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26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The Public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Peoples Sense of Copyrights in the Song Dynasty李致忠摘 要:文章从宋代出版管理的相关规定与宋人版权意识两个方面论述了宋代出版行业的发展情况。首先,梳理阐释了宋会要辑稿宋九朝编年备要庆元条法事类中记载的宋代关于出版管理的相关法律,指出从庆元条法事类开始,宋代出版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其次,举例论述了宋代官、私、坊刻书中所体现的宋人版权意识,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官雕书籍版片许人出纸墨钱赁版刷印,如国子监雕印说文解字;二是雕造官署发布雕印某

2、书所用成本,加上赁版费,先行印好,而后出卖,如南宋淳熙三年(1176)舒州公使库刊本大易粹言;三是私宅刻书出版向监司申请版权保护,如丛桂毛诗集解东都事略方舆胜览等。关键词:宋代;出版管理;版权意识自初唐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中经盛唐、中唐、晚唐的缓慢发展,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连续二十二年校刻九经等的重大实践,进入宋代,其技术已日臻成熟,普遍盛行,从而使书籍生产由手写传抄,大踏步朝雕版印刷转变,很快形成了全新的出版局面。这种局面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昌盛,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加强管理的问题,如违背儒家经义、伤风败俗、妖言惑众及涉时政边机等书籍也随之雕版印行,不仅泄露机密,亦危及国家安全,危害社会

3、稳定。对此,宋初政府虽也有管理,但多为一般性的说教,直到北宋哲宗时才上升到法律层面逐渐严管。441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 一、宋代的出版管理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五月二日尝诏:“访闻在京无图徒之辈及书肆之家,多将诸色人所进边机文字镂板鬻卖,流布于外。委开封府密切根捉,许人陈告,勘鞫闻奏。”1184显然这仍是一般性的管理。对那些在京的无徒之辈及书肆之家,将各类官员进奏的有关边机文字刊印鬻卖,流布于外,也只是下令开封府追捕,并将审讯的情况奏报而已。北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适为辽主耶律洪基六十大寿。为给辽主贺岁,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奉命使辽。苏辙在辽国遇到很多人问及他哥哥苏轼的情况,

4、并在燕都(今北京)看到了他们的家谱,感到惊讶,引起警惕,遂在回程路上写诗寄给他哥哥:“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他日卧江湖。”(清厉鹗辽史拾遗卷十)且在回到开封之后,以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形式,书奏皇帝。其一曰: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料北界无所不有。臣等初至燕京谓臣兄轼眉山集已到此多时及至中京,度支使郑颛押宴,为臣辙言先臣洵所为文字中事迹,颇能尽其委曲。及至帐前,馆伴王师儒谓臣辙:“闻常服茯苓,欲乞其方。”盖臣辙尝作茯苓赋,必此赋亦已到北界故也。臣等因此料本朝印本文字多已流传在彼,其间臣僚章疏及士子策论,言朝廷得失,军国利害,盖不为少。兼小民愚陋,惟利是视,印

5、行戏亵之语,无所不至。若使尽得流传北界,上则泄漏机密,下则取笑夷狄,皆极不便。访闻此等文字贩入虏中,其利十倍。人情嗜利,虽重为赏罚,亦不能禁。惟是禁民不得擅开板印行文字,令民间每欲开板,先具本申所属。州为选有文学官二员,据文字多少,立限看详定夺。不犯上件事节,方得开行。仍重立擅开及看详不实之禁,其今日前已开本,仍委官定夺。有涉上件事节,并令破板毁弃。2这道札子以苏辙在北界所见所闻感觉到的辽国刺探北宋各种情况为基础,判断“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北界无所不有”,“其间臣僚章疏及士子策论,言朝廷得失,军国利害,盖不为少”,而“小民愚陋,惟利是视,印行戏亵之语,无所不至”。若使这些“尽得流传北界,上

