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_谢小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20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_谢小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_谢小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_谢小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推动民主与治理复合,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主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文化与制度条件上塑造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效复合。在文化传承和制度发展过程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传统“公”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天下为公”的政党精神特色,提升了民主与治理的价值融通性,形成了两者复合的文化内聚力。作为增进团结的体系性力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关系结构上实现了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超越,创造了民主与治理复合的必要条件。在利益代表与整合环节、决策环节、监督环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辩证统一思维塑造功能优势,有效促进了民主与治理的协同运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塑造的民主与治理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体现。关键词:

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主;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主与治理复合,并根据政治实践进行调整,形成合力效应,是“人类政治实践的基调,也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主题”。目前,学界对民主和治理的内涵、目标、主体、机制、价值进行了丰富探讨。但是,对民主与治理的关系,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张力,以及两者复合的文化与制度条件的关注和探讨相对不足,很少有研究从政党制度视角分析民主与治理复合的困境与出路。在政党政治时代,民主与治理复合离不开政党制度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发展催生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引导政治文明发展,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演进的大逻辑。”政党不仅有力推动民主发展,而且“在国家治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是

3、中国 作者简介:谢小飞,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讲师;宋伟,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讲师(烟台 2 6 4 0 0 5)。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路径研究”(2 0 D Z Z J 0 3)。佟德志:治理吸纳民主 当代世界民主治理的困境、逻辑与趋势,政治学研究2 0 1 9年第2期。关于这一研究主题,以下文献提供了重要参考:陈炳辉: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中国社会科学2 0 1 6年第5期;曹海军、黄徐强:民主治理的复合变奏,新视野2 0 1 6年第5期;常桂祥、赵俊梅:互动与融合: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内在逻辑,行政论坛2 0 1 7年第2期;王涛:“转型范式”民主理

4、论的谬误 探索“治理范式”的中国民主理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 0 1 7年第2期;佟德志:治理吸纳民主 当代世界民主治理的困境、逻辑与趋势,政治学研究2 0 1 9年第2期;张爱军:目的与手段: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关系再建构,理论建设2 0 2 2年第2期;佟德志、王毅刚:民主治理何以可能 民主与治理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2 2年第4期等。王韶兴:在世界政党文明谱系中构建中国特色政党政治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 0 2 2年1 1月2 3日。郭定平: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政治学研究2 0 1 9年第3期。DOI:10.16012/ki.88375

5、471.2023.02.007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贡献,而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的重要表现。对其内在机理的深刻揭示,有助于阐释人类政治文明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话语解释力。基于政党制度逻辑,可以从观念、结构、功能三个维度,分析政党制度对民主与治理复合的作用。在观念维度上,政党对特定文化观念的择取关乎民主与治理在价值原则上的契合性,是两者复合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结构维度上,政党关系、政党与社会关系等深刻影响民主与治理过程中各主体的组合与互动形式,塑造了民主与治理复合的基本框架。在功能维度上,利益代表

6、与整合、决策施策、监督作用发挥是政治过程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民主与治理的协同性。一、推动民主与治理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主题推动民主与治理的复合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主题。民主与治理复合,指的是立足于国家自身发展历程,通过创造性的文化与制度建构形成民主与治理的价值融通、机制结合、协同发力的状态。从民主与治理的基本内涵、价值目标以及实践经验来看,实现民主与治理的复合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需求,两者的持续张力构成国家现代化的巨大挑战。(一)民主与治理的基本内涵与价值目标“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从词源而言,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也即人民当家作主。从观念史来看,基于这一内涵,经多样化审视及应用性分析后,

7、学界对民主概念进行了广泛探讨,如自由主义民主、多元主义民主、监督式民主、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增加了民主与平等、自由、法治、公正、善治等价值理念的联系性。精英民主理论提出后,以民众参与、竞争性选举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定义,构成了国际前沿民主研究的基础话语。民主与其他理论的“复合式变奏”使民主内涵变得更加复杂。民主本身显然是在“理想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从应然的推动力和实然的抗拒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形成的”。不同的国别文明既提供了民主扎根的特殊元素,又限制了民主理论所指向的问题和目标。治理概念谱系的复杂性毫不逊于民主,目前以国家层面的治理主体为必需、以国家能力为中心的治理概念已占据主流。早期治理

