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价值逻辑、批判逻辑和实践逻辑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学说在此基础上对德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哲学进行理论批判指出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新时代仍需继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核心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发扬斗争精神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人的本质人的解放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 年底到 年初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的补充和阐述 马克思通过对德国现实的深刻反思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
2、错误结论并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重要思想 在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对德国社会现实的双重性(现代文明的缺陷和旧制度野蛮文明的缺陷)及政治解放的不彻底性进行分析从哲学的角度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概念并提出只有依靠无产阶级这一充满革命精神的社会总代表才能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重要思想 本文力图阐述导言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价值逻辑、批判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当代启示一、价值逻辑 人的解放导言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宗教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是人民虚幻的幸福真相 为了将德国人从被奴役、被侮辱的处境中解救出来马克思从现实世界和德国社会现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只有推翻现有的一切陈旧制度和社会关系才能最终获得全人类的
3、解放人的解放的逻辑起点在于恢复人在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自由 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深刻认识到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体现认为宗教束缚了人的自由禁锢了人的思想是与人的本质相悖离的“精神鸦片”否定青年黑格尔派将人的自由视为绝对精神的产物提出了“理性自由”说 马克思实现了人的本质的抽象化(理论层面)还原 但在具体分析德国社会现状时理论层面的自由无法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大众因此马克思跳出唯心主义迷雾转向对现实世界的“人”的研究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为马克思探索人的社会性打开了一扇窗 在批判宗教时费尔巴哈戳破了“宗教创造人”的谎言将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再度将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归还于人 但是费尔巴哈这
4、里所理解的人不具有彻底性和社会性他只将人理解为有感知的自然人 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继承中创造性地看到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不只是单纯的自然产物更是在各种社会关系综合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灵魂 要追求人的现实性就要从构成人的世俗世界中去寻找从人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及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去考察具体到德国就是对德国市民社会、政治现状和旧制度的批判 推翻德国剥削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回归人类本身在深刻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现实性后马克思对德国及已经通过政治解放走向现代国家的英法的政治现实和剥削本质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即毫不破坏“大厦支柱”的革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统治者毫无例外地只是形式不
5、同地支配、统治和占有人民而且还要用天花乱坠的语言将这种剥削说成是上天的恩典 至此马克思认为德国需要在完成政治解放的同时还要实现人的解放“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这种物质力量来源于无产阶级他们足够尖锐、勇敢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人民心胸相同历史赋予其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使命二、批判逻辑 对德国现存制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宗教批判将人从神学的异化中解脱出来但是神学存在的社会土壤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生产却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马克思从德国现实制度出发对指导德国和英法等现代国家发展的哲学进行质疑站在人类解放的制高点提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和彻底性.对德国现存制度的批判马
6、克思认为德国现存社会制度是阻碍人的本性彻底解放的关键 德国的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是向“敷粉的发辫”开火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这个“敷粉的发辫”是旧制度的公开完成而“旧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隐蔽的缺陷”当时德国实行联邦制名义上联邦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各邦、市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利益而制定关税等贸易保护制度“奥地利首相、神圣同盟的主要缔造者梅特涅作为欧洲封建势力的代表掌控着处理德意志重大事务的权力”封建势力严重阻碍德国社会的进步和自由权利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当旧制度还坚信自己具有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的 因为旧制度必然会阻碍新世界的产生阻碍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然而阻碍德国现代化
7、进程的因素极为复杂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所谓立宪德国那样天真地分担了立宪国家制度的一切幻想而未分享它的现实成就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德国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德国资本主义制度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现代国家 腐朽的德国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像一个偶像崇拜者一样狂热地追寻英法落后的、卑劣的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化进程的美好幻想英法等淘汰的关税制度、贸易制度如雨后春笋般地来到德国 英法等关于财产的统治问题是由社会所支配的而在德国私有财产成了束缚国民的工具 德国国王想扮演王权的一切角色 封建的和官僚的、专制的和立宪的、独裁的和民主的德国这一腐败的政治制度如果不被及时摧毁必将阻碍德国的现
8、代化进程.对德国国家哲学的批判“现实总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来完整的现实只能是通过规律性的认识来把握或者以客观规律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哲学是客观现实在思维上的体现哲学问题源于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哲学是对客观现实规律的加工和总结是一种主观现实 仅仅对客观现实即旧制度进行批判还没有触碰到德国以及将德国国家哲学奉为圣旨的英法等现代国家问题的核心 导言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马克思基于对德国国家哲学批判所建立的新哲学体系 在马克思看来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必须对支撑旧制度的国家哲学、法哲学进行批判因为这种上层建筑是旧制度的抽象继续 批判这种哲学的哲学才能够实现根本的变革才能根本上解除对人类
9、的束缚解放全人类“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 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简言之虽然德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落后于现代国家但是德国的国家哲学是先进的且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因此现代国家 英法等国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亦是对德国哲学的否定 德国国家哲学的未完成表现为现代国家机体本身的缺陷 置“现实的人”于不顾 思辨的哲学凭借“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这种抛开现实世界的抽象的自由无法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现代国家仅仅着眼于政治革命而这种解放本身具有不彻底性 英法等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解放但这种革命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而非全人类立场上的革命其所谓的政治权利和
