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殊行绝才、诗文兼佳,对当世及后世的文学发展皆有深远影响,育儿教子是苏轼诗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题材类型。苏轼教子以儒学为核心,体现出鲜明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这些教子诗文是苏轼个人情志在家庭中的体现,亦是优良家风的传承载体,兼具文学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关键词苏轼;教子诗文;淑世精神;艺文情怀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宋代文坛群星璀璨、名家辈出,苏轼无疑是其中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存在,他不仅仅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成就卓著,在育儿教子方面亦颇有心得。苏轼多以诗文教子,这些教子诗文虽非政论、章奏一类关涉国计民生、治乱兴亡的宏文巨制,但作为“齐家”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在传
2、统儒学“修齐治平”的人格养成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国家兴衰、社会治理、个人修养息息相关。因此,苏轼的教子诗文,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亦且包含政治理想、人生修养、艺文观念等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检阅苏轼诗文,教子诗有 首,文有 篇,还有提及日常教子片段与记录孩子成长经历的诗文作品数十篇。这些作品是苏轼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凝聚着苏轼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反映出眉山苏氏诗书继世的家风传承。目前学界对苏轼教子诗文的专题研究仍待完善,本文以教子理念为切入点,从立德、学文、修身三个方面阐释苏轼教子诗文中所蕴藉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旨在探析儒家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深远影响与现实意义,拓宽对苏
3、轼诗文作品的研究维度,进一步深化对苏轼文学史形象的认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总第 期)一、立身明理、心怀仁义:儒学德行的恪守与践行苏轼自幼承其父苏洵亲自教导,更有知书达理的母亲程氏言传身教,故而熟谙儒家经史典籍,有十分深厚的儒学修养。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积极入世、忠君爱民、经邦济世的淑世精神根植于苏轼心间,奠定了苏轼立身处世的思想基础。苏轼为人正直且心怀仁义,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刚毅敢言、心系百姓,这份对儒学德行的恪守与践行也体现在他的教子理念上。苏轼生有苏迈、苏迨、苏过、苏遁四子,除苏遁不幸早夭,其余三子皆受到苏轼的悉心教导。魏 氏 春 秋 有 言“士 有
4、 百 行,以 德 为首”卷九,苏轼教子以立德为先,正其身、端其行而后学文,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处世态度。苏轼鼓励孩子积极入仕,但也告诫孩子们不可为功名仕途所困,更不可忘却为官为民的初心与使命。当苏轼的长子苏迈科举中第,准备赴任德兴尉之时,苏轼并未表现出欣喜之情,也不曾寄希望于儿子此去光耀门楣,而是赠砚台一方给苏迈。砚台上刻有迈砚铭 一篇,为苏轼手刻,一字一句、一笔一划皆是对孩子的劝诫与期许。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卷十九苏轼以此文劝诫儿子要求知若渴、积极上进,一直努力学习,理财的时候常想着给予他人,判案之时要常怀仁义之心。迈砚铭
5、 短短四句,真挚朴实,所言皆是肺腑之言,是苏轼多年宦海沉浮得出的经验之谈、处世之道与人生体悟,亦是一份责任与坚守。苏迈承教于父亲,为官颇有其父之风,无愧于朝廷所托,无愧于一方百姓。饶州府志中对苏迈评价极高:“文学优赡,政事精敏,不事鞭 朴,民 自 不 忍 欺,后 人 为 立 景 苏堂。”卷十三德兴县此中所言,苏迈学养深厚、精通政事,宽仁待民,深受民众的信任与爱戴。苏轼对长子也非常满意,称“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卷五十三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尚 书 中 有“民 惟 邦 本,本 固 邦宁”尚书正义卷七之言,孟子亦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注疏卷第十四上苏轼深知为官者为
