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报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2. 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
3、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春来了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听唱法 讲解法 范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弹唱<<小燕子>>.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师:春天美吗?
生:美!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用四字成语: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等)
师:恩,同学门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报春>。(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师:通过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吗?
生:。。。
师: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啦?
师: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
2.发声练习: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
板书:
.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讲解: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歌曲的调号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愉快活泼、旋律优美)
师点评:说的很好,这首歌曲愉快活泼,旋律优美舒展,歌词布谷鸟的叫声使整首曲子充满了趣味.
4.学唱歌曲第一段
〈1〉用LU轻轻跟琴声熟悉、学习旋律(哼唱曲调二遍)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歌词。
〈3〉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默唱整首歌曲(只做口型,不发声音。)
〈4〉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清唱歌曲整首歌曲,耳朵仔细听范唱。
〈5〉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1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布谷鸟唱起歌来特别轻盈富有弹性、我们学着布谷鸟声音来演唱歌曲。) 〈6〉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2段。
师:“春天,春天你快来吧!”说明春天来了吗?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应该用着什么样的心情演唱?
生:……
师:对,说明人们盼望春天的到来,应该带着急切盼望心情连起来唱,换气时也要急速换气。咬字吐字要清晰,用这种方法再唱一遍。
〈7〉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3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
〈8〉加入感情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提醒孩子们在唱布谷时,要唱的有弹性,跳跃,四分休止要唱出来,还要用高兴的心情去演唱整首曲子,老师范唱。)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为歌曲配上适当的表演动作.
2.全班演唱歌曲,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提醒伴奏的同学要注意3拍子的强弱规律)
3.分组表演,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同学们春天真美啊,老师这有一首好听儿歌要送给春姑娘吧。请大家把书翻到15页,请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机,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支舞蹈,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幅画,下课后小组讨论你心目中的春天,并把你心目中春天的景象画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拓展思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嘀哩嘀哩》
唱《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 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有强弱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 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 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 教师范唱
2、 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 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 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 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 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 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五、作业设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唱唱《春天的小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杜鹃圆舞曲》《春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2、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
3、通过律动《春天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2.感受歌曲《春晓》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小杜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小杜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
师:对!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用相应的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听、分段听来欣赏《杜鹃圆舞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在听赏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 欣赏《杜鹃圆舞曲》
1.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杜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
处 处 闻 啼 鸟 。
夜 来 风 雨 声 ,
花 落 知 多 少 。
师:这首诗小朋友们读过吗?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不止读过,还很熟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师:读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点什么?
生回答:音乐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放伴奏音乐) 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
1、生读诗。(师在旁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
2、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诗歌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