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同步验收语文过关检测3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倩影 风致 风姿 没精打采B落莫 萧索 细腻 缓慢悠闲C了截 攀缘 葱茏 急不瑕择D黝黑 尘诟 盘旋 受之无愧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落桎梏玷辱桀骜锋利B、愠色鼓泄惨淡 陨身不恤C、黯然苍桑尸骸鄙陋没世D、罗网屠戮绯红长歌当哭3.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趿(j)拉 悭(qin)吝 发酵(jio) 破绽(zhn)B旋(xun
2、)风 炫(xun)目 落(lo)枕 内讧(hng)C扉(fi)页 横亘(gng) 歃(sh)血 间(jin)隔D刈(y)除 校(jio)对 愧怍(z) 果脯(p)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恣意拉后腿无与伦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数目拉下水促膝谈心 筚路褴褛,以启山林C.暮霭烂摊子离弦之箭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D.针砭捞稻草郑重其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蹙缩()麻痹() 什刹海() 有条不紊()B庇护()惬意() 不着调() 命途多舛()C倾圮()瘦削() 打擂台() 情不自禁()D溺爱()戕害() 捋虎须() 妄自菲薄()二、语言
3、综合运用6.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09月05日消息:近日,人民论坛杂志和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显示,在对“以下文化休闲消费形式中,您更喜欢?”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看电视”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上网”则以61.5%紧随其后,47.5%的受访者选择“阅读书报杂志”,“看电影”和“旅行”亦获得了接近四成的支持率。(1)为上面这则新闻中“中国居民文化休闲消费形式调查”写一条结论。(20字以内)(2)从你的角度,对上述调查结果谈谈看法。7. 请用反问句为下面的这则新闻评论补写一句收尾的话。(不超过30字)2011年5
4、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局有关部门赠送锦旗,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惜乎将“捍”错成了“撼”,望之瞠目。故宫相关人士此后的辩称更让人惋叹,说是为了显得“厚重”才选用了“撼”字,已有权威语言学专家指出这两个字绝不能“通假”,一个字的错用,姑且置之一笑,然而,_?答:_8.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应用会话要求能根据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能根据场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有礼节有分寸的话语。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
5、说“特意登门拜访”。人家的东西很好但太贵,不想买,而人家依然热情地给你推销,你可以委婉地对卖东西的说:_。一天早晨,一位英国妇女在中国公园里遇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看见他长长的白胡子,就走上前用汉语客气地问道:“爷爷,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看她,转身对周围的人有点生气地说:“您瞧,她问我几岁啦!几岁啦!”这位年轻的英国妇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引起对方这样的反应。后来她才知道产生误会的原因:她用这句话问一个小孩的年龄是对的,对上了年纪的人她应当问:“ ?”或“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专家介绍,避免蜱虫不叮咬是降低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风险的主要措施。B地方性
6、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以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病在“老少边穷”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普遍。C汶川地震有逾亿元左右民间捐款,玉树地震的募捐也超百亿元,普通民众用淳朴的善良支撑起中国的慈善大业,他门才是慈善事业的顶梁柱。D建党伟业影片由青年演员担纲,这样是否要了明星效应,少了伟人风范,颠覆了本该严肃以待的题材?10.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通讯术语越来越丰富,进入了日常生活,诸如“占线、欠费停机、不在服务区”以及网络语言中的“复制、剪切、粘贴、刷新、保存、另存为”等,请你用三个以上这样的词语写一段话,揭示某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40字以内) 答: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
7、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对自己深爱着的康桥选择了哪些物象进行讴歌?答:_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全诗表达
8、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意境?答:_试分析诗的最后一节的作用。答:_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旅程如画张承志六十年代末,我们一伙朋友青春结伴,前赴内蒙草原当牧民时,曾有一箱藏书。从大部头的法国革命史到种种小说,陪伴我们度过了山冈上望着羊群的许多寂寞日子。其中有一套译文,大约是全套五十本,集满了五十年代以来许多中短篇名作名译。那时不懂得爱惜书,上马前揣一本在袍子里,读着时,突然发现羊群不见了,立即胡乱塞进怀里,纵马就跑这样弄烂、弄丢了这套书的大部分。梅里美的名著嘉尔曼更通俗的译
9、名是卡门,就是那时初读的。那时没有注意,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以及他如何有名,但那时读得太入神、太仔细了,不仅能对答如流地背诵出其中的句子段落,而且懵懵懂懂地把那里面描写过的人和生活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理想直至二十年之后,直至二十年后新的二十岁的人都放弃了,自己还在苦苦追寻我才明白了自己曾接受过怎样强烈的吸引和诱惑。那个译本中有幅插图。二十多年来我对那幅插图的印象,也同样任岁月洗刷没有一丝磨灭。那是一幅铜版画,当然是黑白的,细线条描出一个凶悍的汉子骑一匹骏马,鞍桥上倒挂一条枪,走在高山密林深处。在他的鞍后,半骑半偎地坐着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头靠在他的肩上。我无法形容那张三十二开纸面上黑白线条中满盈的征服