8、理论突出了“没有政府的治理(g o v e r n a n c e w i t h o u t g o v e r n m e n t)”,强调了“多元治理”。但是,随着治理理论发展,对国家作用的强调构成了对以往治理理论的必要反思。向国家能力的转向,使得治理理论要进一步关照民主与治理的关系。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民主”与“治理”的差异。在权力维度,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与制度建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主权与治权关系的总体性安排,落脚于确立人民主权;治理关注权力的支配性、有效性等运行问题,强调权力与科学的有效结合。在民意实现维度,94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习近平:高举中国

9、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1 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人民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页。参见包刚升:民主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 8年版,第3 5页。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2 0页。M a r c F.P l a t t n e r,“R e f l e c t i o n s o n G o v e r n a n c e,”J o u r n a l o f D e m o c r a c

10、 y,V o l.2 4,N o.4,2 0 1 3,p p.1 7-2 8.民主理论要求通过有序平等政治参与和权利保护程序来落实民意,内含着“众意”竞争逻辑或“公意”生成逻辑;治理理论则强调依靠精英能力、治理体系能力来实现民意的具体化、可行性、科学性、协调性。在制度建构维度,民主理论构想了政党制度、议会制度等主要实现路径,倾向于制度的制衡性,要求建立有限化、责任化、法治化的运行机制;治理的核心是优质制度供给与执行能力,保证国家在民主进程中维持有效的、现代化的国家职能,因此对集中统一给予更多关注,以提高国家处理公共问题的效率,并可能排斥复杂的民主程序。了解了民主与治理的基本内涵,我们更容易理解

11、民主与治理在实现良政善治上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张力。(二)民主与治理相互依赖首先,民主离不开治理。无论是新兴民主国家还是“老牌”民主国家,治理危机常导致民主危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民主国家从3 0多个扩展至1 2 0个左右。然而民主指数显示,2 0 0 6-2 0 1 5年间有1 0 5个国家经历过民主衰落。对这一过程的研究表明,民主转型不仅依赖初始制度创设,更有赖于民主巩固过程中的国家治理绩效。国家能力缺位、政府治理功能失灵导致这些国家无法提供良好的政治秩序、高质量政府服务,最终损害民主制度。对“民主转型范式”的反思,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民主与“现代国家建构”之

12、间的必要联系,指出现代国家结构、国家能力、负责任政府在逻辑上应先于民主制度。历史上,选举制度导致的政府不稳定造成了魏玛德国的民主危机,政治力量冲突下的短命政府无法塑造共识并化解国家危难也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民主危机的关键原因。乔万尼萨托利在反思西方民主时就曾指出,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统治形式”时,本就含有“独立负责”的政府这一不可分割的要素。其次,治理也离不开民主。从价值目标而言,民主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公平正义、法治等是治理活动的根本价值遵循和终极评价指标。有研究表明,在威权政体中,经济绩效可能难以有效维系治理合法性。与民主政体相比,威权政体一般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更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更

13、好的权利体系来维系资源交换和减少社会不平等,因而大饥荒通常发生在威权政体。对民主与治理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在治理过程中更好地贯彻民主0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参见王涛:“转型范式”民主理论的谬误 探索“治理范式”的中国民主理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 0 1 7年第2期。F r a n c i s F u k u y a m a,“W h y I s D e m o c r a c y P e r f o r m i n g S o P o o r l y?”J o u r n a l o f D e m o c r a c y,V o l.2 6,N o.1,2 0

14、1 5,p p.1 1-2 0.J u a n J.L i n z a n d A l f r e d S t e p a n,P r o b l e m s o f D e m o c r a t i c T r a n s i t i o n a n d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S o u t h e r n E u r o p e,S o u t h Am e r i c a,a n d P o s t-C o mm u n i s t E u r o p e,J o h n s H o p k i n s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15、s s,1 9 9 6,p.7;参见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5年版,第1 9-3 4页。参见 美亚当普沃斯基:民主的危机,周建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3 6、4 6、6 3页。参见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1 8 8页。C h o n g-M i n P a r k,“A u t h o r i t a r i a n R u l e i n S o u t h K o r e a:P o l i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a

16、n d G o v e r n m e n t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A s i a n S u r v e y,V o l.3 1,N o.8,1 9 9 1,p p.7 4 3-7 6 1.参见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 0 0 1年版;美威廉伊斯特利:威权政治,冯宇等译,中信出版社2 0 1 6年版。要求,治理才是有效的”。作为工具手段,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机制可以为治理提供更充分的合法性,使治理更有机会获得优质的主体力量,降低治理风险。一些国际援助项目显示,民主机制精细化对改善落后地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三)民主