6、则泄漏机密,下则取笑夷狄,皆极不便”。因此建议朝廷下令民间凡“欲开板,先具本申所属。州为选有文学官二员,据文字多少,立限看详定夺。不犯上件事节,方得开行”,并且要“仍重立擅开及看详不实之禁”。至于以前所雕之本,亦要“委官定夺。有涉上件事节,并令破板毁弃”。苏辙札子进呈后,皇帝十分重视,遂令礼部会议此事。元祐五年(1090)七54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月,礼部发布经皇帝批准的法律规定:“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告者赏缗钱十万。内国史实录仍不得传写。即其他书籍欲雕印者,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板。候印讫,送秘书省。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诸戏亵之

7、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凡不当雕印者,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1204这条法律规定涉及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妄议时政得失及边事军机的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如果违犯这两条,要判徒刑二年。举报者,赏缗钱十万。二是对一般的书籍,欲雕印,也要选官详审,对其中有益于学者才允许雕印。待印讫,还要送秘书省备案。如果“详定”过程中未获通过,则不得雕印。三是对各类戏亵不端的文字,不得雕印,违者要受杖刑一百。比仁宗时的管理,明显加严。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王朝已临近末期,强辽亦走向衰落,但另一支北方的少数民族女真则日渐崛起,他们虎视眈眈,觊觎中原,并不断用金戈铁马南下侵扰,使北宋的北部边

8、防更趋紧张。这种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反映在版印图籍的管理上,也就愈加严格。徽宗大观二年(1108)三月十三日诏曰:“访闻虏中多收蓄本朝见行印卖文集书册之类,其间不无夹带论议边防、兵机、夷狄之事,深属未便。其雕印书铺,昨降指挥,令所属看验,无违碍,然后印行。可检举行下。仍修立不经看验校定文书擅行印卖告捕条禁颁降,其沿边州军仍严行禁止。应贩卖藏匿出界者,并依铜钱法出界罪赏施行。”1215连虏中收蓄本朝现行印卖的个人文集,都担心其中夹带“论议边防、兵机、夷狄之事”,因而令所属州县,看验各雕印书籍铺所出之书,其中无违碍者方可印行。对那些不经看验校定文书就擅行印卖者,要将告捕条禁颁降沿边州军,严行禁止

9、。一应贩卖藏匿出界者,则“依铜钱法出界罪赏施行”。所谓“铜钱出界法”,在宋代呈不断加严趋势。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九月“严铜钱出界禁”,严到什么程度?严到出界“五贯以上者死,以下抵罪有差”(宋陈均宋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五月,再次“严铜钱出界法”,严到“一贯以上为首者死”(宋陈均宋九朝编年备要卷十一)。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二月,再次“严铜钱出界禁”。之所以再次严格铜钱出界之禁,乃因出使辽国的郑价回都说:“北界支到抬厢人例物,见钱七十余贯,正是国朝新铸钱宝。”(宋陈均宋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四)。将擅自印行文字贩卖藏匿出界者,依照“铜钱出界法”问罪,意味着贩卖

10、雕印文字出界也有了死罪,可见已是严上加严了。大观四年(1110)六月,诏:“近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累有约束,当定罪赏。仰641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开封府检举,严切差人缉捉,并进奏官密切觉察。”1221所谓“朝报”,乃中国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编发的一种报纸,在宋代由进奏院主管其事。古代进奏院本质上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代称为“(邸)”,唐代各藩镇在京设置的办事处称为进奏院。其职责是负责呈递本地政府的章奏,亦及时传递朝廷发布的政令、人事任免及其他较为重大的事件。宋太宗时朝廷设立都进奏院,由给事中兼领,管理各地进奏院事宜,并编印发行一种报纸,称为朝报,也称为邸报。但这些官样文章常常不能

11、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遂令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编撰事端,“妄作朝报”,雕印发行,赚取小钱。这种妄作的朝报,宋人又称之为“小报”,这些小报常常“始自都下,传之四方,甚者凿空撰造,以无为有,流布近远,疑悟群听。且常程小事,传之不实,犹未害也。倘事干国体,或涉边防,妄有流传,为害非细。乞申明有司,严行约束。应妄传小报,许人告首。根究得实,断罪追赏,务在必行”1295。宋代正规的朝报,每日经门下后省审定,始可印行。而小报则将朝报未报之事,官员陈乞未曾施行之事,擅自刊布,流传于外。这还只是公布了不该公布的消息,给朝廷造成被动,还有人编造命令,以无为有,传播于外。乃至有人专以探报此事为生。其信息所得,或省院之