10、了我的、难言的美。那以后二十年我没有提到过这幅画。三年前,我偶然想起这个画面,并对一个好朋友谈了。朋友居然找到了译文,为我复印了那张当插图的铜版画。我正在出远门的前夕。这时的我与这幅铜版画重逢,激起了我要把它画成大幅油画的欲望。背井离乡或走上世界,应当怀着这样一种幻象,应该有这样浪漫长旅的梦想。背景只能是天山似的崇山峻岭,不知为什么我总把极限的旅程、美的极限的旅程与天山北麓联系在一起,尽管我正步步远离天山。时隔如此之久,凝视着那幅铜版画时我抑制不住心里的震动。这是纯粹自由的旅途,这是纯粹浪漫的旅途因此,自由加浪漫就构成基本的美么?也可能,朴素或清贫也是所谓合格旅人的一个条件。我彻底地蔑视老外的
11、旅行,我甚至厌恶旅游这个词汇。真正的有美的意味的长旅中,应当有艰苦,有饥饿和干渴、褴褛和盘缠罄尽。路线应是底层民众生存中的移动线,旅人的方式应当同他们谋生的方式相似。这种长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冒渎自然。每当我看到漆得花花绿绿的汽车在“越野拉力”,每当看见用羽绒服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登山队、漂流队我就觉得他们在触忌,对神圣的旅途实行侮辱冒犯。我渴望自己来实现另一种长旅。据实说我多少实现过一些:我骑马越过东部天山的一条古道,我赶毛驴车走遍过火焰山每一条沟谷,我全部使用蒙语只身调查过从塔城到博乐到阿勒泰的全部元代古城和全部蒙古人地区那一次次美不胜收的记忆,使我自以为能够画好这幅油画。但是,根据这幅十
12、九世纪的铜版画开始的油画,没有画成。我是在日本开始画的。第一次画出底子,第二次便画得不伦不类。改了又改,一共画了整整两年,钉在内框上的画从北京背到日本又背回北京,而画仍然没有画完。我明白此刻的我画不成它了。但我没有琢磨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世界的不义,尤其是对旅人即穷人的歧视是一大原因。不要说画里那个落魄的汉子,就连第三世界的教授也在到处被拒绝签证。我亲自目睹那些印度人、东欧人、拉美人、东南亚人、阿拉伯人在海关和领事馆时满脸的屈辱神情时,心便感到抽搐。世界对中国的歧视也是存在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随着某些平庸因素的出现,我们血液中的活力也失去了诱因和共鸣。向往自由和浪漫一旦困难起来,坚持追求就
13、变得非常之难。我觉得难,我感到无能和无力。没有心的跳动,没有血的潮动,笔触和色彩都失去了灵感。我把那幅半成品挂在角落,不愿再提起它,这是我内心的一次大失败。这时,昔日的新疆,青春的新疆在我的心里复活了。它摇撼着我,它诱惑着我,使我首先重温关于旅途和旅人的意义。还有旅程的限界。我已经对无节制的旅行毫无兴趣;我不愿再去美国或欧洲遛一次两次,我的心第二次瞄准了美栖身的新疆。从特克斯到巴音布鲁克,从开都河到额尔齐斯,从吉木萨尔到焉耆,那一组组一种种的风景人事历史生涯,都正在我的心里逐渐苏醒,一点点清晰起来,整座天山,包括赤裸不毛只生醉马的南麓,仿佛都在无声地唤着我的名字。1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4、。(1)作者被嘉尔曼的哪些内容深深吸引?答:_(2)第一段为什么要写弄烂弄丢译文全套五十本中的大部分这一内容?答:_ 2作者在出远门的前夕,为什么会产生把这幅铜版画画成大幅油画的欲望呢?答:_ 3在“我渴望自己来实现另一种长旅”一句中,“另一种”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渴望自己来实现”呢?答:_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如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
15、,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泡沫破灭之间逞能。他们有资金,有手段。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预言东亚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说,实质经济本来不错,金融仍然可能出问题。在货币符号化电子化的时代,我们要格外小心。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值得作历史的审视。在19世纪,讲科学,英国走在美国前面;讲人均资源和人均资本,澳大利亚比美国高得多,但是20世纪以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却一直赶不上美国。虽然两次
16、世界大战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但是澳大利亚同样占了这样的便宜。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
17、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1在文段中,“钱灾”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认为避免“钱灾”的两个主要途径是什么?答:_2请结合选文,对“国内市场的容量”进行客观表述。答:_3“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请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回答。答:_4请简要分析“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一段在文中的作用。答:_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论幸福 莫罗阿(法)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
18、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 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发生而归于消灭。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
19、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致病的人。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
20、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的又一原因。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
21、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选择努力方向与你相同,并对你的行动表示关心的环境。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而自苦。还要把幸福的题旨重说一遍吗?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暂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这种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