6、君分忧、为民请命的初心与使命,虽屡遭迫害也未曾动摇过这份责任与坚守,正如他自己所言:“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卷五十一他也将这份对国家、对百姓的牵挂与热忱写进教子诗中,以期儿子们不忘百姓衣食之恩。在打击“元祐党人”的政治风波中,苏轼再度遭到贬谪,行经汤阴市,苏轼写下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一诗: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黄尘。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龈。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争劝加餐食,实无负吏民。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卷三十七此时的汤阴市正逢旱灾,河道干涸、赤地千里。苏轼在此买了一碗豌豆大麦粥果腹,望着颗粒无收的土地,
7、苏轼更觉碗中米粮的珍贵。品味着这碗来之不易的粥,苏轼感慨万千:虽然此身居无定所、飘零他乡,但是天地浩荡,哪里不能栖寄安居呢?他以此诗教导儿子们要保重身体,不辜负百姓一粥一饭之恩。最后,苏轼还默默期许,希望再次归来之时可以看到此地生机盎然、焕然一新。苏轼在引导孩子们树立社会责任感与民本意识之外,也十分注重孩子们个人品质与处世态 王 玥 苏轼教子诗文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 古代文学研究度的培养。孔子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注疏卷第九,以此教导弟子当效松柏之坚韧品格,即便生存环境艰险亦当迎难而上,不畏挑战。苏轼对此深以为然,亦有言:“古之立大事 者,不 惟 有 超 世 之 才,亦 有 坚
8、忍 不 拔 之志。”卷四苏过曾画寒松偃盖做护首小屏,苏轼作偃松屏赞,称赞北岳之松“瘠而不瘁,信植物之英烈也”,以此劝诫儿子“士践忧患,安知非福。”卷二十一此时正逢苏轼被贬惠州之际,父子二人生活困顿,为了生存只能种菜果腹。苏轼教导儿子当常怀忧患之心,立坚韧不拔之志,耐得住苦难,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初心,面对世事多艰心怀一往无前的勇气,如松柏般傲然面对风霜雨雪。苏轼教子先立德,后尚学。苏轼虽然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但是儒学一直是苏轼的思想底色,他要求孩子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恪守与践行儒学德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苏轼三子皆为立身正直、德行端雅、心怀仁义之人。苏迈、苏迨二人进士及第,走上仕途,虽然为官
9、之路皆不算顺遂,但在任期间清正爱民。苏过虽无心于仕途,但所作论海南黎事一文指出多条不利于民生的弊政并提出改进意见,思致深远、刚毅敢言更有其父之风。此兄弟三人皆秉持苏轼家风,身体力行地遵循父亲的教诲,未曾辜负父亲对他们的期许。二、读诗尚艺,好学而刚:六艺精神的浸润与潜育为君子者不仅得品行高洁、雅正端方,还需学养深厚、才华横溢。早在先秦时期便有对世家公子教习标准的记载,正如周礼 有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禮注疏卷第十四孔子开坛授业,使教育从仅限于贵族的“王官之学”转变为面向大众的“诸子之学”,提出并践行以 诗 书
10、 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六艺教育。作为父亲,苏轼在教导其子立身明理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六艺精神的培养,他常常勉励孩子们潜心向学,给孩子们教授诗书、推荐佳作,一同分享读书之乐。六艺教习亦是眉山苏氏传家之法,正如苏轼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诗云:“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卷四十二诗中所言“六子”是指苏轼所出三子迈、迨、过与苏辙所出三子迟、适、远。苏轼此时被远贬海南,虽知归期渺茫亦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他期许着与家人团圆,过上子孙绕膝,男耕女织的恬淡生活。
11、苏轼在诗中十分骄傲地说,苏家儿郎皆熟读经史,春秋古史乃是苏氏家学,六位子侄写诗作词亦有所成,诗经 离骚 之笔法亦可信手拈来。苏轼深谙春秋 之学,曾在与张嘉父七首(其 七)诗 中 言“春 秋 学,此 儒 者 本务”卷五三 ,又在谢制科启二首 一文中称“治经独传于家学”。卷四十六有家风如此,苏轼以儒家经史为教子基础,他曾令苏过手抄史籍,并认为史籍之珍贵更甚钱财万千。他在与程秀才三首中写道:“儿子到此,抄得唐书 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卷五十五此中所 言 苏 过 抄 得 前 汉 唐书两本史籍便如得珍宝无数,可谓暴富。孔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论语注疏卷十六,又言“兴于诗
12、,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注疏卷第八虽此言中“诗”特指诗经一书,亦可见学诗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眉山苏氏更是以诗书传家,自小便教导孩子们写诗作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总第 期)苏轼更是在诗词方面造诣精深,自成一家。他曾为苏过写评诗人写物一文来讲传授作诗之法,以诗经 中氓、林逋梅花、皮日休白莲三首诗为正例,石曼卿的红梅 为反例,向苏过讲解 写 诗 如 何 描 摹 物 象,展 示 何 为“写 物 之功”卷六十八。苏轼教子学诗的方式别出心裁,除细致讲解,还常常与孩子们唱和联句,且对孩子们所写佳句多有称赞,以激发孩子们对于诗歌的热爱。“誉儿之癖”也是苏门传统,正如诗中言“誉儿虽是两翁
