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92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5 期临床医学53获得一定的疗效11。但口外支抗存在一些弊端,如头帽、口外弓、颈带等装置可能造成面部器官的意外伤害,影响患者的依从性;长期佩戴会对牙周组织产生刺激,影响牙周健康,引起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矫正效果、咬合力、咀嚼效率均优于对照组,GI、PLI、SPD、SB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HOQOL-100 量表中心理、精神等各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显著,能增强矫正效果,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牙周健康状况,从而可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使用的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由钛金属设计而成,体积较

2、小、稳定性高,植入位置比较灵活,能依据患者需求选择不同的植入部位,从而可有效内收前牙、关闭间隙,且无需患者配合,有助于控制种植过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灵活,植入过程简单,无需翻开牙龈组织,创伤面积小,故对牙周的损伤轻,可减轻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牙周健康状况12。此外,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较低,因此不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且矫正结束后支抗取出比较容易,在局麻状态下以螺丝刀反向拧出即可,患者在承受较轻痛苦的情况下就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微钛钉种植体支抗还能够在维持上颌支抗的前提下保障个性化牙尖交错颌,并进一步调节口腔内牙齿排列及咬合的关系,从而改善咬

3、合力与咀嚼效率,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减轻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提升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将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用于上颌前突畸形的治疗中,能提高矫正效果,促进患者咬合力与咀嚼效率恢复正常,改善牙周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田炳欣,孙立婷,冯哲,等.生理性支抗 Spee 氏弓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在垂直方向上对上颌前突患者颌平面角及颏部形态的影响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27):4330-4334.2杨安迪,毛慧敏,雷浪.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正畸前后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的变化 J.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48-52.3朱利娟,张立娜.青少年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

4、用效果及对骨桥蛋白 Fascin 蛋白水平的影响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120-1122.4张洪涛,雷志敏.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前突的临床效果 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06-108,112.5都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 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6岳莉,王玥,梁晓伟,等.口腔正畸 MIA 技术对青少年安氏类错 牙合 畸形患者对龈沟液 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5):915-918,976.7刘婧,刘燕萍,范卫明.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成人上颌牙列正畸的矫治

5、效果及面度变化研究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3):164-167.8李燕妮,林阳阳,侯敏,等.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两种前份截骨术式对唇部软组织影响的对比 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0,36(4):415-422.9冯哲,孙立婷,马涛,等.垂直方向支抗控制与行 PASS 矫治技术中的上颌前突病儿童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关系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513-1517.10 喻莉,许益萌,杨一帆.自锁托槽联合横腭杆支抗在上颌前突患者中的矫治效果研究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11):660-663.11 芦志方,杨涛,邹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腔

6、正畸患者牙根吸收状况、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5):598-602.12 邱小文,赖道锋.国产自攻型微型钛钉支抗在内收前牙治疗中的效果 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3):602-608.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黄婧(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6100)摘要 我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此,肠道疾病在我国属于多发病,其中结直肠癌已成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此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抗肿瘤药物治疗。随着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结直肠癌进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通过更多的治疗靶点、多方位的治疗方式以及联

7、合应用药物来增强疗效的方式,这是治疗结直肠癌思路的重要突破。本次综述主要是简要梳理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的研究文献,简单概括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新进展两方面的内容,理顺目前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体系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关键词 结直肠癌;病因;机理;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5-0053-05作者简介:黄婧(1978),女,籍贯:广西来宾,民族:壮族,职称:主治医师,学历: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方向:肿瘤内科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5 期临床医学54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

8、得饮食的正确和规律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伴随而来的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其中消化道肿瘤的危害最为严重。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1,主要是指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肠壁细胞癌变。此病可造成便秘、便血和肠梗阻等不适症状,晚期转移至腹腔、肝肺等部位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其最常见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2表明,我国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均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城市人口发病率的增加最为明显。结直肠癌在早期往往症状比较轻3,通常仅有轻度的阵发性腹泻或大便变细等症状,部分患者晚期才出现症状,因此其难以在早期及时发现。患者往往是在出现严重的血便、腹泻等症状后才去就诊,此时行腹部 C

9、T 增强检查或肠镜检查可发现病情已发展至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转移至骨盆、肝肺甚至脑等,患者会承受着癌痛、肠梗阻等带来的极度不适,治疗效果极差,多数患者都是在痛苦中结束生命。当前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众多,且每年都有新进展。本次综述主要是简要梳理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的研究文献,简单概括结直肠癌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新进展两方面的内容,理顺目前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体系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1结直肠癌发病机理研究的概述在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上,目前公认的原因有饮食习惯不良、基因遗传、肠道炎症等,这都是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病因4。在其发病机理上,虽然当前的研究比较深入,但仍然没有完全阐明,而研

