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_符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24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_符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_符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_符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医药论坛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符强,常卓,仇立波,关慧波(通信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在中医学专业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分散于中医学各基础课程和临床学科的脏腑辨证内容加以整合,形成理、法、方、药完整的体系,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包括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思维可视化工具的选择和制作,教学内容传递方式和评价方式,课程运行保障措施和教学效果的反馈修改等等。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心从掌握知识内容转变为训练辨证思维,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采用辨证论治方法应对临床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思维可视化

2、;翻转课堂;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2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23)0359204DOI:1014035/jcnkihljyy202303028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与手段。现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存在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根据中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和不同辨证方法的自身特点,脏腑辨证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脏腑辨证是根据中医学藏象理论,研究脏腑病位及证候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1。在现(内文见下页)3讨论31溶出介质的选择芦丁的 pH溶解度曲线表明,芦丁的溶解度受 pH 影响大。胃肠道不同阶段的 pH 值分别

3、为:胃 13,十二指肠 46,空肠 67,回肠 7,结肠 8,本实验考察 pH80 磷酸盐缓冲液和 05%SDS 两种溶出介质,根据各厂家芦丁的溶出曲线和样品平均溶出量,选择最佳溶出介质为磷酸盐缓冲液(pH80)。32溶出转速的选择本实验比较了桨法 50rmin1与 75rmin1的溶出度,结果表明,50rmin1在 45 分钟时溶出度较低,75rmin1在45 分钟时溶出度结果较好,可以达到连续两点溶出量均达 85%。33检测方法的选择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选择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PHPLC 法具有分离作用,先分离后检测其芦丁含量,可避免具有相同吸收波长的其他黄酮类物质对溶出量的影响。经

4、验证,PHPLC 法能准确地测定芦丁片的溶出量,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都较好。4小结溶出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是评价和控制药品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药物疗效的优劣与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6。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7。本实验在制定溶出条件时,充分考虑到芦丁片主要受众为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胃酸有明显降低,所以采用最优溶出条件。本实验中溶出方法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不同厂家的芦丁片表现不同的溶出行为,提示有关厂家应提高药物制剂工艺,以提高药物内在质量。参考文献 1马君义,张串霞,赵保堂PHPLC 法测定不同厂

5、家芦丁片和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5):747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 WS150(B)89S 1989:8889 3钟玲,臧志和,鲁朝江芦丁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研究J 药物研究,2009,18(19):1012 4文春梅,郑舒娴,王建HPLC 测定二维芦丁片复方制剂中芦丁的溶出度和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2):188192 5王亚敏浅谈溶出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J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0):16671670 6谢沐风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

6、36(7):447451 7陈冬华,李智颖,邹瑜等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的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2020,21(1);3641收稿日期:20230224295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6 No3 2023基金项目:2020 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GY20200678):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脏腑辨证课程的构建与实践;2019 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9063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藏象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行的中医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并无单独的脏腑辨证课程。根据中医学

7、专业现有的课程设计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中医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脏腑辨证课程,是培养其辨证思维,提升其应对临床问题能力的可行方式。1课程构建的主要目标:提升辨证思维能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而辨证论治则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特点,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主要立足点,提升辨证思维能力自然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脏腑辨证也是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实用性最强的辨证方法,中药功效和方剂主治等内容多采用脏腑辨证术语进行说明,脏腑辨证几乎运用于所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分型论治。所以,如果中医学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脏腑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8、,其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将获得极大提升。脏腑辨证肇始于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发展2,至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建立后,逐渐成为以各科教材内容为依托,贯穿中医学专业学生全部学习过程的重要辨证方法。虽然诸多现代中医学家以此方法整理出版了相关专著34,但脏腑辨证一直未成为单独的课程。脏腑辨证的相关内容,分散于基础和临床各科教材中,而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完备而有序的思维特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课程虽然主要立足于证候,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基础性、记忆性的知识点而非辨证思维过程;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各科课程则是以病为纲,分型论治,主要

