者,验收人员可拒绝参与验收。
二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拒绝送电。
三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在整改完成合格后或在特殊情况下可给送电。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隶属设备验收规范表
序号
验收内容及标准
类别
备注
10kV电力电缆
1.1.1
验收含有资料部分
*设计资料、完工图纸、材料表、设计变更资料。
一类
1.1.2
电缆及其附件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
三类
1.1.2
*电缆敷设完工报表、电缆接头安装完工报表、电缆试验报表、电缆走向路径图(设计部门负责在配电部提供地理信息底图进行描绘,施工单位负责标注10kV电缆中间头离管沟标桩实际距离)
一类
1.1.4
*监理资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工程完工报验单、隐蔽工程验收统计、工程质量评定表、监理汇报)
一类
1.2.1
电缆敷设工艺要求
电缆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一类
1.2.2
敷设电缆是否有使用防捻器
二类
中间检验
1.2.3
电缆和电缆头均应悬挂标示牌,标示牌悬挂在电缆头终端头下端显著位置,标示牌上内容应表现线路名称、用户名称、电缆规格、型号、长度、用途及起迄点;电缆终端头型号、电缆接头型号、电缆接头编号,施工单位(班组)、施工日期。
三类
1.2.4
在电缆拐弯处、人井内两端及直线段每隔10米处装设滑车,电缆表皮不得破损严重,如有破损应采取方法避免电缆所以进水。
二类
中间检验
1.2.5
电缆敷设完未制作接头前电缆端头应有密封防水
二类
中间检验
1.2.6
电缆和其它管线同沟敷设时,不得相互交叉或紧贴平行走向;若交叉或平行,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若安全距离不足,应采取有效隔离方法。
二类
中间检验
1.2.7
在电缆终端头、中间头、拐弯处、工井两端及直线20米处应装设标示牌。
三类
中间检验
1.2.8
变电站新出或改接电缆时,电缆终端头预留长度20m。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1.2.9
电缆沟中电缆在支架上摆放应在同层、同侧
二类
中间检验
1.2.10
电缆穿管应从最下层穿过并在同侧同管位。
二类
中间检验
1.2.11
三芯交联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15D,D为电缆直径)
二类
1.2.12
电缆直埋应有保护管,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5米
二类
中间检验
1.2.13
电缆线路和建筑物基础相互许可最小距离应满足≥0.6米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中间检验
1.2.14
电缆端子裸露部分和路面(≥7米)、树木(≥2米)、建筑物(≥1.5米)许可最小距离应满足要求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
1.2.15
10kV电缆端子裸露部分相间许可最小距离应满足户内≥125mm、 户外≥200mm。
一类
1.2.16
电缆头杆号、两个终端头相位应正确
一类
1.2.17
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以上2米应用镀锌钢质保护管加以保护,保护管根部应伸入地下0.1m;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应做成喇叭形。
二类
中间检验
1.2.18
电缆头杆距离地面3米处应悬挂“严禁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
三类
1.2.19
单根电缆穿管沿电缆走廊路径直线段每间隔50米及转弯处、接头部位应有显著标桩
三类
1.2.20
电缆排管敷设时,接头两侧工井内应各预留2米电缆
二类
中间检验
1.3.1
接头安装工艺
电缆终端头屏蔽层切断处至接线端子相间不得有接触,若交叉距离应大于25mm
二类
中间检验
1.3.2
接头材料应和设计要求相符
一类
中间检验
1.3.3
新建电缆应按“五阻值”工艺要求施工
二类
中间检验
1.3.4
中间头制作完成后半小时内不得移动
二类
中间检验
1.3.5
铜屏蔽层、半导电层切剥尺寸符合厂家要求
二类
中间检验
1.3.6
应力管安装位置应正确
二类
中间检验
1.3.7
主绝缘表面应无划痕,半导电层应剥除洁净,不得往返清洗绝缘表面
二类
中间检验
1.3.8
防水包缠位置应正确
二类
中间检验
1.3.9
中间接头安装位置应在直线段上,拐弯不得有中间接头
二类
中间检验
1.3.10
平行两个中间接头应保持0.5米以上净距
三类
中间检验
1.3.11
中间接头应采取防爆盒进行保护
三类
中间检验
1.3.12
10kV电缆中间接头应安装在接头井内(接头井长度要求2米以上)
二类
中间检验
电缆分支箱
2.1
资料
安装结构图及安装图、厂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和厂家提供技术资料
二类
2.2.1
安装工艺要求
构件应完整(包含备件)
一类
2.2.2
支持绝缘子、穿墙套管、绝缘护套应无裂痕和划痕
一类
2.2.3
分支箱编号、电缆相位应正确
一类
2.2.4