10、自由只为私有财产提供了合法庇护 马克思意识到真正的哲学要敢于面对现实从国家和法律走出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市民社会关注人的实现只有从真实的现实出发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实现人的解放在批评了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做法后马克思对实践哲学派和理论哲学派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实践哲学派否定哲学的价值否定哲学与现实的关系理论哲学派只看到了现实世界的缺陷没有看到自身的缺陷没有看到自己脱离现实的问题 这两大学派一个认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能够消灭哲学一个认为不消灭哲学就能使哲学成为现实割裂了哲学与现实关系 基于此马克思发现了一种与现实有机融合且互相转化的现实哲学 一种产生于现实
11、却能够引领现实的哲学 只有思想和现实握手前行才能真正掌握人类解放的精神力量.呼之欲出的无产阶级马克思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推动现代国家实现“人的高度的革命”达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现代各国所进行的政治革命只是局部的不彻底的革命 这种不彻底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解放对象的有限性和解放领域的纯政治性 一方面政治革命不是全人类的解放只是从君主一人独裁扩大到资产阶级群体的解放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权利并没有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政治革命是政权所有者和话语权的革新而不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革命具有单一性马克思从市民社会整个生产力、生产关系出发认为只有进行“人的高度革命”才能够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德国各社会力量为了
12、既得利益暗中较量时创造了共同的敌人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旧制度与工业文明发展的双重压迫 社会矛盾交织复杂的德国不能简单地效仿法国而应该在现实矛盾链中寻找一个既与封建势力对立同时又能抗衡资产阶级的、彻底的、先进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正如马克思所言:“要使人民革命同市民社会特殊阶级的解放完全一致要使一个等级被承认为整个社会的等级社会的一切缺陷就必定相反地集中于另一个阶级一定的等级就必定成为引起普遍不满的等级成为普遍障碍的体现”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没有独立的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中不生产属于自己的劳动产品没有共享的政治经济权利 资产阶级不生产劳动产品却占有生产资
13、料有决定第 期梁 莹等: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当代启示生产过程和成果分配的权利 在这样阶级差别的社会无产者付出最多但收获最少遭遇最不公平的社会待遇所以他们是最革命、最激情、最代表社会普遍利益的阶级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最佳人选三、实践逻辑 无产阶级革命与哲学的结合导言中马克思最大的成就在于将现实的哲学运用到德国解放的实践中提出了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结合的命题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德国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形象地把无产阶级比喻为“人的解放”的“心脏”把哲学比喻为“头脑”强调了革命的物质力量与理论指导的相互促进、互为影响的关系无产阶级是革命的物质力量 就革命的彻底性而言无产阶级革命超越
14、了资产阶级革命 具体表现为:第一无产阶级是最为革命的阶级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拥有从根本上进行革命、摧毁一切奴役人的制度的潜质 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受害者是私有制的坚决反抗者因此他们的革命是尖锐的、勇敢的、无情的第二无产阶级解放的对象是广泛的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特殊权利且否定市民社会中的财产特权和政治特权因而他们的利益与人类的普遍利益一致他们所寻求的公正是普遍的公正而非特殊的公正 从阶级立场来看无产阶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如果想要获得自由必须与一切不公平的权利作斗争无产阶级这种自我救赎的过程就是人类普遍解放的过程第三无产阶级的解放领域是全方位的市民社会中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底层受到各个领域的压迫和剥
15、削从政治权利到经济生活再到社会地位处境极为窘迫 因此对不合理政治制度的全面革新是解放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哲学是革命的精神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需要头脑与心脏的有机结合 哲学是研究人的解放的哲学是理论武器无产阶级既是解放对象又是解放主体是完成政治革命的现实武器 与此同时哲学与无产阶级共生共灭“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四、导言的当代启示导言以人的解放为根本价值遵循初步形成了以人民为立场的国家哲学 在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所坚持的人民立场、斗争精神和历史主
16、动精神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被奴役、被压迫到走向独立、自由、富强的艰辛历程中始终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其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和不断淬炼的斗争本领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斗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坚持人民立场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导言体现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于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即从传统哲学对“抽象的人”的关注转向对“现实的人”的关注使哲学从抽象的理论变为实践中的强大武器 与此同时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进一步凸显人民主体的思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
17、理论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立场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立场成为新时代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了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结合的命题将无产阶级与哲学互为武器 因此坚持人民立场首先就要加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相关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解放思想 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作为逻辑起点和重要的理论来源其在理论上坚持人民主体观在实践中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现人民立场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义 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18、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原著与经典学、结合历史与实践学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的人民立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内容其次站稳人民立场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导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言最关键的是找到了无产阶级并赋予其作为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秉持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人民作为社会历史主体和利益价值主体的辩证关系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
19、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切实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发扬斗争精神提高科学识势应变的能力导言强烈渗透着以斗争实现“人的解放”的价值主张即紧紧依靠无产阶级这一主体力量明确了斗争的方向和手段初步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斗争思想的理论基石 同时马克思在导言中也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和方法 要掌握斗争的思想武器即“彻底的批判”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历史的关键期尽管由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生活场域等发生重大变革但导言蕴含的深刻的斗争思想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和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 一方面要准确识“势”这个“势”就是准确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20、、历史之变的时代脉搏深刻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发生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对外要看到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各种风险挑战叠加丛生西方敌对势力全面打压遏制中国崛起的消极情形对内要深刻认识我国内部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正视中国在现代化道路和全面深化改革中存在的矛盾意识到党在实现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基于此需要准确把握大“势”自觉树立主动斗争的斗争意识发挥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在准确识“势”基础上以斗争精神科学应“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
