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71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塑料污染是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已有证据表明,塑料能够与自然界的岩石发生稳定结合,成为人类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地质营力影响地球地质周期的直接证据.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定义了一种新的沉积岩类型塑岩.塑岩是塑料与碎屑物质胶结形成的沉积岩;在塑岩中,肉眼可见的塑料与沉积岩原始物质成分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经熔化-凝固、蒸发、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发生了不可逆的结合.在前期发现的基础上,针对 2022 年 7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采集得到的陆地生态系统塑岩样品,进一步研究其在干湿循环情形下微塑料的释放与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干湿循环老化情形下,从塑岩

2、中释放得到的微塑料的粒径分布可以被条件概率老化模型刻画.从塑岩中剥离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丙烯(PP)塑料的破碎维数总体在 1.52.5 之间浮动,呈现出二维破碎的特征;LDPE 的破碎过程存在先加剧后减缓的过程,但 PP 的破碎维数恒定在 2 附近,预示塑岩结合的 PP 塑料具有长期释放微塑料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塑岩释放的微塑料中,超过 60%为具有较高迁移性的圆球状微塑料,其平均粒径显著低于其他形状,具有较高的迁移性,预示着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针对塑岩的相关报道对其胶结成岩过程以及在自然界中的长期环境行为仍不甚明确,后续研究需要对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成岩过程、赋存规律与长

3、期归趋开展进一步研究与观测.关键词:沉积岩;塑岩;地质;粒径分布;微塑料中图分类号:X54文章编号:1001-6929(2023)08-1457-10文献标志码:A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3.07.14Plastistone:Diagenesis,Global Distribution,and Microplastic GenerationCharacteristicsWANG Liuwei,HOU Deyi*School of Environ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P

4、lastic pollution is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global concern,posing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s.Moun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lastic debris can irreversibly adhere to the host rock,providing direct evidence of how human activitiesare altering Earths geological record.Based on

5、 these findings,this study defines a new type of sedimentary rock called plastistone.Plastistone is a sedimentary rock formed of visible plastic and clasts derived from pre-existing rock that were cemented together.In aplastistone,visible synthetic plastic polymers were irreversibly stuck onto or in

6、corporated within the mineral matrix due to various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such as melting-freezing,evaporation,and adsorption.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generation andsize distribution of microplastics derived from plastistones collected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during a field surv

7、ey conducted in Hechi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in July 2022.It was discovered that microplastics generated from plastistones duringartificial wet-dry cycling followed a conditional fragmentation pattern.The fragmentation dimension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apseudo-2D fragmentation pa

8、ttern for plastistones,with values falling within 1.5-2.5.The fragmentation dimension values for PPplastistones remained steady,while those for LDP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Furthermore,more than 60%of the identifiedmicroplastics were spherical in shape and had smaller diameters compared t

9、o other polymer types.This emphasizes the potentialecologic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se highly mobile microplastic particles.Additionally,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lithification processand long-term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plastistones remain unclear at present.Therefore,future research s

10、hould focus on investigatingthese aspects in greater detail.Keywords:sedimentary rock;plastistone;geology;size distribution;microplastic 收稿日期:2023-06-05修订日期:2023-07-11作者简介:王刘炜(1997-),男,甘肃兰州人,.*责任作者,侯德义(1980-),男,湖南郴州人,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过程与可持续修复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225703)Supported by National N

11、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2225703)第 36 卷第 8 期环境科学研究Vol.36,No.82023 年 8 月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Aug.,2023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地球地貌与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Anthropocene)1-2.这一概念被 2008 年由英国著名地质学家 Jan Zalasiewicz 正式提出,认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经足以让地球结束全新世(Holocene)、步入形成一个新的地质年

12、代3.然而,由于缺乏人类改造地球地质记录的直接证据,目前学界对这一科学与社会交叉的概念仍存在一定争议.找到地球地层中可见、可测度的标志物,可作为地质学界所公认的“金钉子”(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为人类世的确立提供相应的地层学依据4-5.沉积岩是地表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宇宙物质等,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6.在地表出露的三大类岩石中,沉积岩占比高达 75%7.人类社会发展与沉积岩的开采与使用密不可分,从传统农耕文明到工业时代,人类社会对石灰岩、砂岩、页

