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妙趣横生的面人、活灵活现的毛猴儿、旋转打斗的鬃人、红袍铠甲的兔儿爷这些颇具趣味的小物件承载着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它们既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是供成人赏玩的小型民间工艺品。随着时代洪流的跌宕起伏,这些小玩意儿也几度濒临失传。得益于非遗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大力开展,北京相关民间技艺得以传承,成了当今京味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与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合作,对老北京民间工艺品进行连载,梳理其发展历史,总结其工艺特色,还原非遗中的京味儿生活,以飨读者。四时插鬓艳堪娱北京绢花与绒花首饰文 陈 南古代簪花习俗兴盛,早在西汉时期已有以花为首饰的记载,陆贾南越行纪中记载:“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
2、芳香,女子以彩线穿心,以为首饰。”意思是古代南越国的女子会将花朵用彩色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头上作为装饰。南北朝时期何逊的照水联句中亦有“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的诗句。唐代周昉绘 簪花仕女图,表现了 5 位头戴不同花卉的贵族仕女,反映了当时簪花的审美风尚。到了宋朝,簪花风俗更为兴盛,男子簪花也十分流行,君臣以簪花同乐。北宋王巩闻见近录中记载:“故事,季春上池,赐生花,而自上至从臣,皆簪花而归。”明清以后,簪花之俗延续下来,但男子簪花情况渐少,以妇女儿童簪花者为多。因为鲜花有时令限制,并不是一 明代斜倚薰笼图轴中仕女头戴绒花北京观察 2023年第5 期71Art寻艺年四季都可以满足簪花者的需求,于
3、是人造花,或称为像生花,应运而生。中国历史上,制作像生花的工艺有很多种,通常以原材料进行划分,包括通草花、绒花、纸花、绢花、蜡花等等。早期关于佩戴像生花首饰的记录可见于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其中卷八“采花”条目记载:“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由此可知,像生花剪彩工艺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晋朝。发展到宋代,因为簪花习俗的兴盛,人们对像生花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制作、销售像生花的花行及花市。北宋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中有诗句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反映了宋代临安城内花市活动的热闹。此外,南宋笔记都城纪胜记载
4、:“如官巷之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则体现了南宋时期像生花首饰的制作工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明清时期,绒花、绢花、纸花、通草花的制售更为发达。明代小说东度记中,一首诗词描述了当时民间不同材质、工艺的像生花:“通草花夭桃活似,盘线花红杏无差。纸剪花荷莲染色,皮金花梅菊堆黄。铺绒花石榴喷火,剪彩花兰蕙拖青。翠毛花金凤生成,珠石花玉兰做就。”清代之后,人造花的佩戴达到鼎盛。这与满族的衣冠服饰有直接关系,满族女子时兴梳二把头,通常用大朵绒花、绢花进行装饰。北京民间人造花生产销售多集中在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上,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 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
5、四、二十四有市。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绢花绢花,是在中国发达丝织工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各色的绢、绸、绫、缎等织物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仿真花卉。制作时需经过浆料、凿活、染色、握瓣、粘活、攒活、包装等多道工序,制出的成品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隋唐年间,绢花的制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皇宫中秋冬树木凋零,于是“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其中“剪彩为华叶”指的便是绢花。目前,已知的最早绢花实物是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花,高 32 厘米。制作精巧,形象逼真,其花枝主干用树枝,花、叶以细竹丝做骨架,再覆绢、纸成型;花柱头用
6、纸团,花蕊则用丝线、棕丝等制作而成。宋代,簪花之流行,使得佩戴绢花被写进了冠服制度。宋史 舆服志记载:“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振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元代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都城为绢花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 绢花首饰 故宫博物院藏72北京观察 2023年第 5 期Art寻艺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虫草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是即绫绢花之滥觞欤。”“闹嚷嚷”即“闹蛾”,是古代一种头饰的名称,多由丝绸或乌金纸制成花或草虫之形。这种首饰被认为是北京绢花首饰的起源。清代中