9、是从同病异治的角度看问题,而没有更多关注异病同治,从证候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不能完全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辨证论治的特点。如果能在中医学高年级学生中构建脏腑辨证课程,将散布于不同课程中的脏腑辨证内容整合补充,同时将教学和学习的侧重点从知识内容的掌握转变为思维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中医学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完整思维过程,是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提高应对临床问题水平的有效途径。2课程构建的依托:思维可视化工具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在运用望、闻、问、切等诊法完整收集病情资料基础上,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证候诊断,然后辨证立法,以法组方,据方用药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10、理法方药缺一不可,且无一不体现中医学的思维特点。在目前的教学中,相关知识的感知记忆是重点内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均集中在如何将各个知识点变得从熟悉到掌握,也即更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而不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尤其中医学的辨证思维过程,开始于收集病情资料,经由病证判断,终于确定治法方药,这一过程中,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各种诊察手段的运用、方剂和药物的适应证候鉴别,还有不同医学流派和个人临床经验总结,都有诸多难于用语言准确表达之处。如何借助适当工具,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从而达到易于传承和传播的目的,是提高辨证思维能力的难点之一,而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思

11、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最早由刘濯源首先提出5,是指运用图示技术将本不可视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路径能够直观呈现的过程。将隐性的思维过程直观化的最佳工具是图,任何一种把思维过程和方法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出来的过程都可被称为思维可视化,所以思维可视化工具并非特指某一种图示工具,而是一整套将思维过程图示化的工具集6。既包括应用最广泛的思维导图,也包括其他如概念图、桥型图、双泡图等等。思维导图也称脑图、心智图,是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创立的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7,目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医学教育中应用很多,或单独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8,或与其他思维可视化

12、工具共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9,其他工具的应用则相对较少。如果深入理解各类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将思维可视化工具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将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从掌握知识内容本身提升为辨证思维训练层面,从而提高学生应对临床问题的水平和能力。3课程构建的主要模式: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反向教学”,是通过对知识的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简而言之,所谓翻转课堂是将教学模式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将教学模式由“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内化”10。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翻

13、转课堂教育模式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看似仅为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反转,实则转变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的探究、参与和合作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是积极参与,互相讨论、深入探究的学习主体。自然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提高。由于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是颠倒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课上是知识讲授环节,课后才是知识内化环节,过去多采用 PPT和视频作为课前学习的载体,最近几年则多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将微课作为主要手段。学生在课前先利用电395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14、 Vol36 No3 2023脑、手机自行观看微课,自学相应知识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学习,最后完成课后练习,形成一个课前自学、课堂展示、互动交流、课后提高的循环,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制作精良的微课可以从视、听等多种途径提升学习兴趣,且其学习时间、速度、进度均可控,学生可以通过倍速、暂停、回放等功能,根据不同学习习惯和掌握程度反复学习,而且微课的学习内容一般不多,持续学习时间不需要很长,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符合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状态。藏象理论和脏腑辨证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也都存在着知识深奥难懂、教学对象学情复杂以及现有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

15、等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很难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探索新的授课和学习模式,是信息技术与中医理论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使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更加容易被理解与接受。4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41确定翻转目标和内容翻转课堂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学生的课外学习目标,选择翻转内容、选择传递方式、准备教学资源、确定课内学习目标、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辅导学生等 8 个环节。结合藏象理论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所授专业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确立,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新知识时完成第一次知识的内化。学习目标的阐述应该具体而

16、明确,具备四大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2)明确学习目标(一般以熟悉、掌握、了解进行描述);(3)设置前提条件;(4)规定最低标准。在确立了课前学习目标后,考虑选择合适的内容用于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必须结合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翻转内容选择。尽量选择课内高阶思维技能的知识点,如解剖实践对藏象理论形成起到何种作用,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内涵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等等。课内学习是学生通过与同伴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和开展协作研究等活动,达到分析、评估和创造等高阶思维技能的目标。因此,学习内容应该偏向于综合分析等高阶技能层次,如了解藏象理论与现

17、代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中医脏腑分类标准的确立,以及这种确立的发生背景等。42思维可视化工具的选择和制作思维可视化工具主要包括图示技术和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图示技术包括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逻辑关系图等等,这些思维图示的适应范围也是不同的,比如鱼骨图是用于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将问题或缺陷(即结果)标在“鱼头”。在鱼骨上长出的鱼刺,是按照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并说明各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层次结构图则是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事物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一般按照从高到低或从主干到分支的层次,其形式与思维导图类似,但目的不同,思维