13、岩等沉积岩的开发与依赖程度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人为排放也造成了地表环境中沉积岩的污染,沉积岩成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与牵制的热点区域8-10.前期的研究在沿海和岛屿的沙滩上发现了塑料与岩石的结合物11-13;在 2022 年 7 月,笔者首次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塑料与岩石的结合物,并首次证实塑料与岩石矿物质发生了化学成键作用14.根据上述相关的科学证据,笔者在此提出并定义一种新的沉积岩类型塑岩(plastistone).塑岩是塑料与碎屑物质胶结形成的沉积岩;在塑岩中,肉眼可见的塑料与沉积岩原始物质成分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经熔化-凝固、蒸发、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发生了不可逆的结合.需要指

14、出的是,在英文语境下前人针对此类塑料岩石结合物存在多种表述,如“plasticrust”13、“anthropoquinas”8、“plastiglomerate”15、“plastitar”16、“plastistone”17等;考虑到其他类型沉积岩英文表述的习惯用法7,笔者采用“plastistone”概括这一新的沉积岩类型.在这一新的沉积岩类型中,人类社会制造的塑料与岩石发生了结合作用,成为沉积岩地层的一部分,进而能够被长期保存在地球的地质记录中.笔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关于塑岩的发现被 Nature 期刊于 2023 年 4 月以“Plastic Waste Found Chemicall

15、yBonded to Rocks in China”(在中国发现与岩石发生化学结合的塑料)为题进行专题报道,该文指出,塑岩的发现是“人类世”从一个抽象概念映射到现实世界地质记录的标志(Brings the Anthropocene home tothe present it helps make the Anthropocenetangible)18.塑岩的形成,表明人类活动可作为一种新的地质营力,产生区别于传统自然界的风化、剥蚀等作用之外,是一种有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exogenicgeological process)19-20.本研究在梳理前人关于塑料与岩石结合物相关报道的基础上,正式提

16、出了塑岩的定义,梳理了塑岩的全球分布与潜在成因,并基于内陆地区塑岩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进一步探究了塑岩在干湿循环情形下微塑料的释放与粒径分布特征,以对这一沉积岩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1 塑岩分布特征与成因根据笔者对塑岩的定义,其形成过程涉及塑料与地表出露的成土母质或海滩沙粒、礁石等发生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塑岩在全球 5 大洲 11 个国家被发现报道,其成因主要分为如下几类(见表 1).表 1 全球塑岩分布与成因Table 1 Global presence of plastistones and mechanisms for their formation分布地区与塑岩结合的塑料类型塑

17、料潜在来源塑岩成因数据来源巴西南里奥格兰德海滩海洋垃圾冲刷文献8美国夏威夷海滩海洋垃圾冲刷篝火燃烧文献11秘鲁利马海滩HDPE、PP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燃烧文献12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LDPE、PP农膜与塑料袋使用化学成键文献14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海滩PP、PE海洋垃圾冲刷混有塑料的石油粘附在礁石后部分蒸发文献16巴西特林达迪岛海滩PE海洋垃圾冲刷篝火燃烧文献17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尔海滩HDPE、LDPE、PP、PET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燃烧文献21意大利吉廖岛海滩PE海洋垃圾冲刷海浪拍打后物理结合文献22葡萄牙马德拉岛海滩HDPE、PP海洋垃圾冲刷海浪拍打后物理结合文献23日本山口市海滩PE、PP城市生

18、活垃圾篝火燃烧文献24印度安达曼群岛海滩PE、PVC海洋垃圾冲刷篝火燃烧文献25英国惠特桑德湾海滩海洋垃圾冲刷篝火燃烧文献261458环境科学研究第 36 卷篝火与垃圾燃烧是已有报道中塑岩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塑岩通常发现于旅游胜地或人口密集的城市海滩,如美国夏威夷海滩、秘鲁利马海滩、日本山口市海滩等.此类塑岩皆是在高温燃烧作用下,塑料发生熔化并在凝固后与礁石或海滩沙粒发生融合形成的.这一类塑岩通常还包裹有未燃尽的木屑、绳索等杂物15.塑料碎片多是随海浪冲刷堆积在海滩,并在篝火燃烧过程中变成此类塑岩;此外,在海滩上直接开展非法的垃圾露天焚烧,也是此类塑岩形成的重要过程.例如,在孟加拉国海滩发现的