7、叶,绢花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清宫内务府专设“花儿作”,承造各色材质的佩戴用花、供花、宴花、瓶花等。佩戴绢花不仅在后宫妃嫔之中流行,宫墙外的百姓也对其颇为青睐。民间曾传唱花儿市歌,其中有描述:“制花有匠极工巧,枝叶纷出春爪富家有女称国色,一花三日插不得,贫家无米愁炊烟,女儿买花不惜钱。”从中可知时人对绢花首饰的喜爱。北京过去有“花儿金”“花儿高”等著名绢花世家,其中“花儿金”是金桂、金文广、金宝顺、金玉林祖孙四代的统称。据旧都文物略记载:“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清末,国门被迫打开,新思潮传入,时刻影响着中国人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也包括
8、发型、头饰,移风易俗之下,华丽繁复的大型绢花失去了市场,但一些日常实用的小花还能继续行销乡间。新中国成立后,绢花已基本不再用于女性头饰,但技艺仍在传承,为适应人们生活所需,北京绢花转向制作装饰、陈设用的束花、盆花、插花、宴席花、供花等。绒花绒花谐音“荣华”,寓意“荣华富贵”。狭义的绒花指各种花卉造型的首饰、胸饰等;广义的绒花则包含绒制花卉、禽鸟、走兽等多种题材的壁挂、摆件类陈设品。绒花工艺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一是炼绒,绒花需用熟丝,因此要将生丝以特殊方法进行煮制,将其炼成柔和、坚挺、不易倒毛的熟丝;二是将炼好的蚕丝染色;三是下料,又称勾条,即将染好的蚕丝铺开,用两根细铜丝夹住,一条剪下,然后搓
9、成粗细不同的绒条;四是将绒条裁剪、围卷、缠扎、粘接成不同形象的绒制品。绒花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目前 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花北京观察 2023年第5 期73Art寻艺已有的研究普遍认同绒花源于唐代,是专供宫廷享用的贡品。明清之后,关于绒花的确切记载多了起来。上文提及的明代小说东度记中“铺绒花石榴喷火”的表述指的便是绒花。上海博物馆藏明代陈洪绶斜倚薰笼图轴,其中的仕女头戴绒花。清代,扬州绒花作为“宫花”列入贡品。北京绒花也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为人低调,生活节俭,平日里“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清宫养心殿造办处档案中常有绒花的记载,每逢
10、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庆典,宫中都照例让造办处承办绒花制品。清稗类钞中也记载,皇帝皇后大婚之时,皇后要“戴双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贵绒花”。清晚期,光绪帝的后妃瑾妃旧照中则可以看到其佩戴了一朵绒制菊花。民间在四时节令、婚丧大事时亦有簪花的习俗。但民间绒花的制作远不如宫廷所用的精致、华贵。明清话本、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常有市井百姓佩戴绒花的描述。其中多是女子戴花,如清代小说玉蟾记中有:“标标致致的一个娘娘身穿着清清雅雅的几件布服,头戴着颤颤巍巍的几枝绒花。”除此之外,老人、江湖侠客佩戴绒花的描述也偶有出现。如明末清初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描述了一位“老人巾插戴绒花,外郎袍拖悬红布”。清末至民国,北京绒花
11、仍常常出现在传统佳节的庙会、集市上。每逢庙会,敬香完毕的人们多会买几朵蝙蝠、老虎、蝴蝶造型的绒花佩戴,取“带福还家”的好寓意。民国三十三年的益世报曾报道京西:“妙峰山朝顶进香。香客盘聚不下千万人。肩挂黄包袱,头带红绒花。”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庙会习俗与绒花行业一并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基于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翻天覆地的变化,绒花和绢花面临的处境基本一致,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日常生活中基本已无人佩戴绒花头饰,但其仍被应用于古装影视剧、京剧剧装之中。如 86 版西游记女儿国一集中,西梁国一干女子大多佩戴绒花头饰。尤其是女儿国国王的头饰,造型雍容富丽,尽显荣华。此外,北京有张宝善、夏文富等制作绒花的高
12、手,以他们为首的北京绒花行业艺人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推陈出新,研究创作以鸟类为题材的绒鸟作品,为北京绒花跳出传统模式、拓宽绒花的表现题材与表现形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古代,绢花、绒花主要作为头饰花和佩戴花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绢花、绒花的功用与形态也为适应时代而进行变化。如今,绢花、绒花多做瓶花、盆花等陈设品,但其市场仍被突破季节限制的鲜花,以及涤纶花、塑料花、丝网花等新型人造花等挤占。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加之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之中兴起,这些都为绢花、绒花带来了新的生存和发展时机。古装影视剧对绢花、绒花首饰的应用,以及汉服爱好者为服装搭配绢花、绒花首饰的情况,都有助于北京像生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单位: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责任编辑 任万霞 绒花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