12、泄露,或街市之传闻,或编造情节,捕风捉影,奇谈怪论,极力迎合人们猎奇喜新之心理,以获不义之利,迫使朝廷不得不重置典宪,将院官五人为甲,递相委保觉察,而后问罪。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金人早已取代辽国,叩打中原的刀兵声一天紧似一天,北宋政府对外保密、对内加强管理也一天紧似一天。十二月十二日,“权知密州赵子昼奏:窃闻神宗皇帝正史多取故相王安石日录以为根柢,而又其中兵谋、政术往往具存,然则其书固亦应密。近者卖书籍人乃有舒王日录出卖,臣愚窃以为非便,愿赐禁止,无使国之机事传播闾阎,或流入四夷,于体实大。从之。仍令开封府及诸路州军毁板禁止。如违,许诸色人告,赏钱一百贯”1250。意谓北宋神宗皇帝的

13、正史,其材料来源主要是王安石的日录。其中涉及兵谋、政术的文字皆有,泄露于外,实属非便,故提出上述建议。宣和五年(1123)七月十三日,中书省言:“勘会福建等路近印造苏轼、司马光文集等。诏今后举人传习元祐学术以违制论,印造及出卖者,与同罪,著为令。见印卖文集,在京令开封府、四川路、福建路令诸州军毁板。”1251所谓“元祐学术”,乃北宋徽宗御极、蔡京当道时出现的特有名称。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王安石为相,主持变法,明令科举考试取消诗赋,改试经义、策论。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旧党,恢复旧制,遂又改变科举法,进士考试除经义、策论外,仍试诗赋

14、。元祐八年(1093)九月,太皇太74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后驾崩,哲宗亲政,又着手改革,恢复神宗之制,科考再罢诗赋,专考经义、策论。徽宗即位,采纳蔡京建议,取消科举,推行三舍选考法。甚至认为作诗有害经术,称诗为“口号”。宋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下曰:“政和间,大臣有不能为诗者,因建言诗为元祐学术,不可行。李彦章为御史,承望风旨,遂上章论陶渊明、李、杜而下皆贬之,因诋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等请为科禁故事。”并严令“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3。可知“元祐学术”实则指的就是诗词歌赋。上述禁令,针对的是“元祐学术”及“元祐党人”,表面看,似是禁止苏轼、司马光文集的出版,以免泄露边事军机,实质则

15、是朝廷政治斗争的结果。好在时间不长,刘逵等人便上书请求“碎元祐党人碑,宽上书邪等之禁”,帝从之(清来集之倘湖樵书卷三雷击元祐党人碑)。北宋政府紧锣密鼓出台的出版管理法令,未能挽救自身衰败的颓势。至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人破汴,徽钦二帝、赵宋宗室、臣僚官宦、后宫嫔妃等三千余人成为俘虏,被押解北还。大批劫后余生之人,纷纷南渡,一片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进入南宋以后,金人进占中原,南宋偏安江左。高宗任用奸相秦桧,对金人妥协求和。高宗后期,金人内部也发生政变,无力南侵,于是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江南本来风物繁茂,刻书出版历有传统,此时偏安,刻书出版业更兴,但国破人亡的惨痛教训亦不敢忘怀,南宋加强出版

16、管理,防止军机政术流传北界。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三月八日诏:“建宁府将书坊日前违禁雕卖策试文字日下尽行毁板,仍立赏格,许人陈告。有敢似前冒犯,断在必行。官吏失察,一例坐罪。其余州郡无得妄用公帑刊行私书,疑误后学,犯者必罚无赦。”1293福建建宁府乃南宋刻书出版重镇,书坊林立,刻书繁多。其中违禁之刻时亦有之,如进士廷试策论的文字,常常涉及国家兴衰、执政得失、军机韬略、建言献策,这些东西流布界外,实在于国不利,故下令禁断。光宗绍熙四年(1193)六月十九日,臣僚再次进言:“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不可漏泄。今乃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事属未便,乞