19、塑岩,其成因是塑料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和砂粒等无机颗粒发生了融合21.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塑岩的形成过程与沉积岩的自然成岩过程具有本质差异.在燃烧作用下,塑料颗粒在很短时间内即可与岩石发生不可逆的结合.海浪拍打后物理结合是塑岩形成的另一原因.这种塑岩通常发现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偏远海岛,如意大利吉廖岛海滩、西班牙马德拉岛海滩.在海浪的作用下,海洋塑料碎片拍打在海滩礁石上并通过物理作用结合.除此之外,研究发现物理贴合的塑料可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生部分融化,更加紧密地固结在深色礁石上23.这一塑岩的形成过程受人为扰动小,有研究提出假设,塑料物理贴合在岩石表面后,可以通过碳酸钙等无机颗粒作为胶结体,发生类似于其他

20、沉积岩的胶结成岩作用8.后续研究需要针对偏远地区发现的自然成因塑岩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加深对其形成过程的相关认识.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当海洋表面存在溢油时,海洋塑料倾向富集于油层而非水层27.当海洋中含有塑料碎片的溢油扩散并粘附于海滩礁石上后,其在光照下发生部分蒸发,形成一层黑色的覆盖物,这种覆盖物是塑岩的另一形成机制16.这一蒸发的机制与典型沉积岩类型蒸发岩(evaporite)存在一定相似之处.蒸发岩是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发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28.与之相比,尽管此类塑岩与蒸发岩都是蒸发作用产生的,但这一类型的塑岩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产生是海洋

21、溢油事故造成的结果.近期(2023 年 4 月)的研究在我国内陆地区首次报道了以石英为主的土壤成土母质通过化学配位作用成键结合的塑岩14.笔者在沿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条小溪附近开展土壤采样时,偶然发现了 4 块塑岩,其塑料组成有三块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一块为聚丙烯(PP).历史上的洪水携带上游塑料冲刷、撞击多棱角的岩石,是塑岩形成的前提条件14.此外,当地环境偏僻、人类扰动较小时,塑料得以在光照作用下发生氧化并与岩石发生长期的相互作用.结合塑料厚度、氧化程度与当地土地利用类型推测,LDPE 与 PP 分别来源于上游地区农膜投加与一次性塑料袋使用18.排除人为燃烧因素,此类塑岩

22、的成因与海浪拍打后形成的塑岩较为类似.X-射线衍射结果发现,石英和碳酸钙可能在成岩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胶结作用14.作为人类活动与自然地质过程交互的产物,塑岩在地球关键带(Earths Critical Zone)中29-30,与不同圈层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活动影响地质循环过程的直接证据.这一新的沉积岩类型来源于人类圈的活动,并在篝火、冲刷等作用下直接进入岩石圈长期保存(见图 1).在进一步的风化作用下,塑岩自身粘附的塑料可产生微塑料,在流水作用下进入周边环境介质(如土壤),并在水生动物、植物体内积累,进入生物圈,随着食物链最终返回人类圈,威胁人体健康(见图 1).进一步研究塑岩的环境归趋

23、,是对其生态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的关键.日常生活(塑料包装等)农业活动(地膜施用等)航海活动(缆绳使用等)人类圈生物圈土壤圈风化岩石圈沉积胶结来源归趋归趋食物链塑岩水圈微纳米塑料污染群落结构扰动生物积累图 1 塑岩与地球关键带圈层的相互作用关系Fig.1 Interaction of plastistone with spheres in theEarths Critical Zone 2 材料与方法 2.1 塑岩样品采集与处理塑岩样品于 2022 年 7 月采集于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溪旁(发现地坐标为 245048N、1073725E),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为 1 497.7 mm.

