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中图分类号:S513;S56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8-87-40引言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且其净进口金额占我国净进口总额比值较大1-2。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但是
2、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大面积增加作物净作面积是不现实的。而加快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粮食缺口的有效途径3-4。2020年和2022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两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可见该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巧妙利用玉米和大豆不同的生物特性,将耗地作物高秆玉米与养地作物矮秆大豆套种,实现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5。此种模式将玉米边行效应和大豆的“固氮养地”作用充分结合,与净作玉米相比产量不减少,还能同时增收一季大豆6。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 1
3、 000 mm,年日照时间 2 1302 430 h。2022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传发 202244号),以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印发 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农业2022 10 号)等文件,要求大力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1苏北平原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必要性1.1资源利用合理化、高效化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种植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现代化、绿色化的特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苏北平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北平原连年长期种植玉米、大豆,需肥单一,加
4、之连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养分缺失、肥料利用率不高,出现投入大、产出低的困局。玉米是须根系、扎根较深的高秆型耗地作物,大豆是直根系、扎根较浅的低秆型养地作物,将两者带状复合种植可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减少化肥施用。1.2田间生态系统多样化,抗害能力增强传统净作模式下,田间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病虫害发生严重。相较于净作模式,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田间生态系统趋于多样化,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例如,玉米为高秆作物,在夏季高温时期可遮挡部分阳光,避免大豆发生高温热害;大豆为养地作物,可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玉米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玉米发生叶锈病、褐斑病、大小斑病等病害的概率。1.3提高
5、综合经济效益玉米种植业、大豆种植业是苏北平原的农业支柱产业,其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每667 m2产量在400 kg以上,大豆每667 m2产量在90 kg以上,可在玉米产量作者简介:张海林(1972),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李彬彬(1991),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87DOI:10.19345/ki.1674-7909.2023.08.005http:/2023年4月 第14卷 第8期稳定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比净作高,每667 m2增加净收入200元以上。此
6、外,农业部门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过程中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如机械租赁、务工等,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4生态环保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相关。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能合理分配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植物间的协同效应,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土壤环境恢复,有利于发展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2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选用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在与净作相比不减产的要求下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考虑玉米对大豆的遮蔽作用等,玉米最好选择株型紧凑或半紧凑、高度适中、籽粒
7、脱水快、适于机械化作业的耐密植、高产品种。由于受玉米的遮蔽作用,光照相对减少,大豆最好选择耐阴、抗倒伏、短日性弱、感温性强的早熟或中早熟、高产及适合机械采收的品种。在满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玉米、大豆品种要求的基础上,农户还应结合当地土地条件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用品种。苏北平原年高温持续期长,雨季集中,旱涝均有,因此当地农户应选择抗病性强、耐逆境的大豆、玉米品种。为满足市场需求,取得理想经济效益,农户需要合理搭配籽粒、鲜食、青贮玉米品种。通常,以籽粒玉米为主栽品种,合理搭配鲜食、青贮等玉米品种。笔者根据江苏省下达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推荐农户选用苏科玉076、大华1146、淮玉1606、
8、苏玉42、江玉877、苏玉 10号、豫单 9953、MC121等籽粒玉米品种,苏科糯 1505、苏玉糯 11号、苏科糯 12、扬甜糯 104、中糯2号等鲜食玉米品种,江玉898、苏玉29等青贮和籽粒兼用型玉米品种。农户也要注重粒用、鲜食大豆品种合理搭配,以粒用为主、鲜食为辅。笔者推荐农户选用徐豆18、徐豆20、淮豆13、南农47、齐黄34、中黄301等粒用大豆品种,苏豆18、通豆6号、南农416等鲜食大豆品种。2.2种植模式种植密度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为保持与净作相比不减产,应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应高密度种植作物。农户应根据种植地区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及选用的作物品种等,合理确定作物种植密度。原则