13、癖,积德已自三世种”卷四十二。苏轼更是赏识教育的推崇者,他对三个儿子丝毫不吝赞美之词。苏轼曾做书迈诗 一文来点评苏迈的诗作:儿子迈,幼时尝作林檎诗云:“熟颗无风时自脱,半腮迎日斗先红。”于等辈中,亦号有思致者。今已老,无他技,但亦时出新句也。尝作酸枣尉,有诗云:“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亦可喜也。”卷六十八 苏轼在诗中称赞苏迈年幼之时所做林檎一诗便颇有思致,在同辈人之中脱颖而出。苏迈走上仕途后所做“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诗句亦令作为父亲的苏轼欣喜。这首诗中不仅流露出苏轼对长子诗才的赞许,也记录了苏迈的成长轨迹。不仅如此,苏轼在黄州之时也曾言:“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
14、成,聊以慰怀祖。”卷二十一称赞苏迈写诗之才力已超过杜甫之子,足以慰藉先祖。苏轼认为长子作诗颇有思致,次子则才华更佳,不仅可以超越陶渊明之子,亦胜孟郊、贾岛。苏轼甚至专门作诗一首对苏迨的作品 淮口遇风诗大加赞赏: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卷二十六苏轼在此诗中言自己的诗犹如病马,苏迨的诗如一匹意气风发的骏马,令众马为之倾倒。他称赞苏迨的诗笔力刚健、气势浩大可以风卷残云比之,远胜自己,亦胜陶渊明之子。又言苏迨诗歌的韵律已经超过孟郊与贾岛。饱受名誉之累的苏轼在诗中感叹还是不要过早宣扬苏
15、迨的才华为好,成名还是不要太早。诗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与赞许。若论诗歌创作,苏过是苏轼三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得苏轼亲传最多的一位,是三子中唯一有诗集传世之人。苏轼陪伴苏过时间最多,对小儿子的教导也更为细致,闲暇时常手书优秀诗作与苏过分享。苏轼游罗浮山时曾为苏过作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一诗,中有“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卷三十八之言,称赞苏过年少有奇志,所作做凌云赋可与屈原的离骚相较。亦称赞苏过的送昙秀 一诗“儿子过粗能搜句,时有可观,此篇殆咄咄逼老人矣。”卷六十八读苏轼的誉儿之作,字里行间都是骄傲之情,赞赏之意,流露出浓浓的爱子之情。苏轼在孩子们的作品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热情地赞颂孩子
16、的每一点进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与鼓舞。可以想象来自父亲的肯定给了三子极大的激励与信心,让他们即便历经波折也不曾放弃过对读书学习的追求,即便身处困顿之境也不曾停下文学创作的步伐。苏轼一生皆与书为友,笔耕不辍,他也以此教导孩子们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形成好学善思之风。他时常为孩子们授诗书、讲课业,解疑虑,是慈父,更是良师。苏轼曾赠砚一方给次子苏迨,砚上书:“有尽石,无 王 玥 苏轼教子诗文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 古代文学研究已求。生阴壑,重湫。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卷十九这是一方苏轼极为珍视的砚台,是品质极佳的宝砚,绝不轻易送人,但是苏轼却将这一心爱之物赠与苏迨,这方砚
17、上寄托着苏轼对儿子的厚望与期许。苏轼赠砚与苏迨旨在教导苏迨学习需下苦功夫,鼓励苏迨一心向学。苏迨也不曾辜负父亲重望,师从张载专心治学。苏 轼 评 此 子 有“诸 子 惟 迨,好 学 而刚”卷六十三“迨 好 学,知 为 楚 辞,有 世 外 奇志”卷六十六等言,可以看出对苏迨的学习成果非常满意。陈师道也在诗中赞苏迨:“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卷三六艺之本,在于培养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翩翩君子,故而苏轼在教导孩子们勤勉读书之外也鼓励他们多习才艺。苏迈身为长兄,早早就开始分担家庭责任,苏轼也不舍得自幼时起便身体欠佳的苏迨常受车马劳顿之苦。所以在兄弟三人中,苏过陪在苏轼身边的时间更长,更兼苏轼
18、老来惜子,所以苏过受到父亲的教导自然更多。苏轼在教授诗书之余,还传授苏过书画与棋艺。苏轼工于画艺,尤擅竹石枯木,其作品萧散简远、天工清新。苏过承教育父亲,在绘画方面亦颇有心得,被称为“小坡”,苏轼亦在题子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一)赞曰:“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卷四十三黄庭坚曾误将苏过画作当成苏轼所画,还为之作诗称赞,可见苏过画艺不逊色于其父。除画艺外,苏过亦通晓棋艺,苏轼观苏过对弈作观棋 一诗,诗序云:“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卷四十二由此可见苏过也精通棋艺。苏过确实也不负父亲重望,无论是诗文还是书画都颇有成就,尽得苏轼真传。明代文徴明评苏过