17、与治理的张力在政党政治时代,基于观念、结构、功能三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逻辑如何导致民主模式衰落与治理低效的双重困境。首先,西方政党所秉持的“众意”民主观是产生民主与治理张力的重要观念因素。从文化渊源看,近现代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是“众意”民主观念的衍生物和传承者,穆勒主义构成“众意”民主观念的主要来源。穆勒主义对基于“公意”的民主政治提出了激烈的反对,认为由不同群体分殊有别的利益和意见所构成的“众意”才是真实的人类状态。由此,民主就是确保人民选择统治者的机会从而实现“政治家之治”。所谓民意的最大体现,有赖于“自私”的党派间的充分竞争,竞争获胜者即代表被认可的民意。这种观念从根

18、本上否定了政党为“共同福祉”而合作、奋斗的可能性。其次,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安排形成了民主与治理的张力。从政党关系看,近年来以最大化权力争夺为核心特征的竞争型政党制度,主导推动了政党政治极化和“否决政治”的盛行。政党合作式微导致治理输出低效。政党竞争所造成的政治内耗降低了国家治理效能。因此,西方学者所谓的“政治极化提升政府政策质量”很难成立。从政党与社会关系看,西方政党极化加速了社会分裂,侵蚀了民主。经验表明,竞争型政党制度虽然是对特定的社会冲突模式的一种反映,但是政党并非只是被动地适应分歧,而且也在主动塑造分歧,以“激起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对抗来达到改变选民短期偏好的目的”。竞争型政党制度

19、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也或明或暗地加剧了政治分歧。对众多新兴民主国家而言,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引入并没有在自由民主制度内有效解决政治分歧问题。竞争型政党制度带来的政治衰退又进一步消解了理性化的社会民主,致使社会“共识空间”萎缩。最后,在国家治理复杂化的背景下,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功能的部分失灵难以推进民主与治理的过程性复合。一是政府的支持性政党所推动的国家治理目标和绩效以“众意”竞争结果为前提,但“众意”竞争结果导致进入治理过程的仅仅是不同群体利益比较中的“多数”或者虚假的“多数”,而非人民利益的“公约数”。正如安东尼唐斯的研究所表明,在选民政治偏好单高峰分布情况下,为赢得选举,两党制中的政党不仅意识

20、形态会相互模仿,在政策上会模棱两可,而且趋向于“阻碍选民的理性行为”。这显然损害了治理过程中民意表达15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佟德志、王毅刚:民主治理何以可能 民主与治理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2 2年第4期。参见佟德志:治理吸纳民主 当代世界民主治理的困境、逻辑与趋势,政治学研究2 0 1 9年第2期。J o s e p h A.S c h u m p e t e r,C a p i t a l i s m,S o c i a l i s m,a n d D e m o c r a c y,H a r p e r&B r o t

21、h e r s P u b l i s h e r s,1 9 4 2,p.2 8 5.C e c i l i a T e s t a,“I s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B a d?”E u r o p e a n 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V o l.5 6,N o.6,2 0 1 2,p p.1 1 0 4-1 1 1 8.关于这一过程的研究,可参考:E k i m A r b a t l i a n d D i n a R o s e n b e r g,“U n i t e d W e S t a n d,D i v i d e d

22、 W e R u l e:H o w P o l i t i c a l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E r o d e s D e m o c r a c y,”D e m o c r a t i z a t i o n,V o l.2 8,N o.2,2 0 2 1,p p.2 8 5-3 0 7.以及,王格非:政治极化与政治冲突的“变质”:当前美国政治困境及原因,美国研究2 0 2 2年第3期;祁玲玲:政治极化与西方民主困境,开放时代2 0 2 2年第3期。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1年版,第3 1 3-3 1 4页。美安东尼唐斯:

23、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1 2 2-1 2 3页。的真实性。在选民意识形态存在明显对立的情况下,两党制难以产生稳定有效的政府,甚至使民主制度混乱。在民众多高峰政治偏好下,胜出政党所代表的很可能是“众意”中的少数或相互冲突的民意,因此治理绩效也很难发挥政治稳定的必要作用。二是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众意”民主要求政党展示强大的竞争能力、反对能力或者要挟潜力,以展现所代表的“众意”。因此,政党很可能将“为反对而反对”作为必要的竞争策略,或者违背理性原则以迎合特定群体支持,这导致决策科学性不足。三是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中的党际监督(即竞争性监督)在强化权力制衡的同时,