10、究的主要结果可简要总结如下:1.1基因表观遗传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相关的基础研究5-6发现,结直肠癌诱发和进展的主要特点是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上的不稳定特性,基因表达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染色体容易部分缺失和断裂以至于呈不稳定性,其次是微卫星团翻译表达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上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不稳定。据统计7-8,有约 85%的结直肠癌患者检测出染色质不稳定,染色质的结构发生异常的断裂或错误相接,可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而另外的约 15%为微卫星的不稳定性,通过标记核苷酸片段如 BAT-25/26、NR-21/24、MONO-27 的微卫星作为示踪的标

11、记物可发现其不稳定性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形成。容易发生DNA 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基因包括 RUNX3、SOCS1和 IGF2 等,其发生 DNA 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CpG 岛的甲基化,这是结直肠癌形成的重要因素。1.2肿瘤血管的形成国内的相关基础研究9-10发现,肿瘤血管的形成是结直肠癌最终形成的关键因素,其中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是介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可引导血管的生成和蔓延,是辅助肿瘤细胞生长、浸润侵袭和转移的关键辅助因子。而且血小板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和肿瘤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浸润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11,因子越多,肿瘤内的血流量就

12、越多、血管通透性就越强,肿瘤病灶就更易于生长和转移。1.3DNA 的转录与细胞黏附能力国内学者12研究发现,在 DNA 转录后形成很强的细胞黏附能力是结直肠癌形成和扩散的关键因素,其中 DNA 转录后合成的多效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汇聚在细胞质内的细胞核周围,这两种因子除了均能正反馈促进肿瘤细胞的 DNA 转录外,随着其表达水平的增高,还能明显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能力的提高,使其可进入血液中,扩散到全身;另外这两种因子间还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13,对改变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

13、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的高表达很多相关研究14-15发现,HER2 作为一个关键的原癌基因,除了对结直肠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外,也在其他恶性肿瘤的诱发及进展中有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细胞增殖核抗原是一种典型的增殖抗原,主要作用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增强。研究发现,晚期结直肠癌细胞中的 HER2 和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极高,这极大地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的增强,具体表现在促进上皮细胞的钙黏蛋白合成,并且极大增加型胶原酶的活性等,这也是癌细胞向其他部位或器官转移的关键因素。2结直肠癌的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2.1常用的化疗

14、药物氟尿嘧啶是最早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之一,也是最早发现并且被证实在结直肠癌治疗上真实有效的药物。随着药物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极大地促进了结直肠癌化疗的进步16。随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5 期临床医学55着药物临床研究的快速进步,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方案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成果17,联合用药成为增强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不增加副作用的前提下增强疗效。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有 CAPEOX(又称Xelox)和 mFOLFOX6,基于 IDEA 研究结果,优先推荐 CAPEOX。除临床试验外,不推荐在辅助化疗中使用

15、如下药物:伊立替康、替吉奥、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所有的靶向药物、所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晚期结直肠癌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单药化疗或者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进行化疗,甚或进行三药联合化疗。在三药联用方案方面,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的方案与卡培他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的联合方案相比,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上均相似,说明三药联合也可不增加副作用。随着结直肠癌相关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改良后的化疗方案不断涌现18,我国有专家回顾性分析了一线治疗失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情况19-20,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改良后的 FOLFOXIRI 方案(5-氟尿嘧啶或卡

16、培他滨+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能延长此类患者的总生存期,相较其他方案而言是获益最好的方案,因此可将此方案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2.2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情况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兴方向,主要是针对肿瘤生长和迁移过程中的某一关键步骤,应用药物进行阻止,以达到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靶向治疗能增强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可以明显提高化疗的效果,尤其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获益更大,故普遍认为其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目前在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上比较热门的靶向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17、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药物。目前在临床上以 EGFR 受体为靶点的治疗药物主要是西妥昔单抗21,一项回顾性分析了 155 例 KRAS/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原有化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后的疾病控制率高达92.2%,其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的生存期分别能达到约 8.9 月、28.7 月,提示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普通化学治疗有益于增加 KRAS/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2)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