17、严加禁止。”光宗遂“诏四川制司行下所属州军,并仰临安府、婺州、建宁府照见年条法指挥,严行禁止。其书坊见刊板及已印者,并日下追取,当官焚毁,具已焚毁名件申枢密院。今后雕印文书,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仍委各州通判专切觉察,如或违戾,取旨责罚”1294。这次臣僚建言涉及诸臣奏议、台谏章疏、内外封事,乃至士子程文,认为其间机密不可泄露,实关军国利害,所以要严加禁止。遂使光宗下诏,令四川、浙江、福建三大刻书出版中心841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依照现行条法,严行禁止。对书坊现已刊版及已印之书,即刻追缴,当官焚毁,并申报枢密院。今后再行出书,须经本州委官审定,而后才能刊行。违抗不遵者,可取旨责

18、罚。一看便知愈来愈严。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九月,庆元重修敕令格式 成书,至嘉泰二年(1202)八月,宰相、监修谢深甫奏上庆元条法事类。庆元条法事类乃南宋初年至宁宗庆元年间(11271200)的法令汇编,凡八十卷,分为十六门及随敕申明,门下再分类。此书刑法类将南渡以来出版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文囊括殆尽,足资参考。其卷第十七文书门“雕印文书”题目之下,列有如下各类具体条文4:杂敕诸雕印御书、本朝会要及言时政边机之文者,杖捌拾,并许人告。即传写国史实录者,罪亦如之。诸私雕或盗印律、敕、令、格、式、刑统、续降条制、历日者,各杖壹佰(增添事件、撰造大小本历日雕印贩卖者,准此。仍阡千里编管),许人告,

19、即节略历日雕印者,杖捌拾(止雕印月分大小及节气、国忌者,非)。诸举人程文辄雕印者,杖捌拾(诗赋、经义论曾经所属详定者,非)。事及敌情者,流叁阡千里(内试策事干边防及实务者,准此),并许人告。诸私雕印文书,不纳所属详定辄印卖者,杖壹佰。印而未卖,减叁等。诈伪敕诸纠合人共犯私雕或盗印历日,而首告以规赏者,徒贰年。赏令诸告获私雕或盗印历日应赏,而犯人无财产或不足以官钱代支者,不得过叁拾贯。杂令诸私雕印文书,先纳所属,申转运司选官详定,有益学者,听印行。仍以印本具详定官姓名,送秘书省、国子监。关市令诸在京官印历日,许人买,赴指定路分出卖。赏格诸色人告获私雕印时政边机文书,钱伍拾贯;御书、本朝会要国史实

20、录者,钱壹佰贯;告获私雕或盗印律、敕、令、格、式、刑统、续降条制、历日者,盗印,钱伍拾贯;私雕印(增添事件、撰造大小本历日贩卖同),钱壹94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佰贯。告获辄雕印举人程文者,杖罪,钱叁拾贯;流罪,钱伍拾贯。不难看出,经过条理归纳、修改删润而正式进入庆元条法事类的有关出版法规,显得准确、严谨、赏罚分明,入情入理得多,宋代出版由此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似乎也有了保障。未承想,当蒙古骑兵攻下临安时,从皇帝到臣僚,从宗室到国戚,从皇后到嫔妃,又是三千多人被掠而北还,重蹈了北宋王朝的覆辙。看来两宋“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很值得研究,光兴文不强兵是不成的。二、宋人的版权意识宋代

21、的刻书出版业,由官、私、坊三大刻书主体构成。所谓官刻,指中央各部、院、监、司、局,地方各府、州、军、县,各路常平、茶盐、安抚、提刑、转运司,各地公使库,各地府学、州学、县学,各郡斋、郡庠、学舍、学宫、頖宫,各地官办书院等,用公帑投资所刻之书,皆可称为官刻。起初,中央官刻之书,除朝廷颁发、赐赠外,还许人花纸墨钱赁版刷印。北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敕准徐铉校定、国子监雕印的说文解字许人纳纸墨价钱印赎。牒文称:“许慎说文,起于东汉,历代传写,讹谬实多,六书之踪,无所取法。若不重加刊正,渐恐失其原流。爰命儒学之臣,共详篆籀之迹。右散骑常侍徐铉等,深明旧史,多识前言,果能商榷是非,补正阙漏,书成上奏,

