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循 证 护 理 学
案 例
一、病 史
龙尚品 女 54岁 ,主诉突发心悸、胸闷、气促9小时。9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心悸及胸闷、气促、发作时伴有大汗淋漓,有头晕、眼花,有眩晕感,有四肢无力感,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咖啡色,伴咳嗽,无发热、畏寒,无明显频死感,无撕裂样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摔倒、无惊厥、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为科,查体 T 36.4℃,P 89 次/分,R 21次/分, BP162/78mmHg。病来精神、饮食睡欠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二便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1--0.25mv。右室导V3R-V
6R呈rS型,其ST段不抬高。
血常规示:白细胞15.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6。
肌钙蛋白阳性;电解质、肾功能正常。
心肌酶:CK 820U/L、CK-MB 62U/L、LDH 283 U/L、
HBDH 197U/L.
医疗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Killip Ⅱ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级 极高危险组
根据以上病史,提出以下循证护理问题:
如何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指导?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 冠心病患者;
2、与冠心病患者有关的健康教育;
3、文献评级:A 、B 级。
(二)排除标准
1、非冠心病患者;
2、非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3、文献评级C级。
三、检索数据库
1. 维普
2. 万方
3.中国知网
四、康复锻炼指导的护理措施:
共检索出文章33篇,通过筛选及评级,纳入9篇。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针对提出的循证护理问题拟定以下的护理措施:
1、 遵从医生的嘱咐,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度运动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如轮替活动肢体、屈膝,摆动双臂,活动颈、肩关节,起坐,然后下床,靠在椅上,自己进餐,洗漱,入厕;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如有氧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目标心率(运动后心率)通常较休息时加快20次/分,运动时间可持续20-60分钟,可每日1-2次。尽量避免奔跑、跳跃,因为有时会因此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高龄患者出汗反应差,因此散热也慢,故不耐热,所以在气温高或湿度大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运动前后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热身期和恢复放松活动。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的机能、增强体质。
2、 适量的运动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促进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增多、血管增粗、血管弹性增加。运动量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做剧烈运动,以散步、保健操、太极拳为主,运动时有不适要停止活动。冠心病早晨交感神经兴奋,易引起心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因此,冠心病患者应选择在下午和晚上。不要受凉、上呼吸道感染,防止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加重病情。
3、 冠心病病人不能完全依赖药物治疗,应该采取综合疗法,运动是其缺少的。但是运动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必须注意: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运动前不宜饱餐,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运动后避免吸烟。
五、实施效果评价
正确的康复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患者及其家属予以重视,这就需要病人了解或掌握相关疾病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少玲. 冠心病病情变化的时间规律性及护理[J]. 实 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2010,14( 6) : 28 -29.
【2】刘彩珍,侯晓莲.冠心病患者介入性治疗后的健康指导.中 国实用医药.2009年31期.
【3】仲玉琴,陈静.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6期万虹.
【4】李军.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11期.
【5】黄华英.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现代养生.2009 年4期.
【6】白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与护理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83.
【7】化晓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4):83.
【8】张文惠,陈秋丽,陈雪萍,等.健康教育对老年性便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5):1918-1919.
【9】刘晓红.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5):4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