9、上,在光照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强、作物品种耐密性强的条件下,农户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相反则应适当减小。采用株型紧凑玉米品种、分枝少的大豆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则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在苏北平原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玉米种植密度要和净作相同,株距1112 cm,每667 m2用种量约2 kg。不同地块的肥力不同。一般地块肥力和种植密度呈正相关,肥力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籽粒玉米每667 m2有效株数可超过4 000株,鲜食玉米每667 m2有效株数可超过3 000株。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的种植密度应为净作种植密度的70%90%。在苏北平原,粒用大豆及鲜食春大豆的种植株距
10、为910 cm,每667 m2用种量为4.05.0 kg;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每667 m2有效株数可超过10 000株。鲜食夏大豆种植密度可适当降低,一般株距为1214 cm,每667 m2用种量为3.54.5 kg;肥力好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667 m2有效株数可达7 000株。2.3播种播种期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播种期与当地气候有很大关系,原则上应使作物幼苗避开干旱期,花期避开雨季和夏季高温。若春季播种,因苏北平原梅雨季雨水大,则不利于花期授粉。为避开花期与梅雨季碰头的风险,农户一般在4月中上旬播种大豆、玉米。夏季播种,苏北平原夏秋季高温持续时间较长,为避开
11、花期高温和幼苗期涝害,农户应选择在6月中下旬播种大豆、玉米。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农户应在播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选择适宜的机械实施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节约成本。农户应根据种植密度选择行株距适宜施肥播种机,播种前按照播种行株距、播种深度、施肥量调试好播种机档量。应用“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时,要求轮式拖拉机80马力以上,同时配备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播种机可以使用1+4+1型大豆-玉米播种机,中间播种4行大豆,两侧播种2行玉米;开沟机适宜选择后置式开沟器,玉米播种深度为35 cm,大豆播种深度为23 cm。播前注意平整土地,观察土壤墒情,必要时可以造墒播种。2.4肥水管理玉米、
12、大豆虽同为旱地作物,但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构造差别较大,需肥特征不同。玉米需肥量大,属于须根系,养分吸收范围广。大豆属于直根系,养分吸收面积较小,且有根瘤固氮。此外,苏北平原降雨集中,农户要在雨季注意防范涝渍害,挖好排水沟,及时排水。88http:/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有机肥施加量同当地净作相同,其氮肥需求量比大豆大。在苏北平原,籽粒和青贮玉米全生育期667 m2施纯氮1417 kg,鲜食玉米全生育期667 m2施纯氮913 kg,分3次施入。施基肥时,氮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40%;第2次氮肥施入在拔节期,氮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施入总量的25%;第3次氮肥施入在大喇叭口期,氮
13、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5%。对于高产田,氮肥可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施入,分配比例为3 5 2。基肥以氮磷钾复合肥或玉米专用缓控释肥为主,每667 m2配施硫酸锌1 kg。选用缓控释肥作基肥的,氮肥分2次施入,按照“一基一追”的模式,分配比例为1 1。大豆可利用根瘤固氮,因此氮肥施入过量会造成旺长及结荚减少。在苏北平原,大豆全生育期每667 m2施氮量不宜超过5 kg,高肥力地块控制在2.02.5 kg。农户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开花期视长势追肥,节荚期注意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可选择喷施氮磷钾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两三次。2.5化学调控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易出现生长偏旺、易倒伏的
14、问题。玉米过高,会对大豆严重遮阴。因此,农户一般需要采用化学调控的手段控制玉米株高,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农户一般可在玉米710叶期喷施玉米健壮素、金得乐或矮丰等生长延缓剂,以缩短玉米节间,增加茎秆直径,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并降低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减少对大豆的遮阴。由于玉米的遮阴,大豆光照减少,与净作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大豆茎秆节间变长、直径减小、木质素含量降低、抗倒伏能力下降。因此,农户可在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每667 m2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 g(兑水 4050 kg),以增加大豆茎秆直径,增强其抗倒伏能力。2.6病虫草害防控对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对大豆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
15、,可有效预防地下虫害及病害。针对草害,农户可在玉米、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667 m2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 mL,阔叶草较多时可加入适量乙草胺。除草时若遇干旱,农户可在灌水后喷施除草剂。若除草效果不理想,农户可开展定向除草,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和阔叶类杂草株高36 cm时施药。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大豆虫害主要是蚜虫、红蜘蛛。农户可在成虫羽化期每1.33 hm2安装1台LED杀虫灯杀虫;每667 m2用一两种性诱剂,从而影响害虫交配繁殖;在玉米心叶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白僵菌等生物药剂杀虫。若以上措施防治效果不理想,农户可用杀虫双大粒剂或辛硫磷防治玉米螟,用吡虫啉、氰戊菊酯、
16、氯虫 噻虫嗪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唑螨酯、唑虫酰胺、噻螨酮防治红蜘蛛。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小斑病、锈病,大豆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锈病等。针对此类病害,农户可用广谱性杀菌剂、高效低毒杀虫杀菌剂、农用抗生素进行防治,并注意交替使用。2.7适时收获因产地、作物品种不同,以及玉米、大豆的成熟顺序不同,采收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玉米先收技术、大豆先收技术及玉米、大豆同收技术。玉米先收技术。苏北平原多采用“2+4”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模式。因此,该地区农户宜选用2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摘穗收获玉米,选用大豆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大豆先收技术。农户可用大豆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整机宽度小于玉米带间距),选用摘穗型玉