分支箱柜体四方应贴有“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及设备属性铭牌, “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规格:10×30cm,宋体,36号
二类
2.2.5
主干线电缆连接端子应在内侧,分支端子在外侧面
二类
2.2.6
电缆在箱体内应能清楚看到所挂电缆标示牌(铭牌上内容应表现线路名称、用户名称、电缆规格、型号、长度、用途及起迄点、电缆头型号、电缆接头型号、电缆接头编号,施工单位(班组)、施工日期。)
二类
2.2.7
分支箱基础底座应无裂缝,全部电缆孔洞用水泥封堵并在底座填沙,回填沙子不低于靠近基础底座20cm,以防小动物进入箱体内
二类
中间检验
2.2.8
分支箱基础表面水泥地打平,装饰和环境相协调,混凝土应为C20标号
二类
2.2.9
接地外露部分应涂刷黄绿相间标志,应设置两点以上接地,测量处应使用螺栓连接,并做成拱形,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明敷接地线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黄色和绿色相间条纹,明敷处接地线不宜做在操作平台正面,预防操作人操作时绊倒
三类
2.2.10
低压电缆分支箱内空气开关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出线采取铜排连接过渡,铜排规格应满足所供负荷要求,支持绝缘子应完好。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2.11
低压电缆分支箱应设置挂锁孔,便于专用电子锁使用
三类
电缆走廊
3.1.1
资料
电缆走廊计划审批文件及红线图应完整
二类
配改项目由配电部提供;业扩(技业)项目由用户提供
3.1.2
电缆走廊设计图纸、完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包含平、横断面图及邻近相关管线图。
二类
3.1.3
应含有小区内高、低压电缆走廊设计图、完工图及小区总平图
二类
在总平图上进行描绘(自建走廊设计图应经本局相关部门联合审图后方可有效)
3.1.4
监理资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工程完工报验单、隐蔽工程验收统计、工程质量评定表、监理汇报)
二类
3.2.1
共性
电缆管沟及工井盖板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盖板厚度:符合承载设计要求;盖板应采取角钢包边并和主筋焊接;混凝土标号:C20;配筋:有包角钢用Ф8mm,没有包角钢用Ф12mm),全部电缆盖板应完整,无破损、松动。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2.2
全部电缆管、沟应避免和一切管线交叉,应尤其避免和煤气管线交叉,若现场无法避免时,应达成要求敷设要求和安全间距(热力管道平行2m、交叉0.5m;燃气管道平行1m、交叉0.5m;其它管道0.5m;建筑物基础0.6 m;排水沟平行1m、交叉0.5 m)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中间检验
3.2.3
电缆孔洞应用管堵
二类
3.2.4
电缆排管工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2.5
进出线预留管规格及数量是否按方案和设计要求建设到位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走廊施工工艺要求
改建电缆走廊施工要求
4.1.1
工井净距:直线段每隔6米设工作井,每隔24米设接头井。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1.2
工井尺寸:工作井、分支井、拐弯井长度大于1米,接头井长度大于2米。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1.3
在直线、分支、拐弯、电缆中间头处预留工井。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1.4
电缆沟清沟
二类
新建电缆走廊施工要求
4.2.1
电缆走廊基础处理和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2.2
电缆沟预埋件、支架、接地体规格、数量、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防腐方法且焊接质量良好。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2.3
电缆沟应有排水设施。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2.4
电缆走廊拐弯半径应大于1.5米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4.2.5
没有使用电缆排管两端应用专用端盖封堵
三类
4.2.6
非敞开式电缆工井净高应大于1.9米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低压电缆
5.1.1
资料
设计资料、设计变更资料、完工图纸
一类
5.1.2
电缆及其附件出厂合格证
一类
5.1.3
电缆走向路径图(在总平图进行描绘)
一类
5.1.4
电缆明细表(包含电缆起止点、电缆型号、电缆长度)
二类
5.1.5
监理资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工程完工报验单、隐蔽工程验收统计、工程质量评定表、监理汇报)
一类
5.2.1
敷设施工及材料要求