24、极大降低了政策通过的效率,削弱了稳定的执政能力对国家治理效能的支持作用。竞争性监督还时常将监督作用诉诸社会运动甚至暴力,增加了社会群体间以及社会群体与执政党间的对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共产党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在文化观念、结构与功能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西方政党制度的超越,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契合,为推动民主与治理复合作出了重要制度贡献。二、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的文化动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

25、契合性赋予了新型政党制度鲜活的生命力。新型政党制度对传统“公”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天下为公”的政党精神特色,提升了民主与治理的价值融通性,形成了两者复合的重要文化动力。“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认同的基础,也是执政合法性的来源,从更深层次上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部结构关系作了更加深入的注解。”中西方政党制度内蕴的重大观念差异导致了迥异的民主与治理关系形态,凸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与贡献。(一)“公意”民主观念创造民主与治理价值契合的基本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传承发展的“公意”民主观念是在中国革命政党主导下,对传统“公”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形成的文化成果,

26、是“天下为公”政党精神的关键组成部分。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公”观念,已有研究指出,“公”是传统政治领域的重要观念,以“普遍福祉”“全体”“平等”为核心,具有强烈价值与伦理规范意义的“公”内涵占据主流,直至2 0世纪仍具有巨大影响力。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政党、进步政党力量的参与下,探寻和实现代表社会普遍利益、共同福祉的“公”成为新的历史自觉。中国的民主2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参见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1 0 5、1 1 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页。

27、柴宝勇、黎田:在“新型”与“传统”之间:影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传统文化因素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 0 1 9年第5期。参见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1 1年版,第5-8 8页;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6 9-1 1 7页。参见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9 9-1 0 1、1 0 5页。进步力量传承“天下为公”精神,对“公意”观念给予更多关注,形成了“公意”与中国民主意识的深度融合。经过这一过程,“公意”民主观念强调了找到全社会的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要求是民主之精义。作为西方民主重要基础的

28、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私”的观念并未获得中国民主力量的充分认可,中国的民主形成了从属于“共同体”的个人权利观。孙中山在传统“天下为公”思想的内涵中增添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思想内容,对近现代进步政党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中国共产党则强调了政党“大公无私”的彻底性:“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价值理念上批判了“众意”竞争式民主在利益代表

29、上的狭隘性,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宣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上的真实性、广泛性、充分性、持久性,阐明了政治协商对“公意”民主实现的可行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进程中,“公意”民主观念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形成了中西政党制度在核心观念上的显著差别。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彰显的“公意”民主观念,使民主与治理的互动具备了价值同向性。一方面,“公意”民主观念使民主过程中融合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共性”导向,要求民主过程必须关注国家发展问题,而不是群体利益之争。这

30、也使民主更容易接纳治理方面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蕴含的效率性、统一性、集中性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公意”民主观形成对国家治理主体的角色、职能、行为的价值约束,国家治理所表达的公共性必须充分、真实、有效,避免“众意”竞争所塑造的虚假公共性。这同时要求国家治理过程应充分重视民众参与性、民意表达的理性化。由此,民主就具备了必要的方法论意义,治理过程应积极吸纳和拓展民主形式。(二)协商理念促进了治理吸纳民主“天下为公”精神也蕴含了协商理念。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调了将探寻“最大公约数”建立在商量基础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就曾提出将“公意”与自由平等商讨相结合的理念。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府“是跟人民商量

31、办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传承了商量35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李大钊曾明确将“公意”与“众意”区分开来,认为作为差异性利益和意见集合的“众意”只导致“多数政治”,而无法体现民主政治真谛:“不自有其意,而以众意为一意,是之谓国家矣。”在转向马克思主义后,李大钊再次强调了“自由政治的神髓,不在以多数强制少数,而在使一问题发生时,人人得以自由公平的态度,为充分的讨论,详确的商榷,求一个公同的认可。”参见 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第5 2 0页;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第5 9 4页。参见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增订版),牛津

32、大学出版社(中国)2 0 1 3年版,第3 1 6-3 1 7页。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 9 8 1年版,第1 3 1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1 8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9页。参见 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第5 2 1-5 2 2页;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第5 9 4页。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1 7 8页。办事的文化特质。“在中国社会主