17、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玉米、大豆同时收获技术。农户可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和大豆联合收获机同时收获,一前一后异机错位操作。农户应根据不同种植用途,选用适宜的机械收获。用于青贮时,玉米、大豆同时收获,采收适宜期一般在大豆鼓粒末期,可以选用自走式青贮收获机、打捆包膜一体机进行采收、打捆包膜,然后集中堆放。用于鲜食时,玉米在乳熟期、苞叶颜色变浅时采收,大豆在鼓粒期、85%左右豆荚充实饱满时采收,选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专用收获机采收。3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3.1技术推广难度大苏北平原是粮油作物老种植区,农户习惯采用净作方式,对于新技术认识不足,加之作业难度较净作模式大,农民年龄偏大,
18、文化程度较低,对新技术接受较慢,因此技术推广难度较大。3.2相关配套技术、设备有待完善玉米属于禾本科,而大豆属于阔叶科,定向除草时对于除草剂的使用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要求无风天气等,否则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药害。此外,相关配套技术不完善,影响作物生产效益,阻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相关配套设备,尤其是配套机械尚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机械化作业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张海林,等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策略89http:/2023年4月 第14卷 第8期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苏北平原的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是收获和播种机械
19、,难以满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要求。3.3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相对薄弱各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员分配相对不合理。发展规模大的地区人员配置相对不足,推广任务繁重;发展规模小的地区,则工作相对较少。推广经费相对不足,相关奖励措施较少,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4加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对策4.1大力建设示范田,强化技术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高标准规模化示范田建设,为新技术推广提供典型样板,让农民直观看到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收益,增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民的应用积极性。农业部门应鼓励从事玉米-大豆生产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
20、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新技术。农业部门应强化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灵活运用现场直播、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方法让农户感知新技术的应用效益,提高其应用积极性。4.2加快完善配套技术和设备农业部门应培育和引进适合苏北平原种植的作物品种,灵活推广“2+N”种植模式,综合分析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不同配置模式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实施成效等,提高关键技术的可操作性、易操作性、科学性、合理性,建立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此外,农业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可应用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专用播种机械、小型化收割机,解决配套专用机械不足的问题。4.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21、建设基层农技人员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对于推动新技术的转化落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技推广队伍略显薄弱、推广经费略显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及经费配套,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加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用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农机购置成本;推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政策等,对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5结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高产高收益、减肥减药等应用优势,对于调整农业结构、缓解粮食压力
22、、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适合在苏北平原大规模应用。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 曹永强,王昌陵,王文斌,等.国内外大豆产业、科技现状浅析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思考 J.辽宁农业科学,2019(6):44-48.2 王新刚,喻佳节,司伟.2021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J.大豆科技,2021(1):15-18.3 吕秀英.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J.现代农村科技,2022(9):23-24.4 张玉梅,盛芳芳,陈志钢,等.中美经贸协议对世界大豆产业的潜在影响分析:基于双边贸易模块的全球农产品局部均衡模型 J.农业技术经济,2021(4):4-16.5 杨文钰,杨峰.发展玉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障 国 家 粮 食 安 全J.中 国 农 业 科 学,2019(21):3748-3750.6 杨欢,周颖,陈平,等.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 J.作物学报,2022(6):1476-1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