21、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一要在学习中领会斗争精神 伟大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要将导言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自觉站在掌握斗争主动性、夺取斗争新胜利的战略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系统把握新时代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斗争意识强化有关斗争的理论素养 二要在实践中淬炼斗争本领 这个斗争本领需要在重大的考验和斗争中磨砺和淬炼 要培养坚定的理想信仰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和重大的考验面前站稳立场、保持定力不迷失自我、迷失方
22、向 这个斗争本领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培育积淀 要坚持人民立场主动担当作为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工作实践中在攻坚克难的各类考验中着力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分析研判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等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不断提高自己的斗争本领.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的“人的解放”的理论并没有停留在资产阶级解放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着全体人民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蕴含着后来提出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理想社会的光辉远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
23、式的扬弃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既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共性又是在深刻认识和批判西方资本逻辑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跨越资本障碍并将规制和驾驭资本以服务于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坚决维护人民权力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进的政治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更是政治制度和体系的现代化 当国家不再以抽象的思维把握人民而将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24、和”当作现实性的存在进而承认人民的地位、保障人民的权利、维护人民的尊严时这个国家中就基本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第 期梁 莹等: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当代启示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制度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民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决维护人民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进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理想致力于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其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因此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济上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民
25、族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坚持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推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社会公平和民主自由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健全民生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不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文化方面要主动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合共生、包容并蓄、兼济天下等思想精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消解资本逻辑导致的人际紧张、族际冲突、国际纷争等不稳定因素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孙凯.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的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理
26、论与现代化():.陈培永周峰.哲学的宣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如是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 王莉)(上接第 页)五、结 语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是意向互动、人际互动与文本处理的统一一切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都取决于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是首要法则制约着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 少数民族典籍蕴含各民族世代相传的各种文化因素具有独特民族性
27、与历史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凭证 最大限度保留这种民族独特性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是“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民族典籍外译的一个重要目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与原作达成认知共识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实现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形式与内容上的最大限度对等 另外译文能否为外国受众接受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典籍能否走出去也就是说译者须考虑忠实与连贯间的关系当忠实与连贯发生冲突时译者可以选择最小限度忠实根据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内容采取灵活翻译方法与策略使译文连贯统一符合译语文化与语言语境提高译文可读性 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典籍真正走进目的语国家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参考文献:.:.何涛刘
28、雅琦.目的论视角下国学典籍论语的比喻翻译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中国翻译():.靳铭吉许雁.论译者的汉学家身份对典籍翻译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崔凤娟.顺应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民族翻译():.虞跃李清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策略研究.贵州民族研究():.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藏汉英对照本(修订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王建开.葛浩文英译实践和经验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启示王宏.翻译研究新思路: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索朗旺姆格桑平措.外国译者翻译藏族文学典籍的策略与方法分析.西藏大学学报():.(责
29、任编辑 王莉)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张 利 国 简 介张利国,男,汉族,1976 年生,中共党员,河北张家口市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毕业,法学博士。现任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民族学一级学科负责人,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中青年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等职。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社科联评审专家,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负责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辽宁省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研究。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高校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