22、克副朕心。宜遣雕镌,用广流布。自我朝之垂范,俾永世以作程。其书宜付史馆,仍令国子监雕为印版,依九经书例,许人纳纸墨价钱收赎,兼委徐铉等点检书写雕造,无令差错,致误后人。牒至准敕故牒。雍熙三年十一月日牒。”(说文解字卷十五下)这是国子监出资雕印之书,许人出纸、墨、工价钱赁版刷印的较早记录。这种做法的可循先例,则是国子监校刻的九经印版,尝允许士人纳纸墨钱赁版刷印。此次由徐铉受命校正的说文解字表进朝廷之后,很称帝心,遂令门下省发下牒文,要求徐铉等亲自“点检书写雕造,无令差错”,以免“致误后人”。这种官雕书籍版片许人出纸墨钱赁版刷印的做法,既维护了官版的尊严、经义的醇正,亦推广了教化,可谓一举三得。北

23、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六月二十五日,国子监言:“本监先准朝旨开雕小字圣惠方等共五部出卖,并每节镇各十部,余州各五部,本处出卖。今有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王氏脉经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五件医书,日用而不可缺。本监虽见印卖,皆是大字。医人往往无钱请买,兼外州军尤不可得,欲乞开作小字,重行校对出卖,及降外州军施行。”5可知到了绍圣年间,国子监也直接卖书,并以牒文形式广而告之。051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金人破汴后,开封的金银财宝被劫掠一空,皇家及民间藏书,乃至书籍版片,亦捆载北还,致使南渡的宋室书缺典乏,难以为继。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九月,张彦实待制为尚书郎,始请下诸道州学,取旧监本书籍

24、镂版颁行。然所取北宋监本六经中缺礼记,史书中缺汉书唐书。至绍兴二十一年(1151),辅臣再次上言,帝才谓宰执曰:“监中其他缺书,亦令次第镂板,虽有重费,亦所不惜也。”由是南宋国子监经籍复全,“令士大夫仕于朝者,率费纸墨钱千余缗,而得书于监云”(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四)。可知,南宋国子监所刻之书,仍延续北宋中央官署所雕之经史版片,许人纳纸墨钱赁版刷印的旧例,许朝官纳纸墨钱千余缗,而得南宋国子监所刻之书。这是南、北两宋中央国家机关刻书许人纳钱印赎的实例。而到了地方官署刻书,虽然还有一点意象,但本质上已变成了促销和兜售。国家图书馆藏有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舒州公使库刊本曾穜大易粹言一

25、部,此本卷尾有舒州公使库雕造所牒文,称:“舒州公使库雕造所。本所依奉台旨,校正到大易粹言,雕造了毕。右具如前。淳熙三年正月日。”而后是“今具大易粹言一部,计贰拾册。合用纸数、印造工墨钱下项纸幅耗共壹千叁百张、装背饶青纸叁拾张、背青白纸叁拾张,棕墨、糊药、印背匠工食等钱,共壹贯伍百文足;赁板钱壹贯贰百文足。库本印造见成,出卖每部价钱捌贯文足。右具如前。淳熙三年正月日雕造所贴司胡至和具此”。而后是十行校勘官衔名,最后是“淳熙三年正月日雕造所贴司胡至和具,杭州路儒学教授李洧孙校勘无差”具名。证明此书的确是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刻本。这显然已不是许人出纸墨钱赁版刷印的性质,而是由各雕造官署发布雕印某书所用

26、成本,加上赁版费,先行印好,而后出卖。书籍本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物化实体,当它也以一种物质产品形式出现并进入商业流通,就又具备了商品价值,遂使制作它版行于世的主体也具有了相应的版权。当这种版权遭到侵犯,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主体就会起而寻求保护,这就是版权意识。南宋时期,这种意识不仅在私宅、坊肆刻书出版者中产生,国子监也应刻书出版者有关人员之请,为他们行文发牒,禁止翻版。例如宋罗樾刻本段昌武所撰丛桂毛诗集解三十卷,卷首即有行在国子监禁止翻板刷印公据:行在国子监据迪功郎新赣州会昌县丞段维清状:“维清先叔朝奉昌武,以诗经而两魁秋贡,以累举而擢第春官,学者咸宗师之。卬山罗史君瀛尝遣其子侄来学,先叔以毛氏诗口

