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复习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文学常识、主题
2.易考实词梳理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链接中考
二、文学常识及主题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范文正公集》。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文章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三、易考实词梳理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嘱托。
(二)古今异义
1.越 明年
越: 古义:及,到了
今义:越过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动词,写文章
今义:名词,文章
(三)重点实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百废具兴 兴:兴办。
3.樯倾楫摧 樯:桅杆 倾:倒下 楫:船桨 摧:断折
(四)一词多义
1. 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2.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3.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四、重点语句默写、翻译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五、链接中招
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两句诗,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哪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1)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
(2)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目的: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六、作业:完成 《试题研究》P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