33、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理念促进了治理对民主的吸纳。一方面,以最大化共同利益为目标,以协商理念、协商机制为中轴,治理过程摆脱了竞争型政党制度对民众理性的阻碍,拉近了民主参与和现代治理的距离。“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另一方面,协商性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协商有助于将民主过程所涌现的力量组合转化为治理力量,避免了治理过程的封闭性诱导出民主政治极化力量。同时,协商以理性说服为基础,广泛充分的协商既能促进民主表达的真实性,又能突出治理对专业性、科学性的强调。由此,协商为

34、治理高效性与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性相结合创造了契机。此外,协商理念强调将政党的能动性与共同利益的客观性结合起来,追求“公意”政治的最大可能性而不是绝对性,这一过程包括了“求同存异”的必要性,缩小了“公意”与“众意”之间的差距。由此,协商理念推动了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中的权利保障要求相契合,使国家治理保持对少数人权利的尊重,避免了因“公意”的绝对化而导致政治目标的空洞性与政治过程的狂热性。(三)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理念促进了民主吸纳治理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理念与“天下为公”观念相融通。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天理”“善”“真理”是“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价值塑造。历经“公”的现代性转

35、化,“公”的代表性与政治主导力量对“善”“天理”的探索衔接一体。政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构成了新的“天理”追求。这尤其表现为,以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所表达的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增强了“先进性”在“公意”理念中的价值,强调了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为引领、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为支持,以获得实现“天下为公”的强大内在力量。这有效促进了民主吸纳治理。一方面,基于“公”与执政党先进性之关系,社会对政党行为的认同不可能局限于政党在民主过程中的表演性煽动力、联盟或讹诈能力,而是要求执政党具备高质量、持续的国家发展能力,并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执政党的先进性

36、建设理念及其制度安排,增加了民主进程中的理性精神和领导要素,为建构统一的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对“先进性”的强调使中国的民主进程对精英治理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认同了精英治理所形成的治理绩效是落实民主的重要体现,这有利于避免民粹主义者对治理的破坏。总而言之,“天下为公”的政党精神特色,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核心观念意识的鲜明对照,有力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政治实践,为民主与治理的价值融通、实践互嵌创造了文化内聚力。三、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的结构优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在这一逻辑下,中国新型政4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37、 0 2 3年第 2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2 9 2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2 9 3页。参见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8 4-8 5、8 7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3 8页。党制度在结构上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各主体的互动提供向心性、团结性与组织性。在国家治理复杂化背景下,相较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结构对政治分歧的激化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塑造了社会团结以及政治力

38、量整合的新形态,为民主与治理复合创造了必要结构条件。(一)向心性结构为民主与治理复合奠定必要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备了向心性的权力结构,为民主与治理复合提供了必要的权威基础。民主与治理的复合过程需要权威性与向心力:一方面,民主与治理过程如果没有建立起对权威的有效服从,将导致秩序混乱;另一方面,为提升治理效能并保证民主质量,需要建立权威核心作为坚强的行动指挥中心来引领和推动议题共识,保持政治行动的向心性,尽可能降低结构离心力。在维持向心性结构方面,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存

39、在向心性的权威中心,也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还推动了民主党派的调适性变迁,增强政治体系的内在契合性,避免离心力。对权威的有效服从方面,政治协商使对权威的服从建立在价值整合、利益整合、意见整合之上,协调了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政治主导和政治多元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单向度的强制性“压服”。在这一向心性结构中,党的领导将权威转化为有能力的治理,解决了民主与治理复合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党的领导让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融入了更多推进机制,有利于在协商中达成更高程度的共识,产生高质量的民主结果,削弱民主参与和治理权威之间的张力。与此同时,党的领导使民主集中制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40、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确保有能力的治理实现了民主与治理的衔接,也有效解决了治理吸纳民主后的效率问题。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协商民主中的“集中”,既包括对协商共识的认可和执行,又包括在包容思想和利益多样性的情况下对意见择优的“一锤定音”,避免民主中的“议而不决”。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行中所产生的民主共识,可以有效传导至国家行政系统,避免了“决而不动”现象。概言之,党的领导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备了有效的向心性结构,提供了民主与治理复合所必需的权威性与高效性。(二)以政党关系再造促进政治力量的团结与整合对政治发展而言,“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党间互动构

41、成民主的重要动力和关键环节,也深刻影响政治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汇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结构安排上打破了以选举竞争为中心的政党关系,建立起“领导-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有效回应了复杂条件下国家治理整合政治力量的需求,消除了民主进程中政党极化的结构根源。“领导-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具有高度稳定性。首先,避免政党恶性竞争,为合作创造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包含了“两个长期”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形成了“带头”与稳定的制度形态,避免了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党同伐异”导致的政党分裂或消亡。其次,在政治文化上对“大一统”“和合”的价值认同,形成了多党合作的文化心理支持