22、顶,永远不已。最美的爱情,分析起来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选自20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如果浮士德所说的“瞬间”能够固定下来,我们就能得到长久的幸福。B生活中的病人,都是因为那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的精神影响导致的。 C人们回看自己的一生的事故,可以认识到“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作者看来,这种自由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D当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生活中迅暂平衡状态时,我们仍应以信仰、明智、艺术等力量再次攀登绝顶,追求幸福。E行动可以
23、产生精神的欢乐,是为了合理、健全地逃避思想。2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因此,我们不必痛苦。B作者认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让人达到宁静的境界。C“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这是我们每个人回顾昨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说的话。D避免对过去作过分深长的思考,可以让我们产生幸福。3在作者看来,不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加以概括。4一项国与国之间的对比研究表明,富国平均要比穷国幸福。但是,收入超过了一定程度以后,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并不大,幸福并不会
24、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住大房子也一样,住大房子比较容易感到幸福,但是房子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与幸福的关系就不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结合作者对于幸福的理解进行分析。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华盛顿受命以后,历经千辛万苦,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军队,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在1783年使这块新大陆赢得了自由。这个时候战功赫赫的华盛顿无疑是举国上下最有威望的人,但他谢绝了黄袍加身的提议,功成身退,平静地回到自己的庄园,过起独立战争以前的生活。临行前夕他只是利用他的巨大威望做了一件事,亲自解散了打赢这场独立战争的军队。当他确知国会没有钱可以遣散他的将士时,他所能做的就是以他在八年戎马生
25、涯中建立起的全部威望,站在将士们面前,告诉他们美国真的没有钱,大家就此回家做个好公民。这些第一代美国公民无条件地服从了他们崇敬的统帅最后一个命令。无论是二百多年前的那一刻,还是今天,美国人几乎都知道没有华盛顿领导他们浴血奋战,就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美国。据林达夫妇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所说,在美国国会大厦里至今仍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开国元勋济济一堂,那是美国的开国大典。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记载了华盛顿向国会交出军权那简单而动人的一幕,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议
26、长答道:你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起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这个仪式如此简单,却如此庄严。它不仅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美国人。当华盛顿发表简短讲话时,每个人的眼中都饱含着泪水。二百多年后,我每一次读这一段文字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我相信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从中知道在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中,即使追求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不是唯一的目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不可放弃的目标;而所谓公职、军职一类的东西,对他们说来,是可有可无的。1“这个仪式如此简单,却如此庄严”这个句
27、子中,“这个仪式”指代什么?如何理解“简单”“庄严”这两个词语?答:_2在上面第一段中,作者提到华盛顿在临行前夕做了一件事,即解散跟他苦战八年的军队,作者选用这则材料的目的何在?答:_3独立战争八年的艰苦可想而知,可作者为什么在文中仅仅用“华盛顿受命以后,历经千辛万苦,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军队,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在1783年使这块新大陆赢得了自由”这句话就一笔带过?答:_4上面段落中“我从中知道在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中,即使追求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不是唯一的目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不可放弃的目标;而所谓公职、军职一类的东西,对他们说来,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答:_ 8参考答案一
28、、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A【解析】B莫寞,C瑕暇,D诟垢2.【答案】D【解析】3.【答案】B【解析】A、趿t C、扉 fi 亘gn D、怍zu 脯f。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褴褛”为“蓝缕”。5.【答案】D【解析】A麻痹、 B不着调 、C情不自禁。二、语言综合运用6.【答案】(1)看电视、上网成居民文化休闲活动“主力军”。(2)示例:这一现状折射出我国民众的文化消费形式还较为单调。这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尚不完善、文化产品单一不无关系。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产品,让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文化产业整体升级、全面振兴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答案言之有