19、曰:“诗 语 字 画,妙 有 家 法,昔 人 谓 能 乱翁。”文征明集(上)苏轼三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深受六艺精神的浸润,皆为博学笃志、六艺俱全的端方君子。据 宋史 记载“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卷三百三十八 苏轼为孩子引荐佳篇、授业解惑,父子一同吟诗作赋、作画对弈,可谓其子学业之良师。在父亲的教导之下,苏轼三子各有所长,皆安心于学、笔耕不辍。苏轼对孩子们也十分满意,作诗言:“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诗词各璀璨,老语 徒 周 谆。愿 言 敦 宿 好,永 与 竹 林均。”卷四十五 三、山水冶情,高尚其行:完善人格的养成与锤炼山水之美得天地造化之工,或雄伟壮阔,或清婉秀逸,给人以无穷的启发。
20、儒家先贤从山光水色中体悟人生哲理,以此观照道德理想、完善人格修 养。从 孔 子“仁 者 乐 山、智 者 乐 水”开始论语注疏卷第六,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皆悟道于山水,亦以山水比德。苏轼尤喜山水之乐,身上兼具山之仁厚、水之颖慧,山水清辉照映出苏轼守道不迁的坚定刚毅、安然自适的旷达胸襟与通权达变的处世智慧。比起一人独乐,苏轼更喜欢与友人、孩子共赏胜景,所以途经名胜古迹或风景秀丽之地,他常与孩子同去一览风光,兴致来时便唱和联句,在纵情丘壑的同时教导孩子们恪学明道、涵养性情。苏轼于元祐七年上巳日与苏迨苏过同游涂山与荆山,作诗记所见“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卷三十五的秀丽风光,叙写
21、了与儿同游之乐与意犹未尽之意。与此同时,苏轼游涂山思大禹治水之功,游荆山思卞和献玉之志,在畅游明山秀水之时心中常念先贤德行。他以此教导孩子们需效法古之贤者立坚韧不拔之志,不畏困难,恪守初心。元丰七年,苏轼亲自送苏迈赴任德兴县尉,在途中父子同游石钟山,深夜泛舟探寻此山因何得名。在经过实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总第 期)地考察与缜密分析后,苏轼父子终于明晰石钟山得名缘由,苏轼对长子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卷十一以此教导苏迈凡事不可随意臆断,须得有实证精神,不可人云亦云。孩子们在与父亲游山玩水的过程中结交名士、增进学识、开阔眼界,这是一堂立足天地之间的自然之课
22、,在名山大川中追思先贤、悟道明理、修身洁行。苏轼仕途波折,常寄情山水以排遣世事纷扰,并将此法授予三子,引导孩子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以宽广豁达的胸襟、乐观旷达的心态面对挫折与苦难。如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一首中诗云:“齐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卷三十九 此时苏轼远谪惠州,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餐食都得不到保障,只能采野菜充饥。在如此境遇之下,罗浮山的秀丽风光给了苏轼极大的慰藉,他寄怀山水之间,感叹出游当及时,莫负好韶光,置身如斯美景此生足矣。深得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23、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乐。论语注疏卷第十一苏过从父游,对于父亲诗中之意心领神会,亦作诗赞罗浮山胜景,在诗中言“敢师浴乎沂,不数山阴禊。人生行乐耳,四海皆兄弟。”卷一可见父子之间颇有灵犀,亦见苏轼教导之功。元丰二年,苏轼与苏迈及王昆仲在湖州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三人即景作诗,分韵得“月明星稀”卷十九四字。苏轼在诗中称赞此处景色绝佳,表达了功名未立、岁月如梭的哀伤;也在浩渺水色中展露超然于世,寄情天地,通透洒脱的人生态度。孩子们承父亲教导,也养成了如苏轼般乐观积极的心态。苏轼外调任职或遭遇贬谪之时常携儿子同往,苏迈曾跟随父亲去往杭州、密州、黄州;苏迨陪伴父亲赴任登州;苏过
24、更是陪伴父亲远赴惠州、海南各地。被贬他乡之时,孩子的陪伴是苏轼重要的精神支柱。苏迈陪同苏轼赴任黄州时,在一个有明月清风的夜晚,父子二人在庭院中闲坐,突然诗兴大发,联句作诗。苏轼先言:“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苏迈对曰:“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苏轼又言:“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苏迈对:“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苏轼叹:“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纻。”苏迈听出此句暗含落寞失意的黯淡色彩,于是对“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一句宽慰父亲,句中言:如此良辰美景,我们父子一同欣赏,何其乐事。苏轼听过后欣然开怀,将这次父子联句的成果记 录 下 来 收 入 诗 集,题 名 夜 坐 与 迈 联句。卷二十一