27、讲指画,笔以成编,本之东莱诗记,参以晦庵诗传,以至近世诸儒一话一言,苟足发明,率以录焉,名曰丛桂毛诗集解。独罗氏得其缮本,校雠最为精密。今其侄漕贡樾锓梓以广其传。15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维清窃惟先叔刻志穷经,平生精力毕于此书,倘或其他书肆嗜利翻板,则必窜易首尾,增损音义,非惟有辜罗贡士锓梓之意,亦重为先叔明经之玷。今状披陈,乞备牒两浙路、福建路运司,备词约束,乞给据付罗贡士为照。未敢自专,伏候台旨。”呈奉台判,牒仍给本监。除已备牒两浙路、福建路运司备词约束所属书肆,取责知委文状回申外,如有不遵约束违戾之人,仰执此经所属陈乞,追板劈毁,断罪施行。须至给据者。右出给公据,付罗贡士樾收执照应。淳祐八

28、年七月日给。6这是国子监应段维清之请,向两浙路、福建路转运司发下的牒文,要求两路转运司发文约束各该路书肆开版翻刊段昌武丛桂毛诗集解的实例。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二十六日,“知龙州王称上东都事略百三十卷(纪十二、世家五、列传百五、附录八)。明年春三月,除直秘阁。其书特掇取五朝史传及四朝实录附传,而征以野史附益之”7。该书宋本目录后镌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木记8,表明程舍人宅颇具版权意识,自己刻书出版,同时申报有司,寻求版权保护。宋祝穆方舆胜览(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拾遗一卷),其宋刻本卷前有吕午序及祝穆自序。祝穆自序后有两浙转运司录白,曰:据祝太傅宅

29、干人吴吉状:“本宅见刊方舆胜览及四六宝苑事文类聚,凡数书,并系本宅贡士私自编辑,积岁辛勤。今来雕板,所费浩瀚。窃恐书市嗜利之徒,辄将上件书版翻开,或改换名目,或以节略舆地纪胜等书为名,翻开搀夺,致本宅徒劳心力,枉费钱本,委实切害。照得雕书,合经使台申明,乞行约束,庶绝翻板之患。乞给榜下衢婺州雕书籍处张挂晓示。如有此色,容本宅陈告,乞追人毁版,断治施行。”奉台判,备榜须至指挥。右令出榜衢婺州雕书籍去处张挂晓示,各令知悉。如有似此之人,仰经所属陈告追究,毁版施行。故榜。嘉熙二年拾二月日榜,衢婺州雕书籍去处张挂。转运副使曾台押。福建路转运司状,乞给榜约束所属,不得翻开上件书版,并同前式,更不再录白。

30、9上述皆是宋代私宅刻书出版向监司申请版权保护的实例。这个监司主要指的就是转运司。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载:“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即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是县,施行行政区划郡县制管理。那时的郡其实指的是州,每州下辖几个县。汉代在郡之上又设州,每州下辖几个郡,中央派出刺史实施管理。唐在郡之上设置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每道管若干郡。宋承唐制,全国分为十道,后又改道为251宋代的出版管理与宋人的版权意识路,每路管若干州。太宗时各路设置某路诸州水路转运使,其官署称为转运司。转运司除管理一路或数路的财赋外,还兼管监督考核地方官员、保障社会治安、提点刑狱

31、、举贤考能,宋真宗时其权力一度膨胀到一路最高长官,但始终未上升到省的建置。后又设提点刑狱司、安抚司、常平司、常平茶盐司,以分割各路转运司的权力。可知宋代各路转运司职责较广,权力较大,故连刻书出版版权保护也要申请各相应转运司通牒各处书户,禁止侵权翻刻。(李致忠,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参考文献:1宋会要辑稿:刑法M.马泓波,点校.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2苏辙.栾城集:中册M.曾枣庄,马德富,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37-938.3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M.上海:上海书店,1990:126-127.4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宋刑统;庆元条法事类M.北京:中国书店,1990:194-195.5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第 3 册M.许静波,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744.6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上M.柳向春,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5.7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878.8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第 2 册M.许静波,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388.9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36-37.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