29、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7.【答案】(然而)这种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缺陷的自大狂妄岂不可笑可鄙?【解析】8.【答案】 这东西质量不错,但我今天没带足够的钱,实在不好意思! 或:这东西是挺好的,但这个价格我认为还是稍贵了一些。不好意思!(2分)您高寿 您多大年纪啦 (4分) (评分标准:说话要委婉有礼节有涵养,易被人接受。唐突不委婉则不给分)【解析】9.【答案】D【解析】A否定误用,B“逾”与“左右”矛盾,C“老少边穷”和“部分农村”概念交叉,不能并列。10.【答案】示例:生活中有风雨彩虹,它们既不能复制,也不能粘贴,只要你日日刷新,美好的时光就不会欠费停机。【解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答案】
30、1.岸边的柳树、河中的水草、榆荫下的清潭。2.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3.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但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地显露,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开头,淡淡结尾,却包含了许多复杂情绪。这样,诗人就将主观情绪与客观景物和谐地融合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从而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4.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融入更多
31、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悄悄”中表现了出来。【解析】1.此题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面对自己的母校,深爱着的康桥,诗人选择了几个最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歌颂,而这些物象中无一不融入了诗人的深情。2.这是一首抒情诗,线索是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本诗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接着选择了三种最让诗人留恋的景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性依恋;又写诗人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感情达到了高潮;最后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显得无比依恋和惆怅。3.理解诗歌的意境要紧扣诗歌的内容、诗人表达的情感以及诗歌使用的意象,能围绕这些分析即可。4.从诗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32、即可。12.【答案】1 (1)书中所写的人和生活,那幅作为插图的铜版画。(2)反衬嘉尔曼对作者产生的强烈吸引。2 因为出远门应该有这样浪漫长旅的梦想;这样的长旅背景是天山似的崇山峻岭,精神是浪漫自由的,过程中有饥饿和干渴、褴褛和盘缠罄尽的艰苦,路线同于底层民众生存中的移动线。(或:因为出远门应该有这样浪漫长旅的梦想;这样的长旅路途漫漫,精神自由浪漫,过程艰辛,方式同于民众的谋生。)3 指不同于老外的旅行,不同于“越野拉力”,不同于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登山队、漂流队种种冒渎自然的所谓的旅行。因为现实中人们大都把旅游当消费,当娱乐,对神圣的旅途实行侮辱冒犯;而自己对旅行有过深刻的认识和实践,很想通过长
33、旅的再度感受把精神内涵表现出来。【解析】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3.【答案】1.(1)“钱灾”具体指国家金融危机,或“钱”升腾为泡沫;过于追求“钱”的各种丑恶现象。(2)途径:提高国家内部增长能力;必要的制度规范。2.国内市场的容量是指国内人民的购买力和国内市场的整合情况(或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3.重视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因素,努力提高国内市场的容量,靠“国家增长能力”推动经济发展。4.这是本文的一个总结性语段。这段话的第一句对上文的内容作了十分准确的总结,那就是: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紧接着的第二句话是一个转折性语句,点明目前存在的漏洞对
34、“钱”缺少必要的制度建设。而且目前的形势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人们的价值观念等都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经济脉络,认识“钱”的作用和“钱”的危害,特别是政府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作为经济学论文,这样的结尾是十分有力的,它是由现象总结出来的结论,是由生活抽象出来的本质,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解析】14.【答案】1.CD 2.B3.不幸的原因有: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爱情、事业、行动等的失败(或因野心和贪心和别人产生冲突);自我的冲突;幻想危险的未来(或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 答对一
35、点1分,共4分)4.作者认为,构成幸福的,是把心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事故、娱乐或奇观;(1分)人们渴望这种精神状态永续不变,但在人事中它是不存在的。因此,幸福不可能永久。(1分)收入高、房子大都可能给予我们幸福,但新事情的发生会消灭它,因为收入和房子带来的只是迅暂的精神平衡,这种平衡容易遭到世界的运行、内心动乱的破坏。(1分)因此,收入超过一定程度、房子大到一定程度后,它们与幸福的关系就不大了。(1分)(答对一点1分,共4分)【解析】1.A.曲解文意,从原文的“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发生而归于消灭”,可以看出长久的幸福是不可能的。
36、B.以偏概全,真病的人就不是。E.以偏概全,原文是“往往是”。2.A.强加因果 C.曲解文意,是为了论述“如果我们能这样说,我们就是幸福的”。D.原文是“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答案】1.“这个仪式”指华盛顿向国会交出所有职务的仪式。“简单”是就华盛顿交出职务过程的简洁来说的;“庄严”则是对华盛顿以天下为己任,淡泊名利的风格和风范的崇高赞颂。2.从“这些第一代美国公民无条件地服从了他们崇敬的统帅最后一个命令”这句话中可以看到华盛顿在将士心目中的地位之重,也进一步写出华盛顿的伟大,受人尊重。3.因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表现华盛顿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而不是去表现他在战争中经历的苦难。4.对于一个人来说,名利是身外之物,真正重要的是“生命、自由和幸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