24、在小溪旁共采集得到 4 块塑岩,对其形貌进行拍摄记录,并将其装入铝盒运至实验室开展后续分析.将塑第 8 期王刘炜等: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1459岩结合的塑料用不锈钢镊子小心剥离,用质量分数为 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润洗以去除表面附着的微生物31,随后用超纯水(电阻率 18 Mcm)润洗 3 次,置于室温下风干,进行后续实验.2.2 塑岩表征与分析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icolet iS50 型,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美国)分析塑岩所结合的塑料的聚合物类型,扫描范围为 4 000400 cm1,分辨率为 4 cm1,确定出 3 块塑岩结合的塑料为低密度聚乙烯(L

25、DPE),1 块为聚丙烯(PP),其可能来源分别为农膜与塑料袋制品的使用.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能谱仪(FESEM-EDS)(GEMINISEM 500 型,蔡司,德国)对塑岩表面形貌与元素分布进行观测,对其中一片 LDPE 和 PP 塑料厚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 LDPE 厚度为(2.00.2)m,PP 厚度为(25.40.2)m.2.3 干湿循环老化实验将上述已知厚度的 LDPE 和 PP 塑料裁剪为1 cm1 cm 的正方形.此外,使用薄膜吹塑机(SCM 20型,张家港市联江机械有限公司)采用纯 LDPE 和PP 塑料制备了相同厚度的新 LDPE 和 PP 薄膜并裁剪为相同尺

26、寸,其厚度通过 FESEM 进行二次检验,以确保与塑岩剥离得到的塑料相同.将裁剪得到的4 片塑料薄膜开展干湿循环老化实验.所有薄膜均使用超纯水冲洗 3 次,风干后放入容积为 40 mL 的玻璃瓶中.向瓶中加入 10 mL 超纯水,放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HJ-4A 型,江苏科析仪器有限公司),在 25 C恒温、300 r/min 条件下搅拌 24 h,随后将塑料薄膜从水中取出,风干,随即将其置入另一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 10 mL 超纯水开展下一个循环.共计开展 10 次干湿循环.2.4 微塑料表征与分析收集每次干湿循环老化过程后的水样,将 1 mL水样滴入 96 孔板,在 40 C 条件下烘干

27、,每个样品共使用 6 孔,平行观测 6 次.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FV 3000RS 型,奥林巴斯,日本)对每个观测孔中粒径大于 1 m 的微塑料进行计数.使用 ImageJ 软件计算微塑料的数量与粒径分布特征.根据 Kooi 等32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微塑料的形态分为纤维、碎片和圆球.使用 Wang 等33提出的条件概率老化模型见式(1)对微塑料的累积粒径分布进行拟合,研究塑岩结合的塑料老化破碎、释放微塑料的特征.y=1ex(x 0)(1)xy式中:为微塑料的粒径,m;为微塑料的累积粒径分布情况,用个数累积占比表示;为破碎参数;为范围参数,m.此外,引入微塑料破碎维数的概念,对塑岩微塑料释放特

28、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根据 Czar 等34和 Kooi 等32提出的破碎理论,微塑料的破碎维数可根据式(2)确定:lgz=lg bDlg x(2)zDb式中,为微塑料的个数占比,为破碎维数,为另一和微塑料粒径表示单位相关的参数.微塑料定量计数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N=6)的形式展示,所有拟合均在 OriginPro 2018 软件中进行,拟合 P 值均小于 0.05.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合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Fisher LSDtest)对组间均值差异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设为 0.05,检验结果以字母形式标注于图中.3 结果与讨论 3.1 塑岩形态学特征塑岩的

29、扫描电镜图谱与微区元素分析结果见图 2.从图 2(a)可以看出,细碎的岩屑颗粒与塑料发生了吸附作用;从图 2(b)可以看出,塑料表面产生了一层生物膜,生物膜上同样粘附了岩屑颗粒.塑岩微区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扫描区域同时出现了代表塑料的碳元素与代表矿物的硅、铝、铁元素,进一步印证了塑岩中岩石与塑料的稳定结合作用见图 2(c).10 m10 m10 m(a)吸附在塑料表面的细碎岩屑(b)生物膜的包裹(c)塑岩微区元素组成C,41.7%;O,8.5%;Al,1.3%;Si,43.0%;Fe,5.4%.图 2 塑岩表面形貌Fig.2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plastiston

