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授课时间: 编号: 备课组长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情境创设,目标引导
1、故事导入:“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一段颁奖词,你知道这段颁奖词中的“他”是谁吗?—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名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结合部,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马班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在这条深山中的邮路上王顺友走过20个春秋,平均每年有330天在路上,他行走的距离相当于21个红军长征。20年间王顺友从没丢失一个邮件,投递准确率百分之百。今天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一起去认识另外两个像王顺友一样的“信客”吧!
2、指读目标。
二、组织独学,关注状态
(学生在预习后的学习)
1、学生迅速回顾预习内容并巩固。2、对子检查预习并上报预习情况。
课题:信客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预展+展训)
主备:
复备:
三、促进互学,暴露问题
对学→群学→小展示。
教师:关注学生状态,提醒责任人履职,或参与点拨或讨论。进一步作好学情调查。
由C层展示,其他补充或完善。并将问题及预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
四、评价检测,反馈落实
1、组织各组抽签决定大展示顺序。
提示:可用角色表演、辩论赛等多样形式来展示。
2、各组准备。
3、各组依次大展示。
教师做好组织,提醒站位等要求,做好追问等工作。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能准确掌握基本字词等基础知识,并用简洁语言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体味信客的漂泊一生和优秀品质。
3、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信”的理解,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一、导入新课,进入情境。
听教师(学生)故事导入;读目标。
二、自主预习,卓尔不群!
(一)查资料,准确精练我能记。
1、走近作者。(我能说出作者、国籍、作品等常识,还有很多呢----)
2、了解背景。本文主人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从事的工作大致情形如何?
(二)读课文,生动感人我能讲。(心诚则灵:有技巧的读,三遍就能让我成为朗读高手。)
1、我认为下面这些生字词很重要,我要牢牢掌握它们。
2、我印象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很多,让我来举两个例子,与大家分享我的初步理解吧。(老师提示:可在课本原文中做出旁批)
3、我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四部分的内容。【方法提示:什么人(主人公)做了什么事。】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在那个时代做一个优秀的信客有着怎样的特点,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提示:有根据有结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三)深思考,思维激荡我能析。(综合考查,谁能比我棒!)
1、认真读了课文后,信客的一生让我对“信客”中的“信”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
2、信客不再坚持做信客了,人们才想起他的好处,就连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人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信客和善良的人们让我明白了一个可贵的道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3、为了表达我对这位信客的赞美,我要为他写一则墓志铭。(老师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可参考“故事导入”中的颁奖词)
三、合作研讨,智慧共享!
1、小组对学。2、小组群学。3、组内小展示。
四、展示提升,喜摘硕果!
1、大展示。题(二)第3、4题, 题(三)1-3题
2、归纳整理
(1)我的疑惑:
(2)教师评价、归纳或强调:
(3)笔记整理归纳:
(4)迅速记忆。
3、迎接检测。
可涉及基础与运用。例:1)字词积累考查。例字略。
2)课题理解。题目略。
3)文段阅读。文段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