18、导图是发散思维的可视化工具,而层次结构图是为了探讨各组织结构之间关系,所以其重要性在于层级的设定,也即只关注自上而下的逻辑组织,而不做无关的拓展。再如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是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的可视化工具,其目的是将一个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逐步向下扩展,也即将一个已知问题作为树干,将与此问题相关的子问题或子任务作为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直至找出此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的主要目的是理清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从而保证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将工作细分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并确定各部分的优先顺序。

19、明确各图示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与业已确定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最终选定合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并利用相应软件制作。43内容传递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传递教学内容,并且利用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翻转课堂内容的传递。上述传递方式有速度较快、内容丰富、获取方便以及易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优点。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可先采用风险较低的评价方式,即不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数、等级的标记和评比,仅作为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一种教学评测方式,目的是发现学生学习真正的难点,以便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题目量控制在 34 个问题,不仅能检测学生在课前自学的事实性知识,还能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所学知

20、识的机会。教学评价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标准,运用有效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进行价值判断。如利用在线测试开展学习效果检测的练习、测试等活动;用“超星学习通”等 APP 进行答案汇总,通过软件分析,了解学生对当前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随时做出教学调整;针对课外学习内容,也可以利用概念图评价,即给出不完整的概念图,让学生填补空缺概念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以此了解学生对哪些概念掌握不好,需要加强理解等等。44课程运行和反馈修改完成以上工作后,在研究组内部展开试讲和点评,并适当邀请学生志愿者进行小范围的课程实践。并定期开展情况和意见反馈。根据课题组之间的讲评和学生的反馈,对已

21、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包括内容、顺序、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是否充分合理等,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修改内容再次试讲,以期不断完善提高。5结语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特点之一,在临床和实践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学生被动接受495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6 No3 2023创新学习笔记 师生共建册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分析高彩梅,张冠,吴洋,任超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来

22、的课程建设改革重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不仅需要教师讲得好,还需要学生学得好才能保证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落到实处。书写学习笔记是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常见方法。在传统学习笔记基础上创新设计出的 师生共建册,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赋予学习笔记新的功能,使学习笔记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解和内化。关键词:师生共建册;学习笔记;课程思政;药事管理与法规;高职中图分类号:95;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23)0359503DOI:1014035/jcnkihljyy2023030291 师生共建册 的设计思路和理念11整体设计思路教育部 2020 年

23、 5 月制定发布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中第六部分明确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1。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执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药学类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专业性强;因其主要内容紧密围绕国家政策法规而展开,决定了这门课程又带有先天强烈的严肃性和时政性。以上特点使得本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够用,又要让学生建立法律敬畏感和职业责任感。看似具有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但很多学生对专业晦涩的法律条文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反

24、倒对本课程思政教育容易漠然无感。现阶段所用教材在课程思政元素设置方面并不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难度。因此,如何能够在不增加学生专业学习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学习笔记靠学生自己在空白笔记本上随机记录课上教师所讲内容,是常见的辅助学习方法,普招的高职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在高职学习阶段,大部分会自发书写学习笔记。不过由于现阶段高职生源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们的笔记经常会出现虎头蛇尾,混淆重点,甚至一本多科,没等到课程学完可能就“英年早逝”,很是可惜。因此,笔者对传统的学习笔记进行创新设计,形

25、(内文见下页)的过程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过程;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将隐性的思维过程以读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并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借助“微课”这一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和采纳的形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应对更多复杂的临床问题。参考文献 1魏昭晖,王晓丽,万生芳证及辨证思想的理论探讨 J中医研究,2019,32(07):46 2任北大,雷超芳,纪雯婷,等关于金元以前脏腑辨证理论及体系建立的探析 J 环球中医药,2019,12(08):11841189 3严世芸,李其忠主编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56 4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26、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12 5刘濯源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24(3):8384 6马丁J艾普乐,罗兰德A菲斯特思维可视化图示设计指南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34 7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4 8徐晓红应用思维导图优化经络腧穴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193194 9刘志勇,杜凤丽,孟毅,等思维导图联合流程图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4):212213 10董江丽,周群,何志巍,等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推动教与学系统性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09):5658收稿日期:20230410595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6 No3 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