18、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的靶向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且广泛的、以 VEGF/VEGFR 为靶点的靶向药物主要是贝伐珠单抗。相关研究在将 72 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随机队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化疗中加用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的病例其生存率较高。有研究指出,贝伐珠单抗是当前临床上最热门的靶向药物之一。(3)针对 Kras 基因的靶向药物。国内的研究学者通过收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2-23,探究了单独实施 FOLFOXIRI 化疗和在实施 FOLFOXIRI 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 Kras 基因的靶向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19、的效果。结果发现加用针对 Kras 基因靶向药物的患者在病情控制率和 3 年无进展生存率上,比单独应用 FOLFOXIRI 化疗的患者更好,而且副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因此认为联合针对 Kras 基因的靶向治疗可增强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4)MET 抑制剂、BRAF 抑制剂。临床上将MET 抑制剂分为两大类: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抑制剂。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包括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赛沃替尼等。BRAF V600E 抑制剂有维莫非尼等。此外还有抗 HER2 的靶向药物,尽管我国尚缺少HER2 扩增结直肠癌相关抗 HER2 靶向治疗数据,但借鉴 2022 版 NCCN 指南,推荐将曲妥珠单抗

20、+帕妥珠单抗或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用于 HER2 扩增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2.3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药物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恩沃利单抗。基于国内外已有的临床研究数据及2022 版 NCCN 指 南,推 荐 对 于 MSI-H/dMMR 晚 期二线及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进行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恩沃利单抗已获批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MSI-H/dMMR 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包括既往经过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KEYNOET-177 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在 2021 年 6月获批用于 KRAS、NRAS 和

21、 BRAF 基因均为野生型、不可切除转移性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4中医方剂在化疗中的应用中医认为,结直肠癌属于“肠覃”“肠癖”的范畴,由脾失健运、湿热下迫、热伤肠络、毒邪成痈所致,需应用辨证施治的方式进行治疗24。很多临床医师发现中药方剂治疗此病的短期疗效较差,所以不少医师通过联合西医化疗和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对结直肠癌进行治疗的方剂有很多25-27,如以益气补血和健脾补肾为主的精芪升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5 期临床医学56白汤、以健脾养心和补益气血为主的消瘤汤加减和芍药汤加减

22、等。临床对照试验发现,应用这些中医方剂联合 FOLFOX6 化疗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在不增加副作用的同时,更好地降低肿瘤相关炎症指标的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病情控制率,而且对近期疗效的提升更为明显,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中医方剂的用药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性28,因此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及标准化的分析,这是由中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是当前中医难以让更多人相信的原因之一。3总结在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上,主要有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和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新型的药物在研发和试验中。随着研究的进展,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将会更加丰富。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

23、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单一的药物难以控制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联合治疗是结直肠癌药物治疗的基本治疗思路。目前化疗联合方案中常用的是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和改良FOLFOXIRI 方案。笔者认为,随着研究的进展,还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出现。例如将普通化学药物、生物制剂、靶向药物和中药方剂等相互联合,一定能探索出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案,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参考文献1 方敏,吕嘉晨.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进展及问题思考 J.医学与哲学,2021,42(11):17-22.2 Lee J H,Park C M,Joo I,et al.Thoracic recurren

24、ce in patients with curatively-resected colorectal cancer: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value of chest CT as a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toolJ.Eur Radiol,2019,29(8):4303-4314.3 Pecci F,Cantini L,Bittoni A,et al.Beyon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Evolving Strategies Integrating Immunotherapy for Microsa

25、tellite Stable Colorectal Cancer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2021,22(8):69.4 鲍淑梅,张亚杰,田丰.炎症性肠病合并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和防治进展 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12):1409-1413.5 李轩,荣宝海,解广东,等.环状 RNA 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1):154-158.6 贾露露,崔雅琼,黄刚.结直肠癌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J.磁共振成像,2022,13(12):159-162.7 符青云,欧阳小明,郅程,等.结直肠癌组织 EGFR、BRAF 及

26、 NRAS 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J.医学信息,2022,35(13):83-88.8 谷媛,项荣武,翟玉萱,等.结直肠癌差异基因筛选及功能预测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24):25-31.9 王君萍,汪国玉,张梅,等.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柏西普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4):391-396.10 Zhou L,Sui H,Wang T,et al.Tanshinone IIA reduces secretion of pro-angiogenic factors and inhibits angiogenesis in human

27、 colorectal cancerJ.Oncol Rep,2020,43(4):1159-1168.11 Malki A,ElRuz R A,Gupta I,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lon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Recent Insights and AdvancementsJ.Int J Mol Sci,2020,22(1):130.12 刘瑞廷,田利飞,王国荣,等.基于芯片技术探讨结直肠癌中沉默 DNA 结合蛋白 A 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J.重庆医学,2022,51(13):2166-2171.13 Ka