30、e1460环境科学研究第 36 卷前期研究14对塑岩开展了进一步的微观表征,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发现塑料表面发生了氧化,结合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发现塑料与岩石形成了 SiOC 化学键,结合 X-射线衍射技术发现塑料出现了代表石英与碳酸钙这两种胶结物的衍射峰;除此之外,塑料表面还形成了独特的微塑料群落结构.3.2 微塑料粒径分布特征在老化 1、5、10 次之后,塑岩累积微塑料释放数量均显著高于相同厚度的新塑料膜(P0.05).单次干湿循环可从塑岩剥离的 LDPE、PP 塑料中分别释放9.6106、8.3106 个/m2微塑料颗粒;10 次干湿循环后,从塑岩剥离的 LDPE、PP 塑料中

31、分别累积释放出1.03108、1.28108 个/m2微塑料颗粒14.释放出的微塑料的粒径分布可以很好地被条件概率老化模型刻画,拟合优度 R2值为 0.940.99(见图 3 和表 2).超过 80%的微塑料粒径位于 140 m范围内,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加,破碎参数 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塑岩中剥离的 LDPE 和 PP 塑料在 10 次老化后产生的微塑料的 均大于 1,且均高于新塑料所对应的 值(见表 2).在这种情形下,大粒径微塑料破碎造成粒径衰减的概率更大,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33.尽管 PP 塑料具有比 LDPE 塑料更大的厚度,研究发现,在 10 次老化后,从塑岩中剥离的 PP 塑料较LDP

32、E 塑料产生微塑料对应的 更大,预示其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破碎老化的概率更大33.条件概率老化模型认为,微塑料的粒径分布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按照条件概率破碎衰减的结果33.前期研究针对区域、流域尺度开展微塑料污染调查时,发现河流35、土壤33-36和沉积物37中微塑料的粒径分布符合条件概率老化模型.如 Xu 等35发现长江三峡地表水体中微塑料的粒径分布遵从这一规律,且水体中 PE 塑料相较其他聚合物类型具有更大的破碎参数,预示着大片 PE塑料在该环境中破碎产生小粒径微塑料的概率更大.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b)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个数累积占比/%粒径/m020

33、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老化1次老化5次老化10次老化1次老化5次老化10次老化1次老化5次老化10次老化1次老化5次老化10次个数累积占比/%粒径/m(a)新LDPE膜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c)新PP膜个数累积占比/%粒径/m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d)塑岩结合的PP塑料个数累积占比/%粒径/m图 3 塑岩与新塑料膜释放的微塑料粒径分布特征Fig.3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plastics generated from pl

34、astistone and fresh plastic films第 8 期王刘炜等: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1461Wang 等33发现北京市土壤中采集得到的微塑料的粒径分布符合条件概率老化模型;与林地、城市公园等用地类型相比,农田以及居民区土壤中的微塑料呈现出更加破碎的特征.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说明,塑岩释放的微塑料遵循条件概率分布特征.释放出的微塑料的形状特征见图 4.从图 4 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塑料薄膜类型,其释放出的圆球型微塑料均占到微塑料总数的 60%以上.相比之下,碎片和纤维状微塑料占比均在 20%以下.圆球、碎片和纤维状微塑料的占比不随老化次数呈单调变化,而呈现出波动的趋

35、势.塑岩结合的塑料释放出的微塑料与新塑料膜释放出的微塑料形态类似.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何种塑料类型,其释放出的圆球状微塑料的平均粒径显著低于纤维与碎片(P0.05).在 10 次老化循环过程中,微塑料的平均粒径不存在下降趋势.表 2 微塑料粒径分布条件概率老化模型拟合结果Table 2 Conditional probability-controlled agingmodeling of microplastics塑料类型老化次数 范围参数/m破碎参数R2新LDPE膜10.0520.0110.960.060.98新LDPE膜50.0400.0091.130.080.98新LDPE膜100.064