低压配电柜出线主干电缆截面应大于35mm2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5.2.2
分支回路截面大于25mm2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5.2.3
低压电缆供电半径通常小于200米,且不能有中间接头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5.2.4
电缆四芯应等截面,并带铠装(整条电缆均沿室内敷设可不带铠装)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
5.2.5
电缆直埋时应有保护管,深度不得小于0.5米
二类
中间检验
5.2.6
小区各梯位之间电缆、或分接箱至表箱间低压电缆主体部分不许可从房屋下方及墙体内穿管直埋,应沿电缆主沟敷设并挂牌,上墙部分电缆应采取保护管保护并在其转弯处增设工井。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备注:类别属于一类验收项目不含有者,验收人员可拒绝参与验收。
二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拒绝送电。
三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在整改完成合格后或在特殊情况下可给送电,限5日内整改完成。
小区【开闭所、配电站(室)、箱式变、环网开关柜】验收规范表
序号
项目
验收内容及标准
类别
备注
验收含有资料
1.1
资料
应含有齐全设计资料(蓝图、材料单)、计划任务书、材料表、完工图等资料
一类
1.2
应含有电气设备出厂试验汇报和出厂说明书、合格证(高压柜单元、变压器、低压柜单元)
一类
1.3
应含有电气设备安装交接试验汇报
二类
1.4
应含有监理材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工程完工报验单、隐蔽工程签证、质量评定表)
一类
电房建筑物: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
2.1.1
门
小区电房(包含开关站、开闭所、配电站(室)、室内环网柜等,下同)应设两个甲级防火门(一大一小)并向外开启,大门使用门栓挂锁、地栓、天栓,小区大门统一采取防火门(要求铁制、防锈、喷塑),防火门还应带外门框。并加装不锈钢不低于1m防小动物网门(该门应有弹簧装置,确保此门随时处于关闭状态,还应有横栓),规格为1.0m,并带有国家电网企业标志站名牌;全部门(含预防动物板)关上后缝隙小于0.5cm,
大门尺寸:270cm×150cm×4-5cm;颜色:银灰色
小门尺寸:270cm×120cm×4-5cm;颜色:银灰色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1.2
小区电房各大门均应装设行程开关及配套照明。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2.1
窗
窗户应采取塑钢窗,窗外侧加装冲孔钢板网(孔洞小于1公分)、不锈钢防盗窗,门窗应紧密不留缝隙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3.1
墙
小区电房屋顶及各面墙壁不应有渗水,开裂及斑驳现象,小区电房不得有排水管、排污管、通信光缆、煤气管道等非本小区隶属物;通风管道等不得从配电盘顶部穿越
二类
2.3.2
小区电房内墙表面应粉刷白色涂料,地面应铺平整防滑地砖或在打平水泥地上涂耐磨涂料。
三类
2.3.3
设备基础高于地面影响操作时,应增设水泥操作平台,宽度大于80cm
三类
2.4.1
灯
照明灯具不得安装于设备正上方
二类
2.4.2
室内照明电源应分别从两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引至,控制箱部分应设置备自投装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4.3
室内照明应符合电房内照明度设计要求,统一采取工厂防爆照明灯,照明灯具尽可能靠墙安装,不得使用带链条灯具,在出入门应装设双控照明开关
三类
2.4.4
应急灯装设高度为距地面2m,室内应设置最少四盏应急灯(大门两侧各一盏,柜后两侧各一盏),若有单独变压器室,则每间变压器室最少需设两盏
三类
2.5
排气扇
电房须加装低噪音排风机并配温控自启、停装置;若配电室运行环境较差,每区间应加装一个低噪音圆桶式轴流分机,并加装温控器。若高低压设备和变压器共室,最少应装两台排气扇,排气扇应采取圆桶式,并装设温控器进行控制,设置在地面配电室风机视情况装设雨披;为预防小动物闯进,排气扇应加装不锈钢网罩,规格:5mm*5mm
二类
2.6.1
接地装置
接地外露部分应涂刷黄绿相间标志,应设置两点以上接地,测量处应使用螺栓连接,并做成拱形,便于打开测量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6.2
电气设备接地和反复接地共用一个地网,接地网应采取40×4mm镀锌扁钢,沿墙面水平敷设,离地面距离为250-300mm,和墙面间隙为10-15mm
二类
中间检验
2.6.3
接地电阻要求:电房内小于4欧,动力箱小于10欧;明敷接地线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黄色和绿色相间条纹,在高、低压柜、变压器四面要有适量临时检修接地接线柱
二类
中间检验
2.7.1
其它
设于地下室小区电房,应有完好自动抽排水、气装置,应在进出门口设0.15米高预防室外流水排入混凝土门槛
三类
2.7.2
母排穿墙处应采取绝缘隔板,穿墙母排支撑点不应超出1m
二类
2.7.3
