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活动:狐狸和兔子活动目标:1.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2.知道遇事要动脑筋,要机智、勇敢。3.初步学会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学习词:溜、暖、炕等。活动准备:配套配乐故事磁带或CD,录音机,贴绒动物形象。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说到了哪些动物?(根据幼儿所说分别出示贴绒教具。)2.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录音带播放的故事。教师随故事情节演示贴绒教具。提问:狐狸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哪些动物来帮助过小兔子,结果怎样?最后是谁帮助兔子赶走了狐狸,夺回了自己的家?3.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小结:遇到事情要勇敢,多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4.幼儿与教
2、师一起阅读幼儿画册,边看边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词:溜、暖、炕等,能发准音,理解词意。并指导幼儿学习狐狸和兔子、公鸡的三段对话,狐狸说:“我一跳出来”,兔子:“我怎么能不哭呢”,公鸡:“喔喔喔,我用脚跟走路”。活动延伸: 1.将故事录音带放在语言角,让幼儿边看幼儿画册边听故事。 2.可以让孩子尝试根据故事内容画连环画。故事活动:“狐狸和兔子”活动反思这是一则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它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向幼儿讲述兔子遇险、小狗、熊、水牛、公鸡相救、狐狸得到惩罚这一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欣赏故事,从中体会出同伴之间是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欺负弱小的人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的道理。整个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我预期的活动目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寓唱于趣,是这个活动设计的一大亮点。能够做到紧扣目标,但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单一,应该运用头饰让幼儿表演故事。通过这节活动,让我认识到非常重要的两点:(1)课前要准备充分。如果进入主题(音乐响起),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玩玩。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讲动词、学动作、扮小动物走我想效果会更好。(2)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和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