25、苏迈善解人意,心思玲珑,父子之间相互陪伴,相互安慰,共赏松风月影,一唱一和之间其乐融融,仿佛知己夜聊谈心,即便是身处陋室也其乐无穷,温情之余尽显旷达心境。在关爱中成长的孩子对爱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认知,也就更懂得如何去回馈与报答。苏轼在悉心教子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孝悌友爱,这是在困境中砺炼而成的深厚情谊,是在漫长的时光中积累出的默契与温情。苏迈、苏迨、苏过三兄弟陪伴苏轼走遍大江南北,苦难与坎坷未曾削减他们之间的亲情,反而使他们更加团结友爱。来自孩子的陪伴给予了苏轼宽慰与力量,正如苏轼在写给苏辙的诗中言:“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卷四十二儒家的入世精神不是一味追求仕途,而是希望人们积极进取、有所作
26、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高居庙堂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亦可精进学养、立言著书,还可以教习弟子,传道授业。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学屡屡碰壁之后开坛讲学,最终桃李天下,立千秋之功。故而,苏轼之通脱豁达并非抛却俗尘的无牵无挂,而是无论身处何处都积 王 玥 苏轼教子诗文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 古代文学研究极向上,心怀希望,他也将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孩子们。苏轼被贬儋州之时只带了苏过同往,在当时,儋州是令人心生畏惧的蛮荒之地,气候湿热且食难果腹。如此困境却未打倒苏轼,他在此教子为乐,著书作文,得佳作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卷四十九苏轼不止教导自己的孩子,也开坛授业,讲学解惑,为教育资源匮乏的儋
27、州开诗书文教之风。正如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诗云:“纷纷何时定,所 至 皆 可 老。莫 为 柳 仪 曹,诗 书 教 氓獠。”卷四十四苏轼以身作则教导苏迈、苏迨二子无论何处皆可安身立命,即便身处偏远荒蛮之地亦可教导当地百姓学习诗书,实现人生价值,切莫如柳宗元一般因贬谪一蹶不振、郁郁而终。无论是苏迈、苏迨还是苏过,他们都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得到足够的信心与勇气,这让他们不畏艰难,可以用乐观、旷达与坚韧面对波折与困境,也在父亲的激励与期许下不断努力前行。苏轼带孩子们游历名山大川,在山水清辉中陶冶情操、锻造品格,以清风明月遣忧,以诗书文章饱腹,习山岳之挺拔厚重,效流水之通达澄澈。他教导孩子们从山水
28、之间体会先贤教诲,需得勤勉努力,以期为君分忧、为民请命。但若是未能致君尧舜便可修身立德、传道立言,亦可实现人生价值。苏迈、苏迨、苏过跟随父亲纵享山水之乐的同时也悟道于山水,在造化神秀中放旷襟怀、涵养心性,进一步完善人格修养。结语苏轼将教子理念托寄于诗文,用文学构筑起父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把严肃刻板的劝诫融于行云流水的文章之中,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向孩子们传授立身之道与治学之法。苏轼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淑世精神与艺文情怀,引导孩子们习悟处变不惊、从容旷达的处世哲理,其教子诗文进一步丰富了眉山苏氏诗书继世优良家风的传承形式与思想内涵。三子承教于父亲,亦未辜负父亲厚望,皆为立身明理
29、、读诗尚艺、好学而刚的雅正端方之人,且继续传承家法教习子嗣,苏氏香火延绵千载,后辈子孙多有名士。而今,苏轼的教子理念已不再限于家族门户,其以儒学为底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子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今人借鉴参考。参考文献陈寿 三国志 裴松之,注 北京:中华书局,苏轼 苏轼文集 茅维,编 孔凡礼,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石景芬,等纂 同治饶州府志 锡德,修(清同治十一年)阮元 十三經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苏轼 苏轼诗集 王文诰,辑注 孔凡礼,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李之亮,笺 注 苏轼文 集编年 笺注 成都:巴 蜀书社,陈师道 后山诗注补笺 任渊,注 冒广生,补笺 冒怀辛,整理 北京:中华书局,文征明 文征明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脱脱,等 宋史 北京:中华书局,苏过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 舒星,校补 蒋宗许,舒大刚,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责任编辑:苏旎尔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总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