36、0.0210.890.100.94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10.0670.0190.930.090.96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50.0510.0091.080.060.99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100.0440.0161.150.130.96新PP膜10.0640.0140.910.070.98新PP膜50.0500.0181.120.130.95新PP膜100.0440.0181.190.150.95塑岩结合的PP塑料10.0320.0081.140.080.98塑岩结合的PP塑料50.0550.0171.060.110.96塑岩结合的PP塑料100.0170.0051.510.100.991

37、2345678910020406080100(a)新LDPE膜个数占比/%老化次数纤维碎片圆球12345678910020406080100(b)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个数占比/%老化次数纤维碎片圆球12345678910020406080100(c)新PP膜个数占比/%老化次数纤维碎片圆球12345678910020406080100(d)塑岩结合的PP塑料个数占比/%老化次数纤维碎片圆球图 4 微塑料形状分析Fig.4 Morphotype 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1462环境科学研究第 36 卷 3.3 微塑料破碎维数分析将粒径和微塑料个数占比分别取常用对数,利

38、用线性拟合求得微塑料的破碎维数,结果见图 6 和表 3.粒径与个数占比的常用对数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见图 6),拟合 P 值均小于 0.002,R2均高于 0.80,拟合效果较好.这一显著负相关性是由于塑料的破碎以及微塑料的产生是呈指数变化的34.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加,从塑岩中剥离得到的 LDPE 的破碎维数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0 次老化后破碎维数为 1.71,说明 LDPE 的破碎过程存在先加剧后减缓的过程;但剥离得到的 PP 的破碎维数恒定在 2 附近,预示该类型塑料长期释放微塑料的能力.对于新塑料膜,其释放 LDPE 和 PP 塑料的破碎维数均先升高后下降,说明塑料膜释放微塑料的潜

39、力存在限度,后期逐渐放缓.不论何种塑料膜,其破碎维数总体在1.52.5 之间浮动,说明塑料膜呈现二维破碎的特征,在两个方向上破碎产生微塑料颗粒,这一发现与已有研究32,34,40针对海洋微塑料破碎维数分析得到的结论一致.造成二维破碎的原因可能与塑料在微观尺度的结构相关:一维高分子链之间存在交联(cross-linking),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41.在老化过程中,除了一维高分子链发生氧化与断裂,塑料分子链之间的交联结构也会发生破坏,进而呈现出二维破碎的特征42.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塑岩这一新的沉积岩类型在干湿循环情形下长期释放微塑料的潜力.塑岩发现地毗邻农田,溪流季节性水位波动、降雨等

40、过程可造成干湿循环,进而从塑岩中释放出微塑料颗粒43-44.具有高迁移性的球状 LDPE 和 PP 微塑料可随溪水进入周边农田土壤并能够最终被作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45-47.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洪水泛滥事件造成的干湿循环频次增加,这一塑料的赋存形式较其他赋存形式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探究塑岩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必要条件,识别其形成与富集的热点区域,评价其在自然界老化过程作用下的潜在风险.020406080100120140105(a)新LDPE膜abbaabbababccb平均粒径/m老化次数纤维碎片圆球所有形状纤维碎片圆球所有形状纤维碎片圆球所有形状纤维碎片圆球所

41、有形状a1020406080100120140160180(b)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aaaabbaabba平均粒径/m老化次数a1510020406080100120140160(c)新PP膜bbbabbababccab平均粒径/m老化次数a5110020406080100(d)塑岩结合的PP塑料bbaabbaabba平均粒径/m老化次数a5110图 5 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平均粒径Fig.5 Average sizes of microplastics with different morphotypes第 8 期王刘炜等:塑岩:成因、分布与微塑料释放特征1463 4 结论a)根据塑料与岩石结