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直流柜、配电自动化终端等设备前后应标有黄色安全警示线,黄色安全警示线离设备前后各0.8m,宽度为150mm平行线
三类
2.7.4
小区电房内不应装有用户计量装置电表及开关
二类
2.7.5
室内应洁净、清洁
三类
2.8
电缆沟
电缆沟盖板及其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全部电缆盖板应完整,无破损、松动
二类
全部电缆孔洞应用有机防火堵料封堵并做防水处理;在电缆进出口处应设防火隔墙,并在其上方电缆盖板上做“防火封堵”标志,防火隔墙应采取PFB型电缆防火包,“防火封堵”为红底白字。字体采取宋体,字号应以清楚醒目为标准
电气设备
3.1.1
共性
应按设计图纸施工,设备安装排列应正确,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二类
3.1.2
站内各小开关及全部二次回路各元件,如空开、刀闸、指示灯、交直流熔丝、压板名称、控制开关等应有明确标识,其标牌均采取电脑打印,粘贴标示;开关站、配变站变压器温控箱名称应采取电脑打印标牌,粘贴标示
二类
3.1.3
全部高压设备带电指示器均应采取插拔式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2.1
高压开关柜
设备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二类
3.2.2
高压柜和主接地网应采取扁钢焊接连接,柜内接地母排应和主接地网经过扁钢采取螺栓可靠连接。
二类
3.2.3
应按要求进行保护整定、整组调试合格。
二类
3.2.4
全部连接螺栓应连接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2.5
现场分合、接地指示应完好
二类
3.2.6
操作机构及防误装置应完好
二类
3.2.7
多种表计应完好
二类
3.2.8
柜内照明应按设计要求连接
二类
3.2.9
多种操作工具和解锁应齐全
二类
3.2.10
断路器失压脱扣应解除
三类
3.2.11
通常高压负荷开关设备应配置对应数量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应为带失地保护功效外置式故障指示器,且安装应正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3.1
油变压器
设备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一类
3.3.2
基础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二类
3.3.3
基础固定应焊接牢靠,且不能采取点焊,每点焊接长度应大于为30mm
二类
3.3.4
外壳及中性点和主接地网应采取扁钢搭接焊接
二类
中间检验
3.3.5
硅胶、油位、油色应正常、应无渗漏油现象
二类
3.3.6
全部连接螺栓应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3.7
和高低压柜连接母排相位应正确,应有相色漆或色标
二类
3.3.8
档位应置于II档
三类
3.3.9
压力释放阀临时闭锁压板应解除
二类
3.4.1
干式变压器
设备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一类
3.4.2
基础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二类
3.4.3
基础固定应焊接牢靠,且不能采取点焊,每点焊接长度最少为30mm
二类
3.4.4
外壳及中性点和主接地网应采取扁钢搭接焊接
二类
中间检验
3.4.5
全部连接螺栓应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4.6
外壳应完好,铭牌应设在外壳上显目位置,高低压侧应有显著标示
二类
3.4.7
和高低压柜连接母排相位应正确,应有相色漆或色标,连接可靠
二类
3.4.8
应有温控器和冷却风扇且完好,并对温控器进行220V通电调试正常
二类
3.4.9
小区电房有贴邻住户时,应做好降噪、隔热处理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5.1
低压开关柜
应按图纸施工,安装排列应正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5.2
设备型号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完好
一类
3.5.3
低压柜和主接地网应采取扁钢焊接连接,柜内接地母排应和主接地网经过扁钢采取螺栓可靠连接
二类
中间检验
3.5.4
相位排列应正确,应有相色漆或色标
二类
3.5.5
全部连接螺栓应连接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5.6
现场开关分合指示应完好
二类
3.5.7
无功赔偿应完好且有自动投切装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5.8
多种仪表应完好
二类
3.5.9
多种操作工具应齐全
二类
3.5.10
低压断路器失压脱扣应解除
三类
3.6.1
箱式变
设备型号及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应经联合审图合格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
3.6.2