42、。同时,执政党通过思想建设保持了主动合作、开放包55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贡献参见肖存良:契合与转型: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政治学考察,岭南学刊2 0 1 3年第1期。参见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8年版,第3 5 0页。容的执政理念。再次,统一战线思想作为重要政治智慧,为稳定的领导与合作关系提供了战略定力。不同于竞争型政党制度中的“统一阵线”或“执政联盟”策略,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统一战线思想不以执政权争夺为中心,而是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关系处理的方法论,谋求长期稳定

43、的政党领导与合作关系。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更加突出了“领导-合作”的政党制度对建构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作为政党文明的新形态,“领导-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塑造了更具包容性和整合能力的政党体系,避免了政党竞争造成的政治内耗,将最大程度凝聚政党制度效能作为方向,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合力。面对复杂环境,新型政党关系为政治协商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以政党间的“合作-协商”促进民主发展,代替了旧式政党制度的“分化-竞争”方案,因此避免了极化、分裂等低质量民主对治理绩效的损害。(三)以政党-社会关系重塑落实人民民主的“组织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推动的民主与治理复合,是以人民民主

44、的有效建构为基础的。在政党-社会关系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为促进团结的体系性力量,推动落实人民民主的“组织性”内涵,实现了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结构性超越。对人民民主而言,“组织起来”既能够增加民主中的同质因素,更能够突显民主的人民性,使人民民主在国家范围内汇聚为治理力量。“组织起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中国的民主理论很早就意识到民主形成发展于个人与国家、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的结合之中。“个人主义的民主政治决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国民者,众意之相与而成一体者也。”真正的民主包含着“个性解放”与“大同团结”两个方面。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在人民民主这里,人民是民主之锚,但是没有组织起来的人民不过是原

45、子化个体,毫无力量可言。”在政党-社会关系维度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着“实现 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民主的作用”,落实人民民主的“组织性”要求。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整合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有效的意识形态和强大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对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强领导,并持续塑造具有包容性和成长性的政党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在政党体制中,作为多元政党力量的各民主党派,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组织起来”这一结构安排,促进人民民主的落实,为人民民主与有效治理的结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一方面,强化政党与人民之间关系,“切实防止出现群龙65当代世界

46、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7 0页。“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用伟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参见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 9 8 7年版,第1 1-1 2页。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3 9 7页。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第5 2 0页。参见 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

47、版社1 9 8 4年版,第5 9 7-5 9 8页;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年版,第1 0 5 8、1 0 6 0页。杨光斌、乔哲青:人民民主:优势、挑战与对策,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9年第1期。蒋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兼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两项制度说,统一战线学研究2 0 1 7年第1期。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抓住了人民民主的核心与关键。在人口规模巨大、地域差异显著、民族构成复杂条件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社会基础上有效降低了民主发展过程中的极化风险,强化了国家的适应性治理能力,也为国家治理找到了力量之源。另

48、一方面,强化了政党的人民性。促进社会团结以及提升人民的“组织化”构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属性,打破了竞争型政党制度在“政党竞争-社会分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实现了政党制度对民主与治理的协调作用。四、塑造民主与治理复合的功能优势如何在政治过程中实现民主与治理的融通与平衡,是对政党制度功能的重大考验。政治过程中,政党制度在利益代表与整合环节、决策环节、监督环节中的功能发挥是民主与治理能否协同的关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辩证统一思维塑造功能优势,实现了民主与治理在政治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一)优化利益代表与塑造治理共识有效衔接第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功能上实现了利益代表的广泛性,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49、重要制度形式之一。基于“天理”与“公”的文化逻辑、领导革命胜利的历史逻辑、先锋队性质的政党逻辑、对时代问题深刻把握的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根本利益的总代表。尽管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有所差异,但均代表和服务于人民利益,并在社会变迁中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渠道。在实践中,各民主党派也对包括工人、农民利益在内的社会重大利益、普遍利益形成了重要关切。由此,各民主党派形成了“特殊的代表性使命”,“有效地补强了中共执政党的代表性设计格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将政党利益、政党职责置于人民与国家关系的根本约束之中,摆脱了政党私利对民主参与和治理决策的束缚。西方学者也承认,因为“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儒家政府传统可能在发挥重大影响”,政党能够自觉将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自身利益,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少有的。第二,提升政党代表力,推动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塑造治理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