42、合体的相关发现与报道,本文 提 出 并 定 义 一 种 新 的 沉 积 岩 类 型塑 岩(plastistone).塑岩可作为人类世的标志物,保存在自然界地质记录中.b)与吹膜法制备的同等厚度新塑料膜相比,在干湿循环情形下塑岩结合的 LDPE 和 PP 塑料能够释放更多微塑料.c)塑岩结合的 LDPE 和 PP 塑料产生的微塑料的粒径分布特征符合条件概率老化规律,PP 塑料释放微塑料的能力更大.d)LDPE 与 PP 塑料呈现出二维破碎特征,在干湿循环下,LDPE 塑料的破碎维数先升高后降低至 2以下,而 PP 塑料的破碎维数维持在 2 附近,预示后者具有长期释放微塑料的潜力.e)塑岩结合的塑

43、料在老化后释放出的圆球型微塑料占到微塑料总数的 60%以上,其平均粒径显著低于其他形状,具有较高迁移性.012345678910111.21.51.82.12.42.73.0(a)老化过程中破碎维数的变化破碎维数老化次数新LDPE膜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新PP膜塑岩结合的PP塑料1.01.21.41.61.82.02.23.02.52.01.51.00.50(b)第1次老化后微塑料破碎维数拟合新LDPE膜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新PP膜塑岩结合的PP塑料lg(个数占比/%)lg(粒径/m)1.01.21.41.61.82.02.23.02.52.01.51.00.50(c)第5次老化后微塑料破碎

44、维数拟合新LDPE膜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新PP膜塑岩结合的PP塑料lg(个数占比/%)lg(个数占比/%)lg(粒径/m)1.01.21.41.61.82.02.23.02.52.01.51.00.50(d)第10次老化后微塑料破碎维数拟合新LDPE膜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新PP膜塑岩结合的PP塑料lg(粒径/m)图 6 塑岩与新塑料膜的破碎维数Fig.6 Fragmentation dimension of plastistone and fresh plastic films表 3 微塑料破碎维数拟合结果Table 3 Fragmentation dimension modeling o

45、f microplastics塑料类型老化次数破碎维数DP值R2新LDPE膜11.770.140.0010.95新LDPE膜52.080.270.0010.88新LDPE膜101.670.280.0010.82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12.050.180.0010.93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52.520.270.0010.90塑岩结合的LDPE塑料101.710.180.0010.94新PP膜11.730.140.0010.95新PP膜52.080.210.0010.92新PP膜101.510.360.0010.81塑岩结合的PP塑料12.060.240.0010.89塑岩结合的PP塑料51.9

46、40.190.0010.92塑岩结合的PP塑料102.060.280.0020.931464环境科学研究第 36 卷 责任作者信息 侯德义,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壤与地下水教研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联合国国际土壤污染合作组织(INSOP)副主席,SCI 期刊 Soil Use andManagement 主编,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副主编.主要从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在 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s Earth&Environment 和 Na

47、ture Sustainability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和参与编写十余项国际及国内技术标准与技术指南.担任英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20212022 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参考文献(References):LEWIS S L,MASLIN M A.Defining the AnthropoceneJ.Nature,2015,519(7542):171-180.1 ZALASIEWICZ J,WATERS C,HEAD M J.Anthropo

48、cene:itsstratigraphic basisJ.Nature,2017,541(7637):289.2 ZALASIEWICZ J,WILLIAMS M,SMITH A,et al.Are we nowliving in the AnthropoceneJ.GSA Today,2008,18(2):4.3 WATERS C N,ZALASIEWICZ J,SUMMERHAYES C,et al.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GSSP)for theAnthropocene Series:where and how to l

49、ook for potentialcandidatesJ.Earth-Science Reviews,2018,178:379-429.4 刘学,张志强,郑军卫,等.关于人类世问题研究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5):640-649.LIU X,ZHANG Z Q,ZHENG J W,et al.Discussion on theAnthropocene research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4,29(5):640-649.5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M.3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6 LUTGENS F K,TARBUCK E J.Essentials of geologyM.13th ed.New York,USA:Pearson,2018.7 FERNANDINO G,ELLIFF C I,FRANCISCHINI H,et al.8 Anthropoquinas:first description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n-madematerials in recently formed coastal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southern hemisphereJ.Marine Pollut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