箱变柜体四方应贴有“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及设备属性铭牌;设备属性铭牌上应标明:型号、额定电压、容量、重量、体积、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厂家等。
“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规格:14×60cm,宋体,36号。
二类
3.6.3
地基不应凹陷、下沉,箱变固定应焊接牢靠,且不能采取点焊,每点焊接长度最少为30mm。地基础底座应无裂缝,全部电缆孔洞应用水泥封堵并在底座填沙,回填沙子不低于靠近基础底座20cm
二类
中间检验
3.6.4
外围应设围栏且高度大于2.5m,围栏应采取镀锌钢质材料且安装牢靠,并装有挂锁门栓
二类
3.6.5
围栏应装设“止步 高压危险”标示牌规格:500×400mm及“严禁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规格:200×160mm
三类
3.6.6
各功效室应有标示牌
三类
3.6.7
开关转换位置处应标明各开关位置状态, 标示牌白底红字,字体30×20MM
三类
3.6.8
通风设备和室内照明应完好
三类
3.6.9
高压负荷开关(环网)应完好,分合位置指示应正确
二类
3.6.10
变压器硅胶、油色、油位应正常,应无渗漏油现象
二类
3.6.11
变压器外壳和中性点和主接地网连接应采取扁钢搭接焊接牢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6.12
无功赔偿装置应完好且有自动投切装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6.13
多种表计应完好
二类
3.6.13
箱变多种操作工具应齐全
二类
3.6.14
进出箱变高、低压出线电缆孔应进行防火防水封堵
二类
中间检验
3.6.15
安装地点应留有消防通道和箱变吊装通道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
3.6.16
围栏内空地上应浇注水泥
三类
3.7.1
环网柜
设备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一类
3.7.2
环网柜体四方应贴有“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及设备属性铭牌;设备属性铭牌上应标明:型号、额定电压、容量、重量、体积、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厂家等。
“当心触电”安全标识牌规格:14×60cm,宋体,36号
二类
3.7.3
开关柜和主接地网应采取焊接连接,应可靠
二类
中间检验
3.7.4
环网柜基础底座应无裂缝,全部电缆孔洞用水泥封堵并在底座填沙,回填沙子不低于靠近基础底座20厘米
二类
中间检验
3.7.5
现场分合、接地指示应完好
二类
3.7.6
操作机构应完好
二类
3.7.7
多种表计应完好
二类
3.7.8
柜内熔断器安装方向应正确
二类
3.7.9
应采取带失地保护功效外置式故障指示器,且安装正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3.7.10
配置防潮加热器电源应按要求连接
二类
备注:类别属于一类验收项目不含有者,验收人员可拒绝参与验收。
二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拒绝送电,整改完成合格后送电。
三类验收项目不合格者,验收人员可在整改完成合格后或在特殊情况下可给送电,限5日内整改完成
自建小区电房土建要求
序号
项目
验收内容及标准
类别
验收含有资料
1.1
小区电房和小区内电缆走廊设计资料(蓝图、材料单、图纸审查意见)、材料表、完工图、等资料应齐全
一类
1.2
应有监理材料(工程开工报审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工程完工报验单、隐蔽工程签证、质量评定表)
一类
电房建筑物: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
2.1.1
门
小区电房(包含开关站、开闭所、配电站(室)、室内环网柜等,下同)应设两个甲级防火门(一大一小)并向外开启,大门使用门栓挂锁、地栓、天栓,小区大门统一采取防火门(要求铁制、防锈、喷塑),防火门还应带外门框。并加装不锈钢不低于1m防小动物网门(该门应有弹簧装置,确保此门随时处于关闭状态,还应有横栓),规格为0.5cm,并带有国家电网企业标志站名牌;全部门(含预防动物板)关上后缝隙小于0.5cm,
大门尺寸:270cm×150cm×4-5cm
颜色:银灰色
小门尺寸:270cm×120cm×4-5cm
颜色:银灰色
一类
见附图
2.1.2
小区电房各大门均应装设行程开关(达成开门时灯开,关门时等关效果)及配套照明。
一类
2.2.1
窗
窗户应采取塑钢窗,窗外侧加装冲孔钢板网(孔洞小于1公分)、不锈钢防盗窗,门窗应紧密不留缝隙
一类
2.3.1
墙
小区电房屋顶及各面墙壁不应有渗水,开裂及斑驳现象,小区电房不得有排水管、排污管、通信光缆、煤气管道等非本小区电房隶属物;通风管道等不得从配电盘顶部穿越
一类
2.3.2
小区电房内墙表面应粉刷白色涂料,地面应铺平整防滑地砖或在打平水泥地上涂耐磨涂料。
二类
2.3.3
设备基础高于地面影响操作时,应增设水泥操作平台,高度以方便操作人员而定,宽度大于80cm
二类
2.4.1
灯
照明灯具不得安装于设备正上方
二类
2.4.2
室内照明电源应分别从两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引至,控制箱部分应设置备自投装置。
二类
符合设计要求
2.4.3
室内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