28、shiwa M,Matsushita R.Comparative Cost-effectiveness of Aflibercept and Ramucir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Irinotecan and Fluorouracil-based Therapy for the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 JapanJ.Clin Ther,2020,42(7):1361-1375.14 唐平秀,杜琼,王萌萌,等.HER2 基因扩增或其编码的蛋白过表达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J

29、.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9):29-34.15 Yagi S,Yamada K,Terayama M,et al.Current status of doublet combinations of platinum and fluoropyrimidines using oxaliplati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Glob Health Med,2021,3(1):31-36.16 朱灵,孟芳,崔英.环氧合酶-2、微卫星稳定表达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预后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7):97-100,104.17

30、 Fontana E,Meyers J,Sobrero A,et al.Early-Onset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in the IDEA Database:Treatment Adherence,Toxicities,and Outcomes With 3 and 6 Months of Adjuvant Fluoropyrimidine and OxaliplatinJ.J Clin Oncol,2021,39(36):4009-4019.18 周晓艳,宋晓锋,周利胜,等.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FOLFOX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J.癌症进展,20

31、22,20(14):1445-1448,1452.19 史 玉 洁,孙 光 源.XELOX 化 疗 方 案 在 不 同 类 型结 直 肠 癌 患 者 中 的 疗 效 比 较 J.中 国 处 方 药,2021,19(9):149-151.20 顾文斌.成人结直肠癌 mFOLFOX6 与 XELOX 化疗方案对疗效对比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157-158.21 李敏,柴琴,谢益.西妥昔单抗联合 FOLFIRI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1):76-79.22 卢元丽,张志国,张颖,等.贝伐

32、珠单抗联合 XELOX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5 期临床医学57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1,31(9):806-808,812.23 王人灵,唐冬艳,叶大胜.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 FOLFIRILOX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4):196-199.24 陈叶青,李晓琳,陈子睿.现代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J.中南药学,2022,20(1):193-196.25 王淑萍,郑秋惠.精芪升白汤联合 FOLFOX6 方案辅助化疗直肠癌的疗效观

33、察 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1):33-36,43.26 赖曼,李娟,李瑶,等.芍药汤加减联合 FOLFOX6 方案、常规治疗对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J.中成药,2022,44(9):2834-2838.27 曾家耀,吴西西,蓝洪波,等.消瘤汤加减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J.微创医学,2021,16(5):612-615.28 叶璐,傅丹旦,何若苹.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名中医何若苹辨治结直肠癌用药规律 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7):728-733.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陈力全1,周伟1,陆泰良2(广

34、东祈福医院 1.急诊科 2.骨科,广东广州511495)摘要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急救中应用外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12 月广东祈福医院收治的 112 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6 例。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86%,较对照组(78.57%)高(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感染、骨不连、畸形、延迟愈合)发生率为 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9.64%(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 SF-

35、36 评分、治疗总满意率均更高(P 0.05)。结论:相较于内固定治疗,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急救中应用外固定治疗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可促进肢体功能尽快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 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急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5-0057-04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CHEN Liquan1,ZHOU Wei1,LU

36、 Tailiang2(1.Emergency Department 2.Orthopedics Department,Qifu Hospital,Guangzhou Guangdong 511495)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Methods:112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admitted to Clifford Hospital in Gu

37、angdong Province from August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56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The clinical efficacy,complication rate,t

38、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86%,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78.57%)(P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nfection,nonunion,deformity and delayed healing)in the observ

39、ation group was 5.3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9.64%)(P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F-36 scores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P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the application

40、of external fixation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is conducive to early healing of fracture,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reduce the risk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external fixation techniqu

41、e;Fracture of limbs;First Aid;Application effect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折治疗中外固定器的应用材料有了较大的改进,且器械设计及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使得外固定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外固定器已成为临床矫形外科治疗(如骨折治疗和肢体延长、骨关节畸形矫正等)中常用的一种器械1。四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高发性骨折类型,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骨折的发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机体蛋白质分解加快,引发急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治疗,容易造成功能性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四肢骨折患者往往并发颅脑、脊柱、脏器损伤等情况,病情较为复杂,同时急救时剧烈的疼痛会导致患者情绪的明显波动。医生需准确把握救治时机,准确判定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其病情加重,减轻其痛苦。相较于内固定治疗,外固定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且对患者的损伤小,可以牢固第一作者:陈力全(1984),男,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职称:主治医师,主研方向:急诊医学,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